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镇痛对血清白介素IL-6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莉莉 赵敏 卞晓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3期3801-3802,共2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镇痛,对血流动力学、血清白介素(IL-6)水平及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舒芬太尼组(A组)、...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后镇痛,对血流动力学、血清白介素(IL-6)水平及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舒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B组)两组。A组术毕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B组术后行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复合静脉PCA。比较两组在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舒适评分(BCS),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O2,同时记录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麻醉前和术后6、24和48h的血清IL-6水平。结果两组在术后6h的血清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值均<0.05),B组在术后6、24、48h的血清IL-6值均显著低于A组(P值均<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6,使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较单独使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白介素il-6
下载PDF
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晓东 王微 +3 位作者 周贺 尹文 王跃民 裴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6和白介素-8中的作用。方法整体实验观察大鼠静脉注射U50488H(1.5 mg.kg^-1)后血中AngⅡ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U50488H组,AngⅡ...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白介素-6和白介素-8中的作用。方法整体实验观察大鼠静脉注射U50488H(1.5 mg.kg^-1)后血中AngⅡ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U50488H组,AngⅡ+U50488H+nor-BNI(κ阿片受体阻断剂)组。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溶液、AngⅡ(10^-9-10^-5mol.L^-1)或提前给予κ阿片受体激动剂或(和)阻断剂诱导0-24 h,收集0、3、6、12、24 h等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IL-6和IL-8水平。结果静脉注射U50488H可明显降低血中AngⅡ的水平,该作用可被nor-BNI(2 mg.kg^-1)所阻断。AngⅡ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释放IL-6和IL-8,提前给予U50488H(10-5mol.L^-1)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释放IL-6和IL-8。而nor-BNI(10^-5mol.L^-1)本身没有任何作用但可完全阻断U50488H的上述作用。结论 U50488H可通过下调AngⅡ水平和抑制AngⅡ的作用来减少内皮细胞产生IL-6和IL-8,表明κ阿片受体可能在抗炎中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阿片受体 U50488H 白介素-6(il-6) 白介素-8(il-8)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华 宋巧凤 +4 位作者 胡万宁 王希柱 甘建辉 杨玉梅 陈艳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X期390-390,共1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home-based t el emanagement HBT)对高血压前期(PH)患者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HBT组(A组)和普通干预组(B组)。两组均采用PH循证护理方法。A组通过便携...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home-based t el emanagement HBT)对高血压前期(PH)患者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HBT组(A组)和普通干预组(B组)。两组均采用PH循证护理方法。A组通过便携式电信设备进行护理指导。B组的护理指导主要在住院部和门诊进行。连续干预12个月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含量。结果:IL-6在HBT组(A组)(87.56±17.32ng/L)比普通干预组(B组)(101.6±419.13ng/L)低,P<0.05。结论:HBT能够降低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白介素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PH) 循证护理(EBN) 白介素6(il-6)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白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恒 刘劲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7-278,共2页
目的 同步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白介素 6(IL 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尿 IL 6水平。结果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 IL 6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目的 同步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白介素 6(IL 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尿 IL 6水平。结果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 IL 6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01,进一步观察显示,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血、尿 IL 6水平明显升高。(2)血清,尿 IL 6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1)本实验结果提示:慢性肾小球炎体内存在着细胞因孒 IL 6的改变,并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血、尿 IL 6 明显升高。(2)测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 IL 6水平有助于阐明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放射免疫法(RIA) 白介素-6(il-6)
下载PDF
