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形象的构建
1
作者 黄剑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4,共8页
宋元之际,全真道南宗五祖白玉蟾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悉心取法儒、释,促使全真道南宗修真方式由外丹学向内丹学转向,力图恢复到提倡形而上学的黄老之术中来,对该宗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大量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多被构... 宋元之际,全真道南宗五祖白玉蟾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悉心取法儒、释,促使全真道南宗修真方式由外丹学向内丹学转向,力图恢复到提倡形而上学的黄老之术中来,对该宗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大量明清史志中,白玉蟾多被构建成雅好文词、法力高强的术士。此类单一面相的不断构建过程,反而使明清史志中的白玉蟾形象略显单薄。这一构建过程正是“历史层累说”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在明清皇权高度集中的态势下,宗教已逐渐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志 白玉蟾 皇权 形象构建
下载PDF
金丹南宗对新儒学的吸收与融通——以张伯端与白玉蟾为中心
2
作者 李玉用 赵佳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宋代新儒学的兴起,基本奠定了宋以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面向:以新儒学为主导、佛道为两翼的文化发展格局。这一格局的客观存在,使得佛道两家在相争的同时,不得不格外重视新儒家对自身的影响。在这方面,金丹派南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如... 宋代新儒学的兴起,基本奠定了宋以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面向:以新儒学为主导、佛道为两翼的文化发展格局。这一格局的客观存在,使得佛道两家在相争的同时,不得不格外重视新儒家对自身的影响。在这方面,金丹派南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如张伯端、白玉蟾在建构和完善自己的新道教理论体系时,无一不特别重视吸取和融通传统儒学和新儒学的思想养料。他们敏锐地把握时代精神,力倡儒佛道三教融通,援新儒学入道,把心性论放在“性命双修”的核心层次上作了细密的阐发,使得以心性论为底蕴所构筑的金丹思想焕然一新,极大地提升了道教内丹修炼的境界和两宋道教哲学的理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端 白玉蟾 心性论 金丹思想
下载PDF
白玉蟾诗歌中“鹤”的文化与审美意蕴
3
作者 王鑫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6-101,共6页
“鹤”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物象被赋予了诸多的审美意象。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一生创作诗词颇丰,在其创作的1200多首诗歌包含鹤意象的近百首,其鹤意象包含有道士归隐、离愁别绪、延年益寿、仙家灵鸟等美学内蕴。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意象 白玉蟾 文化内涵 美学意蕴
下载PDF
白玉蟾生卒年新说 被引量:4
4
作者 冯焕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03,共7页
白玉蟾的生卒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学界目前对此有两种看法:一认为他生于绍兴甲寅,卒于绍定己丑或以后,享年96岁或以上;一认为他生于绍熙甲寅,卒于绍定己丑,享年36岁。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受困于白玉蟾与彭耜师徒的神道设教而不知。根... 白玉蟾的生卒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学界目前对此有两种看法:一认为他生于绍兴甲寅,卒于绍定己丑或以后,享年96岁或以上;一认为他生于绍熙甲寅,卒于绍定己丑,享年36岁。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受困于白玉蟾与彭耜师徒的神道设教而不知。根据白玉蟾本人的诗文与交游,可推定他生于绍兴壬戌(1142),卒于绍定己丑(1229)或以后,享年88岁或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生平 绍兴甲寅 绍熙甲寅 绍兴壬戌 绍定己丑
下载PDF
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与天师道关系新探 被引量:4
5
作者 盖建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1,共9页
金丹派南宗与南方的符箓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箓"的修行方面,而且集中体现于南宗宗教制度、科仪教规、人员交往和道脉传承上:南宗传教制度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 金丹派南宗与南方的符箓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箓"的修行方面,而且集中体现于南宗宗教制度、科仪教规、人员交往和道脉传承上:南宗传教制度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制度,白玉蟾师徒各自都设有主治的"靖";白玉蟾曾到访过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作有《上清集》,与江西龙虎山天师多有往来;白玉蟾与閤皂宗道士有密切交往,曾造访閤皂宗,并作《閤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和《心远堂记》;白玉蟾金丹派南宗多袭正一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丹派南宗 白玉蟾 天师道 閤皂宗
