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0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及其代谢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史美娜 张莉娟 +3 位作者 郑伟达 陈治新 黄月红 王小众 《肝脏》 2005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CCl4组(C组)。C组通过CCl4腹腔...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CCl4组(C组)。C组通过CCl4腹腔注射造模。至造模第9周,C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IL10治疗组(T组)和自然恢复组(R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MMP2、MMP9、TIMP1及Ⅰ、Ⅲ型胶原含量,HE染色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肝病理组织学显示,与M组比较,T组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P=0.001),而R组未见明显好转。与N组比较,MMP2、MMP9、TIMP1及Ⅰ、Ⅲ型胶原在M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T组显著降低(P<0.01),R组表达较M组有所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T组(P<0.01)。结论IL10可抑制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2、MMP9、TIMP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减弱细胞外基质合成,加速其降解进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肝纤维化 大鼠 细胞外基质 代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人肾系膜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抑制作用通过核因子κB介导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建粮 李晓玫 王海燕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对白细胞介素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作用机制。方法:用细胞ELISA法检测,CD54蛋白水平表达,以Northern杂交方法测定CD54的基因表达,采用电泳...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对白细胞介素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作用机制。方法:用细胞ELISA法检测,CD54蛋白水平表达,以Northern杂交方法测定CD54的基因表达,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法观察核因子kB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药理学 肾小球膜 CD54 肾小球疾病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对破骨细胞的分化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敏 于世凤 杨宗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 :观察IL 4对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终浓度为 10 -8mol·L-1的 1,2 5(OH) 2 D3 诱导成年小鼠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 ,在此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IL 4(0、0 .1、1、10 μg·L-1)以及用... 目的 :观察IL 4对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终浓度为 10 -8mol·L-1的 1,2 5(OH) 2 D3 诱导成年小鼠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 ,在此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IL 4(0、0 .1、1、10 μg·L-1)以及用IL 4的抗体中和IL 4。取IL 4(1μg·L-1)处理过的第 6天的培养上清液 ,先用抗IL 4抗体中和残余IL 4,再以体积分数 1% ,10 % ,2 0 % ,0加入另一新培养 4d含有骨片的骨髓细胞培养体系中 ,计数骨片上骨吸收陷窝数及面积 ,玻片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artrate resistantacidphosphatase ,TRAP)阳性多核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结果 :随IL 4(质量 )浓度的增加 ,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及面积数 ,玻片上的TRAP阳性细胞数呈量的依赖性的减少 ,加抗体组抵消了IL 4的抑制作用 ,加条件培养液组和未加组上述参数没有显著差别。结论 :IL 4具有抑制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的作用 ,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使其它细胞形成可溶性因子 ,可能是直接作用于靶细胞 (能分化为破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 ) ,使定向分化为TRAP阳性单核细胞的前体细胞转向分化为巨噬细胞 ,破骨细胞数目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药理学 破骨细胞 代谢 骨质吸收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陶媛 宁云红 郭承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芍药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机制,并选择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所介导T细胞转化后的效应分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进行验证。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芍药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机制,并选择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所介导T细胞转化后的效应分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进行验证。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库(BATMAN-TCM),筛选芍药甘草汤成分、靶点和葡萄膜炎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后使用软件插件ClueGO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混合完全弗氏佐剂及结核杆菌皮下注射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HE染色检测视网膜炎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FN-γ、IL-10含量。结果:芍药甘草汤中47种候选成分(白芍35种、炙甘草12种),涉及治疗葡萄膜炎作用靶点164个,拓扑分析关键靶点33个。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可能与细胞对活性氧的反应、多种细胞增殖与分化、一氧化氮与神经递质等分子的代谢调节、IL-6的细胞反应等生物过程有关,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途径、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芍药甘草汤可缓解大鼠视网膜炎症,降低炎症评分(P<0.01),减少IFN-γ和增加IL-10的含量(均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过程涉及多个重要炎症与免疫通路,这将成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葡萄膜炎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免疫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白细胞介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井野 刘金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64-865,共2页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药理学 白细胞介素-2 生物合成 胆汁淤积 代谢
下载PDF
