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江河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1
作者 李松 张明建 +4 位作者 连建平 袁张勇 雷龙辉 李义雄 夏银琼 《渔业致富指南》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多鳞白甲鱼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又称多鳞铲颌鱼、多鳞颜颌鱼,青川县本地名“影子鱼”,属于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资源多样性重要物种。2016年董武子等、2018年张君等、2023年金灿彪等分别对... 多鳞白甲鱼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又称多鳞铲颌鱼、多鳞颜颌鱼,青川县本地名“影子鱼”,属于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资源多样性重要物种。2016年董武子等、2018年张君等、2023年金灿彪等分别对秦巴山区的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汉江水系的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报道,但是关于不同生活水系的环境差异对多鳞白甲鱼在人工繁育方面是否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清江河 人工繁殖技术 环境差异 人工繁育 秦巴山区 资源多样性 鲃亚科
下载PDF
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类型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2
作者 钟明智 朱凌威 +2 位作者 吉红 武文一 苟妮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49,共18页
为探究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中最佳碳水化合物添加类型,以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玉米淀粉及纤维素5种碳水化合物为糖源,分别配制5种日粮,对多鳞白甲鱼幼鱼进行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①生长及饲料利用率方面,麦芽糖组的终末体... 为探究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中最佳碳水化合物添加类型,以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玉米淀粉及纤维素5种碳水化合物为糖源,分别配制5种日粮,对多鳞白甲鱼幼鱼进行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①生长及饲料利用率方面,麦芽糖组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以及蛋白质效率等指标最佳,纤维素组最差。②体成分方面,纤维素组全鱼粗脂肪水平最低,粗灰分水平显著高于麦芽糖组,麦芽糖组及纤维素组肌糖原含量最低,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③主成分分析表明,C16:0、SFA、MUFA和PUFA比例对肝胰脏脂肪酸比例产生主要影响,其中,C16:0和SFA比例在麦芽糖组显著提高,MUFA比例在糊精组显著提高,而PUFA在纤维素组显著提高;C18:1n-9和MUFA比例对肌肉和脂肪组织总体脂肪酸组成产生主要影响,二者比例在麦芽糖组显著提高。④血清生化指标方面,麦芽糖组及纤维素组谷丙转氨酶活性、麦芽糖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较高,葡萄糖组及纤维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球蛋白含量较高,而血糖含量反之。⑤抗氧化能力方面,麦芽糖组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纤维素组丙二醛含量最高。研究表明,麦芽糖是多鳞白甲鱼幼鱼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源,玉米淀粉及糊精次之,纤维素及葡萄糖不是多鳞白甲鱼幼鱼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源,实际生产中推荐玉米淀粉作为碳水化合物源。本研究将为多鳞白甲鱼专用饲料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白甲鱼 生长 体组成 健康 麦芽糖
下载PDF
多鳞白甲鱼X型凝集素(OmITLN)基因克隆及在抗菌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3
作者 徐宏洲 潘奎全 +5 位作者 韩喜盼 蔡瑛婕 闫晨阳 刘成嵘 王立新 刘海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4-882,共9页
为探究秦巴山溪半洞穴鱼类——多鳞白甲鱼的先天性免疫因子X型凝集素的免疫功能,研究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肝脏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一种Intelectin基因片段,通过克隆鉴定获得Intelectin基因cDNA序列全长,命名为OmITLN;采... 为探究秦巴山溪半洞穴鱼类——多鳞白甲鱼的先天性免疫因子X型凝集素的免疫功能,研究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肝脏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一种Intelectin基因片段,通过克隆鉴定获得Intelectin基因cDNA序列全长,命名为OmITLN;采用qRT-PCR分析OmITLN基因在健康多鳞白甲鱼8个组织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两个免疫组织的表达情况;构建OmITL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获得OmITLN重组蛋白,采用ELISA法以及荧光标记法检测OmITLN对病原菌的凝集效果及糖结合情况。结果显示,OmITLN是一种X型凝集素基因,其cDNA全长960 bp,编码315个氨基酸。OmITLN蛋白含有1个N端的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Fibrinogen-Related Domain,FReD)和1个C端Intelectin特异性区域,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区。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OmITLN与鲫、团头鲂、鳙、草鱼等鲤科鱼类的Intelectin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OmITLN基因在所检测组织均有表达,且在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腹腔注射1.65×107 CFU/尾的嗜水气单胞菌后,OmITLN基因在感染鱼的脾脏和肝脏组织的表达量均呈先上调后下降的趋势,但表达量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不同,表明其两个组织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响应。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纯化获得体外重组蛋白OmITLN,OmITLN重组蛋白对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凝集作用。OmITLN重组蛋白对D-乳糖的结合活性最好,木糖、D-半乳糖、蔗糖和D-葡萄糖的结合活性次之,对海藻糖、D-果糖和D-麦芽糖没有结合活性;对肽聚糖(PGN)的结合活性高于脂多糖(LPS)。OmITLN作为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多鳞白甲鱼应答病原菌感染的防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ectin基因 多鳞白甲鱼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低盐养殖对小口白甲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饶瑞 周章 袁波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了探索低盐度水平对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选用活力强、体表健康的,平均鱼长(8.1±0.4)cm、平均体重(4.2±0.4)g的小口白甲鱼120尾,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30尾,设置... 