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树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0
1
作者 晏仁义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研究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D101,ODS等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Jolkinolide B(1... 目的:研究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D101,ODS等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Jolkinolide B(1),8α,14-dihydro-7-oxo-jolkinolide E(2),泽漆内酯乙(3),ent-kauran-16β,17-diol(4),7-羰基-β-谷甾醇(5),东莨菪内酯(6),腺苷(7),1′-sinapoylglucose(8),蔗糖(9)。结论: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 白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白树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洪庆 晏仁义 +1 位作者 刘超 陈若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13-415,共3页
采用水提取,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白树叶Suregada glomerulate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α-homonojirimycin(1),2-O-methyl-chiro-inositol(2... 采用水提取,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白树叶Suregada glomerulate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α-homonojirimycin(1),2-O-methyl-chiro-inositol(2),chiro-inositol(3),myo-inositol(4),甘露醇(5),天冬氨酸(6),脯氨酸(7),亮氨酸(8),异亮氨酸(9),缬氨酸(10),胱氨酸(11)。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树 化学成分 α-homonojirimycin
下载PDF
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分析白树油
3
作者 魏嘉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4-44,共1页
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白树油的几个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对水杨酸甲酯进行定量测定,实验采用2.1m×3.2mm玻璃柱,固定液为10%PEG-20M,担体为ChromosorbWAW-DMCS.柱温80℃(15℃... 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白树油的几个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对水杨酸甲酯进行定量测定,实验采用2.1m×3.2mm玻璃柱,固定液为10%PEG-20M,担体为ChromosorbWAW-DMCS.柱温80℃(15℃/min)→200℃,检测器F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树 气相色谱 程序升温
下载PDF
白树中二萜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志冉 张羡媛 +2 位作者 倪刚 李贺然 张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9-673,共5页
目的对白树(Suregadaglomerulata(B1.)Bail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对白树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 目的对白树(Suregadaglomerulata(B1.)Bail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对白树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树枝叶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分别鉴定为3a,17一dihydroxy—ent—pimara-8(14),15-diene(1)、3卢一acetoxy-1·one-8β,14a—epoxy-13,15-abi—atene.16,12.olide(2)、gdomulideD(3)、gelomulideE(4)、泽漆内酯丙(helioscopinolideC,5)、3β-acetoxy-8J9,14et—dihydroxy-1-one-13,15-abiatene·16,12·olide(6)、3β,6β-diacetoxy-1-one-8β,14α—ep-oxy.13,15.abiatene.16,12-olide(7)、gelomuUdeA(8)、gelomulideG(9)、泽漆内酯甲(helioscopinol—ideA,10)、泽漆内酯丁(helioscopinolideD,11)、泽漆内酯乙(helioscopinolideB,1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白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为首次从白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树 二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白树毒素融合蛋白的筛选及其抗肿瘤作用和凋亡途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翟逸舟 卢美雅 +1 位作者 赵健 王富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212,共9页
通过白树毒素(Gelonin)与多种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融合,获得一种抗肿瘤活性最高的Gelonin-HBP重组蛋白并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分子机制。以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表达及NI-NTA亲和纯化4种CPP(R9、TAT、HBD和HBP)与... 通过白树毒素(Gelonin)与多种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融合,获得一种抗肿瘤活性最高的Gelonin-HBP重组蛋白并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分子机制。以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表达及NI-NTA亲和纯化4种CPP(R9、TAT、HBD和HBP)与Gelonin融合的重组蛋白,通过超螺旋切割和体外翻译抑制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elonin重组蛋白穿膜效率、以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获得了保留Gelonin原有生物活性的4种Gelonin重组蛋白,连接CPP的Gelonin均能促进Gelonin的穿膜及抑杀肿瘤细胞效应,其中Gelonin-HBP活性最强,对于He La、B16、MCF-7和Hep G2四种肿瘤细胞比单独的Gelonin活性分别提升16.4倍、9.6倍、14.0倍和24.6倍;免疫印迹分析表明Gelonin-HBP诱导了肿瘤细胞Caspas 3、Caspas 8及Caspas 9的活性、Bax表达量显著增加,而Bcl-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CPP促进了Gelonin对肿瘤细胞的抑杀和促凋亡作用,其中来源于人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的HBP连接Gelonin的抗肿瘤作用最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与线粒体和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树毒素 穿膜肽 抗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白树植物中α-高野尻霉素的含量
6
作者 徐冰 李琼娅 +2 位作者 韩晓强 陈若芸 王洪庆 《生命科学仪器》 2018年第6期58-62,29,36,共7页
