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与官方、政治与宗教——以唐代女真白日升仙现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9,共5页
白日升天在道教而言,乃是无上高深之术。道教尊重女性,其神系中有大量的女神、女仙存在,在修炼、戒律、教义、组织等方面亦能男女一视同仁。从唐代的女子白日升仙神话建构过程中,反映出当时民间与官方、宗教与政治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及... 白日升天在道教而言,乃是无上高深之术。道教尊重女性,其神系中有大量的女神、女仙存在,在修炼、戒律、教义、组织等方面亦能男女一视同仁。从唐代的女子白日升仙神话建构过程中,反映出当时民间与官方、宗教与政治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女真 白日升仙
下载PDF
“白徐译本”的成书和版本——清初第一本汉译《圣经·新约》翻译考
2
作者 朱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128,共6页
17世纪来华天主教传教士白日昇与四川奉教文人徐若翰合译的《圣经·新约》是目前可见最早的汉语《圣经》译本,该译本的存在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天主教传教士在18世纪初就有过将《圣经》系统汉译的尝试,而且对18、19世纪及其后更久的基... 17世纪来华天主教传教士白日昇与四川奉教文人徐若翰合译的《圣经·新约》是目前可见最早的汉语《圣经》译本,该译本的存在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天主教传教士在18世纪初就有过将《圣经》系统汉译的尝试,而且对18、19世纪及其后更久的基督宗教《圣经》汉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考察中文《圣经》"白徐译本"存世的四种珍贵版本,可以探索白、徐二人翻译中文《圣经》的背景和方法,追溯"白徐译本"福音单列本和福音会编本两类版本的西文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昇 徐若翰 圣经新约汉译 四史攸编 福音会编 巴黎外方传教会
下载PDF
湖北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所召开
3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6-66,共1页
根据湖北省力学学会关于年底召开学术年会的通知精神,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1月1日在我所召开了学术年会。会议由袁建新主任委员主持,所内外30多位科技人员出席了会议。有9位同志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下面介绍报告人和... 根据湖北省力学学会关于年底召开学术年会的通知精神,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1月1日在我所召开了学术年会。会议由袁建新主任委员主持,所内外30多位科技人员出席了会议。有9位同志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下面介绍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1.白日升(铁四院):粉体喷射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2.刘一亮(武汉水院):嵌岩基的水平承载力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学会 岩土力学 粉体喷射搅拌法 加固软土地基 报告题目 承载力试验 白日 岩基 袁建 长江科学院
下载PDF
古诗中藏养生之道
4
作者 苏政和 《茶(健康天地)》 2010年第6期68-69,共2页
古往今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从徐福受秦始皇之托,东渡扶桑寻找长生不老灵丹妙药,到《红楼梦》中贾敬误食自制仙丹一命呜呼,可谓举不胜举。白居易《海漫漫》诗中道:"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他认为。
关键词 七碗茶 白日 中藏 苏轼诗 古诗词 陶诗 咏茶 贾敬 悠然见南山 海漫
下载PDF
二马圣经译本与白日升圣经译本关系考辨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晓阳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9,共19页
1822年和1823年分别在印度和中国出版了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圣经》汉语完整译本——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统称"二马译本"),开启了基督教新教翻译出版多达30余种汉语文言、白话和方言版本圣经的历史。在新约翻译上,二马译... 1822年和1823年分别在印度和中国出版了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圣经》汉语完整译本——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统称"二马译本"),开启了基督教新教翻译出版多达30余种汉语文言、白话和方言版本圣经的历史。在新约翻译上,二马译本都受到了天主教白日升译本的奠基性影响,其中马士曼译本还参考了马礼逊译本;在旧约翻译上,因其他事务产生的纠纷,导致了两人的各自独立翻译。在参考天主教译本的基础上,两个译本还开始了剥离天主教话语系统、创建基督教汉语圣经话语系统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升译本 二马译本 马礼逊 马士曼 汉译圣经
原文传递
白日昇与十八世纪初天主教四川传教史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华川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5-233,共9页