IL-10对尾加压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夏春芳 霍勇 +3 位作者 尹航 薛林 张肇康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nterleukin 10 ,IL 10 )对血管活性肽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上 ,采用3H 胸腺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nterleukin 10 ,IL 10 )对血管活性肽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上 ,采用3H 胸腺嘧啶 (3H TdR)参入测定VSMCDNA合成速率 ,Westernblot及免疫沉淀法测定粘着斑激酶(focaladhensionkinase ,FAK)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IL 10 (10 -10 ~ 10 -8g·ml-1)呈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UⅡ (10 -8mol·L-1)诱导的VSMC3H TdR参入增加 (P <0 .0 5或P <0 .0 1)和FAK的活性上调 (P <0 .0 5 ) ,但各组间FAK的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 10可能通过抑制FAK活性的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药理学 尿紧张素类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下载PDF
通痹灵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软骨及其细胞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陈纪藩 赵诗哲 +2 位作者 陈光星 刘清平 陈宗良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5期365-368,i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通痹灵(TBL)抗软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做大鼠趾关节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软骨病变;培养软骨细胞,以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rIL-1β)体外刺激软骨细胞导致软骨... 目的探讨中药通痹灵(TBL)抗软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做大鼠趾关节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软骨病变;培养软骨细胞,以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rIL-1β)体外刺激软骨细胞导致软骨细胞基质降解作为药理模型,加用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并以地塞米松作为对照组,培养48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阿利新蓝法检测葡糖胺聚糖(GAG)含量;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NO的含量。结果①趾关节病理HE切片评价结果显示:通痹灵总碱组软骨破坏程度小于造模组(P<0.05〉;②不同浓度的rrIL-1β(1、10、100、500、1000ng/ml)促进了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降解(P<0.01),且呈量效关系;③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200、100、50、25mg/L)及地塞米松可明显地抑制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降解(P<0.01)及NO的产生(P<0.01)。结论通痹灵总碱可抑制CIA大鼠趾关节软骨破坏;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通痹灵总碱可对抗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的降解,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生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灵 胶原诱导型 关节炎 大鼠 软骨细胞 细胞代谢 重组白细胞介素-1β 药理学
下载PDF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与血清IL-10和hs-CRP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泠希 张赛丹 +1 位作者 朱俐俐 孙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70例老年MS患者和30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测...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70例老年MS患者和30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测量其血压、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以及血清IL-10和hs-CRP水平。血清IL-10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MS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0浓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hs-CRP浓度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MS组中,IL-10与HOMA-IR(r=-0.684,P=0.000)和FINS(r=-0.742,P=0.000)之间存在负相关;hs-CRP与BMI(r=0.372,P=0.002),HOMA-IR(r=0.276,P=0.021)和FINS(r=0.312,P=0.008)之间存在正相关。Stepwise回归分析提示,在MS组中FINS可能为IL-10的影响因素,BMI和FINS可能为hs-CRP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血清IL-10浓度显著降低,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存在低度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炎症 白细胞介素10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二至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梦雪 李涛 +3 位作者 赵泽宇 王瑾源 刘海朝 张翟轶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37-47,共11页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二至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作用靶点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二至丸的有效成分以及作用靶点,通过检索GEO数据库得到...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二至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作用靶点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二至丸的有效成分以及作用靶点,通过检索GEO数据库得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差异基因。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调控网络以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利用R包开展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并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分别用不同浓度(0.1、0.5、1、5、10、50、100、200μg/mL)二至丸醇提物培养液作用于肝细胞L02,根据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增殖率。将肝细胞L02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至丸醇提物各剂量(1、2、4μg/mL)组,采用油红O染色法,通过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各组细胞内的脂滴堆积情况。采用酶标仪测定各组细胞内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并以qPCR法检测肝细胞L02白细胞介素-6(IL-6)和JUN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共筛选出二至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11个主要的靶点基因和12个活性成分,GO功能富集提示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有急性期反应、调节血管生成、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外,还作用于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槲皮素、β-类固醇、山柰酚与转录因子AP-1(JUN)、IL-6能稳定结合。实验表明,二至丸可以显著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的肝细胞L02的脂质堆积以及炎症反应。结论 二至丸2味药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β-类固醇、山柰酚在抗氧化应激、炎症相关通路下,作用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透明质酸合酶2(HAS2)、JUN、IL-6等靶点发挥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网络药理学 木犀草素 槲皮素 Β-谷甾醇 山柰酚 白细胞介素-6 转录因子AP-1
