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庙构造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洪安 李继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白庙构造位于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中部 ,现已发现 7套含油气层系。根据自生伊利石测年法及流体包裹体法综合分析 ,白庙构造油气藏分为 4期成藏 :第一期约在 3 8Ma ,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 ,此期因构造活动强 ,油气藏难以保存 ,所以此... 白庙构造位于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中部 ,现已发现 7套含油气层系。根据自生伊利石测年法及流体包裹体法综合分析 ,白庙构造油气藏分为 4期成藏 :第一期约在 3 8Ma ,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 ,此期因构造活动强 ,油气藏难以保存 ,所以此期对成藏意义不大。第二期约在 2 8~ 3 1 4Ma ,相当于东营组沉积时期 ,此期类似于第一期。第三期在 2 5 4~ 2 0 4Ma ,相当于东营组沉积后的抬升剥蚀期 ,由于东营组沉积后的抬升剥蚀 ,压力下降 ,断裂活动强度变小 ,有利于油气成藏 ,所以 ,此期为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第四期为 2Ma ,为油气藏重新调整、分配时期。白庙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与兰聊断层的活动强度密切相关 ,随着活动强度的增加 ,流体压力不断加强 ,直至超过岩石的破裂强度 ,油、气、水以混相形式排出 ;当温度、压力下降时 ,油、气、水三相分离 ,于高压体系上部形成油气藏。这一过程周而复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庙构造 油气成藏 特征 自生伊利石 流体包裹体 包藏期次 成藏过程
下载PDF
东濮凹陷白庙陡岸构造断阶带砂体分布规律与隐蔽油气藏勘探
2
作者 张国信 魏新源 +1 位作者 张东霞 鲁亚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白庙陡岸构造断阶带位于东部箕状洼陷 ,是由杜寨断层和兰聊断层控制继承性发育的断阶带。砂岩分布规律 ,兰聊断层根部砂岩不发育 ,向洼陷内砂岩逐渐发育。砂岩主要分布于四个构造部位 :陡岸构造断阶带两个侧翼 ,杜寨断层下盘附近及杜寨... 白庙陡岸构造断阶带位于东部箕状洼陷 ,是由杜寨断层和兰聊断层控制继承性发育的断阶带。砂岩分布规律 ,兰聊断层根部砂岩不发育 ,向洼陷内砂岩逐渐发育。砂岩主要分布于四个构造部位 :陡岸构造断阶带两个侧翼 ,杜寨断层下盘附近及杜寨断层上盘。陡岸断阶带砂岩经过多次搬运后 ,形成河道砂、河口坝砂等残留砂岩 ,其平面非均质性强 ,连通性差 ,而厚砂岩连通性好。有效砂岩受沉积微相控制 ,靠近兰聊断层根部有效砂岩为零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白庙陡岸构造 断阶带 砂体分布规律 隐蔽油气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白庙深层凝析油气藏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国平 张金报 +2 位作者 肖斌 洪宇 郝好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通过对白庙构造深层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 ,认为受兰聊断层和杜寨断层控制形成的白庙半背斜是油气运移的一个主要指向 ,4个期次的断层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不同层位的聚集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 ,上倾方向砂岩尖灭和储层物性变... 通过对白庙构造深层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 ,认为受兰聊断层和杜寨断层控制形成的白庙半背斜是油气运移的一个主要指向 ,4个期次的断层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不同层位的聚集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 ,上倾方向砂岩尖灭和储层物性变差形成了 2种侧向封堵条件。上述 4种因素控制形成了白庙深层带油环的构造岩性凝析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庙构造 深层 凝析油气藏 地质特征 扇三角州 封堵 断块油气田 储层
下载PDF
地震反演技术在前8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牛小芳 张春林 +1 位作者 汪立蓉 皮东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地震反演是公认的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结合白庙构造前 8块的具体情况 ,选用Jason软件做储层预测 ,具体模块选用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Invertrace)和带趋势的岩性指示随机模拟 (Statmod)模块。反演和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储层... 地震反演是公认的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结合白庙构造前 8块的具体情况 ,选用Jason软件做储层预测 ,具体模块选用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Invertrace)和带趋势的岩性指示随机模拟 (Statmod)模块。反演和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储层预测准确 ,有助于寻找含油气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技术 白庙构造前8块 储层预测 应用 阻抗 模拟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