白日昇是18世纪初来川传教的法国巴黎外方会神甫,由于缺少第一手资料,国内学者对其传教活动讨论甚少,这使得四川传教史研究缺少18世纪初的重要一环。2012年巴黎出版的《白日昇书信集》法文本,收录了巴黎外方会档案馆所藏白日昇1702-170... 白日昇是18世纪初来川传教的法国巴黎外方会神甫,由于缺少第一手资料,国内学者对其传教活动讨论甚少,这使得四川传教史研究缺少18世纪初的重要一环。2012年巴黎出版的《白日昇书信集》法文本,收录了巴黎外方会档案馆所藏白日昇1702-1707年间所撰有关四川传教的信件,为我们弥补国内有关研究的缺失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此书及其它法文史料,论述了白日昇在四川的传教活动,认为他及另几位神甫一同重建了清初已荒芜数十年的四川教务,白氏务实而富有远见的传教理念也超越那个时代,预示了天主教的现代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昇 巴黎外方会 四川传教史
原文传递
康乾时期第三方视角下的四川土司——以白日昇、李安德二神父的书信和日记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川 《国际汉学》 CSSCI 2016年第4期113-119,202-203,共9页
18世纪上半叶,在两位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白日昇和李安德的法文书信和拉丁文日记中,留下了一些关于四川土司的记载。他们笔下所呈现的四川土司,有别于习见的中文史料,是来自第三方视角的观察。这些记载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我们对清... 18世纪上半叶,在两位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白日昇和李安德的法文书信和拉丁文日记中,留下了一些关于四川土司的记载。他们笔下所呈现的四川土司,有别于习见的中文史料,是来自第三方视角的观察。这些记载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我们对清中期土司的认知。经考证,我们基本认定白日昇所记录的四川土司为瓦寺和天全土司。他所勾勒的瓦寺地区的信仰、习俗、战争、传教等活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细节;他对于天全土司高一柱的生动描绘,透过沉闷的历史文献,复活了一位康熙时期川西土司的生活画面。李安德在日记中对大金川之役的叙述,是当时罕见的批评清政府的史料,在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与乾隆帝之间,他倾向于同情前者,认为清军所宣扬的胜利,是一出欺人的戏剧。借此,我们可以了解当不必顾虑"文字之祸"时,一个乾隆时期可自由表达的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真实态度和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 瓦寺 天全 大金川 白日昇 李安德
原文传递
学在深处 干在实处
8
作者 叶琼瑛 《政协天地》 2024年第6期18-18,共1页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5月6日至6月7日,省委党校举办第二期青年干部政治能力培训班。一堂堂令人茅塞顿开的讲学、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一幕幕穿越时空的对话……学员们经历了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提...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5月6日至6月7日,省委党校举办第二期青年干部政治能力培训班。一堂堂令人茅塞顿开的讲学、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一幕幕穿越时空的对话……学员们经历了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提升了政治判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锻炼 青年干部 思想火花 专业训练 白日 干在实处 政治判断力 穿越时空
原文传递
白日升:礼仪之争中的译名论辩及其文化神学问题
9
作者 谭立铸 《基督宗教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60-173,共14页
发生在华的礼仪之争中的译名之争先起于耶稣会内部,后延展至不同的修会之间。依据对中国文化经典的认识,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白日升对DeuS的译名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神学反思,他的思考几经变化。以来华修会间的利益争端来考查包括译名之争在... 发生在华的礼仪之争中的译名之争先起于耶稣会内部,后延展至不同的修会之间。依据对中国文化经典的认识,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白日升对DeuS的译名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神学反思,他的思考几经变化。以来华修会间的利益争端来考查包括译名之争在内的礼仪之争不足以揭开这一对中国教会史影响深远历史真相,有必要把这一问题带到一种文化神学的领域内进行讨论。文化神学要在民族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成就中寻找神圣的痕迹,在白日升那里,这种寻找反映在他努力寻找DeuS的正确译名上。由此承继的对文化神学的思考,将影响到当今中国天主教探讨一种具有本地化特征的基督神学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 礼仪之争 译名论辩 文化神学
原文传递
首部汉语新约《圣经》译名问题——“白徐”《圣经》“神”之研究
10
作者 王硕丰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8,共6页
