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25与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丽 关兵 +1 位作者 张俊中 王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4期223-225,共3页
白介素-25(IL-25)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性前炎性因子,主要由活化Th2细胞产生[1],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浸润,并且诱导Th2细胞产生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主要是通过活化信号通路影响IL-4、IL-5与IL-13等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变应性... 白介素-25(IL-25)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性前炎性因子,主要由活化Th2细胞产生[1],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浸润,并且诱导Th2细胞产生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主要是通过活化信号通路影响IL-4、IL-5与IL-13等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在变应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IL-25做了许多基础性研究,现就IL-25的结构及来源、IL-25受体及其分布、生物学和过敏性疾病发病过程的可能机制等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5 过敏性疾病 关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与白介素-25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宫泽琨 杨雨潮 +1 位作者 解奎霞 陈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介素(IL)-25的水平,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80...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介素(IL)-25的水平,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8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80例正常对照者PBMC中TSLP和IL-25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应性皮炎患儿PBMC中TSLP和IL-2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T=3.21±0.14 vs 5.74±0.14,3.63±0.10 vs 5.99±0.16,P﹤0.05);特应性皮炎患儿PBMC中TSLP和IL-25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特应性皮炎患儿PBMC中TSLP和IL-25mRNA表达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可能与患儿PBMC中TSLP和IL-25 mRNA水平升高有关;且TSLP和IL-25 mRNA水平与EOS计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因此推断EOS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白介素-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25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丽娜 刘晓民 +1 位作者 王春兰 李春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25水平(Interiekin-25I,L-25)变化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人20例(A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20例(B组)及缓解期20例(C组)。分别抽取其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5水平,并测定其与肺...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25水平(Interiekin-25I,L-25)变化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人20例(A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20例(B组)及缓解期20例(C组)。分别抽取其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5水平,并测定其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间血清IL-25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F为44.45,P<0.01)。q检验结果:B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C组显著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功能指标与血清IL-25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IL-25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负性相关(r值分别为-0.736、-0.749,P值均<0.01﹚,但其与FEF75和FEF50则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73、-0.011,P>0.05)。结论:前炎性细胞因子IL-25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和肺通气功能的下降;在哮喘缓解期,其作用在于参与气道炎症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25 肺功能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和白介素-25在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解奎霞 潘小钢 +3 位作者 陈宏 董红 程晓蕾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介素(IL)-25水平变化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80例急性期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PBMC中TSLP、IL-25mRNA的表达量...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介素(IL)-25水平变化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80例急性期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PBMC中TSLP、IL-25mRNA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用△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CT值与mRNA的表达量成反比。按照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标准对湿疹患者进行评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CT值分别为:1.03±0.43 vs 1.65±.0.87,1.03±0.25 vs 1.。74±0.93,P<0.05),且湿疹患者PBMC中TSLP、IL-25mRNA的水平与EASI评分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8和-0.941,P<0.05);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mRNA表达水平与嗜酸『生粒细胞计数(EO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和--0.46,P<0.05)。结论: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mRNA水平升高,且与皮损的面积及严重程度有关,说明TSLP和IL-25可能参与了湿疹的致病过程;湿疹患者PBMC中TSLP和IL-25 mRNA水平与EOS计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因此,EOS计数的变化可以作为推测湿疹患者严重度指数的指标,有助于湿疹的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白介素-25 RT—PCR
下载PDF