为了探索低盐度水平对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选用活力强、体表健康的,平均鱼长(8.1±0.4)cm、平均体重(4.2±0.4)g的小口白甲鱼120尾,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30尾,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盐度水平分别为0‰、1‰、3‰、6‰,整个试验周期为期9周;试验前后称量鱼体重、体长,并记录成活尾数。结果表明,试验I组和试验Ⅲ组的体重绝对增长率、绝对增长率和增积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维持在一个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小口白甲鱼的肥满度和成活率呈上升趋势,试验Ⅱ组的肥满度和成活率最高,其中肥满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和另外两个试验组(P<0.05),成活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地高于试验I组和试验Ⅲ组(P<0.05);综上所述,试验Ⅱ组3‰的盐度水平最为适合于小口白甲鱼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度 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多鳞白甲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志方 李刚 +2 位作者 郤禹 魏凯 马龙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18-19,共2页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又名多鳞铲颌鱼、赤鳞鱼等,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我国分布于陕西、四川、山东、北京地区,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又名多鳞铲颌鱼、赤鳞鱼等,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我国分布于陕西、四川、山东、北京地区,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因过度捕捞及生存环境变化,导致其数量逐年减少,野外种群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捕捞 硬骨鱼纲 白甲鱼 不饱和脂肪酸 赤鳞鱼 国家二级保护 鲃亚科 人工繁育技术
下载PDF
小口白甲鱼人工繁育养殖技术应用示范研究
6
作者 饶瑞 雷波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6期68-71,共4页
小口白甲鱼,属鲤科,?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麻鱼、山麻鱼,主要分布贵州省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3县梵净山环线各支流,是当地溪河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由于小口白甲鱼性情急躁、不耐低氧,加之人... 小口白甲鱼,属鲤科,?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麻鱼、山麻鱼,主要分布贵州省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3县梵净山环线各支流,是当地溪河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由于小口白甲鱼性情急躁、不耐低氧,加之人工养殖技术不成熟,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以往食用小口白甲多靠捕捞,经过多年捕捞生物种群数已连年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技术 人工繁育 性情急躁 小口白甲鱼 山麻 生物种群 梵净山 应用示范
下载PDF
多鳞白甲鱼的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
7
作者 金灿彪 马力 徐国文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49-50,共2页
笔者自2015年至今从事多鳞白甲鱼的移养驯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繁育、商品鱼养殖、鱼病防治、性别控制等全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及渔业生产,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多鳞白甲鱼的生物学特征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发... 笔者自2015年至今从事多鳞白甲鱼的移养驯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繁育、商品鱼养殖、鱼病防治、性别控制等全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及渔业生产,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多鳞白甲鱼的生物学特征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现将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产 人工饲养条件 鱼病防治 性别控制 苗种繁育 白甲鱼 全人工养殖 亲鱼培育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益生菌制剂对梵净山小口白甲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饶瑞 雷波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5期350-352,共3页
为了探索不同水平的益生菌制剂对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活力强、体质健康的体长(8.1±0.4)cm、体重(4.2±0.4)g的小口白甲鱼1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 为了探索不同水平的益生菌制剂对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活力强、体质健康的体长(8.1±0.4)cm、体重(4.2±0.4)g的小口白甲鱼1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3%、5%益生菌制剂。预试验1周,试验期为9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口白甲鱼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试验I组、试验Ⅲ组小口白甲鱼的体重绝对增长率、体长绝对增长率和增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小口白甲鱼体重绝对增长率、体长绝对增长率和增积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益生菌制剂添加量的升高,小口白甲鱼的肥满度和成活率呈上升趋势。试验Ⅱ组体重绝对增长率、体长绝对增长率和增积量的肥满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3%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提高小口白甲鱼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 生长性能
下载PDF
白甲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41
9
