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2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谷高玲 赵巍峰 +4 位作者 杨萌 赵国安 孙海燕 王显良 武慧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自愿者25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分析两组IL-12B...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自愿者25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分析两组IL-12B基因多态性,并测定冠状动脉狭窄度、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功能变化。结果 IL-12B基因rs15677380和rs14050311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7.24,P=0.045、0.021),rs15677380G等位基因和rs14050311C等位基因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OR=1.32、1.49)。结论 IL-12B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参与冠心病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白细胞介素12b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凤 孙朝晖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57-1260,1267,共5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nterleukin 12B,IL-12B)基因3'UTR A>C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88年11月-2014年4月...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nterleukin 12B,IL-12B)基因3'UTR A>C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88年11月-2014年4月关于IL-12B基因3'UTR A>C多态性与HCV感染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6项病例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1 396例患者和1 254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群中携带3'UTR C等位基因者发生HCV感染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12倍(OR=1.12,95% CI:0.90 ~ 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P>0.05).基于种族的亚组分析显示,亚裔人群中携带3&#39;UTR C等位基因者发生HCV感染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04倍(OR=1.04,95% CI:0.67~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P>0.05);非亚裔人群中亦未发现相关性(Z=1.56,P>0.05).结论 基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IL-12B基因3'UTR A>C多态性与HCV感染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b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基因连锁不平衡与原发性冻结肩的易感性
3
作者 申成凯 刘坤 +2 位作者 刘伟良 吕成昱 赵海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67-4372,共6页
背景:国内外大量文献证实白细胞介素1β的升高与原发性冻结肩相关,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白细胞介素1β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使得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原发性冻结肩的发生率。拟通过对白细胞介素1B... 背景:国内外大量文献证实白细胞介素1β的升高与原发性冻结肩相关,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白细胞介素1β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使得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原发性冻结肩的发生率。拟通过对白细胞介素1B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原发性冻结肩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突破口,寻找原发性冻结肩的易感基因。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1B基因中3个基因位点连锁不平衡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一组为184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另一组为260名健康对照人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1B基因位点-511C/T(rs16944)、+3954C/T(rs1143634)和-31C/T(rs1143627)的基因型,并比较分析这3个位点连锁不平衡概率以及形成单倍体与原发性冻结肩患病风险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原发性冻结肩中rs1143634位点和rs1143627位点CT基因型比例明显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对照组中rs16944、rs1143634、rs1143627位点趋于平衡(D’值<0.1),而原发性冻结肩组中rs1143627与rs1143634位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连锁不平衡(D’值=0.595);单倍体型TTT相较于CCT型可使得原发性冻结肩风险增加6.66倍(TTT,OR=6.66,95%CI=1.59-27.88,P=0.0097)。结果表明,在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B基因rs1143627与rs1143634位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连锁不平衡;由3个基因位点形成的单倍体型TTT可能会增加罹患原发性冻结肩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冻结肩 白细胞介素1b 连锁不平衡 基因多态性 基因位点 基因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翟宇强 石硕文 +2 位作者 谭云鹤 曹志平 杨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2B基因(IL-12B)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膀胱癌及癌旁组织78例,比较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质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2B基因(IL-12B)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膀胱癌及癌旁组织78例,比较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质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1)膀胱癌组织IL-12B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明显多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P=0.001);(2)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IL-12B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的PM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01);(3)膀胱癌组织IL-12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2.832,P=0.012).结论 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失活与膀胱癌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白细胞介素-12b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联合免疫的细胞免疫应答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晖 李强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0,244,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 MTb8.4 白细胞介素12 联合免疫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提高HBV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德伟 周永兴 +4 位作者 焦成松 冯志华 李谨革 连建奇 姚志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观察编码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bl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基因疫苗pCR3.1 S及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pWRG316 9,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 ,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免疫 8w... 