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血清IL-1β、CAR及HBP水平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系
1
作者 宋静静 王缚鲲 +3 位作者 张会峰 刘叶 蒋梦雨 安黎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456-246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75例,均予以化疗方案,根据其是否继...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75例,均予以化疗方案,根据其是否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7例)与非感染组(13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β、CAR、HBP对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的肺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感染组吸烟、病理分期、糖尿病、化疗周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解剖部位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解剖部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分期、化疗周期及血清IL-1β、HBP、CAR均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IL-1β、CAR、HBP单独预测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732、0.796,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49%、90.58%;IL-1β、CAR、HBP高水平亚组的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亚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升高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有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预测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感染 细胞介素-1Β C反应蛋比值 酵母菌 肝素结合蛋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2例分析
2
作者 陈辉珍 俞振飞 +1 位作者 高健婷 杨玮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2期43-45,共3页
颅内真菌感染以隐球菌[1]、曲霉菌[2]、毛霉菌[3]、假丝酵母菌[4]等常见,多为条件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一般存在于头颅手术后或有血脑屏障破坏的操作后[5],或有鼻窦、鼻旁窦真菌感染的患者[6]。笔者收治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 颅内真菌感染以隐球菌[1]、曲霉菌[2]、毛霉菌[3]、假丝酵母菌[4]等常见,多为条件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一般存在于头颅手术后或有血脑屏障破坏的操作后[5],或有鼻窦、鼻旁窦真菌感染的患者[6]。笔者收治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患者2例,现分析其发病、诊治及预后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颅内感染 基底节出血 腔隙性脑梗死 肝硬化 前列腺增生 脑脊液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耐药性及其与CAP1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谈潘莉 汪浙炯 赵金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以及氟康唑耐药与白假丝酵母菌CAP1基因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45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白假丝酵...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以及氟康唑耐药与白假丝酵母菌CAP1基因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45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白假丝酵母菌CAP1基因mRNA(CAP1-mRNA)及其表达产物Cap1p。采用氟康唑浓度递增(4~64μg/mL)的YPD培养液连续培养法了解氟康唑诱导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的作用,qRT-PCR和流式细胞术确定CAP1基因与氟康唑耐药性形成的关系。结果 134株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MIC≤8μg/mL)、36株剂量依赖敏感(16~32μg/mL)、75株耐药(≥64μg/mL),耐药率为30.6%(75/245)。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菌株CAP1-mRNA和Cap1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氟康唑敏感菌株(P〈0.05)。氟康唑能诱导氟康唑敏感菌株产生耐药性(MIC≥64μg/mL),其CAP1-mRNA和Cap1p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对氟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氟康唑能诱导氟康唑敏感白假丝酵母菌株产生耐药性。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性与CAP1基因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氟康唑 耐药性 caP1基因 表达
下载PDF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耐药原因及临床治疗策略分析
4
作者 王晓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10-12,共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白假丝酵母菌(CA)感染引起的妇科疾病,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由于CA耐药性增加,导致临床治疗困难。该文通过分析CA耐药相关原因,寻找临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酵母菌 外阴生殖道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株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廉兰 谢水祥 +4 位作者 曾祥凤 钟有添 刘志春 王小丽 张文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取临床标本(性病门诊病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菌种;小白鼠与家兔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观察荚膜,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 取临床标本(性病门诊病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菌种;小白鼠与家兔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观察荚膜,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C1-1、C1-2、C1-3、C1-4)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结果显示:(1)C1-1、C1-2、C1-3、C1-4四株临床分离菌株均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在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而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边界明显;荚膜肿胀试验阳性。4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临床分离 荚膜 形态学 血清学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WO-1分泌蛋白质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国 赵南南 +1 位作者 何志云 王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463-467,共5页