1707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昇和其中国助手徐若翰写作了汉语《圣经》(1),在《圣经》汉译史上,这是首次系统地将哲罗姆武加大本《圣经》(Biblia Vulgata)译成中文,译出了约80%的新约,是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汉语《圣经》。而后世... 1707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昇和其中国助手徐若翰写作了汉语《圣经》(1),在《圣经》汉译史上,这是首次系统地将哲罗姆武加大本《圣经》(Biblia Vulgata)译成中文,译出了约80%的新约,是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汉语《圣经》。而后世"二马"《圣经》很大程度参考了它,可见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神"作为对Deus的翻译,可以说是"白徐"的创举之一,二人在翻译时既回避了教廷所反对的"上帝""天"等译法,也没有使用罗明坚和利玛窦初倡且至今获准的"天主"之译,这种译法的直接影响是新教的"和合本圣经"至今还有以"神"为主名的版本,使"白徐"的译法在300年后广受认可并推广开来。本文通过对白日昇书信的整理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探讨,分析"白徐"Deus译名选择的内在因素,还原白日昇译经的背景及译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昇 圣经 Deus 天主
原文传递
小人物的大历史:清初四川天主教徒徐若翰个案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刚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1期30-57,共28页
本文对散藏于欧美各地图书馆的四份稀见中文天主教文献进行比照,同时结合有关教会史料,再现清初四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天主教徒徐若翰的生平。透过此微观史个案,本文揭示徐若翰如何协助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白日昇首次将《新约圣经》译为中文... 本文对散藏于欧美各地图书馆的四份稀见中文天主教文献进行比照,同时结合有关教会史料,再现清初四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天主教徒徐若翰的生平。透过此微观史个案,本文揭示徐若翰如何协助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白日昇首次将《新约圣经》译为中文,并独自编订了四福音书的《会编》,使"白、徐译本"得以传诸后世,直接影响了19世纪初马礼逊等新教传教士的译经工作。徐若翰从四川到广州、澳门,不但卷入天主教各修会之间复杂的争斗,还担任教宗特使多罗流寓澳门期间的中文秘书。此外,他在未寄出的一封信稿中,以"忝居教末"的信徒身份为多罗辩护,抨击在华耶稣会士一系列不端行为,完全颠覆了后者自晚明起理想化的"西儒"形象。深入挖掘这位小人物的不平凡经历,有助于消除近期研究中的若干盲点,对补充明清中国天主教的历史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若翰 白日昇 耶稣会士 多罗 中国礼仪之争
原文传递
道教辞典
12
《中国道教》 1987年第4期59-60,58,共3页
茅盈(公元前145—?) 道教茅山派的祖师,人称大茅君。字叔申西汉咸阳南关(今陕西咸阳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少秉异操,天才颖烁。独味清虚,恬心玄漠。十八岁时弃家入恒山修道,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采药服饵,感道通神... 茅盈(公元前145—?) 道教茅山派的祖师,人称大茅君。字叔申西汉咸阳南关(今陕西咸阳县)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少秉异操,天才颖烁。独味清虚,恬心玄漠。十八岁时弃家入恒山修道,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采药服饵,感道通神。相传盈之高祖,讳濛,字初成,性慈悯,深识玄远,察览兴亡,知周将衰,不仕诸候。拜鬼谷先生为师,隐居华山,绝尘人间,于始皇三十年九月乘龙白日升天。其邑有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见《云笈七签》卷一百四)。始皇闻之,欣然有寻仙之志。盈年二十五师西城王君,得王母授以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笈七签 茅山派 白日 黄庭经 老子道德经 华阳隐居 陕西咸阳 乘龙 茅固 叔申
原文传递
诗中寻觅养生经
13
作者 陈士达 《祝您健康》 2015年第10期9-9,共1页
古往今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从徐福受秦始皇之托,东渡扶桑寻找长生不老灵丹妙药,到《红楼梦》中贾敬误食自制仙丹一命呜呼,可谓举不胜举。白居易《海漫漫》诗中道:"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他认为,真正的灵丹... 古往今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从徐福受秦始皇之托,东渡扶桑寻找长生不老灵丹妙药,到《红楼梦》中贾敬误食自制仙丹一命呜呼,可谓举不胜举。白居易《海漫漫》诗中道:"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他认为,真正的灵丹妙药在我们自己手里。许多大作家、大诗人都很长寿,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曹操在《龟虽寿》中写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确实,学习古诗词既能增长学识、修身养性,还能从中体会古人的养生之道,可谓一举多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 古诗词 贾敬 生经 龟虽寿 海漫 徐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