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莲花山白盆珠植被与土壤养分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德君 李海滨 +4 位作者 朱娘金 朱伟钦 黎桂星 吴林芳 黄晓晶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了解莲花山脉植被与土壤养分的海拔分布格局变化,以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0m~900m常绿阔叶混交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保护区内固定样地的植被多样性和测定土壤养分,探讨植物多样性、森林碳储量与土壤养分沿海... 为了解莲花山脉植被与土壤养分的海拔分布格局变化,以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0m~900m常绿阔叶混交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保护区内固定样地的植被多样性和测定土壤养分,探讨植物多样性、森林碳储量与土壤养分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整体上森林乔木株数、增长率随海拔升高而明显增加;(2)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200m~400m逐渐升高,400m~700m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缓慢降低,在700m以上明显降低;(3)乔木单位碳储量呈“低—高—低”趋势,在海拔500m左右达到峰值,达143t/hm2,比2017年有明显提升;(4)莲花山白盆珠土壤呈酸性,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随海拔升高波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碳储量 土壤养分 海拔梯度
下载PDF
白盆珠水库库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效益
2
作者 刘菊莲 《水上安全》 2024年第17期75-77,共3页
本文以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进行分析,根据白盆珠水库库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库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剖析其危害,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益,供大家参考。第一期(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治理水土流... 本文以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进行分析,根据白盆珠水库库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库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剖析其危害,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益,供大家参考。第一期(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2 hm^(2)。第二期(2019年4月至2024年6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26 hm^(2)。通过综合治理,增加林草植被覆盖,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水库下游提供优质、充足的饮用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盆珠水库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效益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白盆珠水库水源涵养林改造设计
3
作者 巫竟参 《山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在兼顾景观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库区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水库区域的生态环境,可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措施,采取必要的林相改造。阐述了白盆珠水库水源涵养林改造设计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在坚持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上,从... 为在兼顾景观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库区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水库区域的生态环境,可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措施,采取必要的林相改造。阐述了白盆珠水库水源涵养林改造设计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在坚持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上,从项目分区、林地改造、树种选择和苗木种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林相改造措施,以期为此类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盆珠水库 水源涵养林 林相改造 树种
下载PDF
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2023年森林动态变化研究
4
作者 朱娘金 钟德君 +4 位作者 李海滨 罗攀峰 刘荣杰 吴林芳 张蒙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根据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2017年建立的3个1 hm~2森林固定监测样地数据,分析了保护区2017年—2023年6年间的森林碳密度变化。研究表明,经过6年的自然更新,3个样地的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碳密度均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样地主要树种的碳储量... 根据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2017年建立的3个1 hm~2森林固定监测样地数据,分析了保护区2017年—2023年6年间的森林碳密度变化。研究表明,经过6年的自然更新,3个样地的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碳密度均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样地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变化发现,大头茶、罗浮锥、广东润楠、黄樟、华润楠是适合南亚热带碳汇造林的优良阔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森林样地 碳密度 南亚热带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水库金属结构除险加固施工分析——以惠东县白盆珠水库为例
5
作者 邓秉华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年第11期54-57,共4页
白盆珠水库建设较早,受建设条件的影响,水库主坝、副坝及坝腔内的各类金属设备质量偏低,技术落后。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这些金属设备已开始老化,有的设备已破损不堪,严重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亟需对白盆珠水库金属结构进行更新改造。根据... 白盆珠水库建设较早,受建设条件的影响,水库主坝、副坝及坝腔内的各类金属设备质量偏低,技术落后。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这些金属设备已开始老化,有的设备已破损不堪,严重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亟需对白盆珠水库金属结构进行更新改造。根据白盆珠水库金属结构的现状,科学、合理制定了相应的更新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可彻底解决水库金属结构安全隐患,为水库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盆珠水库 金属结构 施工
下载PDF
白盆珠水库库区坡面径流侵蚀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南荣 吴志峰 +2 位作者 刘平 李定强 郭治兴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在对白盆珠水库库区开展水土流失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库区典型的侵蚀地貌类型与植被类型进行降雨—径流—产沙规律的初步研究。通过6个径流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植被条件下产流、产沙的差异,结果表明缺乏地表草本植被的纯飞播造... 在对白盆珠水库库区开展水土流失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库区典型的侵蚀地貌类型与植被类型进行降雨—径流—产沙规律的初步研究。通过6个径流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植被条件下产流、产沙的差异,结果表明缺乏地表草本植被的纯飞播造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十分有限;库区降雨径流产沙是白盆珠水库淤积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盆珠水库 降雨径流 产沙 库区 侵蚀规律 坡面
下载PDF
白盆珠水库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瑜 黄锋华 孔次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0,共5页
