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型建筑系统的山地应用 使用轻型缆车的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东光 韩国日 +1 位作者 夏珩 朱竞翔 《时代建筑》 2013年第5期112-119,共8页
2013年落成的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室教中心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轻钢复合建筑系统所应用的第五座建筑物。文章介绍了这一成果及背后的设计思考,特别分析了项目对轻型运输系统(原本用于柑橘采摘的单轨缆车)的集成。提前修筑轻型缆车... 2013年落成的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室教中心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轻钢复合建筑系统所应用的第五座建筑物。文章介绍了这一成果及背后的设计思考,特别分析了项目对轻型运输系统(原本用于柑橘采摘的单轨缆车)的集成。提前修筑轻型缆车使得山地建造变得容易,宣教中心的进入也变得有趣,而且日常使用更方便舒适,边角坡地变得更有价值。这一集成定义了山地建造时交通与建筑的新关系——两者应当互为关联,即选择恰当的运输工具并通过它去整合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建筑系统 单轨缆车 运输规划 建筑集成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莹洵 曾彦 +6 位作者 王旭明 甘君 巫嘉伟 邓承敏 张冬 郭白濛 廖锐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8-15,共8页
为了厘清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调查,2020年4—9月利用铗日法和陷阱法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了调查,涵盖了8个海拔段共10个调查样方,海拔跨度为1400 m到3350 m,共采集到小型兽类26种。参考本项目组采集历... 为了厘清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调查,2020年4—9月利用铗日法和陷阱法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了调查,涵盖了8个海拔段共10个调查样方,海拔跨度为1400 m到3350 m,共采集到小型兽类26种。参考本项目组采集历史记录和发表的文献资料,确定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共计44种,分属4个目,13科;其中,啮齿目最多,有23种;食虫目其次,有12种;翼手目、兔形目各5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表明1400 m海拔段物种多样性最低,Simpson指数显示3550 m海拔段物种多样性最低,物种均匀度指数表明1500 m海拔段物种相对密度最不均匀,1800 m海拔段物种分布个体数最为均匀。本研究结论可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和生物保护起到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区系
下载PDF
轻型建筑系统的山地营——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东光 韩国日 朱竞翔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1,共2页
介绍了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的设计成果,其中涉及形态空间、通路系统、舒适性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的设计考量。通过这一项目,已有的轻结构系统获得了局部的技术改进,并且响应了山地环境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续使用上的诸多... 介绍了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的设计成果,其中涉及形态空间、通路系统、舒适性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的设计考量。通过这一项目,已有的轻结构系统获得了局部的技术改进,并且响应了山地环境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续使用上的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山地 形态 空间 通路系统 舒适性 施工组织 “新芽”轻钢复合建筑系统
原文传递
溢出轻型结构——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永高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
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浦东湿地鸟类移动工作站两个轻型结构案例进行了解读,在其结构特征之外,重点阐述了地形因素在设计中的决定性影响,并由此进一步展开产品形式和场所形式的讨论,以及技术手段与空间氛围的协调整合问题。通过... 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浦东湿地鸟类移动工作站两个轻型结构案例进行了解读,在其结构特征之外,重点阐述了地形因素在设计中的决定性影响,并由此进一步展开产品形式和场所形式的讨论,以及技术手段与空间氛围的协调整合问题。通过对于这些溢出结构之外但同时又与结构有着密切关联的要素的讨论,指出这种貌似小众的研究性实践,不仅专注于建筑学的基本命题,背后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 朱竞翔 轻型结构 地形 空间
原文传递
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士华 高信芬 +3 位作者 涂卫国 方志强 胡大明 李兴贵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境内,地处龙门山脉东南部,从海拔1400~4800m依次覆盖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亚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通过对白水河保护区山地东南坡不同...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境内,地处龙门山脉东南部,从海拔1400~4800m依次覆盖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亚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通过对白水河保护区山地东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样方调查,研究了该区域植物群落a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乔木层物种的丰富度及Shannon指数随海拔上升呈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指数随海拔上升呈抛物线下降趋势.乔木物种从海拔1400m的12种至林线下降为2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从35种和38种至山顶下降为5种和20种.乔木层物种的均匀度在2800~2900m由于出现单一的冷杉群落而突然降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则较为一致,波动不大.乔木层物种的优势度随海拔升高而逐渐上升,并在2900m急速升高;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度呈浅波状变化.乔木层物种随海拔升高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出现明显的物种替代现象,表明海拔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影响着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龙门山脉 a多样性 海拔梯度 植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偶蹄类活动节律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科 陈旭 +3 位作者 温平 韦怡 杨志松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76-82,共7页