针刺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睡眠时间及血清和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25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迎华 李倩 +2 位作者 杨萍 闫亚南 马惠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在治疗胃黏膜损伤及改善睡眠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胃组、安神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和胃组选"中脘""...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在治疗胃黏膜损伤及改善睡眠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胃组、安神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和胃组选"中脘""足三里"穴,安神组选"照海""申脉"穴,联合组选"中脘""足三里""照海""申脉"穴,针刺治疗5d。末次针刺后,用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记录注射后大鼠的睡眠诱导时间。肉眼观察大鼠的胃黏膜形态,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和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5(IL-25)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睡眠诱导时间和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增高(P<0.01),血清与海马中TNF-α及IL-25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3个治疗组睡眠诱导时间和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与海马中TNF-α及IL-25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和胃组与联合组较安神组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IL-25含量、海马TNF-α和IL-25含量降低明显(P<0.01,P<0.05),安神组与联合组在缩短睡眠诱导时间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和胃组(P<0.01,P<0.05),联合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和胃组与安神组(P<0.05)。结论:"中脘""足三里""照海""申脉"联合针刺能够更好地促进大鼠胃溃疡的愈合,同时缩短睡眠诱导时间,这与其降低血清及海马中TNF-α及IL-25含量有关。说明胃肠疾病与睡眠之间相互影响,为临床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针刺干预 睡眠时间 胃黏膜损伤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5
原文传递
外周血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在老年人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雷小莉 王俊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水平在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的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200例,记录患者性别、热程及...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水平在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的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200例,记录患者性别、热程及发病原因,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外周血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表达水平。结果 200例患者中,确诊181例,确诊率为90.5%,死亡5例,病死率为2.5%。感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病因,占总例数59.0%,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占17.5%),第三是恶性肿瘤(占10.5%);不同发热病程的病因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5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IL-6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而TNF-α则在恶性肿瘤性疾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主要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恶性肿瘤。外周血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老年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老年人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5
原文传递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IL-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芳林 徐艳萍 +3 位作者 王言言 汤翠华 何晓 李阳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993-3994,共2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3、(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3、IL-25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3、(IL)-25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AR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3、IL-25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中重度组AR患者血清中IL-13、IL-25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P<0.05)。IL-13与IL-25在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r=0.979 P<0.05)。结论 IL-13、IL-25参与了A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白介素-13 白介素-25
下载PDF
丙卡特罗对RS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IL-8、IL-13和IL-25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雪琼 范玲玲 檀卫平 《新医学》 2017年第9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丙卡特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泌IL-8、IL-13和IL-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为喘息组,以同期住院的7例腹股沟斜疝、隐睾择期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的外周血标... 目的探讨丙卡特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泌IL-8、IL-13和IL-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为喘息组,以同期住院的7例腹股沟斜疝、隐睾择期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建立RSV感染NHBE与PBMC共培养的体外细胞模型,观察IL-8、IL-13和IL-25的表达水平,以及丙卡特罗干预后上述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技术鉴定RSV感染NHBE细胞模型建立成功。RSV感染前后,喘息组IL-8、IL-13及IL-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喘息组中,RSV感染组IL-8、IL-13和IL-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丙卡特罗干预组IL-8、IL-13水平比RSV感染组有所下降(P均<0.05)、2组间IL-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感染后,NHBE的IL-8、IL-13、IL-25水平上调,可能触发和加重气道炎性反应,而丙卡特罗可能通过下调IL-8和IL-13水平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卡特罗 呼吸道合胞病毒 白介素-8 白介素-13 白介素-25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和总IgE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赵秘密 罗辉 +1 位作者 欧阳飞 刘婷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82-484,51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和总IgE水平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住院患者为CSU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入组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25和总IgE水平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住院患者为CSU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入组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5、IgE水平,比较两组血清IL-25、总IgE水平;根据荨麻疹活动评分(UAS)对CSU组患者严重程度和瘙痒情况进行划分,比较不同组患者的UAS血清IL-25、总IgE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IL-25、总IgE水平与CS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瘙痒的关系。结果:CSU组患者血清IL-25、总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度CSU患者的血清IL-25、总IgE水平高于中、轻度CSU患者,而中度CSU患者又高于轻度患者(P<0.05);不同瘙痒程度患者的血清IL-25、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5、总IgE与CS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671,P<0.001;r=0.8451,P<0.001),与瘙痒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疾病严重程度越高,CSU患者血清中IL-25、总IgE水平也越高,推测IL-25、总IgE可能在CSU的发病及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介素-25 IGE 自身免疫
