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低温烘焙对白化品种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晓磊 周汉琛 +2 位作者 刘亚芹 王辉 雷攀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52-362,共11页
为探究烘焙提香对白化品种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白叶1号’绿茶为材料,设置不同时间烘焙处理(60℃,0、40、80、120 min),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仪(UHPLC-Q-Exactive/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 为探究烘焙提香对白化品种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白叶1号’绿茶为材料,设置不同时间烘焙处理(60℃,0、40、80、120 min),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仪(UHPLC-Q-Exactive/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白叶1号绿茶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0℃烘焙40 min有利于白叶1号绿茶品质的提升,随着烘焙时间增加,茶汤浓度和香气强度下降,涩味凸显。总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着烘焙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儿茶素组分除GC、C、GCG以外,其余组分含量均随烘焙时间增加而先升后降。UHPLC-Q-Exactive/MS共鉴定出61个类黄酮化合物,其中38个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7个组间差异的关键化合物,包含5个黄酮醇苷、木麻黄素以及原花青素B4,这些物质在烘焙80 min和120 min后明显下降。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随着烘焙时间增加,挥发性成分总量呈上升趋势。二甲基硫、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庚醛、2-己烯醛、正壬醛、苯甲醛、1-辛烯-3-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Ⅱ、香叶醇、β-紫罗兰酮、雪松醇是影响白叶1号绿茶的关键香气成分(ROAV>100)。香气特征贡献度(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分析显示,烘焙40 min茶样中复杂气味总ACI最低,愉悦香气总ACI最高,而烘焙120 min茶样则相反。本研究结果为白化品种绿茶加工中烘焙提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品种绿茶 烘焙 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
下载PDF
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高效施肥模式 被引量:7
2
作者 马立锋 陈晓辉 +4 位作者 王涛 杨清霖 杨向德 季凌飞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期45-46,共2页
针对浙江省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茶园氮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高,钾肥用量偏高,投入养分比例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有机肥+茶树专用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安吉、天台、嵊州等县市... 针对浙江省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茶园氮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高,钾肥用量偏高,投入养分比例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有机肥+茶树专用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安吉、天台、嵊州等县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当地传统施肥习惯相比,在化肥减施25%的情况下,"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6.3%,茶叶品质有改善,每公顷节本增收15 345元,"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14.2%,茶叶品质基本持平,每公顷节本增收23 5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茶园 白化品系茶树品种 黄化品系茶树品种 有机肥+茶树专用肥 水肥一体化 施肥技术模式
下载PDF
不同白化期的‘黄山白茶’代谢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汉琛 刘亚芹 雷攀登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4,共8页
‘黄山白茶1号’是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由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即‘黄山白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等特征。为探究不同白化时期加工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差异,分析了绿茶中挥发性代谢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 ‘黄山白茶1号’是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由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即‘黄山白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等特征。为探究不同白化时期加工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差异,分析了绿茶中挥发性代谢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白化时期的‘黄山白茶’在香气和滋味上存在差异。气相质谱(GC-MS)分析表明,共有29个高丰度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顺-3-己烯醇、(Z)-丁酸-3-己烯酯可能是导致3类绿茶香气存在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滋味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类物质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低;在白化中期绿茶中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在3类绿茶中无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高,为干质量的4.4%,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只占干质量的1.3%。因此,不同时期的‘黄山白茶1号’嫩梢中的代谢物积累存在差异,使得加工的绿茶风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白化品种 黄山白茶 挥发性化合物 儿茶素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白化茶树品种加工红茶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萃 范起业 +1 位作者 王家鹏 唐小林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0,共4页
为探究发酵方式对白化茶树品种加工红茶品质的影响,以白化茶树品种——景白1号和景白2号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在3种不同发酵方式(自然发酵、发酵机发酵、发酵房发酵)的前提下,按照红茶工艺技术进行加工,并对不同处理得到的红茶品质成分含... 为探究发酵方式对白化茶树品种加工红茶品质的影响,以白化茶树品种——景白1号和景白2号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在3种不同发酵方式(自然发酵、发酵机发酵、发酵房发酵)的前提下,按照红茶工艺技术进行加工,并对不同处理得到的红茶品质成分含量、汤色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及茶叶品质的综合审评。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方式对白化茶树品种试制红茶的品质影响较大,以自然发酵条件下的红茶品质最优,综合审评得分最高(景白1号总得分85.6,景白2号总得分82.9)。不论在哪种发酵条件下,景白1号制成红茶的品质均高于景白2号。另外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白化茶树品种的红茶茶汤的茶红素含量远低于10%,整体汤色偏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白化品种 红茶 发酵 品质
原文传递
杭州市余杭区黄金甲茶树引种栽培技术
5
作者 童兆民 王东 +1 位作者 童燕 卢健 《中国农技推广》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以杭州余杭车坑坞茶厂引进种植黄金甲茶树品种为例,介绍了黄色白化茶树品种黄金甲的种植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茶园开垦、茶苗种植、肥水管理、修剪管理、茶园耕作、病虫害防治及茶叶采摘等,以供茶企和茶农参考。
关键词 黄金甲 白化品种 茶树 种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