目的 :观察编码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bl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基因疫苗pCR3.1 S及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pWRG316 9,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 ,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免疫 8w后 ,pCR3 1 S及共注射IL 12真核表达载体组血清 45 0nmA值分别为 0 87± 0 1及 1 6 7± 0 15。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 6 4%及 73 3%± 8 8% ,两组差异显著 ,CTL细胞杀伤活性在抗CD4单克隆抗体处理脾细胞悬液后无明显改变 ,抗CD8单克隆抗体处理后明显降低。结论 :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 ,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CD8+ 执行。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乙型肝炎表达抗原 IL-12 真核表达载体 白细胞介素12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携带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腺病毒载体(AdCMVIL-12)抗B16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航 王建伟 +4 位作者 车广华 张海英 苑晓军 陈立 陈远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腺病毒载体 AdCMVIL-12 b16细胞 黑色素瘤 实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转染及其在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军 孙奋勇 +2 位作者 李辰 颜艳灵 张翼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 :探索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IL - 12 )基因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mIL - 12基因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 ,通过电穿孔转染B16F10细胞 ,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后 ,应用PCR、RT -PCR及Westernblo... 目的 :探索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IL - 12 )基因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mIL - 12基因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 ,通过电穿孔转染B16F10细胞 ,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后 ,应用PCR、RT -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mIL - 12基因在B16F10细胞中的整合及表达。结果 :在DNA、mRNA及蛋白质 3个水平均证实mIL - 12基因已转染到B16F10细胞中并表达。结论 :mIL - 12基因可成功地转染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并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IL - 12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的基因瘤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黑色素瘤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2B+1188(A/C)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松道 张阳 蔡振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亚基p40(IL-12B)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以及对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57例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亚基p40(IL-12B)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以及对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组)和122名健康对照(对照组)IL-12B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的基因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浆HBVDNA水平。结果慢性乙肝组IL-12B+1188(A/C)位点AA、A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4%、42.0%、23.6%,对照组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7.5%、39.3%、13.2%。慢性乙肝组与对照组间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AA+AC)之间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P=0.027;ORCC=1.797,95%CI1.051~3.073)。慢性乙肝组等位基因A、C分布频率分别为55.4%、44.6%,对照组分别为67.2%、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4,P=0.005;ORA=0.824,95%CI0.722~0.941;ORC=1.360,95%CI1.094~1.691);慢性乙肝患者中高水平≥5.0×102拷贝/ml(HBVDNA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低水平<5.0×102拷贝/ml(HBV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0,P=0.002)。结论 IL-12B3′非翻译区+1188(A/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相关,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慢性乙肝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有利于HBVDNA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12 等位基因
下载PDF
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联合治疗小鼠B16黑色素瘤
10
作者 高航 王建伟 +2 位作者 车广华 张海英 陈远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6-999,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AdCMVIL-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AdCMVGM-CSF)的腺病毒载体联合应用对B16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后,待瘤体直径达5mm时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 目的:研究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AdCMVIL-12)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AdCMVGM-CSF)的腺病毒载体联合应用对B16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后,待瘤体直径达5mm时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dCMVIL-12组、AdCMVGM-CSF组、AdCMVIL-12加AdCMVGM-CSF组(联合治疗组)和AdCMVLacZ组(对照组),每组12只,并于肿瘤组织局部分别多点注射相对应剂量的腺病毒载体,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2和GM-CS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治疗30 d后,联合治疗组肿瘤平均体积为(60.73±11.36)mm3,与对照组、AdCMVIL-12组和AdCMVGM-CSF组[分别为(675.18±80.59)、(186.91±19.15)和(223.45±23.11)mm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同时,AdCMVIL-12与AdCMVGM-CSF联合基因治疗可有效延长IL-12和GM-CSF的表达时间,并且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杀伤率为(69.53±9.20)%。