下载PDF
IL-8,IL-2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春梅 滕琳 徐力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白介素25-(IL-25)与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IASA)检测62例不同分期哮喘患者(缓解期28例、急性发作期34例)血清IL-8,IL-25 的水平,同时观察健康对照组26例...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白介素25-(IL-25)与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IASA)检测62例不同分期哮喘患者(缓解期28例、急性发作期34例)血清IL-8,IL-25 的水平,同时观察健康对照组26例.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8,IL-25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血清IL-8,IL-25较缓解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IL-25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而且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白介素-8 白介素-25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5、IL-33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与气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古力鲜·马合木提 任莉莉 +2 位作者 米拉·巴依肯 汪文娟 贺丽丽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269-3271,32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25(IL-25)、白介素-33(IL-33)和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与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BA患者146例,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患者处于支气管哮喘急...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25(IL-25)、白介素-33(IL-33)和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与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BA患者146例,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患者处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n=85)和缓解期组(患者处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n=61),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肺功能指标,气道炎症标志物,血清IL-25、IL-33、Eotaxin表达水平,分析血清IL-25、IL-33、Eotaxin与气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结果3组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深呼吸后第1秒呼除气量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FVC、FEV1和PEF水平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的FVC、FEV1和PEF水平高于急性期组(P<0.05);3组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IL-25、IL-33和Eotax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FeNO、血清总IgE、IL-25、IL-33和Eotaxin水平低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的FeNO、血清总IgE、IL-25、IL-33和Eotaxin水平低于急性期组(P<0.05);IL-25、IL-33、Eotaxin水平均与FeNO、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BA患者存在血清IL-25、IL-33和Eotax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现象,三者的表达水平与BA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存在相关性,临床可用于BA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性反应 白介素-25 白介素-33 嗜酸细胞趋化因子
下载PDF
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5、IL-25水平变化及其与ACT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婷婷 胡梦娇 +2 位作者 赵静利 程雨嘉 李青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5 (IL-5)、白介素-25 (IL-25)水平,并分析其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分...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5 (IL-5)、白介素-25 (IL-25)水平,并分析其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缓解期组47例与急性发作期组68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IL-5及IL-25水平,采取ACT问卷调查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分析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IL-5、IL-25水平与ACT评分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CD8^(+)为(37.02±5.24)%,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的(40.19±6.23)%和对照组的(43.05±5.03)%,缓解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CD4^(+)、CD4^(+)/CD8^(+)分别为(54.78±7.06)%、1.57±0.28,明显高于缓解期组[(51.16±7.75)%、1.40±0.25]和对照组[(47.61±5.02)%、1.18±0.17],缓解期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IL-5、IL-25分别为(74.92±12.13) pg/mL、(57.24±8.96) pg/mL,明显高于缓解期组[(67.38±10.54) pg/mL、(48.73±8.05) pg/mL]和对照组[(50.86±9.85) pg/mL、(44.68±7.12) pg/mL],缓解期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ACT评分为(16.15±2.76)分,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的(20.84±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8^(+)与AC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CD4^(+)、CD4^(+)/CD8^(+)、IL-5、IL-25与AC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IL-5与IL-25表达水平异常升高,急性发作期变化更显著,CD4^(+)、CD8^(+)、CD4^(+)/CD8^(+)、IL-5、IL-25水平均与ACT评分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哮喘患儿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5 白介素-25 哮喘控制测试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补体及IL-25在SLE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王杨 罗钰鸿 廖媛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及IL-25在SLE累及单个或多个器官系统时的表达差异,以及血清C3、C4、总补体(CH50)、IL-25、CRP、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1例SLE患者,按SLE累及器官情况分为单纯SLE组(58例)、单器官损伤组(67...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及IL-25在SLE累及单个或多个器官系统时的表达差异,以及血清C3、C4、总补体(CH50)、IL-25、CRP、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1例SLE患者,按SLE累及器官情况分为单纯SLE组(58例)、单器官损伤组(67例,其中狼疮性肾炎51例、血液系统损伤13例、其他器官损伤3例)和多器官损伤组(26例,其中狼疮性肾炎合并其他器官损伤25例,血液系统损伤合并脑损伤1例)。