作者 周兴华 郑曙明 +2 位作者 吴青 向枭 陈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3-128,共6页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10尾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甲鱼肌肉(鲜样)中蛋白质为17.15%,脂肪为4.30%,水分为76.36%,灰分为1.59%,无氮浸出物0.60%.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4.12%(干样),其中...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10尾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白甲鱼肌肉(鲜样)中蛋白质为17.15%,脂肪为4.30%,水分为76.36%,灰分为1.59%,无氮浸出物0.60%.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4.12%(干样),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28.19%,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3.96%;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的标准,白甲鱼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4.85,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2.50%(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5.28%、30.07%,比其他一些经济鱼类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肌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5 位作者 陈建 黄辉 李代金 王文娟 吴青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05-181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豆油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4%、6%、8%和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豆油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4%、6%、8%和10%(实测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WGR、SGR达到最大(分别为362.98%和3.06%/d),显著高于除6.68%和9.14%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PER达到最大(3.70%),而FCR达到最小(1.34),显著高于/低于除11.35%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白甲鱼幼鱼的肝体比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6.68%、9.14%、11.35%和14.07%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白甲鱼幼鱼的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白甲鱼幼鱼WGR、SGR、FCR及PER最优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0.12%、9.56%、9.42%和10.18%。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而全鱼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胆汁酸(TBA)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则逐渐降低。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血清CHO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血清TG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其饲料转化率和免疫能力;饲料脂肪水平过高则可引起其肝损伤或组织病变。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白甲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9.42%~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幼鱼 饲料脂肪水平 生长性能 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形体指数、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5 位作者 陈建 王文娟 黄辉 李代金 吴青 周小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9-1358,共10页
实验评价了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形体指数、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均质量(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实验鱼,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2%、4%、6%、8%和10... 实验评价了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形体指数、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均质量(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实验鱼,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2%、4%、6%、8%和10%的豆油,设计出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6种等氮(蛋白质含量为40%)等能(总能为16.30 MJ/kg)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肥满度(CF)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脂肪水平为9.14%时最大,为2.64%,但饲料脂肪水平为6.68%~14.07%时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HSI)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脏体指数(VSI)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略微上升趋势(P>0.05);白甲鱼幼鱼肌肉和肝脏中脂肪的含量易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饲料脂肪水平对饲料氮的沉积量无明显影响(P>0.05),能量沉积量则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4.07%时最高,氮和能量的沉积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分别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和9.14%时达到最大,脂肪的沉积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脂肪沉积率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白甲鱼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脂肪水平为9.14%时最大,为296.03 U/g,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和总酯酶活性则呈先升后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达到最高;脂肪合成酶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说明适当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但过高的脂肪水平(11.35%及以上)将使白甲鱼肝脏脂肪沉积增多,不利于鱼类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脂肪水平 形体指数 脂肪沉积 脂肪代谢酶
下载PDF
