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凌云白毫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姚舒芳 史官清 李凤玉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210-214,241,共6页
茶产业具有产业、科技、文化、生态等多功能性特征,能够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凌云白毫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品质优势,带动了广西凌云县经济社会发展。但凌云县茶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化种植程度参差不... 茶产业具有产业、科技、文化、生态等多功能性特征,能够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凌云白毫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品质优势,带动了广西凌云县经济社会发展。但凌云县茶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化种植程度参差不齐、销售模式传统、延伸产业链单薄、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以及政府、茶企业、茶农等多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白毫 高质量发展 广西凌云县
下载PDF
不同季节对凌云白毫茶树品种扦插育苗试验效果分析
2
作者 周歧波 向雪 +4 位作者 黄再兴 黄兰彬 周彦会 曾庆群 卢仁龙 《广东茶业》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凌云白毫茶是制作“百色红茶”的原料,为提高该品种育苗成活率,分别在夏、秋、冬三个不同季节进行扦插繁育试验,探讨不同季节扦插该品种短穗成活率、出圃率和生长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得出该品种在当地夏季尤其是6月扦插成活率、... 凌云白毫茶是制作“百色红茶”的原料,为提高该品种育苗成活率,分别在夏、秋、冬三个不同季节进行扦插繁育试验,探讨不同季节扦插该品种短穗成活率、出圃率和生长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得出该品种在当地夏季尤其是6月扦插成活率、出圃率最高,生长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期 凌云白毫 成活率 出圃率
下载PDF
基于气味活度值法的凌云白毫发酵茶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阳景阳 梁光志 +2 位作者 李子平 梁贤智 陈远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36-343,共8页
为分析不同类型凌云白毫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及呈香特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茶叶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 为分析不同类型凌云白毫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及呈香特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茶叶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对凌云白毫发酵茶香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8种香气成分,其中15种关键和修饰性风味组分(OAV>0.1),PCA模型(R_(X)^(2)(cum)=0.984,Q^(2)(cum)=0.846)和OPLS-DA(R_(X)^(2)(cum)>0.7,Q^(2)(cum)>0.9)模型拟合度高,主要差异成分为芳樟醇、异戊醇、2-甲基丁醛、β-紫罗兰酮、壬醛和茉莉酮。聚类分析将15种香气成分分为3类,Ⅰ类包含吲哚、脱氢芳樟醇,Ⅱ类包含芳樟醇、壬醛、苯乙醛、己醛、2-甲基丁醛、异戊醛、苯乙醇和异丁醛,Ⅲ类包含茉莉酮、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2-正戊基呋喃和二甲基硫,乌龙茶组表现突出的香气组分为Ⅰ类,红茶组为Ⅱ类,白茶组为Ⅲ类,黄茶组为Ⅱ、Ⅲ类,分析所得各茶类的香气特点与感官审评的香气评价相符。OAV法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数据,再结合PCA、OPLS-DA和聚类分析,可以实现不同工艺发酵茶的区分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凌云白毫多茶类的深入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香气成分 气味活度值 发酵茶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区分凌云白毫古茶树鲜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虎 贺愉岚 +1 位作者 朱绮霞 周礼芹 《中国茶叶》 2023年第2期30-35,共6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广西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样品在400~4 000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在3 373 cm^(-1)、2 918 cm^(-1)以及指纹区处吸收峰的峰位置...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广西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样品在400~4 000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在3 373 cm^(-1)、2 918 cm^(-1)以及指纹区处吸收峰的峰位置或形状或吸收峰大小方面出现差异,故可以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实现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的鉴别。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及聚类分析法对鲜叶样品进行分析,可将不同地域的鲜叶进行分类,从而快速准确地应用于古茶树鲜叶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鲜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种植条件下‘凌云白毫茶’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叶柳健 王小虎 +2 位作者 王睿 贺愉岚 周礼芹 《茶叶通讯》 202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本试验探讨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促进有机栽培条件下‘凌云白毫茶’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提升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夏茶采摘时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17.42%,茶叶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9.82%和22.20%,茶鲜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7.33%... 本试验探讨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对促进有机栽培条件下‘凌云白毫茶’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提升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夏茶采摘时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17.42%,茶叶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9.82%和22.20%,茶鲜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7.33%,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提高4.77%、氨基酸含量提高10.91%、可溶蛋白含量提高2.8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3.32%。