观察3组患者血清C3、C4、CH50、IL-25、CRP水平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SLE患者血清C4、CH50、IL-25、CRP水平相近,组间血清C3水平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其他2组比较,多器官损伤组血清C3较低,抗dsDNA抗体阳性率较高(P均<0.017)。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的C3水平与C4(rs=0.73,P<0.001)、CH50(rs=0.81,P<0.01)水平呈正相关,而与IL-25呈负相关(rs=-0.14,P<0.001)。结论SLE患者发生多器官损伤时血清C3水平下降、抗dsDNA抗体阳性率升高,检测血清补体水平对SLE患者发生多器官损伤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器官损伤 补体 白介素-25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蛤蚧定喘胶囊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25、EOS和IL-3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玉清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蛤蚧定喘胶囊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EOS)和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孟鲁司特治疗... 目的研究蛤蚧定喘胶囊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EOS)和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采用蛤蚧定喘胶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检测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值(FEV_(1)/FVC)、外周血IL-25水平、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EOS、呼气峰值流速(PEF)和IL-35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咳嗽消失天数、喘息消失天数、肺内哮鸣音消失天数和气短消失天数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的FEV_(1)/FVC、MMF以及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EF、FEV_(1)/FVC以及MMF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外周血IL-25、EOS和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外周血IL-25、E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IL-35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外周血IL-25、EO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蛤蚧定喘胶囊联合孟鲁司特可通过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IL-25、EOS和IL-35水平,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定喘胶囊 孟鲁司特 支气管哮喘 白介素-25 嗜酸性粒细胞 白介素-35
下载PDF
呼出气冷凝物中IL-25、IL-33在慢性肺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作用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利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物(EBC)中IL-25、IL-33在不同慢性肺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作用。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经我院收治的113例慢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哮喘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28例,同时选取同期体...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物(EBC)中IL-25、IL-33在不同慢性肺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作用。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经我院收治的113例慢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哮喘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28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对比各组患者呼出气冷凝物中IL-25、IL-33的表达水平,并与相关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哮喘组、COPD组和IPF组FEV_(1)、FEV_(1)%Pred、FVC、FEV_(1)/FVC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COPD组和IPF组EBC中IL-33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EBC中IL-25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IPF组IL-33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DLco%pred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哮喘、COPD和IPF患者EBC中均可检出较高水平的IL-25、IL-33,同时伴有肺功能下降。对于IPF患者来说EBC中IL-33高于健康者表达的表达特点可能与疾病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出气冷凝物 白介素-25 白介素-33
下载PDF
接受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外周血中IL-25、IL-33的表达和EOS计数及意义 被引量:21
16
作者 樊华 覃泰杰 +4 位作者 叶林松 李凤提 林敢生 梁有琼 瞿申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中IL-25与IL-33水平和EOS计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4例接受免疫治疗的儿童AR患者,23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入选者外周血IL-25和IL-33水平,检测EOS计数。结果:轻度组IL-25、IL-33...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中IL-25与IL-33水平和EOS计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4例接受免疫治疗的儿童AR患者,23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入选者外周血IL-25和IL-33水平,检测EOS计数。结果:轻度组IL-25、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EOS计数与对照组EOS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L-25、IL-33水平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EOS计数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Spearman检测AR患者IL-25水平与IL-33水平呈正相关(R=0.238,P<0.05)。结论:IL-25、IL-33及EOS计数在AR患者中表达均增强,提示它们可能参与AR的发病过程。了解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助于治疗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白介素-25 白介素-33 嗜酸粒细胞
原文传递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25及IL-31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莲花 南美兰 金哲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检测延边地区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5和IL-31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CU患者为实验组,以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入选者外周血中IL-25和IL-31水平,t检验分析各组检测值的... 目的检测延边地区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5和IL-31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CU患者为实验组,以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入选者外周血中IL-25和IL-31水平,t检验分析各组检测值的差异。