原文传递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细胞因子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恒 邱明义 +4 位作者 梅家俊 沈关心 刘松林 寿折星 吕建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并比较乌梅丸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3在湖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 目的:观察中草药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并比较乌梅丸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3在湖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SD大鼠56只,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4组:正常组、乌梅丸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模型组,每组14只(雌雄各半)。应用2,4-二硝基氯苯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造模。②乌梅丸组:给予配制的乌梅丸液(中草药乌梅丸为本院自制,成分:乌梅16g,细辛6g,干姜10g,黄连16g,当归4g,附子6g,蜀椒4g,桂枝6g,生晒参6g,黄檗6g。按传统方法配制成含生药浓度分别为515g/L的水煎剂)3mL灌胃,1次/d;柳氮磺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3mL在造模后灌胃,1次/d;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以蒸馏水3mL灌胃,1次/d。各组均给药15d。③然后于第16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8,10,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④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由于每组大鼠在灌胃前随机抽取2只进行病理检查以及部分标本采集不合格,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乌梅丸组分别脱失2,4,5,3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以上各组大鼠分别为12,10,9,11只。①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8,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模型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柳氮磺胺吡啶组和乌梅丸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乌梅丸组明显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1)。②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0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柳氮磺胺吡啶组和乌梅丸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乌梅丸组明显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5)。结论:乌梅丸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的作用,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干预效果优于柳氮磺胺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结肠炎 溃疡性/中药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 乌梅丸/治疗应用 乌梅丸/药理学 肿瘤坏死因子/代谢 白细胞介索6/代谢 白细 介素8/代谢 白细胞介紊10/代谢
下载PDF
IL-10区域动脉灌注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林 程书榜 +2 位作者 高海斌 宋建明 陈剑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9-621,共3页
为探讨IL-1 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笔者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 0(4 0 0 0 0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取大鼠肺组织、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比较。结果示,AP... 为探讨IL-1 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笔者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 0(4 0 0 0 0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取大鼠肺组织、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比较。结果示,AP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可见明显出血和白细胞浸润;胰腺细胞坏死,大片液化,粒细胞浸润。IL-1 0治疗组大鼠肺出血和白细胞浸润较AP组明显改善;胰腺细胞坏死、液化,血管周围可见粒细胞浸润。两组动物肺和胰腺病理损害评分AP组显著高于LAI组(P<0.0 5)。提示IL-1 0 LAI能显著减轻AP动物的胰腺和肺组织损害,IL-1 0有望成为AP综合治疗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学 白细胞介素10/药理学 动脉灌注
下载PDF
小儿脓毒症致肝功能损害对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龙贵 黄建宝 +2 位作者 张新萍 熊裕娟 祝益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症致肝功能损害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比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PICU脓毒症组(34例)和非脓毒症组(36例)患儿肝功能、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比值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症致肝功能损害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比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PICU脓毒症组(34例)和非脓毒症组(36例)患儿肝功能、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比值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障碍有无差异及对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脓毒症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及肝功能障碍组IL-6、IL-10、IL-10: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致肝功能障碍,其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在脓毒症及肝功能损害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并发症 肝功能不全/病因学 白细胞介素10/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兔RPE细胞中核因子-κB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丽娅 马景学 +3 位作者 刘丹岩 安建斌 周娜磊 马月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4-812,共9页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早期释放的重要炎性因子,研究证实姜黄素能抑制IL-1β诱导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但其是否能够对PVR发挥抗炎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早期释放的重要炎性因子,研究证实姜黄素能抑制IL-1β诱导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但其是否能够对PVR发挥抗炎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兔RPE细胞移行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IL-1β诱导的RPE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数生长期原代培养的第4代兔RPE细胞进行实验,在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1.0和10.0μg/L的IL-1β作用于细胞24h,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筛选IL-1β最佳质量浓度。