下载PDF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白玉蟾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显一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5,共7页
白玉蟾的文学艺术的成就及其美学思想是道教文艺和美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 ,也是宋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复杂而多样的 ,就像道教思想道教文化本身那样。他以“真快活”为核心的审美趣味说 ,“无心于山 ,无山于心”的终... 白玉蟾的文学艺术的成就及其美学思想是道教文艺和美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 ,也是宋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复杂而多样的 ,就像道教思想道教文化本身那样。他以“真快活”为核心的审美趣味说 ,“无心于山 ,无山于心”的终极的自然审美论 ,及其强调“忘笔知书”以契道为目标的艺术美学观 ,都体现其美学思想的宗教化特点 ,也能反观其文学艺术成就的思想基础、时代和民族文化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道教 美学思想
下载PDF
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朱熹理学关系新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盖建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5,160,共11页
儒释道三教关系历来是道教各派必须认真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在经历了激烈的三教争雄格局之后,宋代三教关系明显不同于六朝和隋唐,三教融通的观念渐强,为越来越多的三教人士所认可,道教金丹派南宗"教分为三,道乃归一"的三教观... 儒释道三教关系历来是道教各派必须认真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在经历了激烈的三教争雄格局之后,宋代三教关系明显不同于六朝和隋唐,三教融通的观念渐强,为越来越多的三教人士所认可,道教金丹派南宗"教分为三,道乃归一"的三教观就反映了这一趋势。通过梳理道书文献、笔记史料和田野考察的新材料,对南宋道教代表人物白玉蟾与朱熹是否有直接交往这一学术疑难问题进行考辨,可以发现,虽然二人并无直接交往活动,但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朱熹理学思想多有互动和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朱熹 道教南宗丹法 理学
下载PDF
白玉蟾和《蟾仙解老》 被引量:4
8
作者 毛庆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前学界对白玉蟾及其《蟾仙解老》一书尚无专门研究。本文首先对白氏生平作初步考证 ,从诸多记载找出其可信处。主要分析《蟾仙解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对老子《道德经》阐释时佛道结合的特点 :既与禅宗相近 。
关键词 葛长庚 白玉蟾 <<蟾仙解老>> 道家 宋代
下载PDF
论白玉蟾对南宋道教科仪的创新——兼论南宗教团的雷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泽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9,共6页
白玉蟾是南宋著名道士,被尊为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南宗教团倡行内丹道,并将内丹修炼与斋醮仪式相结合。白玉蟾在斋醮科仪中融入雷法的仪格,以增强斋醮济世度人的法力,这既是宋代雷法盛行的时代背景所决定,也是白玉蟾对道教斋醮科... 白玉蟾是南宋著名道士,被尊为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南宗教团倡行内丹道,并将内丹修炼与斋醮仪式相结合。白玉蟾在斋醮科仪中融入雷法的仪格,以增强斋醮济世度人的法力,这既是宋代雷法盛行的时代背景所决定,也是白玉蟾对道教斋醮科仪格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南宗教团 斋醮科仪 雷法
下载PDF
儒、道之间:白玉蟾的诗词创作与心路历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争鸣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11-117,共7页
白玉蟾留存1000多首诗词作品,在历代高道中,是工于诗词创作的道士之一。这些诗词作品,大致来说,一部分为阐释丹道理论的道教诗歌,一部分是典型的"文人"作品,二者共同奠定了白玉蟾在道教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白玉蟾的道教诗词... 白玉蟾留存1000多首诗词作品,在历代高道中,是工于诗词创作的道士之一。这些诗词作品,大致来说,一部分为阐释丹道理论的道教诗歌,一部分是典型的"文人"作品,二者共同奠定了白玉蟾在道教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白玉蟾的道教诗词源自道教自身的"歌诗传统",而其"文人"作品,与白玉蟾弃儒从道经历和潜藏的士人心态有直接关系。研究白玉蟾的诗词作品,应从白玉蟾的身世出发,历史、多维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诗词创作 心路历程