在秋茶采摘时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30.37%,茶叶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9.09%和16.57%,茶鲜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5.48%,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提高11.98%、氨基酸含量提高21.54%、可溶蛋白含量提高2.2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7%。说明氨基酸叶面肥可有效促进有机栽培条件下‘凌云白毫茶’茶树的生长及茶叶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茶’ 氨基酸叶面肥 有机种植 茶树生长 茶叶品质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品种种植分布及纯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子慷 黄兰彬 +5 位作者 周泳臣 胡志宏 卢仁龙 曾庆群 周歧波 何素芳 《广东茶业》 2023年第6期2-8,共7页
本文通过对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及西林县等主要产茶区的凌云白毫茶品种特异性、品种来源、种植分布和品种纯度开展了全面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两大问题,主要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重视不够及茶农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并提出了规划引领、... 本文通过对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及西林县等主要产茶区的凌云白毫茶品种特异性、品种来源、种植分布和品种纯度开展了全面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两大问题,主要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重视不够及茶农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并提出了规划引领、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建立凌云白毫茶种质资源圃和加强野生茶资源的调查与保护等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调查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互联网+视角下凌云白毫茶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庆蛟 祝晴 谢浪谊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2期54-56,共3页
凌云白毫茶不仅是凌云县的特色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在对凌云白毫茶产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网购群体对凌云白毫茶认知程度低、茶叶包装设计老旧、有茶叶品类但缺乏企业品牌、产... 凌云白毫茶不仅是凌云县的特色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在对凌云白毫茶产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网购群体对凌云白毫茶认知程度低、茶叶包装设计老旧、有茶叶品类但缺乏企业品牌、产品宣传渠道单一共四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线上购物体验、借助互联网完善包装、构建和传递凌云白毫茶品牌形象、通过互联网扩大产品宣传渠道四方面的解决方案,据此实现促进凌云白毫茶产业发展的目的,并最终对凌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 白毫茶产业 “互联网+”
下载PDF
不同足火温度对凌云白毫群体种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影响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潜华 莫秋云 +1 位作者 郭春雨 刘初生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7期1-4,共4页
足火温度是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对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香气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足火温度凌云白毫群体种传统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不同足火温度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传统工艺六堡茶... 足火温度是传统工艺六堡茶加工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对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香气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足火温度凌云白毫群体种传统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不同足火温度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传统工艺六堡茶实际生产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不同足火温度凌云白毫群体种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在香气组成成分及含量均有一定差异,整体上低温足火处理所含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多于高温足火处理;试验处理中不同足火温度样品共有的香气成分为芳樟醇、右旋萜二烯、壬醛、十二烷4种,分别占足火温度80~140℃样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48.1%、46.68%、45.66%、44.67%、48.64%、49.38%,是凌云白毫群体种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最主要香气成分;总量占比最大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为碳氢类,其次为醇类、醛类。其中,碳氢类占比整体随着足火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醇类占比随着足火温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它类别挥发性物质在本试验中的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火温度 凌云白毫群体种 传统工艺六堡茶 香气
下载PDF
迷乱的世界以及被质询的生命:评冉正万《白毫光》
9
作者 杨波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冉正万小说《白毫光》叙述了来自河北曲阳县的一家人护送母亲灵牌返乡的故事,与之并置讲述的是几十年前贵州龙泉县楚米镇一个僻远村庄里,关家、练家、韩家以及一众百姓的命运沉浮。两条叙事线索以互文方式呈现出的是一个精神返乡的故事... 冉正万小说《白毫光》叙述了来自河北曲阳县的一家人护送母亲灵牌返乡的故事,与之并置讲述的是几十年前贵州龙泉县楚米镇一个僻远村庄里,关家、练家、韩家以及一众百姓的命运沉浮。两条叙事线索以互文方式呈现出的是一个精神返乡的故事,一个与命运和解的故事。但是,看似抵达的归途实则是虚妄的精神违约,命运和解的背后是关于生命的无常及其质询。在叙事层面,互文性叙事不仅是文本的实验,还实现了不同时空世事变幻的叙事整合与摧毁,以及建立在自省、怀疑与谦卑的写作伦理之上的对人物的刻度精准的命运描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光》 精神返乡 质询生命 互文叙事
下载PDF
广西白毫茶阻断N-亚硝基吗啉合成的研究
10
作者 梁学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6年第4期34-34,共1页