为了获得白假丝酵母菌WO-1的完整分泌蛋白质组及其生物学信息,采用分析软件SignalP v 4.1、TMHMM server v 2.0、Phobius、TargetP 1.1及Big-PI Fungal Predictor v 3.1,对白假丝酵母菌WO-1全基因组6170个ORFs进行分泌蛋白预测和解析。... 为了获得白假丝酵母菌WO-1的完整分泌蛋白质组及其生物学信息,采用分析软件SignalP v 4.1、TMHMM server v 2.0、Phobius、TargetP 1.1及Big-PI Fungal Predictor v 3.1,对白假丝酵母菌WO-1全基因组6170个ORFs进行分泌蛋白预测和解析。结果表明,白假丝酵母菌WO-1的预测分泌蛋白质组共包含216个蛋白质,信号肽切割位点前后-3^+3氨基酸组成丙氨酸(A)最多,切割位点相对不保守;31.90%的分泌蛋白已明确注释了细胞外定位,33.33%并无明确的细胞分布定位;预测的分泌蛋白共检索到生物学功能124个,其中具有水解酶活性的蛋白最多,占11.57%,同时存在40.28%的预测蛋白未注释明确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分泌蛋白参与了白假丝酵母菌多种核心致病过程,分泌蛋白质组的获得将为揭示白假丝酵母菌WO-1的致病机理提供更加完备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分泌蛋 信号肽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等细胞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梁轶珩 刘小平 +3 位作者 樊尚荣 朱玉霞 石玉 黄丽婷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0-433,43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不同时期IL-17A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RVV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RVVC患者33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32例以及8例健康对照者,收集不同时...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不同时期IL-17A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RVV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RVVC患者33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32例以及8例健康对照者,收集不同时期阴道冲洗液。采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IL-10、IL-17A、IL-22、IL-23和IFN-γ等细胞因子浓度。结果:RVVC组与VVC组发作期阴道冲洗液中IL-17A浓度分别为(79.08±78.80)pg/ml和(68.67±85.6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52±3.8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VVC组与V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缓解期阴道冲洗液IL-17A浓度为(3.53±2.03)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RVVC组阴道冲洗液IFN-γ、IL-17A及IL-23浓度在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阴道冲洗液IL-10浓度在发作期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1.12)pg/ml vs(2.45±0.92)pg/ml,P=0.041]。VVC组阴道冲洗液IL-17A浓度在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A在阴道黏膜防御白假丝酵母菌的免疫反应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缓解期阴道局部IL-17A低水平表达可能引起VVC反复发作。RVVC发作期IL-10没有参与阴道局部的免疫调节反应,可能也是VVC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酵母菌 酵母菌 TH17细胞 IL-17A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亓庆国 周学东 +2 位作者 杨德琴 肖晓蓉 刘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相关的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与生物膜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工口腔恒化器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收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的... 目的动态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相关的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与生物膜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工口腔恒化器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收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的生物膜态菌细胞,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菌细胞mRNA在生物膜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96孔板XTT减低法获得生物膜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耐药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不断增强;与早期生物膜相比,成熟生物膜菌株的药物流出泵基因CDR1表达上调,而MDR1基因的表达在生物膜的整个成熟过程中基本维持不变。结论生物膜成熟程度与耐药性增强有明显正相关性;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上调与生物膜耐药性的产生有一定关系但改变不一致;在生物膜成熟过程中,CDR1表达水平改变活跃,而MDR1基因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物膜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和假丝酵母菌群分布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曾俊 宗利丽 +2 位作者 毛婷 黄郁馨 徐正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9-1653,共5页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其阴道来源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定,结合SSCP和基因扫描(GeneScan)对白假丝酵母菌CAI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对VVC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结果从获得的198份标本中分离白假丝酵母菌140株(70.7%);5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9.3%)。198名患者中重度VVC 95人,轻中度VVC 103人。白假丝酵母菌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所占比列分别为62.1%和76.6%(P=0.011)。140株C.albican共检出38种CAI基因型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几种,其中基因型30-45(44株,31.43%)和32-46(23株,16.43%)最常见,其次为基因型30-46(4株,2.86%)和32-47(9株,6.42%)。以上4种优势基因型菌株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vs 42.0%,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相比更容易引起重度VVC,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VVC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酵母菌 酵母菌 caI基因型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扫描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路晓钦 黎莉华 +1 位作者 周丽 刘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84%、9.68%、41.94%、63.98%、61.83%、67.23%、46.77%、66.67%;3年来,白假丝酵母菌除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降低(P<0.01),对益康唑的耐药率没有太大变化(P>0.05)外,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增高(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MBL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诱导DC成熟和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明永 王凡平 +8 位作者 翟晶晶 李俊鹏 张娜 李昊典 郭康 宋士军 于海川 赵雯瑕 李梦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MNC),应用常...