将培养的RPE细胞分为IL-1β组和姜黄素+IL-1β组,分别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1.0μg/L IL-1β和1.0μg/L IL-1β联合10μg/ml姜黄素作用于细胞24、48和72h,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培养的细胞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计算进入损伤区的细胞数,比较各组细胞的移行能力;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RPE细胞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 p65、IκB-α和COX-2在各组RPE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初分离的兔RPE细胞呈球形,细胞中可见大量黑色素颗粒;第4代细胞色素颗粒明显减少,接近融合的细胞形态为长梭形,呈拉网状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AE1/AE3)在细胞质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在培养24、48和72h移行的细胞数分别为(31.93±1.21)、(36.27±2.50)和(38.33±2.40)个,IL-1β组分别为(45.73±2.30)、(71.13±1.92)和(80.60±1.71)个,而姜黄素+IL-1β组分别为(13.13±2.20)、(14.93±1.10)和(12.60±1.51)个,各时间点IL-1β组细胞移行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姜黄素+IL-1β组移行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β质量浓度为1.0μg/L时,RPE细胞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峰,以1.0μg/L IL-1β的剂量进行后续实验。细胞培养后24、48和72h,姜黄素+IL-1β组细胞中COX-2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β作用于细胞后48h,细胞中NF—κB 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IL-1β组相比,各时间点姜黄素+IL-1β组细胞中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β组药物作用于细胞后48h细胞中IκB—α降至最低,各时间点姜黄素+IL-1β组细胞中IκB-α值均明显高于IL-1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细胞染色结果显示,IL-1β组RPE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NF—κB p65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表达较弱,姜黄素+IL-1β组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强度较IL-1β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细胞的细胞质中IκB-α表达强度明显减弱,而COX-2表达明显增强;与IL-1β组比较,姜黄素+IL-1β组细胞中IκB-α表达明显增强,而COX-2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姜黄素可抑制IL-1β引起的兔RPE细胞的移行,IL-1β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刺激细胞中COX-2的表达,姜黄素可通过阻断这一途径而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药理学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移行/药物作用 白细胞介素-1β/拮抗剂 和抑制剂细胞因子/代谢 炎症/病因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药物疗法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低浓度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的影响
14
作者 陈学军 李建军 +3 位作者 金立军 彭水先 杨沙宁 刘治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2005-2006,共2页
关键词 斯伐他汀/药理学 单核细胞/代谢 白细胞介素6/生物合成 冠状动脉疾病/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缬沙坦对CRP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的影响
15
作者 余兆新 陈学军 刘治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 :通过研究缬沙坦对 C反应蛋白 (CRP)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 (IL - 6 )的影响 ,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 CRP刺激单核细胞产生 IL... 目的 :通过研究缬沙坦对 C反应蛋白 (CRP)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 (IL - 6 )的影响 ,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 CRP刺激单核细胞产生 IL - 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 ,其峰值与缬沙坦抑制剂组比较。结果 :CRP刺激单核细胞 IL - 6合成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2 0 mg/L CRP诱导 IL - 6合成开始的时间是 4 h,在 2 4 h达高峰 ,其峰值是 (90 4± 77) ng/L。仅高浓度缬沙坦 (10 - 3mol/L )能抑制 2 0 mg/L CRP诱导的单核细胞 IL - 6合成。结论 :缬沙坦并不适用于抗细胞因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生物合成 单核细胞/代谢 C反应蛋白质 四唑类/药理学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vIL-10表达对小鼠MLC和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建辉 杨彦强 +2 位作者 陈永雄 黄凌虹 余学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病毒白介素 10 (vIL 10 )基因表达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反应和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方法】将vIL 10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取vIL 10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加入BABL/c和CBA/J混合淋巴细...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病毒白介素 10 (vIL 10 )基因表达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反应和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方法】将vIL 10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取vIL 10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加入BABL/c和CBA/J混合淋巴细胞中培养 ,液闪测量。在新生CBA/J小鼠心脏移植时 ,将vIL 10上清 10 μL(10 0 0pfu)注入移植心脏内 ,观察其对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结果】vIL 10抑制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其抑制效应随vIL 10病毒上清的增加而增加 ,逆转导病毒介导的vIL 10表达使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期从 (11± 1)d延长至 (2 8± 3)d (P <0 0 1)。【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vLL- 10表达抑制小鼠MLR ,使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药理学 心脏移植 逆转录病毒介导