肥胖儿童白介素-6的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媛 刘戈力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天津市总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3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同年龄范围的体质量正... 目的分析并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天津市总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3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同年龄范围的体质量正常的儿童62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IL-6水平、体格参数、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根据公式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IR的关联。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L-6、BMI、腰围(WC)、WBC、hs CRP、FPG、FINS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BMI、WC、WBC、FPG和HOMA-IR呈正相关,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HOMA-IR和hs CRP是IL-6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L-6参与肥胖的发生,并且是介导肥胖相关性慢性炎症反应及肥胖相关性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重要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il-6) 肥胖儿童 慢性炎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冠心病并发抑郁与血清白介素-6水平的关系
6
作者 麦合布拜木.麦麦提 帕丽达.阿布来提 +1 位作者 库木斯 古丽扎尔.买买提明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与CHD并发抑郁的关系,为临床提供CHD并发抑郁干预治疗的依据。方法:对90例CHD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CHD伴有抑郁组(A组)与不伴抑郁组(B组)。...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与CHD并发抑郁的关系,为临床提供CHD并发抑郁干预治疗的依据。方法:对90例CHD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CHD伴有抑郁组(A组)与不伴抑郁组(B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的水平,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及血脂水平等相关资料。结果:入选的CHD患者57.58%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轻度抑郁者24例(26.67%),中、重度抑郁者28例(31.11%)。男性患者57.79%伴有抑郁,女性患者57.89%伴有抑郁;男、女性CHD患者抑郁并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血清IL-6的水平[M(P25,P75]为[0.04(0.01,0.06)]μg/L,B组患者为[0.02(0.01,0.05)]μg/L,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重度抑郁患者血清IL-6水平为[0.05(0.02,0.08)]μg/L高于轻度抑郁IL-6水平为[0.04(0.01,0.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并存率,CHD伴有抑郁患者血清IL-6的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有抑郁患者,中、重度抑郁患者血清IL-6的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抑郁。CHD伴有抑郁是体内具有炎性反应的一个标志,也即炎性反应在CHD并发抑郁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 白介素il-6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20期116-116,共1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血清IL-6、IL-8、sCRP水平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性指标。方法:采用放免法分析了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2例稳定型心绞痛(SCHD)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IL-6、I...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血清IL-6、IL-8、sCRP水平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性指标。方法:采用放免法分析了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2例稳定型心绞痛(SCHD)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IL-6、IL-8、sCRP的水平。结果:ACS患者和SCDH患者血清IL-6、IL-8、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ACS组的IL-8虽略高于SCHD组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ACS组的IL-6、sCRP含量高于SCHD组P<0.05,且经线性分析sCRP水平于IL-6呈正相关,r=0.448,P<0.05。结论:IL-6、IL-8、sCRP可能是导致ACS的危险因素,提示可能与AS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il-6) 白介素-8(il-8) 超敏C反应蛋白(sCRP) 冠心病(CHD) 稳定型心绞痛(SCHD)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下载PDF
甘氨酸喷砂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及对龈沟液量和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胡婷婷 姚佳倩 +1 位作者 邹小炎 叶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甘氨酸喷砂辅助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量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31例患者进行左右半口自身对照实验在探诊深度≥4mm的位点随机进行甘氨酸喷砂(实验组)和空气冲洗(对照组)。测量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甘氨酸喷砂辅助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量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31例患者进行左右半口自身对照实验在探诊深度≥4mm的位点随机进行甘氨酸喷砂(实验组)和空气冲洗(对照组)。测量治疗前、后2组患牙的临床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龈沟液体积(GCF)和龈沟液中IL-6的浓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PD、BI、IL-6浓度均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龈沟液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氨酸喷砂辅助治疗后龈沟液量减少可能有助于牙周炎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喷砂 慢性牙周炎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SSRP) 龈沟液(GCF) 白介素-6(il-6)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敏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6-57,共2页