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MNC),应用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 DC),然后在有或无C.albicans和不同浓度(1-20mg/L)天然人MBL条件下继续培养2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以FACS分析DC的表型,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及im DC的结合,Western blot分析IκBα磷酸化及p65/NF-κB细胞核移位。结果:ELISA检测发现,高浓度MBL(10-20 mg/L)能够下调C.albicans诱导人DC表面分子CD83和CD86表达,并抑制C.albicans诱导的TNF-α和IL-6分泌;FACS检测显示,MBL不仅能够与C.albicans结合而且能够与im DC结合;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BL对C.albicans诱导的IκBα磷酸化及p65/NF-κB细胞核移位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MBL能够以配体结合形式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途径抑制C.albicans诱导的DC成熟及细胞因子分泌,提示MBL能够在C.albicans诱导的免疫反应中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酵母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萍 厉荣玉 董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蜗牛酶消化破壁形成原生质体,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反应等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提取的DNA浓度为(1... 目的建立一种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蜗牛酶消化破壁形成原生质体,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反应等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提取的DNA浓度为(1.18±0.36)μg/μl,纯度好(OD260/OD280>1.7),不用RNase酶处理,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PCR扩增。结论本研究中提取DNA的方法简便易行,提取物可适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DNA提取 PCR
下载PDF
白藜芦醇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永军 张瑞 +1 位作者 王鑫 李继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9-41,4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XTT减低法评价白藜芦醇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显微镜观察该药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SM...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XTT减低法评价白藜芦醇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显微镜观察该药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80分别为128,256μg/ml;当白藜芦醇浓度为256μg/ml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醇 酵母菌 生物膜
下载PDF
黄连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家兔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丽娟 宁玉梅 +3 位作者 丁美红 徐倩倩 费霖莉 李林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58-2260,I001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对家兔阴道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激素化家兔随机分成黄连治疗组(A组)、克霉唑治疗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同时设未雌激素化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D组),除D组外在接种后第3、6、11天动态观察各组家兔... 目的:探讨黄连对家兔阴道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激素化家兔随机分成黄连治疗组(A组)、克霉唑治疗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同时设未雌激素化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D组),除D组外在接种后第3、6、11天动态观察各组家兔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家兔,摘取阴道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接种后,A、B、C 3组阴道灌洗液均有菌丝及芽管形成;用药后,A、B组未见菌丝及芽管,仅见散在孢子,C组见大量菌丝生长、芽管形成;雌激素化后A、B、C三组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较D组明显升高(均P<0.05),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用药后A组TGF-β1表达水平较B组、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黄连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下调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改善阴道局部的免疫状态,可能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原因,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复发性白假丝酵母菌病的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外阴阴道 黄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MBL调节白假丝酵母菌相态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翟晶晶 王明永 +8 位作者 凌明智 王凡平 郭康 宋士军 段巨洪 张娜 李梦杰 左萌洁 赵雯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3-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相态转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MBL处理C.albicans 2、4、8 h,37℃200 r/min震荡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C.albicans的菌丝形成情况;FACS分析MBL与C.albicans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DDR48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MBL在早期(2~4 h)能够抑制C.albicans酵母相(Yeast form,Y)向菌丝相(Hyphal form,H)转化;FACS分析表明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C.albicans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C.albicans相态转化调控基因HWP1的表达,而其对DDR48表达的影响尚无规律可循。结论:MBL能够通过调控HWP1的表达抑制C.albicans酵母相向菌丝相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酵母菌 相态转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乳杆菌代谢物脂肪酸组分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剑萍 文姝 唐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物中脂肪酸组分(以下称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生态制剂疗法。方法不同浓度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及作用不同时间的抑菌... 目的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物中脂肪酸组分(以下称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生态制剂疗法。方法不同浓度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及作用不同时间的抑菌效果;对2003年9月~2004年1月57例VVC患者分别给予抑菌液(试验组)及达克宁栓(对照组)进行治疗,并做相关细菌培养及疗效判定。结果(1)体外试验中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1:2浓度(乙酸含量0.8mg/ml)抑制作用随着时闻的延长而增强,12h达100%;对乳杆菌无抑制作用。(2)体内试验中抑菌液使阴道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使阴道pH明显降低(P〈0.05),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克宁栓使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而阴道pH无变化。(3)2组1疗程治愈率及1个月复查治愈率均差异无显著性。(4)副反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茵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降低阴道pH;对阴道乳杆菌数量无影响;无副作用;可用于VV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酵母菌 外阴阴道酵母菌