白甲鱼胚胎和胚后发育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勇 张耀光 +6 位作者 谢碧文 谭娟 何学福 刘本祥 薛治泉 谭国良 颜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47,共6页
对白甲鱼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发现:受精卵呈圆球形,淡黄色,卵径2.0~2.3mm,遇水膨胀后最大直径2.8~2.9mm,沉性卵,弱粘性.水温23~25℃时从受精到孵化历时约48h.胚孔封闭前肌节3对,封闭时肌节6对;出膜前血液循环明... 对白甲鱼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发现:受精卵呈圆球形,淡黄色,卵径2.0~2.3mm,遇水膨胀后最大直径2.8~2.9mm,沉性卵,弱粘性.水温23~25℃时从受精到孵化历时约48h.胚孔封闭前肌节3对,封闭时肌节6对;出膜前血液循环明显,具明显的古维尔氏管;出膜时胸鳍原基形成,肌节48对;出膜68d鳞片生长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下载PDF
饥饿对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1 位作者 周传江 陈先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7,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16 d)时饥饿组仔鱼体重、体长和眼径的瞬时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摄食组(P<0.05),而头长、体高和眼间距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仔鱼 饥饿 摄食 生长 形态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白甲鱼和岩原鲤精子的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谭娟 张耀光 +6 位作者 刘本祥 李萍 李勇 周传江 颜忠 薛治泉 谭国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共5页
对中华倒刺鱼巴(Spinibarbus sinensi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3种鱼的鲜精在不同水溶液和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中的活力以及精子形态、密度和精液pH值、浓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 对中华倒刺鱼巴(Spinibarbus sinensi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3种鱼的鲜精在不同水溶液和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中的活力以及精子形态、密度和精液pH值、浓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鱼的精液pH值都偏弱碱性,位于7.2~7.7之间;精液浓度依次为71.1%,76.1%和71%;精子头长依次为(3.89±0.53)μm,(2.98±0.08)μm和(6.42±0.59)μm,全长依次为(41.63±3.66)μm,(65.67±2.97)μm和(58.89±5.25)μm;精子密度依次为1.527×10^10/mL,1.336×10^10尾/mL和1.362×10^10/mL。分析表明,3种鱼的精子大小与密度无相关性。在不同水溶液中,3种鱼的精子活力均以池塘水中最高;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3种鱼精子的最适浓度位于0.45%-0.55%之间,有效运动时间以中华倒刺鱼巴最高,为(85.23±12.02)s,其次是岩原鲤,为(50.454-6.89)s,白甲鱼最短,为(31.44±5.53)s。3种鱼的精子全长与精子活力存在负相关性,即精子越长,活力越低,精子越短,活力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鱼巴(Spinibarbus sinensis)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精子 生理特性
下载PDF
3种水产药物对鲈鲤和白甲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建明 姜华 +2 位作者 田甜 姜伟 胡亚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8-633,共6页
在水温(22±1)℃、溶解氧(6.7±0.5)mg/L、pH 7.9±0.2条件下,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 3种水产药物对鲈鲤幼鱼[体质量(36.71±4.91)g]和白甲鱼幼鱼[体质量(21.55±4.68)g]... 在水温(22±1)℃、溶解氧(6.7±0.5)mg/L、pH 7.9±0.2条件下,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 3种水产药物对鲈鲤幼鱼[体质量(36.71±4.91)g]和白甲鱼幼鱼[体质量(21.55±4.68)g]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对鲈鲤幼鱼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5.13、2.89mg/L和10.79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9.76、0.89mg/L和2.96mg/L。聚维酮碘、敌百虫和氯胺T对白甲鱼幼鱼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95、1.49mg/L和13.62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24.92、0.26mg/L和3.48mg/L。3种药物对鲈鲤幼鱼和白甲鱼幼鱼的毒性大小均为敌百虫>氯胺T>聚维酮碘。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敌百虫对鲈鲤和白甲鱼幼鱼是中毒药物,氯胺T和聚维酮碘对其是低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白甲鱼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下载PDF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早期阶段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强 姚明予 +3 位作者 陈先均 李孟均 周波 孙锐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83-1488,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早期发育阶段(0~33 d)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生长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0±1.5)℃时,初孵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0.28±0.05)和(7.79±0.08)mg。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早期发育阶段(0~33 d)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生长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0±1.5)℃时,初孵仔鱼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0.28±0.05)和(7.79±0.08)mg。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本研究中还观察到白甲鱼仔鱼PNR点的出现时间与完全饥饿组死亡时间相隔只有2 d,说明白甲鱼仔鱼一旦到达生长的不可逆点,将会在短期内迅速面临死亡,因此,在此阶段须满足白甲鱼仔鱼各种生长条件,保证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发育,减少早期因环境不利而造成的死亡或生长停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 早期阶段 生长 形态 初次摄食率 PNR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体组成与性腺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勇 周继术 +4 位作者 吉红 于海波 董武子 王涛 刘海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26,共7页
