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氮肥及MeJA处理对白桦三萜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春晓 尹静 +2 位作者 詹亚光 任春林 王智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以一年半生白桦幼树为试材,研究水分、氮肥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白桦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对白桦植株中三萜积累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白桦幼树植株中总三萜主要分布在茎皮和叶片,根皮中最低,平均含量分别为71.94、81.60和2... 以一年半生白桦幼树为试材,研究水分、氮肥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白桦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对白桦植株中三萜积累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白桦幼树植株中总三萜主要分布在茎皮和叶片,根皮中最低,平均含量分别为71.94、81.60和25.45mg.g-1;叶片中总三萜积累高峰出现在6、7月份,茎皮和根皮中总三萜积累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份和7月份。(2)干旱胁迫早期(6月)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显著促进了叶中总三萜积累,分别是对照的1.24和1.27倍。茎皮中,除7月水分胁迫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外,其它各月份水分胁迫不利于茎皮中总三萜含量积累,干旱胁迫不利根皮中三萜积累。(3)施氮早期(6月)不利于三萜在叶片和根皮中积累,中后期(7~10月),氮肥处理对三萜积累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施氮早期(6~7月)促进茎皮中三萜积累作用。(4)MeJA喷施处理对叶片和根皮中三萜积累(7月~10月)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积累高峰期分别是对照的1.42倍和1.52倍。(5)轻度干旱、氮肥均促进了白桦幼树株高的增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MeJA处理对整株生物量的积累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三萜 水分 茉莉酸甲酯
下载PDF
白桦三萜的合成和调控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静 詹亚光 肖佳雷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0-526,共7页
白桦树叶和树皮中含有次生代谢产物白桦三萜,其中白桦树外皮中含有丰富的羽扇豆烷型的三萜白桦酯醇和白桦酯酸,这两种天然产物具有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复制和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等药理活性,并显示出与以往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疗效高而毒性... 白桦树叶和树皮中含有次生代谢产物白桦三萜,其中白桦树外皮中含有丰富的羽扇豆烷型的三萜白桦酯醇和白桦酯酸,这两种天然产物具有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复制和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等药理活性,并显示出与以往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疗效高而毒性低,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抗癌、抗艾滋病类先锋药物。本文就天然药物成分白桦三萜组成、分布的组织特异性、药理活性、代谢途径、环境调控和白桦三萜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三萜 组织特异性 代谢调控 关键酶基因
原文传递
皂角刺中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的分离及抗菌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万华 李琴 +2 位作者 栗巧云 王小刚 范代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7-942,共6页
目的考察中药材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 目的考察中药材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白桦脂酸(1),alphitolic acid(2),3β-O-trans-p-coumaroyl alphitolic acid(3),3β-O-trans-p-caffeoyl alphitolic acid(4)和zizyberanalic acid(5)。5个化合物对试验菌表现出强弱不等的抑制活性。结论中药材皂角刺中一系列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强弱不等的抗菌活性,应该和皂角刺的"搜风、拔毒"功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白桦脂酸型 NMR MS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皂角刺中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抗HIV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万华 李琴 +1 位作者 王小刚 赵文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考察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均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毒性和强弱不等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5... 目的研究中草药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考察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均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毒性和强弱不等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5抗HIV活性强烈,EC50值均小于0.064μg/mL。结论皂角刺中含有强烈抗HIV活性成分,这对抗HIV新药开发和皂角刺新的药用功效开发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白桦脂酸型 抗HIV
下载PDF
温度胁迫对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微 尹静 +4 位作者 詹亚光 任春林 王艳 马泓思 苏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40,共7页
以白桦悬浮培养细胞为试材,悬浮培养第7d进行高温(50℃热处理1h)和低温(4℃冷胁迫3h)胁迫处理,此后不同时间(0h~7d)收获白桦细胞,研究细胞干重、三萜积累及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低温胁迫后均表现在24h~3d收获细胞显... 以白桦悬浮培养细胞为试材,悬浮培养第7d进行高温(50℃热处理1h)和低温(4℃冷胁迫3h)胁迫处理,此后不同时间(0h~7d)收获白桦细胞,研究细胞干重、三萜积累及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低温胁迫后均表现在24h~3d收获细胞显著促进了白桦总三萜的合成,且以高温处理效果最佳,48h收获细胞时分别比对照(25℃)和冷胁迫处理提高36.4%和12.87%;而在冷胁迫处理后4d~7d表现显著刺激了总三萜的合成,其中在第7d总三萜的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2.1%,且两温度胁迫处理后15h~4d显著促进了齐墩果酸三萜的积累,24h收获时,热处理和冷胁迫均比对照提高38.1%和39.65%。两温度胁迫后不同程度促进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及丙二醛的积累,但各酶活性出现高峰及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明确各酶相互协调、补充是保证细胞适应温度胁迫,减轻自由基伤害,并促进次生产物合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胁迫 白桦细胞 防御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