下载PDF
雌激素诱导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小鼠模型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雪蓉 肖敦振 +1 位作者 高俊 姚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4745-4748,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雌激素化未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组)、未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I组)、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雌激素化未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组)、未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I组)、雌激素化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组(EI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制作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每组分别于接种后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取小鼠阴道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除C组外,各组小鼠阴道组织内第2天出现COX-2的阳性表达,持续升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时开始下降;E组在第4、第7天COX-2免疫组化检测OD值分别为0.157±0.017和0.161±0.014,与相应C组(0.101±0.014和0.106±0.014)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均<0.05)。EI和I组第7天的OD值分别达到0.275±0.059和0.234±0.06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均<0.01),且EI组显著高于I组(P<0.05)。结论:在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中,雌激素能通过诱导阴道组织中COX-2的表达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酵母菌 阴道炎动 物模型环 氧化酶-2
下载PDF
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玉华 武伟 张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582-3583,3587,共3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BF)内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FITC-conA标记白假丝酵母菌BF的多糖成分,利用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上观察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形成过程的影响。将标本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大蒜素浓度为0)、大蒜素...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BF)内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FITC-conA标记白假丝酵母菌BF的多糖成分,利用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上观察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形成过程的影响。将标本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大蒜素浓度为0)、大蒜素0.25mg/mL组、大蒜素0.5mg/mL组,大蒜素1.0mg/mL组、大蒜素2.0mg/mL组。应用XTT减低法定量检测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中真菌的杀灭作用。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蒜素2.0mg/mL组大蒜素干预白假丝酵母菌BF后的荧光强度较大蒜素0.5mg/mL组及对照组的荧光强度减弱。大蒜素0.5、1.0、2.0mg/mL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BF 5h后,XTT减低法光密度(OD)450的值分别为1.87±0.31、1.64±0.25和1.30±0.29,分别与对照组的2.11±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mg/mL的大蒜素作用白假丝酵母菌BF后,OD450值为1.93±0.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能杀灭白假丝酵母菌BF内的真菌,对BF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大蒜素浓度的增加,其对BF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酵母菌 生物被膜 大蒜素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倩珺 徐韫健 +2 位作者 谭皓妍 吴晓宾 黄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裂解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扩增ERG11基因后测序,选取3种吡咯类药物(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均耐药的全耐药菌株DNA片段进行TA克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DR1...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裂解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扩增ERG11基因后测序,选取3种吡咯类药物(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均耐药的全耐药菌株DNA片段进行TA克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DR1、CDR2、MDR1基因表达的m RNA进行相对定量,比较耐药株与敏感株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37株耐吡咯类白假丝酵母菌中,ERG11存在41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20个同义突变,21个错义突变,发现新变异:N12I、Y13F、S16F、V36F、V51L、G129E、T123I、E194K、K344N、E517G、V234A;CDR1基因2-ΔΔCt值敏感株为1.09±0.27,耐药株为1.46±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株与耐药株间CDR2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ERG11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和CDR1高表达有关,CDR2和MDR1表达与耐药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吡咯类药物 耐药 ERG11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萍 董群 厉荣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白假丝酵母菌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选用经改良沙氏培养基培养白假丝酵母菌,观察假菌丝、厚膜孢子,芽管形成,并结合糖发酵和其他生化试验给以初步鉴定,新法提取DNA作最后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生化反应证实菌种为Candi... 目的:建立一种白假丝酵母菌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选用经改良沙氏培养基培养白假丝酵母菌,观察假菌丝、厚膜孢子,芽管形成,并结合糖发酵和其他生化试验给以初步鉴定,新法提取DNA作最后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生化反应证实菌种为Candida albicans1型。DNA提取表明菌种与标准株DNA带型完全相同,提取DNA浓度(1.06±0.29)μg/μl,纯度好(OD260/OD280>1.7)。结论:本法制备的培养基适合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厚膜孢子 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