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族药西归的生药学鉴定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浓 段意梅 +1 位作者 陈强 马晓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07-2307,2425,共2页
采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对西归进行了生药学鉴定。结果表明,西归为伞形科植物西藏凹乳芹Vicatia thibertica de Boiss.的干燥根,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
关键词 白族药 西归 西藏凹乳芹 鉴定
下载PDF
白族药野坝子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韦群辉 阮志国 +1 位作者 唐自明 郑海燕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为开发利用民族药野坝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证明其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显微特征为茎木栓细胞和叶栅栏组织均含黄棕色物质 ;茎和叶表皮外均被有众多非腺... 目的 :为开发利用民族药野坝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证明其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显微特征为茎木栓细胞和叶栅栏组织均含黄棕色物质 ;茎和叶表皮外均被有众多非腺毛和少数腺毛 ;主脉部位除有一大型维管束外 ,上表皮内侧亦可见 2个小型维管束。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夸巴脂 野坝子 鉴定
下载PDF
白族药野坝子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文军 唐自明 +1 位作者 韦群辉 郑海燕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对白族药野坝子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经GC -MS分析 ,检出香薷酮 ,3-甲基丁酸等 34个成分 ,鉴定了 2 1个化合物的结构 ,为开发利用这一民族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族药 野坝子 挥发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白族药野坝子的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永寿 肖培云 董光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34-35,共2页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测定白族药野坝子的 Cu、Zn、Fe、Mn、Ca、Se、Ge、Ni、Co、Cd、Sr、Ba、Li、Mo、Si、Pb、Cr、Al的含量 ,发现野坝子中除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外 ,还富含 Cu、Zn、Fe、Mn、Se。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白族药 野坝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白族药响铃草的性状与显微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月娥 周浓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85-986,共2页
对云南白族药响铃草Crotalaria ferrugineaG rah.的药材性状、显微及理化进行鉴定,为该药的开发利用、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白族药 响铃草 鉴定
下载PDF
白族药青阳参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小军 杨怀镜 +4 位作者 曾懿 闻焜 郑健 过立农 昝珂 《中国药事》 CAS 2015年第12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建立青阳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青阳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以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青阳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青阳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以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采用波长切换,0~35 min为285 nm,35~80 min为进样量10μL;数据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12A)进行处理。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4个峰构成青阳参药材的特征共有峰,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青阳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青阳参 指纹图谱 HPLC
下载PDF
白族药梁王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晓磊 王敏 +3 位作者 肖朝江 宁晓 董相 姜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8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白族药用植物梁王茶的化学成分。方法:植物样品以80%乙醇冷浸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纯化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梁王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路路通内... 目的:研究白族药用植物梁王茶的化学成分。方法:植物样品以80%乙醇冷浸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纯化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梁王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路路通内酯(1),三对节酸(2),丁香脂素(3),3-oxo-6β-hydroxylean-12-en-28-oic acid(4),3β,29-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5),5-O-caffeoylquinic acid methyl ester(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双酚A(9)。结论:化合物1、3-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梁王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丁香脂素 三萜
下载PDF
白族药倒钩刺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郝艺 罗晓磊 +3 位作者 王敏 张伟 肖朝江 姜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8期27-30,44,共5页
目的:研究白族药用植物倒钩刺干燥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以及MCI、D101型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倒钩刺干燥全株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 目的:研究白族药用植物倒钩刺干燥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以及MCI、D101型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倒钩刺干燥全株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倒钩刺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羟基熊果酸(1)、乌苏酸(2)、2α,19α-dihydroxy-3-oxo-12-ursen-28-oic acid(3)、maslinic acid(4)、alphitolic acid(5)、7α-羟基谷甾醇(6)、7β-羟基谷甾醇(7)、没食子酸正丁酯(8)、没食子酸甲酯(9)、龙胆酸(10)、2-呋喃甲酸(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8、10、11为首次从悬钩子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三叶悬钩子 蔷薇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白族药暖脐袋治疗原发性寒性痛经60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史奇桓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8-8,共1页
为验证笔者采用当地民间药暖脐袋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 ,选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 90例 ,按来诊顺序以 2比 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予以暖脐袋外敷神阙穴治疗 ;对照组 30例 ,予以女金丹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对比 ,均 P... 为验证笔者采用当地民间药暖脐袋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 ,选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 90例 ,按来诊顺序以 2比 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予以暖脐袋外敷神阙穴治疗 ;对照组 30例 ,予以女金丹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对比 ,均 P<0 .0 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暖脐袋对该病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白族药 暖脐袋
下载PDF
奇效三味白族药在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福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1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奇效三味白族药 骨伤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族药滋坚伦(紫金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春云 杨怀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3期5-8,共4页
滋坚伦(紫金龙)是白族民间常用药,主要含异喹啉类生物碱,有消炎、止痛镇痛、止血、降压等功效。本文就近年来对滋坚伦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白族药 紫金龙
下载PDF
白族药双桃酊治疗体癣5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奇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3期10-10,共1页
为验证笔者当地白族民间验方双桃酊对体癣的治疗作用,特选体癣患者100例,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双桃酊湿敷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酮康唑霜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两方面对比,均存在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 为验证笔者当地白族民间验方双桃酊对体癣的治疗作用,特选体癣患者100例,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双桃酊湿敷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酮康唑霜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两方面对比,均存在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近,双桃酊对体癣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癣 湿敷 双桃酊 白族药 应用
下载PDF
白族药青蒿蛋治疗初期老视60例
13
作者 史奇桓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2期41-41,共1页