广西白毫茶阻断N-亚硝基吗啉合成的研究梁学军北京医科大学(108083)绿茶能阻断N-亚硝化反应,已屡有报导。广西白毫茶属绿茶中的一个品种,风味独特。为探讨其对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阻断作用,我们以广西凌云、玉洪、西... 广西白毫茶阻断N-亚硝基吗啉合成的研究梁学军北京医科大学(108083)绿茶能阻断N-亚硝化反应,已屡有报导。广西白毫茶属绿茶中的一个品种,风味独特。为探讨其对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阻断作用,我们以广西凌云、玉洪、西林、德保、靖西、右江不同产地的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 亚硝基 合成量 阻断率 茶多酚 广西 凌云白毫 儿茶素 吗啉 亚硝化反应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加工白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春 刘晓东 +3 位作者 庞月兰 汤周斌 蓝燕 林朝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28-4429,4448,共3页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特有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其品种特性证明了凌云白毫茶鲜叶是制作高级白茶的原料。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加工凌云白毫白茶,只要掌握白茶在萎凋阶段的开青、拼筛、拼堆工序品质形成时的关键技术,就可以加工出外形、香味优...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特有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其品种特性证明了凌云白毫茶鲜叶是制作高级白茶的原料。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加工凌云白毫白茶,只要掌握白茶在萎凋阶段的开青、拼筛、拼堆工序品质形成时的关键技术,就可以加工出外形、香味优良的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加工 白茶 关键技术
下载PDF
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优势种天敌的差异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尚 王振兴 +7 位作者 王建盼 周夏芝 毕守东 覃盛 陈云 刘飞飞 邹运鼎 郎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5,共8页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分析法分析茶园中2种主要害虫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与11种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白毫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前6位优势种天敌分别是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斜纹猫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粽管巢蛛Oxyopes sertatus,乌牛早茶园分别是鳞纹肖蛸、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obscurata、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草间小黑蛛,相同天敌比率为50%。白毫早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前6位优势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广大腿小蜂和茶色新圆蛛,乌牛早茶园分别是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鳞纹肖蛸、茶色新圆蛛、广大腿小蜂和粽管巢蛛,相同天敌比率为83.33%。【结论】天敌的累计相同比率随着天敌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茶树品种对卵形短须螨优势种天敌的影响大于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早茶园 乌牛早茶园 卵形短须螨 双斑长跗萤叶甲 优势天敌
下载PDF
白毫早鲜叶茶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慕芳 张洁 郭桂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为了解白毫早鲜叶中的PPO酶学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底物浓度、温度和pH对白毫早鲜叶PPO活性的影响以及PPO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PO活性随着温度、pH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少的钟形曲线关系,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0;其耐热性较强... 为了解白毫早鲜叶中的PPO酶学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底物浓度、温度和pH对白毫早鲜叶PPO活性的影响以及PPO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PO活性随着温度、pH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少的钟形曲线关系,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0;其耐热性较强,于80℃处理1min可钝化酶活力。酶促反应在温度37℃、pH 5.6柠檬酸-磷酸缓冲液、邻苯二酚为底物条件下,Km值和Vmax分别为0.621 7mol/L和4.46U/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 鲜叶 多酚氧化酶 特性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庞月兰 杨春 +3 位作者 林国轩 刘晓东 黎敏 王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工艺,为提高凌云白毫茶红条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设计3个梯度的萎凋叶含水量56.00%~59.99%、60.00%~63.99%和64.00%~68.00%及3个梯度的萎凋时间15、17和19 h进行不同萎凋试验,对样品进行感官... 【目的】探讨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工艺,为提高凌云白毫茶红条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设计3个梯度的萎凋叶含水量56.00%~59.99%、60.00%~63.99%和64.00%~68.00%及3个梯度的萎凋时间15、17和19 h进行不同萎凋试验,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理化成分检测。【结果】萎凋叶含水量60.00%~63.99%时,茶样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浓厚,叶底红亮;茶多酚保留量适当,咖啡碱含量低,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均较高。萎凋时间为17 h时,香气甜香浓郁,茶汤红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亮;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较高。【结论】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最佳工艺为控制萎凋时间为17 h,萎凋叶含水量60.00%~6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红条茶 萎凋叶含水量 萎凋时间
下载PDF