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偶蹄类物种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共发现六种偶蹄类动物,分别为羚牛、斑羚、鬣羚、林麝、毛冠鹿、野猪。相对多度结果显示,最高的为斑羚(RAI... 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偶蹄类物种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共发现六种偶蹄类动物,分别为羚牛、斑羚、鬣羚、林麝、毛冠鹿、野猪。相对多度结果显示,最高的为斑羚(RAI=51.2)和毛冠鹿(RAI=32.6),明显高于其他物种。其余依次为林麝(RAI=13.2)、鬣羚(RAI=4.8)、羚牛(RAI=3.8),最少的为野猪(RAI=2.7)。2、年活动格局上,斑羚和毛冠鹿相似,羚牛和野猪相似,林麝在5月份活动最强,鬣羚在8月份活动最强。3、6种有蹄类的日活动节律显示,斑羚和毛冠鹿的日活动节律较为相似高峰都在6:00—10:00和18:00—20:00;林麝的活动高峰出现在20:00—22:00;鬣羚出现在6:00—8:00;羚牛出现在8:00—10:00;野猪出现在14:00—16:00。随着季节变化6种偶蹄类的活动节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夜行性调查显示,所有6种动物种,林麝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夜行性不明显;羚牛、斑羚、鬣羚、野猪不具有明显的夜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蹄类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种群密度及微生境选择 被引量:5
7
作者 钟雪 邓玥 +3 位作者 杨彪 赵成 王彬 周材权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80,共7页
为了探明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红腹锦鸡的种群状况及其栖息地特征,本研究于2018年采用样线法对该区域红腹锦鸡种群进行调查,基于占区雄鸟鸣声估算其种群密度,并采用样方法研究其微生境选择.结果显示:红腹锦鸡繁殖期的... 为了探明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红腹锦鸡的种群状况及其栖息地特征,本研究于2018年采用样线法对该区域红腹锦鸡种群进行调查,基于占区雄鸟鸣声估算其种群密度,并采用样方法研究其微生境选择.结果显示:红腹锦鸡繁殖期的平均种群密度为5.300±1.086只/km^2,推算研究区域内种群数量约为402只,其中保护区内约209只;红腹锦鸡偏好海拔较低、坡位靠下、靠近水源、植被原始、乔木层和灌木层发达、岩石和裸土盖度低的微生境.调查发现,红腹锦鸡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较低的实验区及周边,该区域旅游、资源采集等人为干扰严重,因此,建议在本区域内加强进山人员管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保护低海拔地区的红腹锦鸡种群及其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种群密度 微生境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兽多样性及其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邓玥 彭科 +2 位作者 杨旭 杨彪 李生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2012年7月—2019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林下鸟兽物种开展持续监测,共设置红外相机150台,共计82个有效监测位点,31439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3579张照片和13712段视频,独立有效记录2052次,识别4目12科19种兽类,4... 2012年7月—2019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林下鸟兽物种开展持续监测,共设置红外相机150台,共计82个有效监测位点,31439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3579张照片和13712段视频,独立有效记录2052次,识别4目12科19种兽类,4目8科23种鸟类,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7种、鸟类7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7种,近危(NT)物种2种。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红翅噪鹛Trochalopteron formosum、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灰翅鸫Turdus boulboul和白眉鸫Turdus obscurus为保护区新记录。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黄鼬Mustela sibirica、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且在不同海拔段均被发现。本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珍稀濒危鸟兽资源较为丰富、种群数量较多且稳定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保护区多年的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鸟类 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布和优势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旭 刘可倚 +1 位作者 彭科 谢大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37-141,共5页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并根据《四川植被》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可分为6个植被型11个群系纲和25个群系。其中,1400~2000 m海拔段主要分布有14个群落类型,2000~2500 m分布有3个群落类型,2500~3000 m分布有3个群落类...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并根据《四川植被》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可分为6个植被型11个群系纲和25个群系。其中,1400~2000 m海拔段主要分布有14个群落类型,2000~2500 m分布有3个群落类型,2500~3000 m分布有3个群落类型,3000~3500 m分布有9个分布类型,3500~4000 m有4个群落类型分布,4000~4800 m有2个群落类型。通过重要值统计不同海拔段各个群落类型的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建议通过建立有效保护体系、加强宣教、监测管护和科学研究达到对保护区植物植被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分布 优势种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藏酋猴生境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雪 王彬 胡大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27-234,共8页
