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在乳腺癌紫杉醇耐受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1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在乳腺癌紫杉醇耐受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作分析。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50例,其中包括Basal-like型乳腺癌、Luminal-A型乳腺癌、Luminal-B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三阴乳腺癌各30例。获取所有参...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在乳腺癌紫杉醇耐受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作分析。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50例,其中包括Basal-like型乳腺癌、Luminal-A型乳腺癌、Luminal-B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及三阴乳腺癌各30例。获取所有参与对象的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检测,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五类型乳腺癌(Basal-like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有紫杉醇耐受的IRAK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无紫杉醇耐受的IRAK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乳腺癌紫杉醇耐受患者治疗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有着重要作用意义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受体激酶1 乳腺癌紫杉醇耐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婧 李勇 +3 位作者 高金荣 刘建国 李晶 魏升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0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眼症模型组(4...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NF-κB在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小鼠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0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眼症模型组(45只)。向干眼症模型组小鼠双眼各滴入5μL浓度为0.75 g·L^(-1)的苯扎氯铵溶液,每天2次,持续7 d,诱导小鼠干眼模型;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酚红棉线法测定泪液分泌量,分析各组小鼠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并行角膜和结膜HE染色。qRT-PCR检测角膜和结膜组织IL-1β、IL-6、IRAK1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RAK1和NF-κB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干眼症模型组小鼠实验造模后1周和2周时,酚红棉线湿长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干眼症小鼠泪液分泌量在造模后1周和2周增加了1.2~1.3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上皮细胞数增加,细胞排列欠整齐,同时伴有缺损。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IL-6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2周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L-6 mRNA表达量在造模后2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眼症模型组小鼠结膜组织中IL-1βmRNA在造模后1周和2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组织中IL-1βmRNA在造模后1~4周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模型组小鼠角膜组织中IRAK1 mRNA的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降低;而结膜组织中IRAK1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4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小鼠角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周和2周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时降低;而结膜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仅在造模后2周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RAK1的表达随着干眼症病程动态变化,IRAK1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核转移参与对干眼症炎症进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NF-ΚB 结膜 角膜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46a,IRAK-1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包秋红 贾海玉 +2 位作者 张勇 曹中朝 刘昀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09-113,127,共6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 RNA,miR)-146a、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内皮功...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 RNA,miR)-146a、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HFpEF患者为观察对象,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无心血管病史)9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血清mi R-146a和IRAK-1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的比值(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Pearson法分析HFpEF患者血清miR-146a和IRAK-1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miR-146a,IRAK-1与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相关性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6a和IRAK-1对HFpEF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血清miR-146a(2.13±0.35 vs 1.05±0.21)表达水平升高,IRAK-1 mRNA(0.65±0.10 vs 1.03±0.12)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9,23.302,均P<0.05);HFpEF患者血清miR-146a与IRAK-1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473,P<0.001),血清miR-146a与ET-1,LVEDD,LAD,LVMI呈正相关(r=0.501,0.556,0.391,0.601,均P<0.001),与血清NO,LVEF,E/A呈负相关(r=-0.453,-0.623,-0.613,均P<0.001);IRAK-1 mRNA与血清ET-1,LVEDD,LAD,LVMI呈负相关(r=-0.369,-0.478,-0.551,-0.457,均P<0.001),与血清NO,LVEF,E/A呈正相关(r=0.447,0.605,0.567,均P<0.001)。血清miR-146a,IRAK-1联合诊断HFpEF的AUC显著高于miR-146a,IRAK-1单独诊断(Z=2.122,2.067,P=0.033,0.038)。结论HFpEF患者血清miR-146a表达水平升高,IRAK-1表达水平降低,与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相关,可能成为HFpEF诊断与病情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微小核糖核酸-146a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血管内皮功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TRAF-6、IRAK-1和NALP3炎症因子失调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敏 范晓利 +1 位作者 赵一璟 王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925-931,937,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1(IRAK-1)、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3(NALP3)等3种炎症因子失调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47例,缓...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1(IRAK-1)、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3(NALP3)等3种炎症因子失调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47例,缓解期患者58例,即A、B组)进行回顾性实验,同时选健康志愿者61例进行对照,即C组,3组纳入时间均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有受试者TRAF-6、IRAK-1和NALP3检测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发法(RT-PCR)完成,并比较这3种炎性因子与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1)A、B组治疗后的ESR、BUA及总补体均高于C组,其中A组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B组(P<0.05),而CRP均低于C组,且A组上述两项指标均低于B组(P<0.05)。(2)A、B组治疗前TRAF-6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提升,但A组依旧低于B组(P<0.05),且A组提升幅度同样低于C组(P<0.05),而B组提升幅度较C组无明显差异(P<0.05)。(3)A、B组治疗前的IRAK-1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的IRAK-1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所提升,A组明显低于C组(P<0.05),B组较C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4)A、B组治疗前的NALP-3 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后的NALP-3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不明显(P<0.05),而B组治疗后则明显下降,与A、C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5)TRAF-6与ESR、CRP及总补体均无相关性(P>0.05);IRAK-1与CRP、BUA及总补体呈负相关(P<0.05);NALP-3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患病过程中,TRAF-6、IRAK-1及NALP-3均呈异常表达状态,是促进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参与者,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炎症因子失调 泛素连接酶 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1 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3 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谈志丽 王迎迎 +5 位作者 钟欢 何玉 施青青 杨雪 徐国荣 刘亮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IRF3 sh 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 PFU/m L,最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 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 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 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IRF3 sh 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短发夹RNA腺病毒 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rak1bp1) 脂多糖
