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光色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幼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本贺 孙志宾 +6 位作者 马爱军 于宏 李伟业 徐志进 王婷 孙建华 夏丹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本试验研究了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幼鱼在不同光照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和体色变化特点。设置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五个光照试验组,每组三个重复,试验周期120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幼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 本试验研究了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幼鱼在不同光照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和体色变化特点。设置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五个光照试验组,每组三个重复,试验周期120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幼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重率在红光组和绿光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鱼红光组红色皮肤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蓝光、黄光和绿光组(P<0.05);白光组红皮中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蓝光组(P<0.05);在眼、肝、肌肉和白色皮肤组织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光组肝组织中酪氨酸酶活性活性显著高于红光组(P<0.05);在眼、皮肤、肌肉组织中各试验组酪氨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白条双锯鱼在红光环境下体表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而酪氨酸酶活性减弱,有提高鱼体色泽鲜艳度的作用,此研究结果可为人工养殖海水观赏鱼的体色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条双锯鱼 光色 生长 体色
下载PDF
白条双锯鱼胚胎及仔稚鱼发育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爽 夏苏东 +6 位作者 高燕 张丹 尤宏争 牟希东 孙金辉 姜巨峰 毛天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03-3310,共8页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及仔稚鱼培育,在显微镜下定期观察记录受精卵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变化,并手绘制图。【结果】白条双锯鱼受精卵整体上呈长条状,橙红或粉红色,轮廓类似葫芦状的椭圆形,长径2.40~2.60 mm、短径0.90~1.20 mm。依据受精卵的分裂、分化及发育形态,可将白条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和器官形成期。白条双锯鱼受精卵经8~10 d的孵化时间破膜,初孵仔鱼体长4.10~4.50 mm;孵出第1 d即可开口摄食轮虫,孵出后7 d左右由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尾鳍、臀鳍和背鳍彼此分离,此时的体长达7.67±0.48 mm;至孵化后第20 d开始出现第一道白色条纹;孵化后第30 d仔稚鱼体色由黑色转为暗红色,并开始长出第二道白色条纹;从孵化后第50 d第二道白色条纹开始褪去;至孵化后第60 d其体色开始转为红色。【结论】白条双锯鱼胚体发育时间为8~10 d,相较于双锯鱼属其他品种需要更长的孵化时间,究其原因是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尺寸更大。此外,孵化环境温度对受精卵的发育时间有明显影响,在适当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发育速度越快。白条双锯鱼仔稚鱼饲养宜分为3个阶段喂养不同类型的饵料,以保证仔稚鱼的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条双锯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仔稚 形态学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白条双锯鱼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雨 田燚 +4 位作者 王伟 李延涛 刘钢 郭然 丛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4-619,共6页
为研究低盐胁迫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盐度组(盐度20、25、31),在水温(25. 0±0. 5)℃条件下,低盐胁迫后3、12、48 h时测定湿体质量为(5. 42±1. 29) g的成体白条双锯鱼的血细胞总数、鳃丝... 为研究低盐胁迫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盐度组(盐度20、25、31),在水温(25. 0±0. 5)℃条件下,低盐胁迫后3、12、48 h时测定湿体质量为(5. 42±1. 29) g的成体白条双锯鱼的血细胞总数、鳃丝Na^+-K^+-ATP酶(NKA)活力、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低盐胁迫过程中,各试验组白条双锯鱼个体活力正常,无死亡现象;盐度胁迫后48 h时,鱼体血细胞总数随盐度的降低而减少,且20盐度组在48 h时鱼体血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1)和25盐度组(P<0. 05);鳃丝Na^+-K^+-ATP酶(NKA)活力在盐度20、25胁迫下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NKA活力在盐度25整个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盐度组(P<0. 05),在盐度20胁迫下,仅在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20、25盐度组肝脏SOD活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整个试验期间内,20盐度组CAT活力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而12 h和48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5盐度组CAT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表明,盐度20、25胁迫48 h内会显著影响白条双锯鱼的血细胞数、Na^+-K^+-ATP酶活力,盐度20会显著影响该鱼的CAT活力,但整个低盐胁迫过程并未影响鱼体的摄食和存活,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为白条双锯鱼的淡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条双锯鱼 低盐胁迫 血细胞数 Na+-K+-ATP酶活性 SOD活力 CAT活力
下载PDF
海水鱼蛭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的在体感染与生活史观察
4
作者 任宁欣 史成银 +3 位作者 万晓媛 谢国驷 王仁宝 王海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1,共7页
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是重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可感染30余种海水鱼类。阿鲁加姆锡兰蛭病在我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的海水养殖鱼类中流行,严重时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持续、稳定、足量地获得活体寄生虫,供防治鱼... 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是重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可感染30余种海水鱼类。阿鲁加姆锡兰蛭病在我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的海水养殖鱼类中流行,严重时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持续、稳定、足量地获得活体寄生虫,供防治鱼蛭病研究使用,本研究通过鱼蛭在体感染实验,建立了阿鲁加姆锡兰蛭的传代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证实,2种海水观赏鱼[棘颊雀鲷(Premnas biaculeatus)和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可作为宿主鱼,用于该鱼蛭的传代培养,且传9代后产生的子代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鱼蛭的生活史观察显示,该鱼蛭的生活史可分为卵茧孵化和幼蛭发育2个阶段。在水温为26℃、盐度为30的条件下,鱼蛭最短20 d即可完成其生活史。其中,卵茧孵化为幼蛭需要9 d,孵化率高达83.8%;幼蛭感染宿主、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茧最短需要11 d。本研究可为海水鱼蛭的生物学和鱼蛭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感染 生活史 棘颊雀鲷 白条双锯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