下载PDF
古琴与修行——以宋代白玉蟾的诗文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进国 《文化遗产》 CSSCI 2016年第2期55-67,共13页
古琴,又名弦琴、瑶琴、雅琴,是世界最古老的拔弦乐器。瑶琴又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神器、道器,乃"圣人治世之器,君子修养之物"。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文集大量地将琴道与丹道修行相联结,并非偶然。白玉蟾立足于"道... 古琴,又名弦琴、瑶琴、雅琴,是世界最古老的拔弦乐器。瑶琴又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神器、道器,乃"圣人治世之器,君子修养之物"。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文集大量地将琴道与丹道修行相联结,并非偶然。白玉蟾立足于"道心不二""即心即道""对境无心,对心无境"的本体论,主张真正的隐修是"隐心"而非"隐山",学道之人应当"在俗元无俗,居尘不染尘",以心契心,以道合道,在快活中修行。而古琴作为士人、道人养心之圣器,恰与白玉蟾识道、炼心的南宗丹道思想息息相通。白玉蟾视琴为道堂"气象清高"的标志、道人"和光混俗"的表征、道人隐心修行的圣器。琴心即道心,琴道即丹道。学琴与修道,理无二致,关键都是守住精气与心神,性命双修,以道为宗。而琴与剑、琴与月等物象又有天然的意义关联,其象征指向离不开琴士、道人之"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的精神诉求。而白玉蟾还有浓厚的神霄"谪仙情结",故而其鸣琴舞剑、对月调琴又有了寻求神人相感、体道归真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修行 白玉蟾 诗文 隐心
下载PDF
东岳信仰与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略考——以福州、宁德地域为中心 被引量:2
12
作者 盖建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8,共8页
有关东岳信仰与宋元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关系,学术界鲜有人涉猎。本文依据掌握的文献史料和田野考察资料,拟就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东岳信仰关系,围绕彭觉非"东庵"与白玉蟾南宗的孕育、南宗传承与东岳信仰、三山天庆观与福州东岳... 有关东岳信仰与宋元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关系,学术界鲜有人涉猎。本文依据掌握的文献史料和田野考察资料,拟就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东岳信仰关系,围绕彭觉非"东庵"与白玉蟾南宗的孕育、南宗传承与东岳信仰、三山天庆观与福州东岳庙的渊源,略作梳理与考察,就道教金丹派南宗研究存在的一些疑点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岳信仰 道教南宗 白玉蟾
下载PDF
白玉蟾早年及嘉定、宝庆年间行踪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亮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18-123,共6页
白玉蟾在拜陈楠为师前,曾隐姓埋名,云游四方,到过龙虎山、两浙、西蜀等地。其青少年时代离开海南的原因很可能是"得罪亡命",而白玉蟾拜陈楠为师的时间是在癸丑年(1193年)中秋前后。从绍熙四年(1193年)到嘉定六年(1213年),白... 白玉蟾在拜陈楠为师前,曾隐姓埋名,云游四方,到过龙虎山、两浙、西蜀等地。其青少年时代离开海南的原因很可能是"得罪亡命",而白玉蟾拜陈楠为师的时间是在癸丑年(1193年)中秋前后。从绍熙四年(1193年)到嘉定六年(1213年),白玉蟾一直都在通过某些方式跟随陈楠修道,并成为南宗五祖。而在此期间,他先后在广东罗浮山、福建武夷山等地呆过。白玉蟾在嘉定、宝庆年间的活动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1.隐居武夷及漫游江西铅山、福建、浙江、吴中一带时期,时间是从嘉定八年(1215年)九月到嘉定十年(1217年);2.三过洪州西山、游历两湖、浙东时期,时间上是从嘉定十一年(1218年)到嘉定十七年(1224年);3.再游浙东及来往于福建、广东时期,时间是从宝庆元年(1225年)到宝庆三年(122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道教 嘉定 宝庆 行踪
下载PDF
白玉蟾与庐山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迎建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嘉定十一年来游庐山,寓居太平兴国宫。本文考证了其来山时的年龄和从事的道教活动,分析了其为寺院修造所作的文章。他往来庐山间,行踪所至,妙笔生花。以游名瀑、名寺、名观为多,诗笔清畅轻婉,无宋诗句法之奇崛与好...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嘉定十一年来游庐山,寓居太平兴国宫。本文考证了其来山时的年龄和从事的道教活动,分析了其为寺院修造所作的文章。他往来庐山间,行踪所至,妙笔生花。以游名瀑、名寺、名观为多,诗笔清畅轻婉,无宋诗句法之奇崛与好发议论之习。然看似容易却艰辛,其艺术成就与其学问、道法、才气有关,但主要还是来自刻苦磨砺。其诗可证:"学诗有似学仙难,炼句难于学炼丹"(《赠诗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庐山诗
下载PDF