目的:建立白树植物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树中活性成分α-高野尻霉素含量。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Extend C18(250×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水为流动相C,线性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白树植物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树中活性成分α-高野尻霉素含量。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Extend C18(250×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水为流动相C,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结果:α-高野尻霉素与其杂质峰分离度良好,α-高野尻霉素对照品浓度在0.38-18.76(μg/ml)之间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4.9%,RSD值为2.8%(n=6),供试品室温条件下100小时内稳定,检测10批白树植物中α-高野尻霉素含量范围为0.17-0.55%。结论: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稳定,可作为白树植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树 α-高野尻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历山自然保护区秃山白树天然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豪 张钦弟 +2 位作者 苗艳明 杨兆静 毕润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8,共7页
秃山白树是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山白树的变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仅分布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为更好地了解其种群数量动态,保护该种群持续稳定发展,在历山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地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秃山白树的种群结构,编制... 秃山白树是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山白树的变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仅分布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为更好地了解其种群数量动态,保护该种群持续稳定发展,在历山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地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秃山白树的种群结构,编制了秃山白树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其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累积死亡率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和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结果表明:秃山白树种群幼龄级个体数量较多,老龄个体数量较少,表明现阶段秃山白树整体为增长型种群;种群死亡率生长前期高于后期,在Ⅱ和Ⅳ龄级的年龄阶段出现死亡率高峰,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生存率曲线单调下降,累积死亡率曲线单调上升,其下降或增加的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种群死亡密度函数曲线较为平缓,在Ⅲ龄级死亡密度较大;危险率函数随着龄级的增加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秃山白树 存活曲线
原文传递
白树留在发光的星球
8
作者 墨小芭 《花火(A版)》 2011年第7期13-17,共5页
宋天蓝·生活不该是这样一成不变的东西 我叫宋天蓝.有一对每天都在忙着赚钱的父母.以及一个常常骂我笨蛋的姐姐。 我们住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小区居民楼里.养一只毫无特色的中华田园犬.心甘情愿地过着白开水一样无波无纹... 宋天蓝·生活不该是这样一成不变的东西 我叫宋天蓝.有一对每天都在忙着赚钱的父母.以及一个常常骂我笨蛋的姐姐。 我们住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小区居民楼里.养一只毫无特色的中华田园犬.心甘情愿地过着白开水一样无波无纹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树留在发光的星球》 散文 文学 墨小芭
原文传递
衍生合成七种氮杂糖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构效关系分析
9
作者 晏仁义 李琼娅 +1 位作者 徐冰 陈若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6-1219,1284,共5页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所有衍生物均未见增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N-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较大;化合物5属于N,N-二取代衍生物,仍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糖 白树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下载PDF
桉小卷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正轰 《广西林业》 1992年第2期17-17,共1页
按小卷蛾(Pelochrista spp.及Strepsicrates sp.)是桉树嫩梢、叶部的主要害虫,在桉树分布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苗圃幼苗和一年生苗木,严重影响桉苗生长。合浦县乌家镇西大村1991年4月初定植巨尾按65公顷,7月中旬调查,有虫株率94%,虫苞... 按小卷蛾(Pelochrista spp.及Strepsicrates sp.)是桉树嫩梢、叶部的主要害虫,在桉树分布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苗圃幼苗和一年生苗木,严重影响桉苗生长。合浦县乌家镇西大村1991年4月初定植巨尾按65公顷,7月中旬调查,有虫株率94%,虫苞数每株24个,虫口数量每株8条以上。1991年初来宾县新造桉苗67公顷7~8月份也受到桉小卷蛾的严重危害。此外,在钦州地区林科所苗圃、东门林场、北海防护林场、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等地也有桉小卷蛾危害。据初步观察,桉小卷蛾约有三种,均未定种,它们主要危害桃金娘科的一些植物,如桉树、白千层、白树油树、红胶木和桃金娘等。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小卷蛾 有虫株率 防治方法 白树 虫口数量 乌家镇 西大村 红胶 未定种 桃金娘科
下载PDF
重组减毒沙门菌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蓝肇煜 王小月 +7 位作者 李丹 武静桥 范真玮 姚景丽 赵微 何敬文 陈婷 金天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84,共7页
为研究融合表达肿瘤靶向肽(RGD)、细胞穿膜肽(TAT)和白树毒素(GEL)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作用,将重组质粒载体pEGFP-RGD-TAT-GEL导入至减毒沙门菌LH430中,构建了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RGD-TAT-GEL。经PCR... 为研究融合表达肿瘤靶向肽(RGD)、细胞穿膜肽(TAT)和白树毒素(GEL)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作用,将重组质粒载体pEGFP-RGD-TAT-GEL导入至减毒沙门菌LH430中,构建了重组减毒沙门菌LH430-RGD-TAT-GEL。经PCR、双酶切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菌转染MDA-MB-231细胞,提取总RNA后进行反转录,采用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情况,细胞增殖毒性试验检测重组菌对MDA-MB-231细胞和HEK-293细胞的抑制率。结果显示:被重组菌转染后的MDA-MB-231细胞经RT-PCR检测,目的基因高效表达,对MDA-MB-231细胞最佳抑制条件为细菌浓度1×10^8 CFU/μL,转染时间为48 h,且半数抑制浓度为4.643×10^7CFU/μL。本试验为研究细胞穿膜肽、核糖体失活蛋白和细菌联合治疗肿瘤的后续动物试验提供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靶向肽 细胞穿膜肽 白树毒素 减毒沙门菌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亚弄店”速写
12
作者 《海内与海外》 1998年第7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干电池 日用必需品 阿司匹林 爪哇岛 劳动者 闽南方言 玻璃罐 传统草药 白树 罗望子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