下载PDF
丁酸钠下调IRAK1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竹青 张文雪 +4 位作者 李理想 王鹏 于岩波 左秀丽 李延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究丁酸钠改善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机制。方法纳入2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及22例对照共49例参与者,免疫组化检测肠上皮IRAK1蛋白表达量,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IRAK1蛋白表达与腹痛程度和频率评分相关性。2,4,6... 目的探究丁酸钠改善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机制。方法纳入2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及22例对照共49例参与者,免疫组化检测肠上皮IRAK1蛋白表达量,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IRAK1蛋白表达与腹痛程度和频率评分相关性。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建立IBS疾病动物模型,丁酸钠灌肠干预,结肠扩张实验观察内脏敏感性变化,ELISA检测结肠IRAK1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动物结肠IRAK1表达与内脏疼痛阈值相关性。以IL-33、丁酸钠干预HT-29细胞,Western blotting观察IRAK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IBS-D患者结肠上皮IRAK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肠上皮IRAK1表达水平与腹痛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76,P<0.001),与腹痛频率评分呈正相关(r=0.725,P<0.001)。丁酸钠干预可降低IBS动物结肠IRAK1蛋白表达、提高内脏疼痛阈值,动物结肠IRAK1蛋白表达与内脏疼痛阈值呈负相关(r=-0.655,P<0.001)。IL-33可使细胞IRAK1蛋白表达上调,丁酸钠预处理可减弱此效应。结论丁酸钠可能通过下调IRAK1蛋白表达水平改善IBS内脏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原文传递
miR-146a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文英 杨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2-918,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6a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及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miR-146a在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KYSE140和KYSE150中的表达。将miR-146a模拟物转染... 目的探讨miR-146a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及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miR-146a在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KYSE140和KYSE150中的表达。将miR-146a模拟物转染Eca109细胞,上调miR-146a的表达,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运用相关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46a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6a与靶基因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3'端非翻译区(3TTR)的结合情况,RT-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靶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Ecal09、KYSE140和KYSE150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5、0.16±0.06和0.09±0.02,均低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EC(1.00±0.05,均P 0.01)。miR-146a模拟物转染Ecal09细胞后,细胞的吸光度值、穿膜细胞数[(52±18)个]、划痕减少距离[48h为(25.29±0.77)μm,72h为(30.66±0.91)μm]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 0.01),早期凋亡率[(6.13±0.91)%]高于阴性对照组[(2.50±0.68)%,P 0.01]和空白对照组[(1.70±0.20)%,P 0.01];G,期细胞百分比[(44.74±6.76)%]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减少(均P 0.05),G2/M期细胞百分比[(41.88±2.88)%]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增多(均P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共转染IRAKIWT和miR-146a模拟物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其他对照组(均P 0.01)。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K-146a模拟物转染组细胞中IRAKImRNA的表达水平为1.02±0.28,蛋白的表达水平为1.00±0.05,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0.01)。结论miR-146a在食管鳞癌细胞株中表达降低,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miR-146a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miR-146a可能通过IRAKI的介导调控食管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MIR-146A ECA109细胞 生物学行为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原文传递
miR-146b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燕 郑旭旭 李丽燕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6b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iR-146b在PTC细胞(NPA、GLAG-66、ONCNO-DG1和B-CPAP)和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HTori3中的表达水平。miR-146... 目的探讨miR-146b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qRT-PCR检测miR-146b在PTC细胞(NPA、GLAG-66、ONCNO-DG1和B-CPAP)和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HTori3中的表达水平。miR-146b抑制剂转染B-CPAP细胞后,通过qRT-PCR检测其抑制效率,利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146b对PT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凋亡率的影响。SiRNA-IRAK1转染B-CPAP细胞后,利用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RAK1对PTC细胞增殖率、转移及凋亡率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白介素1关联受体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IRAK1),并通过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6b对IRAK1的调控作用。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q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HTori3相比,miR-146b在NPA87、KAT-5、FTC-133和B-CPAP细胞系中表达显著升高,尤以B-CPAP较高[相对表达量1 vs(1.61±0.11)、(1.92±0.21)、(1.93±0.22)、(2.43±0.31),P<0.05]。miR-146b抑制剂转染后可显著降低B-CPAP细胞中miR-146b的表达水平[相对表达量1 vs(0.41±0.12,P<0.01]。MTT结果发现,miR-146b抑制剂可抑制B-CPAP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对增殖率值1.00 vs(0.52±0.12)、(0.56±0.11)、(0.62±0.12),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iR-146b抑制剂可促进B-CPAP细胞的凋亡能力[(3.74%±0.12%)vs(7.62%±0.21%),P<0.05]。Transwell结果表明,miR-146b抑制剂可减弱B-CPAP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目(280.00±67.00)vs(82.00±32.00),P<0.05]。转染入siRNA-IRAK1后,B-CPAP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MTT实验,相对增殖率1 vs(2.11±0.21)、(2.33±0.18)、(2.21±0.16)]、转移能力增强[细胞划痕实验,24 h相对迁移率(0.58%±0.11%)vs(0.81%±0.21%)]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术,相对凋亡率(6.96%±1.12%)vs(24.30±1.52%),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IRAK1是miR-146b的靶基因[相对荧光素酶活性(0.85±0.11)vs(1.19±0.17),P<0.05],miR-146b抑制剂可显著上调B-CPAP细胞中IRAK1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对灰度值1.00 vs(2.76±0.99),P<0.05)]。结论miR-146b可能通过抑制下游靶蛋白IRAK1的表达来促进PTC细胞增殖、转移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miR-146b 转移 靶基因白介素1关联受体激酶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