为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体组成与性腺发育的影响,采用鱼粉、豆粕等常规原料配制蛋白水平分别为30%(CP30)、33%(CP33)、36%(CP36)、39%(CP39)和42%(CP42)的5组等脂饲料。将450尾多鳞白甲鱼三龄亲鱼[(26.53&... 为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体组成与性腺发育的影响,采用鱼粉、豆粕等常规原料配制蛋白水平分别为30%(CP30)、33%(CP33)、36%(CP36)、39%(CP39)和42%(CP42)的5组等脂饲料。将450尾多鳞白甲鱼三龄亲鱼[(26.53±0.37)g]随机分为5组,每组三个重复,分别饲喂以上5组试验饲料。经过66 d饲喂,测定鱼体生长、生物学性状、体组成并进行鱼体性腺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水平下多鳞白甲鱼亲鱼生长无显著差异;雌鱼腹腔脂肪指数与性腺指数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性腺指数在CP39组达最高水平(P〈0.05),腹腔脂肪指数在CP36~CP42组即达最高水平,雌鱼其它生物学性状与雄鱼各生物学性状在组间均无显著差异。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鱼体性腺粗蛋白含量下降,全鱼或肌肉粗蛋白含量不受影响(P〉0.05)。随蛋白水平的增加,鱼体腹腔脂肪组织和性腺分别与饲料脂肪酸的相关系数均呈增加趋势。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雌鱼卵母细胞个体越大,发育成熟度越高,但当蛋白水平过高(39%~42%),雌鱼卵母细胞呈现一定的过熟状态。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不影响多鳞白甲鱼亲鱼的生长,但对雌鱼性腺发育有影响,多鳞白甲鱼亲鱼的蛋白需求水平以36%~39%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白甲鱼 亲鱼 质水平 生长 体组成 性腺
下载PDF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 被引量:29
18
作者 彭珊 代应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200,共5页
采用PCR、克隆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布于贵州清水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个体mtDNA D-loop 3′端共计478 bp的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该序列共发现了25个多态位点,约占其核苷酸总数的5.23%。其中23个为转换位点(A-G,C-T),2个为转换与颠换... 采用PCR、克隆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布于贵州清水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个体mtDNA D-loop 3′端共计478 bp的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该序列共发现了25个多态位点,约占其核苷酸总数的5.23%。其中23个为转换位点(A-G,C-T),2个为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30尾个体分属18种单倍型。稀有白甲鱼mtDNA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 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092。单倍型多样度(H)为0.940,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4。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由2个支系组成。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表明该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白甲鱼 MTDNA D-LOOP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密度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白艳勤 罗佳 +5 位作者 牛俊涛 陈求稳 朱海峰 刘德富 许勇 石小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9,共7页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 kPa,孔距为1.0 cm、2.5 cm、4.0 cm,孔径为1.0 mm、1.5 mm、2.0 mm所组成的9组气泡幕密度,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不同...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 kPa,孔距为1.0 cm、2.5 cm、4.0 cm,孔径为1.0 mm、1.5 mm、2.0 mm所组成的9组气泡幕密度,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不同密度的气泡幕分别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果。结果表明,9种密度的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均有一定的阻拦效果,其中花鱼骨在密度Ⅲ(孔距1.0 cm、孔径2.0 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6.00±2.65)%。白甲鱼在密度Ⅱ(孔距1.0 cm、孔径1.5 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5.33±3.06)%。本研究可以为物理屏障拦鱼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幕 花鱼骨 白甲鱼 阻拦效应
下载PDF
稀有白甲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代应贵 王晓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稀有白甲鱼含肉率为69.92%;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6.58%、2.05%、0.99%;肌肉中17种常见氨基酸(除色氨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77.89%。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27%,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6.56%。必需氨基酸与非... 试验结果表明,稀有白甲鱼含肉率为69.92%;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6.58%、2.05%、0.99%;肌肉中17种常见氨基酸(除色氨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77.89%。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27%,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6.5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87。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6.26%,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3.70%。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44。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分别为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白甲鱼 含肉率 脂肪 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