基于栅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并结合G IS技术,进行东江流域白盆珠水库子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洪水响应分析。根据该流域现状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方法构建9种流域下垫面情景,选取大、中、小3场典型洪水过程,定量分析下垫面变化造成的洪水响应。结果表... 基于栅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并结合G IS技术,进行东江流域白盆珠水库子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洪水响应分析。根据该流域现状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方法构建9种流域下垫面情景,选取大、中、小3场典型洪水过程,定量分析下垫面变化造成的洪水响应。结果表明:林地及其空间分布在截留降雨、消减洪峰和延缓洪峰滞时方面效果明显,故保护林地,特别是沿河道及流域上游的林地,对流域防洪减灾有重要意义;城市化有增加产流和加快汇流的作用,对流域防洪非常不利;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流域内支流洪水,对流域防洪有积极的意义;下垫面的变化对小洪水的影响大于大洪水。深入研究白盆珠水库流域下垫面变化引起的洪水响应将对流域防洪减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盆珠水库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下垫面变化 情景分析 洪水响应
下载PDF
流溪河模型在白盆珠水库入库洪水模拟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正行 郝振纯 +2 位作者 陈洋波 王加虎 黄锋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利用流溪河模型对广东省内白盆珠水库的入库洪水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采用200 m精度的DEM数据、1 km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数据构建了模型,并将流域水系分为5级不同的河道,通过在河道上设置结点将河道分为48条虚拟河段,对不同的... 利用流溪河模型对广东省内白盆珠水库的入库洪水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采用200 m精度的DEM数据、1 km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数据构建了模型,并将流域水系分为5级不同的河道,通过在河道上设置结点将河道分为48条虚拟河段,对不同的虚拟河段赋予不同的河道参数。在给定模型参数初值的基础上,分别用3场和11场洪水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调整和验证。结果表明,流溪河模型对白盆珠水库入库洪水的模拟效果较好,推求的参数具有物理基础,对于洪水模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洪水模拟及预报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流溪河模型 参数调整 白盆珠水库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群落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洪文君 曾思金 +6 位作者 马定文 王盼 赖子钦 钟伟华 廖远芳 杨磊 庄雪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10-16,共7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种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400 m2的主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1种,隶属于32科45属,以茜草科(Rubiaceae)...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种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400 m2的主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1种,隶属于32科45属,以茜草科(Rubi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为优势科,以大节竹(Indosasa crassiflora)、吊皮锥和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为优势种,吊皮锥种群均为中树或大树,林下缺乏幼苗小苗;在其他12个副样方中均未见到吊皮锥个体,反映了吊皮锥种群为衰退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吊皮锥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皮锥 群落特征 种群结构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格局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骆土寿 周光益 +3 位作者 李意德 陈德祥 罗志忠 陈步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通过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贮量及其在海拔、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大小表现为半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 通过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贮量及其在海拔、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大小表现为半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林;半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甸的土壤养分含量和贮量较高。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从海拔100m的低山到900m的中山,植被类型分布逐渐由针叶林向阔叶林转变,土壤肥力即随海拔增高而增加,而在900m以上,植被由半落叶阔叶林向灌丛草甸转变,土壤肥力即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土壤养分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骆土寿 陈德祥 +2 位作者 李仕春 李意德 陈步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7-12,共6页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 ,区系典型 ,具陆地和湿地...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 ,根据调查结果 ,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 ,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 ,区系典型 ,具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优势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及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资源 效益 评价
下载PDF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思金 马定文 +6 位作者 廖远芳 林伟通 王盼 刘强 洪文君 朱慈佑 庄雪影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12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9种,隶属于47科71... 广东惠东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粤东山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是保护区内主要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之一。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该保护区内苏铁蕨种群所在群落的结构特点。在面积为12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9种,隶属于47科71属,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型为优势;林冠层以鼠刺、大头茶和阿丁枫等为优势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较为丰富,但磷素贫乏;在高郁闭度林冠下生长的苏铁蕨种群生活力较弱。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促进该区苏铁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蕨群落 种群生活力 土壤肥力 可持续发展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思金 刘强 +4 位作者 王盼 林伟通 廖远芳 朱慈佑 庄雪影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年第4期319-324,共6页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记录,分析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属种地理分布特点及其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白盆珠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有40种,隶属于27属,包括地生兰26种、附生兰13种和腐生兰1种;以人为干扰...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记录,分析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属种地理分布特点及其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白盆珠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有40种,隶属于27属,包括地生兰26种、附生兰13种和腐生兰1种;以人为干扰较少的山林和溪谷沟边较为丰富。白盆珠保护区兰科植物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亚洲分布成分为主,与邻近地区七目嶂保护区最为相似,两地的属种相似性系数分别达71.11%和61.11%。此外,调查中发现1个广东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全唇盂兰Lecanorchis nigricans,及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1个新分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 兰科 植物区系 新记录