下载PDF
氯诺昔康对胆道手术患者血清IL-2和IL-10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彤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7期1266-1267,1270,共3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对胆道手术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IO)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肝外胆管结石行开腹胆道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和对照组(n=30),氯诺昔康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氯诺昔康...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对胆道手术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IO)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肝外胆管结石行开腹胆道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和对照组(n=30),氯诺昔康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氯诺昔康8mg/20mL;对照组于麻醉前注入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注药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h和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2和IL-10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前血清IL-2和IL-10浓度变化无显著差异,手术结束即刻和术后6h、24h,对照组IL-2水平显著高于氯诺昔康组(P〈0.05),IL-10水平显著低于氯诺昔康组(P〈O.05)。【结论】氯诺昔康在胆道手术中能有效地抑制术后炎性因子血清IL-2产生并促进抗炎因子IL-10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消炎药 非甾类/药理学 白细胞介素2/血液 白细胞介素10/血液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长忠 王永青 +2 位作者 彭余江 邵波 余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 p65、IL-6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诺贝特组( n =49)及对照组( n =49),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 p65、IL-6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诺贝特组( n =49)及对照组( n =49),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即予以非诺贝特60 mg/(kg·d)灌胃,对照组则建立模型后予生理盐水2 ml/( kg·d)灌胃,以后各组分别每24小时灌胃一次等量非诺贝特/生理盐水,直至动物被处死,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2、24 h、3 d和7 d共7个亚组,每亚组各7只。取损伤灶周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挫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并比较脑挫伤灶周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非诺贝特组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P <0.05),且两组中二者均呈正相关( P <0.01);同时非诺贝特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 P <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非诺贝特可能通过降低NF-κB p65活性,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脂芬/药理学 颅脑损伤/药物疗法/代谢/病理学 NF-κB/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和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玮 李振英 陈学旻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4035-4037,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佐剂关节炎(AA)血清中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6(白细胞介素-6)以及Leptin(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ES对AA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AA模型。在致...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佐剂关节炎(AA)血清中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6(白细胞介素-6)以及Leptin(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ES对AA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AA模型。在致炎后第10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皮下注射内抑素2.5 mg/kg,连续7 d。直至第24天大鼠足爪肿胀度的抑制有显著性时,用放免法(RIA)测定大鼠血清中TNF-aI、L-6及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TNF-aI、L-6、Leptin水平低于造模组,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TNF-aI、L-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继发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组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TNF-aI、L-6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类/药理学 关节炎/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瘦素/代谢
原文传递
白介素-10对硫代乙酰胺诱发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其机制
20
作者 刘志勇 易坚 邹小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目的 探讨IL-10(白介素-10)基因治疗是否具有抗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于饮水中添加硫代乙酰胺以诱发小鼠肝纤维化形成,随后经由电穿孔基因传送法将人类IL-10表达载体导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0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采用S... 目的 探讨IL-10(白介素-10)基因治疗是否具有抗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于饮水中添加硫代乙酰胺以诱发小鼠肝纤维化形成,随后经由电穿孔基因传送法将人类IL-10表达载体导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0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采用Sircol胶原蛋白测定法检测肝脏中胶原蛋白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α1(collagen α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连分子-1(ICAM-1)、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血管细胞间黏连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0基因治疗可降低肝纤维化程度.Sircol胶原蛋白测定法显示,IL-10基因治疗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含量(P<0.0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IL-10基因治疗可降低TGF-β1、TNF-α、ICAM-1和TIMPs mRNA的表达.结论 电穿孔IL-10基因治疗可提供肝硬化一个新颖的治疗途径,并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药理学/代谢 基因疗法 肝硬化/药物疗法 硫代乙酰胺/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