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均清 杨侠 董晓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眼科医院2009-07/2011-07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15例18眼,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眼科医院2009-07/2011-07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15例18眼,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并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联合术可能会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屈光预测误差分析
2
作者 孔佳怡 张自峰 +2 位作者 李曼红 田超伟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PE)。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IOL植入...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PE)。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IOL植入术的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96眼)。分析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实际等效球镜度(SE),计算PE和绝对屈光误差(ARE),并分析PE与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平坦角膜曲率(K f)、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均角膜曲率(Km)、角膜散光度(Cyl)、眼压(IOP)、BCVA、角膜散光轴向、黄斑疾病诊断分类和术中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早期(术后3 d内),96例患者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患者术后早期实际SE与术前预测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E为(1.47±2.54)D,其中近视漂移患者61例,PE为(-1.81±3.07)D,远视漂移患者35例,PE为(0.87±0.96)D。术后1个月,12例随访患者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实际SE与术前预测屈光度、术后早期实际SE之间以及术后早期实际SE与术前预测屈光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年(术后长期)的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近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AL、Cyl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近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黄斑疾病诊断分类相关(P<0.05),且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较其他类型黄斑疾病患者近视漂移程度更大(P<0.05);近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ACD、TL、Kf、Ks、Km、IOP、BCVA,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以及角膜散光轴向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远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Cyl呈正相关(P<0.05);远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存在相关性(P<0.05),且术中玻璃体内硅油填充患者较玻璃体内无填充物患者远视漂移程度更大(P<0.05)。远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AL、ACD、TL、Kf、Ks、Km、IOP、BCVA,黄斑疾病诊断分类以及角膜散光轴向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后早期存在以近视漂移为主的PE,其漂移程度随时间的增加可逐渐减轻。屈光漂移的方向和程度可能与患眼术前AL、Cyl,黄斑疾病诊断分类和术中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疾病 白内障 联合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 屈光误差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振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9-0092,共4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治疗中使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所起到的临床成效。方法甄选的106例于院内2020年1月~2023年6月(3年30个月)医治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病患,结合其具体方案予以分组,即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与康柏西普... 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治疗中使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所起到的临床成效。方法甄选的106例于院内2020年1月~2023年6月(3年30个月)医治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病患,结合其具体方案予以分组,即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与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评测上述方案对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结果在外伤造成的视网膜脱离治疗中选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观察组,整体疗效上更加突出(98.11%:86.79%),有效缩短了手术的整体时间,对身体造成的手术负担明显减轻,同时让体内的血清水平更符合手术预期,并且帮助患者的视力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准,最后不会引起过多的并发症(3.77%:16.98%),P<0.05。结论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选择上,选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整体疗效,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调节血清指标水平,改善愈后视力情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聂鑫 杨新怀 +2 位作者 覃旭方 全婵娟 杨莎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08-1309,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视力、手术后并发症、原发眼底病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结...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视力、手术后并发症、原发眼底病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5眼中18眼(72.0%)视力提高,视力>0.05者占68.0%(17/25),其中>0.2者占32.0%(8/25)。2眼术后因玻璃体再次出血行二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复发。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反应、一过性高眼压,较少见的并发症是葡萄膜炎、黄斑水肿,晚期并发症为后囊膜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其他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也有利于术中基底部玻璃体彻底切除和后段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术后视力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晓鹏 焦军杰 +2 位作者 王爽 李彦 刘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28.24±5.47)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提高者70眼(93.33%),视力不变者3眼(4.00%),视力下降者2眼(2.67%)。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20.3±9.2)mmHg(1kPa=7.5mmHg)、(17.1±7.3)mmHg、(19.2±8.5)mmHg,与术前的(12.7±6.1)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混浊8眼,角膜轻度水肿5眼,前房渗出5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视网膜脱离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超声乳化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帅飞 陈彬川 李佳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64,共4页
目的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57例(5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完成后仅作水密封角膜切口,眼... 目的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57例(5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完成后仅作水密封角膜切口,眼后节手术操作结束时,根据预后评估及后续治疗方案决定是否人工晶状体植入和硅油填充,需要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者,3.0 mm穿刺刀扩大主切口,囊袋内植入可折叠人工晶状体1枚,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随访1~24个月。结果 57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无角膜切口渗漏、前房消失及后囊膜破裂发生,气-液交换时前房出现气泡1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且硅油填充1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但未硅油填充15眼,硅油填充但未人工晶状体植入32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51眼(89.5%),视力不变6眼(10.5%),术后早期一过性低眼压2眼(3.5%)。末次随访时手术切口均密闭良好,前房中深,晶状体缺如或人工晶状体在位,无人工晶状体夹持及移位发生。结论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无需缝合,术中前房稳定,手术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随着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选用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超声乳化 白内障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PDR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明 蔡小军 +2 位作者 胡梅 张启明 王永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0-872,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年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PDR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40眼),均采用超...