结论:IL-12与GM-CSF联合基因治疗可增强荷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能有效降低单独应用AdCMVIL-12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黑色素瘤 实验性 基因疗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B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玉梅 吴振兰 +3 位作者 宋会会 赵建强 李玉洁 王振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 URSA患者83例(URSA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妇女90例(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IL-12B基因多态性。结果在IL-12B基因启动子区共发现2个单...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 URSA患者83例(URSA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妇女90例(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IL-12B基因多态性。结果在IL-12B基因启动子区共发现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即-671G/T和-405G/T,两组IL-12B基因-671G/T、-405G/T多态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RSA组-671T/-405G单体型比例(0.65%)高于对照组(0.41%),P<0.05。结论 IL-12B基因启动子区单体型-671T/-405G基因型可能与URSA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12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白细胞介素10与12、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及病毒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力毅 玉艳红 +2 位作者 宣伟军 吴继周 黄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阳性组、阴性组间对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及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血清IL-10(80.96±30.86vs72.11±24.19 mg/L)I、L-12(41.33±15.10vs35.98±14.47 mg/L)、TNF-α(56.04±27.05vs38.01±10.49 mg/L)、IFN-γ(19.81±12.29vs16.55±8.99mg/L)和HBV DNA(108.2478±0.9826vs105.8876±1.4822拷贝/ml)的水平明显高于BCP变异阴性组。结论HBV BCP变异可导致血清IL-10I、L-12、TNF-α、IFN-γ和病毒复制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基因启动子 基因变异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
下载PDF
应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人单链白细胞介素12融合基因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梅 司履生 王一理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构建人单链白细胞介素 12 (hsc IL- 12 )融合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 hsc IL- 12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重组 PCR技术将 h IL - 12 p40和 p35亚单位两段编码序列的 c DNA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 (G... 目的构建人单链白细胞介素 12 (hsc IL- 12 )融合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 hsc IL- 12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重组 PCR技术将 h IL - 12 p40和 p35亚单位两段编码序列的 c DNA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 (Gly4Ser) 3碱基序列进行前后拼接 (IL- 12 p40 -多肽接头 - p35 ) ,构建 hsc IL- 12融合基因 ,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进一步将 hsc IL - 12融合基因插入 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 ,转染 COS- 7细胞表达 hsc IL - 12融合蛋白 ,并行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该融合基因经 DNA序列分析表明 :p40、p35、linker的连接顺序、方向及序列完全正确 ,融合基因可在 COS- 7细胞中表达hsc IL- 12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显示该融合蛋白分子量为 70 0 0 0 u,可与鼠抗人 IL- 12 p40 /p70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重组 PCR技术是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R 白细胞介素12 人单链白细胞介素 融合基因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及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肝癌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家和 范瑞芳 +5 位作者 钱其军 尤天庚 薛惠斌 苏长青 曹惠芳 吴孟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和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构建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后对实验性肝癌大鼠进行肝癌局部注射,观察对肝癌细胞的... 目的:研究利用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和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构建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后对实验性肝癌大鼠进行肝癌局部注射,观察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毒性反应。结果:携带mIL-12/hIL-2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肿瘤内局部注射明显抑制了肝肿瘤的生长。肝癌接种后第1,3,5,7天治疗组大鼠35d生存率分别为100%,100%,30%,10%。IL-12+IL-2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逆转录病毒空载体对照组(P<0.01)、IL-2治疗组(P<0.01)和IL-12治疗组(P<0.05)。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肝癌局部注射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2 肝肿瘤 基因治疗 肝内注射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爱军 苏琦 +2 位作者 田锋 姚育红 曾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湖南衡阳地区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易感基因型。方法52例胃癌患者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55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均经快速尿素酶和PCR检... 目的探讨湖南衡阳地区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易感基因型。方法52例胃癌患者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55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均经快速尿素酶和PCR检测HP,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C/C、T/T进行测序,比较各基因型在胃癌组和胃炎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IL-1B-31T、IL-1B-511T等位基因和IL-1B-31T/T、IL-1B-511T/T基因型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高于胃炎组(P〈0.05),OR值分别为1.97(95%CI=1.15-3.59)、2.52(95%CI=1.45-4.39)和2.71(95%CI=1.10-6.66)、3.33(95%CI=1.14-9.73)。在伴有HP感染的群体中进行比较,IL-1B-31位点各基因型未见明显差异;但IL-1B-511T等位基因和IL-1B-511T/T基因型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高于胃炎组(P〈0.05),OR值分别为2.16(95%CI=1.10-4.23)和3.43(95%CI=1.01-11.62)。结论在湖南衡阳地区IL-1B-31T/T、IL-1B-511T/T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在HP被感染后IL-1B-511T/T基因型可能为湖南衡阳地区胃癌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b 基因多态性 胃癌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2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新华 敖敬群 +3 位作者 杨林 龙綮新 王珣章 陈曲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7,共5页