下载PDF
白盆珠水库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瑜 黄锋华 孔次芬 《广东水利水电》 2011年第5期29-31,共3页
收集白盆珠水库流域37场次洪径流过程,通过径流系数、降雨时空分布、暴雨中心等来研究白盆珠水库流域洪水特性,阐述其洪水形成机制,为水库防洪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径流系数 降雨集中度 暴雨中心 白盆珠水库流域 洪水特性
下载PDF
惠州市白盆珠水库“2013.08”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雪娇 《广东水利水电》 2014年第9期26-31,共6页
2013年8月,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暴雨特征,本次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成因、特性及重现期,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为洪水预报及防洪... 2013年8月,惠州市白盆珠水库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暴雨特征,本次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该次暴雨洪水成因、特性及重现期,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为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工作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洪水 2013年 白盆珠水库 2013
下载PDF
惠州白盆珠水库沉积物营养元素时空变化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宜颖 陈建耀 +7 位作者 高磊 单云龙 叶志平 吴愈 江涛 黎坤 黎曼姿 姜仕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9-1426,共8页
为了探究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库水环境演变过程的影响,采集广东惠州白盆珠水库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样品,测定表层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将水库划分为入库区、中部区和近坝区,分析表层沉积物的营养元素空间分... 为了探究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库水环境演变过程的影响,采集广东惠州白盆珠水库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样品,测定表层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将水库划分为入库区、中部区和近坝区,分析表层沉积物的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放射性核素(210Pb)和稳定初始放射性通量(CIC)模式为长度为27 cm的沉积柱建立年代序列,测定沉积柱TN、TP、TOC含量,碳稳定同位素(δ13C)值和粒径垂向分布特征,分析营养元素时间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TN、TP和TOC含量分别在水库3个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物质污染程度低;沉积柱沉积历史约53年,平均沉积速率为0.5 cm·a-1;沉积柱TN、TP和TOC含量垂向分布特征可分为3个阶段:1983年之前含量均保持相对稳定,1984-2004年受人类活动影响而逐渐增加,2005-2018年呈先减小后逐渐增加趋势;沉积柱的总有机碳与总氮比值(C/N)和δ13C指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为陆源和内源的混合来源,由于白盆珠水库具有供水功能,以及流域内水土流失控制措施,陆源有机质占比与珠江三角洲其他水库相比较低,约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盆珠水库 沉积物 210Pb 营养盐 源解析
下载PDF
白盆珠水利枢纽溢洪道弧形闸门启闭机技术改造方案
17
作者 肖段龙 刘细龙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6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白盆珠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由75.00m提高到76.00m,介绍了溢洪道弧形闸门启闭机的技术改造方案。
关键词 白盆珠水利枢纽 启闭机 改造方案
下载PDF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伟通 曾思金 +4 位作者 刘强 王盼 李海滨 朱慈佑 庄雪影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年第4期325-330,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证,确证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内共有940种(含变种)药用植物,隶属于188科578属,包括蕨类植物66种、裸子植物16种和被子植物858种。对区内药用植物习性特点、药用部位和优势科的分析表明,药用植物功能类型...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证,确证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内共有940种(含变种)药用植物,隶属于188科578属,包括蕨类植物66种、裸子植物16种和被子植物858种。对区内药用植物习性特点、药用部位和优势科的分析表明,药用植物功能类型以清热解毒为主,占21.56%;珍稀保护植物23种,包括15种兰科植物;莲花山白盆珠药用植物种数比面积为0.07,与邻近的象头山相近,低于鼎湖山、南昆山和罗浮山。此外,文中列出了区内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常见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功能和自然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 药用植物资源 保护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耐阴性观赏植物及其应用前景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伟通 刘强 +2 位作者 朱慈佑 罗献忠 庄雪影 《广东园林》 2016年第3期71-74,共4页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共记录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耐阴性观赏植物107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46科82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0种,单子叶植物37种和蕨类植物10种。分析其物种组成、生长类型、观赏部位及观赏性珍稀濒危植物,列出能...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共记录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耐阴性观赏植物107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46科82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0种,单子叶植物37种和蕨类植物10种。分析其物种组成、生长类型、观赏部位及观赏性珍稀濒危植物,列出能在半荫或林下环境长势较好的观赏种类、观赏特性、生境和用途。提出加强保护区野生耐阴性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阴性观赏植物 莲花山白盆珠 植物保护 珍稀濒危植物
下载PDF
白盆珠水库8.16洪水实时调度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海洋 刘宇 《广东水利水电》 2019年第5期35-37,共3页
洪水实时调度是水库遭遇大洪水时的实际操作过程,调度直接影响防洪效益的发挥和水库建筑物的安全,是对水库防洪调度原则的现实检验。结合白盆珠水库建库以来发生的洪水特点及实时调度情况,通过实时调度和设计调度的分析比较,研究洪水实... 洪水实时调度是水库遭遇大洪水时的实际操作过程,调度直接影响防洪效益的发挥和水库建筑物的安全,是对水库防洪调度原则的现实检验。结合白盆珠水库建库以来发生的洪水特点及实时调度情况,通过实时调度和设计调度的分析比较,研究洪水实时调度的合理性,同时对水库防洪调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水库遭遇大洪水提供调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盆珠水库 8.16洪水 洪水实时调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