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年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PDR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40眼),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个月,观察患者随访末期视力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患者视力光感至数指者22眼,0.02~0.10者12眼,〉0.10~0.20者6眼:术后光感至数指者8眼,0.02~0.10者6眼,〉0.10~0.20者8眼,〉0.20~0.30者12眼,〉0.30者6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65.15±328.45)μm,术后为(2697.22±289.65)μ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中央角膜厚度为(523.25±33.15)μm,术后为(524.78±15.6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中6眼出现手术操作区出血,未发生后囊膜破裂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8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6眼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4眼出现前房内纤维素性渗出,4眼出现后囊膜混浊,4眼出现虹膜后粘连,2眼出现暂时性玻璃体积血。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合并白内障能更好地提高患眼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黄斑前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前后屈光状态改变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盈盈 黎晓新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5-1029,共5页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而确定术前计算IOL屈光度时所用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眼轴长度是...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是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而确定术前计算IOL屈光度时所用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眼轴长度是否受黄斑前膜的影响对术眼术后获得准确的屈光度至关重要.目的 了解IMEM患者行白内障联合玻璃体手术后屈光变化的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IMEM合并ARC的患者42例42眼为IMEM合并ARC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同期纳入单纯ARC患者47例47眼为单纯ARC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术前应用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术眼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应用SRK-T公式计算出IOL植入后的预期屈光度.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医学验光,计算其等效球镜度数作为术后实际屈光度,并对术后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进行对比分析.对两个组间术眼手术前后屈光度的误差进行比较,对IMEM合并ARC患者术后屈光度误差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两个组间患者年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63、0.704、0.770).IMEM合并ARC组和单纯ARC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IMEM合并ARC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实际屈光度绝对值均明显高于术前预期屈光度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ARC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实际屈光度绝对值明显高于术前预期屈光度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01);但IMEM合并ARC组与单纯ARC组间手术前后的屈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417,P=0.520).IMEM合并ARC组术眼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度误差分别为(-0.727±0.666)D和(-0.628±0.627)D,单纯ARC组分别为(-0.664±0.644)D和(-0.642±0.55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36,P=0.849;F时间=1.523,P=0.221);IMEM合并ARC组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474.89±135.76) μm,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值为(-83.84±91.12)μm,术后3个月为(-158.53±113.03)μm.IMEM合并ARC组术眼术后1个月和3个月屈光度误差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200,P=0.229;r=0.065,P=O.698).结论 IMEM合并ARC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玻璃体手术后呈现的近视漂移现象和程度与单纯ARC患者术后相似,证实IOL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眼轴长度不受黄斑前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 白内障/手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玻璃体切割 屈光度 眼轴 近视漂移 生物测量
下载PDF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发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被引量:8
9
作者 荣华 张美萍 +1 位作者 陈建梅 崔红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8月96例(106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均行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8月96例(106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均行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91眼(占85.85%),视力不变15眼(占14.15%);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和一过性高眼压。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9.43%,前房反应的发生率为8.49%,术后一过性高眼压(术后1个月内眼压高于25mmHg,1kPa=7.5mmHg)的发生率为19.81%;术后6个月有12眼(11.32%)发生后囊膜混浊,其中5眼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结论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发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微切口超声乳化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白内障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莹 褚利群 +1 位作者 肖林 徐景美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6期2228-2229,共2页
[目的]对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 [目的]对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68例81眼,对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个月内,视力提高者67只眼,不提高者14只眼,矫正视力在0.05以上者71只眼(占87.7%),视力0.1~0.4者47只眼(58.0%)。术后3 d,联合手术组共有28只眼(34.6%)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其次为角膜水肿(7.4%),依次为复发视网膜脱离(4.9%)、人工晶体移位和玻璃体积血(2.5%),玻璃体增殖性病变(1.2%)。[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病人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超声乳化 联合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联合与分期手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媛媛 汪建涛 +1 位作者 李筱荣 胡博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联合和分期手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32例(32眼)患者,16例(16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手术组),16例(16眼)行分期手术(分期手术组)。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联合和分期手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32例(32眼)患者,16例(16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手术组),16例(16眼)行分期手术(分期手术组)。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结果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前后及术后组间比较P均>0.05;两组患者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手术前后相比P均<0.05,术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联合和分期手术都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的减少,改变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联合与分期手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角膜内皮