搜集2015年5月~2017年3月的T_2DM患者,按UA1b/Cr随机分为:NC组、N-UA1b组、M-UA1b组、LUA1b组。检测IL-2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1)各亚组UA1b/Cr与Nc组相比是逐渐升高的(P<0.01);(2)糖尿病病程L-UA1b与前两亚组呈有意义正相关(P<... 搜集2015年5月~2017年3月的T_2DM患者,按UA1b/Cr随机分为:NC组、N-UA1b组、M-UA1b组、LUA1b组。检测IL-2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1)各亚组UA1b/Cr与Nc组相比是逐渐升高的(P<0.01);(2)糖尿病病程L-UA1b与前两亚组呈有意义正相关(P<0.01);(3)MA的BMI高于大量白蛋白尿组(P<0.05);(4)IL-6与DN程度呈有意义的正相关(P<0.01);(5)IL-6与Hb A1c呈有意义的正相关(P<0.01);与HOMA-IR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表明IL-6是DM发生及DN发生、发展的影响因子,目前推测IL-6的升高可能是遗传因素线粒体异常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肾病(DN) 白介素-6(il-6) 线粒体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的白介素-6、雄激素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发生发展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尤凤坚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10期270-271,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前列腺癌患者(PCA)与白介素-6(IL-6)、雄激素(T)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方法:超敏酶免疫和化学发光分析分别测定了68例前列腺癌、106倒良性前,t1腺疾病(其中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3侧... 目的:为了探讨前列腺癌患者(PCA)与白介素-6(IL-6)、雄激素(T)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方法:超敏酶免疫和化学发光分析分别测定了68例前列腺癌、106倒良性前,t1腺疾病(其中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33侧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和32例闪列腺炎)血清IL-6、T和PSA水平,并与47例正常时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68例PCA患者血清1L-6和PSA水平较106例良性疾病和47例正常对照组非常明显增高(P〈0.001)而血清T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1L-6和PSA的发生发展过程,PCA患者血清IL-6和PSA水平的明显增高和血清T水平的明显降低是鉴别良性前列腺疾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癌(PCA) 良性前列腺疾病 白介素6(il-6)睾酮(T)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下载PDF
芦荟及其复方制剂对衰老小鼠脂质过氧化及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忠 谷顺才 +6 位作者 韩艳丽 肖爱珍 辛益妹 郝爱功 齐颖 程杰 郑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观察芦荟及其复方制剂在抗脂质过氧化、调节免疫因子方面的抗衰老作用 ,为芦荟在老年医学中应用及发掘抗衰老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二级昆明种小白鼠 4 8只 ,随机分为 4组 ,三个衰老组用D 半乳糖法造衰老模型 ,其中两个试验组分别... 目的 观察芦荟及其复方制剂在抗脂质过氧化、调节免疫因子方面的抗衰老作用 ,为芦荟在老年医学中应用及发掘抗衰老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二级昆明种小白鼠 4 8只 ,随机分为 4组 ,三个衰老组用D 半乳糖法造衰老模型 ,其中两个试验组分别灌胃芦荟液和复方芦荟液 ,衰老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灌胃等量 0 .9%NaCl溶液。用药 2 8d后 ,测全血MDA含量、SOD、GSH -Px活性及血清IL 1、IL 6、IL 8水平。结果 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A含量明显升高 ,SOD、GSH -Px活性和血清IL 1、IL 6、IL 8水平降低 ,且体重减轻。应用芦荟和复方芦荟组则使衰老小鼠上述指标明显恢复 ,与衰老模型组比较 ,差异显著。结论 芦荟及其复方制剂在对衰老动物实验模型的应用中有抗脂质过氧化 ,增强自由基清除以及升高已降低的IL 1、IL 6、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过氧化脂质 自由基 白介素il-1、il-6il-8 延缓衰老
下载PDF
甲基-苯基四氢吡啶对脑不对称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和白介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延琴 李康生 +1 位作者 E.MOZE P.J.NEVEU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探讨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 注射后脑不对称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降低程度,及纹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C57BL/6J小鼠经过伸爪取食试验,筛选为反映脑不对称的左利鼠和右利鼠,并接受25 mg/kg MPTP腹腔注射连续5天,检测注射后的第1天,第... 为探讨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 注射后脑不对称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降低程度,及纹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C57BL/6J小鼠经过伸爪取食试验,筛选为反映脑不对称的左利鼠和右利鼠,并接受25 mg/kg MPTP腹腔注射连续5天,检测注射后的第1天,第3天和第14天纹状体内多巴胺及代谢物含量和细胞因子IL-1茁、IL-6的动态水平. 结果表明,无论在左利鼠还是右利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在MPTP注射后每个检测时间点都显著降低,纹状体内IL-1茁水平在第1天显著降低,纹状体内IL-6水平在MPTP注射后每个检测时间点也显著降低. 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左利鼠和右利鼠IL-1茁和IL-6的基础水平有显著不同. MPTP注射后,与右利小鼠相比,左利小鼠有较高的多巴胺翻转降低和较低的细胞因子表达,而且,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与纹状体内IL-6水平呈正相关. 这些结果提示,MPTP诱导多巴胺丢失伴随着黑质纹状体系统内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而且,脑不对称有可能通过影响纹状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而进一步影响MPTP诱导的多巴胺降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四氢吡啶 多巴胺 纹状体 白介素6(il-6) 白介素1(il-1) 脑不对称
下载PDF
急、慢性有氧运动对白介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海超 张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136,共6页
目的:观察急、慢性有氧运动后大鼠血液白介素IL-2和IL-6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后白介素的应答、适应性反应.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运动组和四周运动组,跑台速度为25m/min的恒定负荷.各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取血,采... 目的:观察急、慢性有氧运动后大鼠血液白介素IL-2和IL-6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后白介素的应答、适应性反应.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运动组和四周运动组,跑台速度为25m/min的恒定负荷.各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液中IL-2和IL-6的变化情况.