白玉蟾道教养生思想在美国的译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道教养生思想在美国的传播已有百年,与美国的医学发展、“社会工作大挑战”及美国人的健康需要相适应,具有较广泛的影响。而白玉蟾道教养生思想是道教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整理和译介白玉蟾道教养生思想不仅有助于增加文化自信... 道教养生思想在美国的传播已有百年,与美国的医学发展、“社会工作大挑战”及美国人的健康需要相适应,具有较广泛的影响。而白玉蟾道教养生思想是道教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整理和译介白玉蟾道教养生思想不仅有助于增加文化自信,保护传统文化,并且可以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白玉蟾道教养生思想在美国的译介有两大途径:一是翻译其著作,应按照自身的文本特点进行选择翻译方法;二是官方及民间的传播,应拓展传播主体,借助新媒体等的力量,推动其在美国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道教 养生思想 译介路径
下载PDF
论白玉蟾诗的审美意象、意境与意趣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志全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44-148,共5页
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尚未得到全面的美学解读。其美学风貌呈现为"审美意象生机勃勃,审美意境丰富深邃,审美意趣可爱迷人"之特色。其审美意象主要有孤独者意象、游子意象、豪士意象、神仙意象;其审美意境包括和谐优... 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尚未得到全面的美学解读。其美学风貌呈现为"审美意象生机勃勃,审美意境丰富深邃,审美意趣可爱迷人"之特色。其审美意象主要有孤独者意象、游子意象、豪士意象、神仙意象;其审美意境包括和谐优美、豪放壮丽、浪漫灵动、超拔飘逸等;其审美意趣表现为情趣、意趣和乐趣的交融。而"人生阅历、三教通融、勤学苦练"是成就其诗歌艺术特色的助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美学特色 审美意象 审美意境 审美意趣 成因
下载PDF
论白玉蟾词
17
作者 刘亮 徐莹 《南海学刊》 2017年第2期66-79,共14页
在白玉蟾生前及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词作保存在《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中。最早的白玉蟾词集是《海璚词》。清末同治本《白真人集》有"诗余"一卷。《彊村丛书》中有《玉蟾先生诗余》一卷,... 在白玉蟾生前及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词作保存在《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中。最早的白玉蟾词集是《海璚词》。清末同治本《白真人集》有"诗余"一卷。《彊村丛书》中有《玉蟾先生诗余》一卷,《续集》一卷,正是以同治《白真人集》为底本。唐圭璋先生《全宋词》"葛长庚卷"是以《玉蟾先生诗余》为底本。在词牌的选用上,白玉蟾多用[贺新郎]、[沁园春]等长调,应该受到了辛派词人的影响。白玉蟾词题材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五类,包括"写景题记词""怀古咏史词""酬赠词""咏物词""自述词"等。白玉蟾词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脱尽方外习气",将文人之真情与道家之仙笔完美结合;二是对词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三是融合柳永、周邦彦、苏轼、辛弃疾等诸家之长,创造出缠绵凄楚、刚柔并济的词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刊本 题材内容 艺术成就
下载PDF
白玉蟾金丹派南宗戒律文献初考
18
作者 盖建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8,60,共7页
白玉蟾创立的金丹派南宗不但在宗教队伍人员上有相当的规模,而且还有自己固定的宗教修行场所,有严密的宗教组织制度和宗教戒律。南宗的戒律制度,其完善成熟的标志体现在白玉蟾制定的《道法九要》中。
关键词 白玉蟾 道教金丹派南宗 戒律文献
下载PDF
白玉蟾江西道教活动考述
19
作者 陈金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1-30,共10页
江西是白玉蟾道教活动最为重要地区之一,他在龙虎山、庐山、西山、华盖山、閤皂山、武功山、麻姑山、盱江等地都下了足迹。白玉蟾在江西的活动,丰富和完善了他的道教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推动了江西道教的发展与进步。白玉蟾诚为江西道教... 江西是白玉蟾道教活动最为重要地区之一,他在龙虎山、庐山、西山、华盖山、閤皂山、武功山、麻姑山、盱江等地都下了足迹。白玉蟾在江西的活动,丰富和完善了他的道教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推动了江西道教的发展与进步。白玉蟾诚为江西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道教 江西
下载PDF
《全宋诗》之吕本中、曾几、白玉蟾诗重出考辨
20
作者 陈小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5-92,共8页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因出之众人,故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三人名下还有...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因出之众人,故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三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重出 吕本中 曾几 白玉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