下载PDF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国英 李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8-1069,1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结果 68眼中有5眼在术后3个月至2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占7.35%,平均出现时间为16个月。术后2~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2~0.4者17眼,0.5~0.7者28眼,≥0.8者20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经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丽英 晏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5期2225-2227,2230,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白内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进行二期手术治疗的80例白内障患者,80只眼,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采取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B...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白内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进行二期手术治疗的80例白内障患者,80只眼,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采取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B组采取三片式疏水性人工晶状体;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单纯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48例患者80只眼,按照人工晶状体所植入的不同分为C组(一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D组(三片式流水性人工晶状体)。分析4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屈光状态变化情况,比较4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人工晶状体偏心、倾斜度情况。结果术前,4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屈光状态预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4组患者的眼压均低于术前,各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均高于手术前,术后3个月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A组高于C组和D组(P<0.012 5),B组高于C组和D组(P<0.012 5),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4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屈光状态均发生远视偏移,其中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A组屈光状态实际值高于C组(P<0.012 5),B组屈光状态实际值高于D组(P<0.012 5),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术后3个月,4组间的人工晶状体水平、垂直偏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晶状体水平、垂直倾斜度比较中,A组高于B组、C组和D组(P<0.012 5);B组和C组比较、B组和D组比较、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三片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白内障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状体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术中运用飞秒激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邢滨 徐惠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应用飞秒激光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10-31/2015-10-31在我院就诊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术的患者100例102眼,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50例52眼和...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应用飞秒激光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10-31/2015-10-31在我院就诊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术的患者100例102眼,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50例52眼和飞秒激光组50例50眼。比较两组患者总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眼压升高、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比较术后6mo的眼压、近视力、远视力、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结果:两组患者总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升高、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眼压、近视力、远视力、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术同常规手术一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且具有精确、高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 超声乳化 飞秒激光
下载PDF
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的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波 王从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观察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疗效。方法:对57例(63眼)非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前部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除23例(26眼)婴幼儿无法查视力外,其余37眼中矫正视力≥0.5者28眼... 目的:观察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疗效。方法:对57例(63眼)非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前部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除23例(26眼)婴幼儿无法查视力外,其余37眼中矫正视力≥0.5者28眼(76%),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随访6mo~3a,矫正视力≥0.5者41眼(65%),8眼(13%)见前部玻璃体轻度絮样混浊,未见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减少并发症,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老年性白内障 前部玻璃体切割 后发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 前部玻璃体切割 联合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形成 矫正视力 有效预防 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A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报告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能合作、未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有70眼(占3...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报告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能合作、未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有70眼(占39.1%)。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吸出、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技术已成为治疗儿童白内障的最佳方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各项准备,严密进行术后观察,积极开展术后的弱视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 前段玻璃体切割 护理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术后前房深度及屈光状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飞 赵波 《实用防盲技术》 2022年第3期94-96,114,F0002,共5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获得理想的术后屈光状态。方法 收集2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前后段联合手术)患者(A组)术前、术后3月及硅油取出术后3月ACD及...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获得理想的术后屈光状态。方法 收集2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前后段联合手术)患者(A组)术前、术后3月及硅油取出术后3月ACD及屈光度数变化;20例单纯白内障行白内障手术患者(B组)术前、术后3月ACD及屈光度数变化。并比较两组ACD及屈光度数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前、术后3月及硅油取出术后3月平均ACD分别为(3.7l±0.30) mm、(3.17±0.26) mm及(4.12±0.40) mm;B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平均ACD分别为(3.25±0.23) mm及(4.35±0.22) mm。比较A组与B组术后ACD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屈光度数平均为(-0.35±0.32) D及(0.75±0.4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段联合手术患者术后ACD变化与单纯白内障术后ACD变化有明显差异;前后段联合手术术前应考虑术后ACD变化对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屈光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超声乳化 前房深度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18
作者 苏稚辉 刘钢 +1 位作者 马红卫 方桂英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17眼儿童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术后末次随访视力〉0.5者9眼(52.9%),0.1-...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17眼儿童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术后末次随访视力〉0.5者9眼(52.9%),0.1-0.5者5眼(29.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儿童 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玻璃体积血合并白内障61例
19
作者 张旖文 张峰伟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前,玻璃体切割术已广泛用于玻璃体积血的治疗,而白内障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原因包括年龄、术中气体或硅油等眼内填充物的使用、术前已存在白内障等。近年来,我们对玻璃体积血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 目前,玻璃体切割术已广泛用于玻璃体积血的治疗,而白内障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原因包括年龄、术中气体或硅油等眼内填充物的使用、术前已存在白内障等。近年来,我们对玻璃体积血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前后段联合手术),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玻璃体积血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治疗 前后段联合 后并发症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郗瑞 王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226-228,共3页
玻璃体积血是目前眼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由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损伤,甚者将会出现失明。该病症多见于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多,使得玻璃体积血问题引... 玻璃体积血是目前眼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由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损伤,甚者将会出现失明。该病症多见于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多,使得玻璃体积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 配合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