青蒿蛋热敷是笔者当地白族民间用于治疗各种眼部疾患的常用验方,用之临床,疗效较好。现仅就其对老视初期的临床疗效详述如下。
关键词 白族药 老视 治疗 青蒿 临床疗效 眼部疾患
下载PDF
白族药紫金龙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14
作者 苏小军 杨怀镜 +1 位作者 曾懿 闻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紫金龙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Inertsil ODS-SP(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 H为7.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 目的:建立紫金龙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Inertsil ODS-SP(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 H为7.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采用波长切换,0~40min为230nm,40~90min切换至285nm,进样量10μl;数据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12A)进行处理。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0个峰构成紫金龙药材的特征共有峰,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紫金龙 特征图谱 HPLC
下载PDF
白族民间药双桃酊治疗传染性湿疹样皮炎4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奇桓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1年第2期15-15,共1页
为证明笔者自拟药物双桃酊治疗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作用 ,选择了该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 ,予以双桃酊治疗 ;对照组 2 0例 ,予以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对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说明两... 为证明笔者自拟药物双桃酊治疗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作用 ,选择了该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 ,予以双桃酊治疗 ;对照组 2 0例 ,予以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对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说明两者疗效相近 ,双桃酊可以部分替代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类激素药物治疗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双桃酊 白族药 治疗
下载PDF
响铃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闻焜 代欣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7期51-54,共4页
响铃草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药,主要含黄酮,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糖类苷类和甾醇等,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响铃草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对响铃草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民间用药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 响铃草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药,主要含黄酮,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糖类苷类和甾醇等,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响铃草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对响铃草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民间用药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响铃草 鉴定 化学成分 理作用 经验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NF-Kappa B Family Prote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rug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17
作者 胡群 孔祥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3年第4期216-218,251,252,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family protein i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FκB family protei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Methods: Expression of P65, IκB-α in 14 breast cancer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family protein i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FκB family protei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Methods: Expression of P65, IκB-α in 14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and P50 in 11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ells to ADM was determined by MTT.Results: 1κB-α located mainly in the cytoplasm. P65 and P50 were in both of cytoplasm and nucleu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5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65, especially in nucleus. MTT assay showed that IC50 was three-fold higher in the cell lines which expressed P50 in nucleus than those P50 negative in nucleus, but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expression of P6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P50 in nucleus may predict the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so it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The expression of P50 is more often in breast cancer, and it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than other NFκB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 NFκB -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NFΚB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下载PDF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u Jia Ethnomedicine Bai San Qi and Their Cytotoxicity on Hep G2 and BGC-823 Cell Lines 被引量:1
18
作者 LI Wei XIE Qing-Ling +4 位作者 LIU Yang XIE Qian LI Bin PENG Cai-Yun WANG Wei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9年第2期117-124,共8页
Objective Tu Jia ethnomedicine is a unique medical system inherited and adhibited by Tu Jia minority living in central-south China. Panax japonicus C. A. Mey.(Bai San Qi,白三七) is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and rare ... Objective Tu Jia ethnomedicine is a unique medical system inherited and adhibited by Tu Jia minority living in central-south China. Panax japonicus C. A. Mey.(Bai San Qi,白三七) is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and rare medicinal plant to treat weakness, fatigue and rheumatism in Tu Jia ethnomedicine.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r more substance evid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u Jia ethnomedicine. Meth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applied for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1H-NMR, 13C-NMR, 1H-1H COSY, HSQC and HMBC NMR spectra were applied for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m (MTT) assays were applied for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Results Totally 12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PLC from rhizomes of Panax japonicus C. A. Mey.(Bai San Qi,白三七).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their NMR spectra. All the 12 compounds were triterpenoid saponins. Five of them were oleanolic acid type, and the remaining 7 were dammarane type. Eleven compounds were assay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Hep G2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s and BGC-823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Three of the 11 showed relatively dominant cytotoxicity against these cell lines. Conclusions A total of 12 known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Panax japonicus C. A. Mey.(Bai San Qi,白三七);NMR spectra of compounds with similar skeletons showed regular characteristics;3 compounds showed relatively dominant cytotoxicity against Hep G2 and BGC-823 cancer cell lines, and the result can be valued as weak while setting the taxol as a positiv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erpenoid Saponin CYTOTOXICITY Araliaceae Panax japonicus C. A. Mey.(Bai San Qi 白三七) Tu Jia ethnomedic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