结果:1、一次急性运动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IL-6的浓度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均出现升高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浓度的变化与IL-6相似,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3h后虽有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有氧耐力运动对白介素的影响:1周有氧耐力训练后,WK1-B,WK1-A,WK1-3h与C组相比,大鼠血液中IL-6的浓度显著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WK1-3h组与WK1-B组相比,IL-2的浓度有明显升高(P<0.05),而与WK1-A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氧耐力运动两周后,WK2-B,WK2-A和WK2-3h组大鼠的IL-6水平与C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两周的有氧耐力使IL-2浓度在WK2-B组较C组有明显的升高现象,差异非常显著(P<0.01).WK2-A组与C组相比,IL-2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WK2-3h组与WK2-B组相比,IL-2浓度有显著升高(P<0.05)第三周和第四周大鼠IL-2和IL-6的浓度变化不明显,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有氧运动对大鼠白介素的影响不明显,白介素在急性运动后的变化情况与运动强度大小可能有关.周期性有氧耐力训练促进大鼠机体产生良好的适应性,白介素呈"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1-2周是免疫应激阶段,3-4周大鼠机体实现了良好的免疫调节,处于适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免疫系统 白介素6(il-6) 白介素2(il-2)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心内神经节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刘晓柳 李光千 程贵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为了研究雌激素是否对大鼠心内神经节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IL-6在成年雌性正常大鼠、卵巢切除大鼠、卵巢切除后雌二醇替代大鼠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I... 为了研究雌激素是否对大鼠心内神经节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IL-6在成年雌性正常大鼠、卵巢切除大鼠、卵巢切除后雌二醇替代大鼠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IL-6阳性神经元,但卵巢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IL-6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表达明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大鼠心内神经节内存在IL-6的表达,其表达受雌激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il-6) 雌激素 心内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芪地补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IL-6、TNF-α、SFRP-4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胜元 张文红 张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芪地补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型卷曲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4,SFRP-4)的影响。方法将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 目的探讨芪地补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型卷曲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4,SFRP-4)的影响。方法将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45例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口服厄贝沙坦片。观察组脱落2例,剩余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地固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的总有效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IL-6、TNF-α、SFRP-4的水平。运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0%,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指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GFR、β2-微球蛋白、Cys-C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GFR、β2-微球蛋白、Cys-C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TNF-α、SFRP-4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IL-6、TNF-α、SFRP-4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DSQL各项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地补肾方能提高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肾功能和降低血糖,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地补肾方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血糖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白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模型IL-6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桂金秋 李丽秋 杨景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肝硬化大鼠白介素6(IL-6)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预防组,晚期治疗组。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实验第9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药物对肝硬化大鼠IL-6、AST、...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肝硬化大鼠白介素6(IL-6)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预防组,晚期治疗组。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实验第9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药物对肝硬化大鼠IL-6、AST、ALT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等的影响。结果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IL-6及其它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预防组,治疗组病理都有改善,预防组优于治疗组。结论中药提取物水苏糖能显著降低IL-6含量,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水苏糖 白介素il-6 大鼠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及TNF-α、IL-6水平影响探析
17
作者 倪晨晨 石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88-190,共3页