为了解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生境状况,本研究于2018年对该区域的藏酋猴进行调查,并结合保护区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区域内的藏酋猴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保... 为了解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生境状况,本研究于2018年对该区域的藏酋猴进行调查,并结合保护区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区域内的藏酋猴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藏酋猴适宜生境总面积为63.5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09%,主要分布于实验区和缓冲区;次适宜生境总面积95.6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1.72%;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主要受到年均温、昼夜温差月均值、距最近河流距离、最干季降水、植被类型5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其最适生境主要分布于昼夜温差月均值约11.7℃,靠近河流,最干季降水量大,年均温10~12℃的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及落叶阔叶林之中。总体上,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内藏酋猴适宜及次适宜生境面积大、分布广、连通性好,为这一珍稀灵长类动物提供了重要的优质生存环境。本研究的结果为保护区未来的藏酋猴种群和生境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有蹄类保护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温平 彭科 +3 位作者 陈旭 韦怡 杨志松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MaxEnt模型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保护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20次重复后斑羚、鬣羚、林麝、羚牛的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962、0.947、0.924和0.945;(2)斑羚、鬣羚、林麝、羚牛得适宜栖息地分别占保护... 通过MaxEnt模型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保护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20次重复后斑羚、鬣羚、林麝、羚牛的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962、0.947、0.924和0.945;(2)斑羚、鬣羚、林麝、羚牛得适宜栖息地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27%、25%、24%,次适宜栖息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19%、35%、34%,不适宜栖息地占保护区总面积59%、54%、40%、42%;(3)对斑羚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坡度和落叶灌丛,对鬣羚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竹林、栽培竹林和落叶灌丛,对林麝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落叶灌丛和竹林,对羚牛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竹林以及落叶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酋猴的种群结构及微生境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雪 王彬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66-70,共5页
为了解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种群结构及微生境利用情况,2018年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该区域的藏酋猴进行调查,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及二项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藏酋猴的利用微生境和对照样方... 为了解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种群结构及微生境利用情况,2018年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该区域的藏酋猴进行调查,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及二项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藏酋猴的利用微生境和对照样方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藏酋猴微生境利用的重要变量.结果显示:野外调查准确计数了7个藏酋猴群,其平均群体大小为38.3只/群,成年个体性比♂∶♀=1∶2.55;藏酋猴种群中,成年个体占总数的52.51%,亚成体占28.77%,幼体18.72%.微生境利用结果表明:海拔、植被起源、岩石盖度和灌木盖度是影响藏酋猴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藏酋猴偏好选择保护区内海拔较低、植被起源较为原始、岩石盖度较大、灌木较低的微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种群结构 微生境利用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彭州市的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廖婷 廖静 +3 位作者 冉江洪 胡大明 罗秀海 张宣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4,共16页
通过2018-2019年的7次野外调查,结合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调查、历史文献和标本记录等数据,统计出四川省彭州市分布有鸟类17目62科34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鸟... 通过2018-2019年的7次野外调查,结合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调查、历史文献和标本记录等数据,统计出四川省彭州市分布有鸟类17目62科34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5种,中国特有鸟类18种。留鸟180种,夏候鸟86种,冬候鸟40种,旅鸟35种。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79种,古北界种类56种,广布种31种。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居民农田区和阔叶林;阔叶林与居民农田区、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水域与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的相似性最低。本研究填补了彭州市鸟类多样性调查的空缺,为彭州市及周边区域的鸟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监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市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群落相似性 居民农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