结果延边地区CU患者组外周血中IL-31水平[1.44±0.5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L-31水平[(1.07±0.42)n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外周血中IL-25水平[CU组(2.08±0.32 ng/L和健康对照组2.15±0.24)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边地区CU患者外周血中IL-31水平升高,这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荨麻疹 白介素-25 白介素-31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黄榆岚 邓志华 +3 位作者 高思敏 龙盈 沈杰 刘淑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5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5(IL-2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AR患者79例为AR...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5(IL-2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AR患者79例为AR组,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中的标准将AR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1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AR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的IL-17、IL-25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对照组与AR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IL-17、IL-25及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R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相关性。结果:AR组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AR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患者血清IL-17、IL-25、TNF-α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呈现异常高表达,并随着患者疾病的加重而升高,且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AR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17 白介素-25 肿瘤坏死因子-α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姜黄素衍生物通过Notch1/Hes1信号通路抑制RSV感染后人肺上皮细胞MUC5AC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文静 翁婷婷 +3 位作者 王乐颖 李海燕 陈小芳 董琳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00-1604,1609,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通过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Notch1/Hes1)信号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人肺上皮细胞BEAS-2b黏蛋白5AC(MUC5AC)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RSV感染细胞模型,随机分成6组:姜黄素衍生物B6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通过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Notch1/Hes1)信号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人肺上皮细胞BEAS-2b黏蛋白5AC(MUC5AC)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RSV感染细胞模型,随机分成6组:姜黄素衍生物B6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B6组、DAPT组、地塞米松(DXM)组、RSV组和细胞对照组。B6组在RSV感染造模0.5 h前予10μmol/L B6预处理,DAPT+B6组在B6预处理前先以20μmol/L DAPT预处理1 h。造模开始前1 h,DXM组加入0.01 mg/ml DXM。B6组、DAPT+B6组、DAPT组、DXM组及RSV组以100倍半数感染量(TCID50)浓度的RSV感染吸附2 h后加维持液培养12、24 h收获细胞及上清液进行检测。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Notch1、Hes1、MUC5AC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25蛋白水平。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B6组、DAPT+B6组、DAPT组、RSV组Notch1、Hes1、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L-25蛋白水平在12、24 h两个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MUC5AC表达水平在24 h升高更显著。与RSV组相比,两个时间点其他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均P<0.05),以DXM组表达水平最低;而B6组、DAPT+B6组、DAPT组同一时间点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相近。结论RSV感染人肺上皮细胞后,通过Notch1/Hes1信号通路促进IL-25的释放,并上调MUC5AC表达,导致气道黏液高分泌,而姜黄素衍生物对此具有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黏蛋白5AC Notch1/Hes1信号通路 白介素-25 姜黄素衍生物
下载PDF
斑秃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英 刘辉煌 +3 位作者 陈晓红 陈税莹 杨莹 刘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2-659,共8页
目的检查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IL-17A、IL-25、IL-35、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培养上清液中的分子水平,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RT-PCR、ELISA法,分别检测32例斑秃患者及30例正常对... 目的检查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IL-17A、IL-25、IL-35、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培养上清液中的分子水平,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RT-PCR、ELISA法,分别检测32例斑秃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PBMCs中IL-17A、IL-25、IL-35(EBI3、p35)、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在PBMCs培养上清液中分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型斑秃患者PBMCs中IL-17A、IL-35(EBI3)、IL-10 mRN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斑秃IL-35(p35)、IL-10 mRN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斑秃均高于重型(P<0.05);各组斑秃患者IL-25 mRN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斑秃患者IL-35(EBI3)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培养上清液中各组斑秃患者IL-25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患者IL-17表达水平稳定期组高于正常对照及活动期斑秃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秩相关性分析:斑秃患者IL-17A、IL-10、IL-35(EBI3、p35)mRNA表达水平与SALT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0.45,-0.42,-0.43;P<0.05),与疾病的活动均无显著相关性(r=0.05,0.13,0.28,-0.04;P>0.05);IL-25 mRNA表达水平与SALT评分、疾病的活动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r=0.48,P<0.05),与SALT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4,P>0.05)。斑秃患者IL-17A与IL-25、IL-10、IL-35(EBI3、p35)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7,0.45,0.57,0.56;P<0.01),IL-10与IL-25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0,P<0.01),余细胞因子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5、IL-10、IL-35)参与斑秃的发病,与斑秃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细胞因子间存在相互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斑秃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白介素-17A 白介素-10 白介素-25 白介素-35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