白牡丹与白毫银针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郭雯飞 孟小环 +1 位作者 罗永此 林健 《茶叶》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叶品种,文中对白茶的两个主要品种: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1种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1-戊烯-3-醇、(Z)-3-己烯醇、香叶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 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叶品种,文中对白茶的两个主要品种: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1种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1-戊烯-3-醇、(Z)-3-己烯醇、香叶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这两种白茶的香气组成总体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的香气组成也略有差异。白茶在存放过程中,精油含量呈降低趋势,但香气组成上仍具有明显的白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白牡丹 白毫银针 挥发油 香气
下载PDF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志銮 王欢 +2 位作者 郑小珍 赵春天 许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65-668,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茶毫多糖的提取率为6.89%。浓度为...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茶毫多糖的提取率为6.89%。浓度为0.22 mg/m L的多糖溶液对·OH的清除率达到38.40%,茶毫多糖对·OH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白毫银针茶毫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银针茶毫 茶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日照白毫乌龙茶初制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立孝 刘冉霞 +2 位作者 梁青 丁新 陈总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1-566,共6页
以日照白毫乌龙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初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儿茶素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国家标准... 以日照白毫乌龙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初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儿茶素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咖啡碱与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儿茶素组分以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变化剧烈;儿茶素氧化产物TF、TR和TB含量呈上升趋势,毛茶的TR/TF比值约为12.10。此外,还对日照白毫乌龙茶与红茶、闽台乌龙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研究日照白毫乌龙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白毫乌龙茶 初制 生化成分 变化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组培无菌体系的建立与抗褐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农艳丰 陆吉祥 李健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无菌体系 抗褐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凌云白毫茶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献就 覃凤英 +3 位作者 蒙娴 周海明 徐丽琳 黄锁义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4期33-34,共2页
为了提取凌云白毫茶中的多糖和对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我们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凌云白毫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和葡萄糖标准液来绘制标准曲线,采用722 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凌云白毫茶多糖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7.3625x-0.0247,相关系数r2... 为了提取凌云白毫茶中的多糖和对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我们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凌云白毫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和葡萄糖标准液来绘制标准曲线,采用722 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凌云白毫茶多糖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7.3625x-0.0247,相关系数r2=0.9931,平均回收率98.78%,RSD为0.54%(n=5),提取凌云白毫茶的多糖含量为6.2%。本实验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作为凌云白毫茶多糖含量的提取和检测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白毫 多糖 含量测定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白毫银针内含物质浸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岳文杰 袁弟顺 +2 位作者 岳凤霞 杨志坚 曾云琦 《茶叶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28-32,共5页
通过不同冲泡时间、温度对白毫银针内含物质的浸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0℃冷却开水冲泡15h,白毫银针的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含量均接近甚至超过100℃冲泡1h时的含量;长时冲泡,低温对浸出率影响较大,冲泡水温为4℃,冲泡15h时,茶多酚... 通过不同冲泡时间、温度对白毫银针内含物质的浸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0℃冷却开水冲泡15h,白毫银针的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含量均接近甚至超过100℃冲泡1h时的含量;长时冲泡,低温对浸出率影响较大,冲泡水温为4℃,冲泡15h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的浸出含量分别达1h的8.36、7.55、4.03倍;短时冲泡,高温对浸出速率影响作用明显,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速率明显高于长时间冲泡的浸出速率,冲泡1h水温100℃较4℃时的上升幅度最高达到669.64%(茶多酚);低温冲泡茶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高温冲泡规律相似,但浸出速率减慢,适当延长冲泡时间,茶汤中的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含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饮用要求,这对于夏日饮凉茶,办公室长时间喝一杯茶等日常饮茶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白毫银针 冲泡 内含物质 浸出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