本文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均采取营养支持干预,同时分析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联合干预措施对TNF-α(全称:肿瘤坏死因子-α)、IL-6(全称:白介素-6)水平影响,探究此类患者可用综合干预方案。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患者类型,重症急... 本文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均采取营养支持干预,同时分析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联合干预措施对TNF-α(全称:肿瘤坏死因子-α)、IL-6(全称:白介素-6)水平影响,探究此类患者可用综合干预方案。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患者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共计82(单位:例),于2018年3月10日(开始时间)~2022年6月30日(结束时间),收治,将患者姓名导入电子表格,随机均分,对照C组—41例,方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整体Z组—41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整体护理,观察效果、TNF-α和IL-6水平情况。效果包括: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结果 (1)症状改善情况:Z组/C组比较,前者腹痛缓解耗时(t值=4.581,P<0.05)、肠鸣音恢复耗时(t值=10.567,P<0.05)、腹胀缓解耗时(t值=12.902,P<0.05)、排气恢复耗时(t值=4.659,P<0.05)、血淀粉酶恢复时间(t值=2.693,P<0.05)、尿淀粉酶恢复时间(t值=3.420,P<0.05)明显短于后者,显差异。(2)治疗有效率:Z组护理后/C组护理后比较,前者治疗有效率(值=7.289,P<0.05)明显高于后者,显差异。(3)TNF-α和IL-6水平情况:Z组护理前/C组护理前比较,TNF-α水平(t值=0.384,P>0.05)、IL-6水平(t值=0.011,P>0.05),无差异;Z组护理后/C组护理后比较,前者TNF-α水平(t值=17.876,P<0.05)、IL-6水平(t值=10.603,P<0.05)明显低于后者,显差异。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快速采取救治与护理,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尤为重要,针对此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联合整体护理效果明显,缩短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排气恢复耗时等,改善患者炎症,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急性胰腺炎 整体护理 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il-6(白介素-6)
下载PDF
针刺太溪穴降低SHR血压及调节延髓TNF-α、IL-6蛋白表达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晶 林晓杰 +2 位作者 罗晓舟 黄健婷 唐纯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太溪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其血压,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大脑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脑延髓组织切片TNF-α、IL-6的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经穴位均可以降低SHR大脑延髓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降低SHR的血压,且针刺太溪穴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针刺太溪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而调节SHR大脑延髓中TNF-α及IL-6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太溪穴 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6(il-6)
下载PDF
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型与Hs-CRP、IL-6、Lp-PLA_2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珊珊 纪文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不同血瘀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36例)、痰浊血瘀组(45例)、血虚血瘀组(30例)、气滞血瘀组... 目的探讨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不同血瘀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36例)、痰浊血瘀组(45例)、血虚血瘀组(30例)、气滞血瘀组(18例)、热毒血瘀组(14例)、寒凝血瘀组(7例)。分别检测其Hs-CRP、IL-6、Lp-PLA2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PLA2水平:气虚血瘀组明显高于痰浊血瘀组、气滞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寒凝血瘀组(P<0.05);血虚血瘀组明显高于热毒血瘀组、寒凝血瘀组(P<0.05)。IL-6水平:痰浊血瘀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Hs-CRP水平:痰浊血瘀组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寒凝血瘀组(P<0.05);血虚血瘀组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结论不同血瘀证型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的变化规律,Hs-CRP、IL-6、Lp-PLA2水平可能成为血瘀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白介素6(il-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p-PLA2) 冠心病心绞痛 血瘀证
下载PDF
马齿苋及其不同部位对高脂血清损伤脂肪细胞分泌TNF-α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凤英 陆付耳 徐丽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763-1766,共4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马齿苋不同部位含药血清对高脂血清损伤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建立悬浮脂肪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载药血清组,以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有效浓... 目的:在体外探讨马齿苋不同部位含药血清对高脂血清损伤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建立悬浮脂肪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载药血清组,以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有效浓度组脂肪细胞分泌TNF-α及IL-6的浓度变化。结果:MTT试验结果表明,正常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高脂血清组(P<0.05)。与高脂血清组比,不同剂量高脂血清加载药血清组中,载药血清浓度为40%和20%的组别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与正常血清组比,高脂血清组TNF-α及IL-6浓度明显增高(P<0.01)。与高脂血清组比较,除马齿苋低剂量20%组,其余各高脂血清加载药血清组均能明显降低TNF-α浓度(P<0.05或P<0.01);各剂量高脂血清加载药血清40%浓度组和马齿苋不饱和脂肪酸(MS)高剂量20%组均能明显降低IL-6浓度(P<0.05或P<0.01)。结论:马齿苋及其不同部位载药血清作用于高脂血清损伤的脂肪细胞,能显著提高脂肪细胞的存活率,并能降低脂肪细胞TNF-α及IL-6的分泌,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马齿苋及其不同部位可以在体外细胞水平上改善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脂肪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介素-6(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