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参菌茶降脂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来源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潘联云
赵碧
+2 位作者
杨方慧
马玉青
刘本英
《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388-394,共7页
为探讨白参菌茶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来源,采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评价白参菌茶的生物活性;通过评价和对比勐海大叶种晒青茶、粗老原料茶和白参菌的降脂效果,探讨白参菌茶降脂活性成分的来源;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研究茶叶对白...
为探讨白参菌茶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来源,采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评价白参菌茶的生物活性;通过评价和对比勐海大叶种晒青茶、粗老原料茶和白参菌的降脂效果,探讨白参菌茶降脂活性成分的来源;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研究茶叶对白参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参菌茶能够显著降低秀丽隐杆线虫脂质含量,但不影响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晒青茶和白参菌具有与白参菌茶相当的降脂活性,粗老原料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无显著降低作用。茶叶能够抑制白参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且诱导菌丝产生分泌物。白参菌茶安全且具有一定的降脂活性,活性成分来源可能主要来自于白参菌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参菌茶
降脂作用
活性成分
功能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发酵前后白参菌茶中六种活性成分
被引量:
7
2
作者
梁冬松
王芳
+4 位作者
韦炎冶
黎小梅
陆颖
唐灿美
杨立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4-238,共5页
以绿茶和绿茶与白参菌共发酵茶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同时检测绿茶与白参菌共发酵前后茶叶中的6种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将白参菌与绿茶共发酵,制备白参菌发酵茶。采用WondaSil C 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
以绿茶和绿茶与白参菌共发酵茶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同时检测绿茶与白参菌共发酵前后茶叶中的6种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将白参菌与绿茶共发酵,制备白参菌发酵茶。采用WondaSil C 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A)-0.2%H 3PO 4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5%A→15%A;15~40 min,15%A→25%A;40~45 min,25%A→5%A),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 nm检测茶叶发酵前后的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绿茶经过与白参菌共发酵后,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大幅下降。6种活性成分在6.25~2000μg/mL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55~0.9999,检出限在0.3125~1.870μg/mL,绿茶的加标回收率在95.06%~111.06%,白参菌茶的加标回收率在85.06%~118.88%。白参菌与绿茶共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该液相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白参菌茶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定性、定量检测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参
菌
绿
茶
白参菌茶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参菌茶降脂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来源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潘联云
赵碧
杨方慧
马玉青
刘本英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388-394,共7页
基金
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0YNCX005)。
文摘
为探讨白参菌茶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来源,采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评价白参菌茶的生物活性;通过评价和对比勐海大叶种晒青茶、粗老原料茶和白参菌的降脂效果,探讨白参菌茶降脂活性成分的来源;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研究茶叶对白参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参菌茶能够显著降低秀丽隐杆线虫脂质含量,但不影响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晒青茶和白参菌具有与白参菌茶相当的降脂活性,粗老原料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无显著降低作用。茶叶能够抑制白参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且诱导菌丝产生分泌物。白参菌茶安全且具有一定的降脂活性,活性成分来源可能主要来自于白参菌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
关键词
白参菌茶
降脂作用
活性成分
功能评价
Keywords
Schizophyllum fermented tea
Lipid-lowering effect
Active ingredient
Function evaluat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发酵前后白参菌茶中六种活性成分
被引量:
7
2
作者
梁冬松
王芳
韦炎冶
黎小梅
陆颖
唐灿美
杨立芳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4-23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60164)。
文摘
以绿茶和绿茶与白参菌共发酵茶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同时检测绿茶与白参菌共发酵前后茶叶中的6种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将白参菌与绿茶共发酵,制备白参菌发酵茶。采用WondaSil C 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A)-0.2%H 3PO 4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5%A→15%A;15~40 min,15%A→25%A;40~45 min,25%A→5%A),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 nm检测茶叶发酵前后的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绿茶经过与白参菌共发酵后,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大幅下降。6种活性成分在6.25~2000μg/mL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55~0.9999,检出限在0.3125~1.870μg/mL,绿茶的加标回收率在95.06%~111.06%,白参菌茶的加标回收率在85.06%~118.88%。白参菌与绿茶共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该液相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白参菌茶中多种活性成分同时定性、定量检测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参
菌
绿
茶
白参菌茶
活性成分
Keyword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Schizophyllum communeh
green tea
fermented tea
active ingredients
分类号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参菌茶降脂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来源的初步研究
潘联云
赵碧
杨方慧
马玉青
刘本英
《茶叶通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发酵前后白参菌茶中六种活性成分
梁冬松
王芳
韦炎冶
黎小梅
陆颖
唐灿美
杨立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