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刺籽油微胶囊粉在核桃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彬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6期30-32,共3页
基于增加风味和营养考虑,将白刺籽油微胶囊粉应用于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中,研究白刺籽油微胶囊粉对核桃乳产品的感官品质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刺籽油微胶囊化粉添加量为0.3%~0.4%时可制得风味较好的核桃乳产品。当微胶囊粉添加量... 基于增加风味和营养考虑,将白刺籽油微胶囊粉应用于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中,研究白刺籽油微胶囊粉对核桃乳产品的感官品质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刺籽油微胶囊化粉添加量为0.3%~0.4%时可制得风味较好的核桃乳产品。当微胶囊粉添加量不超过1.7%时,对核桃乳沉淀率影响不显著。添加0.3%白刺籽油微胶囊粉的核桃乳产品,常温贮存5~6个月稳定不分层,符合国家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的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微胶囊化 核桃乳
下载PDF
HPLC-APCI-MS法分析测定白刺籽油中游离脂肪酸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洪伦 刘永军 +4 位作者 赵先恩 丁晨旭 李玉林 尤进茂 索有瑞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28,共4页
利用荧光衍生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对甲苯磺酸酯(BDETS)作为脂肪酸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梯度洗脱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上对游离脂肪酸(FFA)(油酸、亚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衍生物进行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 利用荧光衍生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对甲苯磺酸酯(BDETS)作为脂肪酸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梯度洗脱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上对游离脂肪酸(FFA)(油酸、亚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衍生物进行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以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定性。荧光检测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333 nm,λem=390 nm。脂肪酸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0,检出限为3.38~6.59 nmol/L。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利用此方法对超临界CO2提取的唐古特白刺籽油中几种游离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刺籽油中含有大量的游离不饱和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荧光检测 衍生试剂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复合白刺籽油软胶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晨旭 索有瑞 +3 位作者 李玉林 王洪伦 王凌云 王小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复合白刺籽油软胶囊 调节 免疫能力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白刺籽油的抗疲劳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挺军 徐艺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考察西伯利亚白刺籽油的抗疲劳活性,为开发利用白刺提供依据。方法以西伯利亚白刺籽油为供试品,以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样品组低、中、高3个剂量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观察样品对小鼠抗疲劳的影响。结果... 目的考察西伯利亚白刺籽油的抗疲劳活性,为开发利用白刺提供依据。方法以西伯利亚白刺籽油为供试品,以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样品组低、中、高3个剂量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观察样品对小鼠抗疲劳的影响。结果西伯利亚白刺籽油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运动后血乳酸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小鼠减少40%,同时肝糖元含量显著提高。结论西伯利亚白刺籽油在提高抗疲劳性方面有一定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抗疲劳 血乳酸 小鼠
下载PDF
复合白刺籽油软胶囊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晨旭 索有瑞 +2 位作者 李玉林 王洪伦 王小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1-762,共2页
关键词 复合白刺籽油软胶囊 抗疲劳 血清尿含量
下载PDF
白刺籽油的萃取及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玲 马挺军 +1 位作者 张建秋 曾会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2,共4页
以西伯利亚白刺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刺籽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白刺籽油的最佳条件:压力30 MPa,温度30℃,时间150 min。对超临界萃取的白刺籽油进行了理化性质及GC/MS分析,... 以西伯利亚白刺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刺籽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白刺籽油的最佳条件:压力30 MPa,温度30℃,时间150 min。对超临界萃取的白刺籽油进行了理化性质及GC/MS分析,结果显示,酸价为3.36 mgKOH/g、过氧化值为0.48g/100 g、碘值为143.2 g/100 g、皂化值为196 mg/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12 g/100 g,其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的70.75%,说明超临界CO2萃取的白刺籽油工艺稳定可靠,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超临界CO2 正交 理化性质 GC/MS
下载PDF
白刺籽粕接枝高吸油树脂NSM-g-P(MMA-co-B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海靖杰 白波 +3 位作者 杨丽衡 丁晨旭 王洪伦 索有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8-32,42,共6页
以白刺籽粕(NSM)为基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高性能吸油树脂NSM-g-P(MMA-co-BA)。利用FTIR、SEM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NSM、BPO、MBA用量、... 以白刺籽粕(NSM)为基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高性能吸油树脂NSM-g-P(MMA-co-BA)。利用FTIR、SEM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NSM、BPO、MBA用量、单体配比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及吸油动力学。结果表明,NSMg-P(MMA-co-BA)是一种表面交联型复合物,NSM粉末在复合物中呈弥散状分散,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制备树脂的最佳条件为:m(BA)∶m(MMA)=1∶1,ω(BPO)=0.7%,ω(MBA)=0.04%,ω(NSM)=3.1%,于70℃下反应70min。室温下NSM-g-P(MMA-co-BA)对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1.6g/g、36.7g/g、24.4g/g、18.5g/g、32.4g/g,吸油平衡时间约50min。吸油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油速率大小为: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该树脂对工业机油、油水混合物和水的最大吸油率分别为31.7g/g、24.7g/g、0.09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高吸油树脂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西伯利亚白刺籽油工艺研究
8
作者 阿卜杜麦吉提·阿卜杜喀迪尔 马依努尔·拜克力 +1 位作者 张君萍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以西伯利亚白刺籽油的收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白刺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最佳工艺条件萃取的白刺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白刺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 以西伯利亚白刺籽油的收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白刺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最佳工艺条件萃取的白刺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白刺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CO2流量10 L/min。从白刺籽油中分离并鉴定出8种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65.671%)和油酸(25.747%)为主,占总含量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籽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白刺籽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永朋 马华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31-133,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刺籽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采用的条件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含0.4%的磷酸)48∶52的比例线性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两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刺籽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采用的条件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含0.4%的磷酸)48∶52的比例线性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两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29 28μg^0.204 96μg,山萘酚的线性范围为0.003 4μg^0.011 9μg;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1%),山萘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槲皮素 山萘酚 白刺籽
下载PDF
白刺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彬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5-221,共7页
为提高白刺籽油的储藏稳定性,以β-环糊精、阿拉伯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壁材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白刺籽油微胶囊样品。通过单因素和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以包埋率为指标优化白刺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分析白刺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 为提高白刺籽油的储藏稳定性,以β-环糊精、阿拉伯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壁材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白刺籽油微胶囊样品。通过单因素和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以包埋率为指标优化白刺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分析白刺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结果表明,较佳制备工艺为:β-环糊精用量7.2%、阿拉伯胶用量1.8%、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用量6.2%、白刺籽油用量20%,采用此工艺制得的白刺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7.59%、水分含量为2.91%、灰分含量为2.13%、容重为0.4791 g/cm^(3)、溶解度为97.92 g/100 g、休止角为35.2°,产品微观形态呈较为规则的球形。微胶囊化可以有效减缓白刺籽油氧化变质,延长保质期,提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籽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包埋率 品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