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 ,由p4 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根据hIL 12的结构特点 ,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 12的p4 0和p35两亚基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细胞中 ,并经同... 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 ,由p4 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根据hIL 12的结构特点 ,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 12的p4 0和p35两亚基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细胞中 ,并经同源交换分别插入酵母基因组AOX1区域 ,构建成含hIL 12双亚基基因的酵母工程菌PichiapastorisX33 p4 0 p35 .经 0 .5 %甲醇诱导 ,p4 0和p35两亚基在同一酵母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并组装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基因 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 LiCl二次转化 活性表达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12融合蛋白编码基因的构建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军 赵鸿 +5 位作者 钟彦伟 刘妍 杨继珍 董菁 斯崇文 王勤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12的融合基因,并进行初号表达。方法通过重叠序列引物的设计与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将小鼠IL-12的40kDa多肽链基因与35kDa多肽链基因,以甘氨酸接头(Gly4Ser)3序列连接成为融合蛋白编码基因,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 目的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12的融合基因,并进行初号表达。方法通过重叠序列引物的设计与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将小鼠IL-12的40kDa多肽链基因与35kDa多肽链基因,以甘氨酸接头(Gly4Ser)3序列连接成为融合蛋白编码基因,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SVT2,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型IL-12。结果构建的小鼠IL-12表达载体经测序无突变发生。以G418筛选转染的SVT2细胞,获得数十个抗性细胞克隆,测定其IL-12生物学活性,分泌量达52.1~112.6pg/ml。表达的融合型小鼠IL-12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融合蛋白 编码基因 小鼠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潞 韦贵将 +4 位作者 谢克恭 王俊利 林佳杰 乔宁宁 唐毓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290-4296,共7页
背景:研究提示白细胞介素12可能在骨关节结核发生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2A基因rs568408 G/A和白细胞介素12B基因rs3212227 A/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相关性及其与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白细... 背景:研究提示白细胞介素12可能在骨关节结核发生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2A基因rs568408 G/A和白细胞介素12B基因rs3212227 A/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相关性及其与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和DNA测序方法对15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病例组)及1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rs568408和rs3212227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各基因型与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合已检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分析2位点基因型与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白细胞介素12A基因rs568408 G/A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2B基因rs3212227 A/C位点在对照组与骨关节结核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个位点的4种单倍型在对照组和骨关节结核组中的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rs568408位点野生型GG和GA+AA突变型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s3212227位点野生型AA和AC+CC突变型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白细胞介素12A基因rs568408 G/A和白细胞介素12B基因rs3212227 A/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广西壮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关节结核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霞 都治香 +1 位作者 王娜 孟亚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6-1351,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尤其易于导入和表达外源基因,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载体具有明显优越性。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负载白细胞介素12重组腺病毒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尤其易于导入和表达外源基因,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载体具有明显优越性。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负载白细胞介素12重组腺病毒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1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水平。将SKOV3卵巢癌细胞与白细胞介素12重组腺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共培养,对照组为SKOV3细胞与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共培养,MTT法测定SKOV3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结论:(1)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12基因成功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转染后细胞有白细胞介素1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空病毒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2表达;(2)培养48 h,白细胞介素12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水平为(68.78±12.35)μg/L,空病毒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2;(3)白细胞介素12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对SKOV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转染组SKOV3细胞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G2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组SKOV3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转染白细胞介素1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表达白细胞介素12,其培养上清液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组织工程 细胞 骨髓干细胞 基因转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12及白细胞介素2基因联合治疗大鼠肝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家和 范瑞芳 +5 位作者 钱其军 尤天庚 薛惠斌 苏长青 曹惠芳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目的 :研究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 IL- 12 )和人白细胞介素 2 (h IL- 2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构建携带 m IL- 12基因、h IL- 2基因及 m IL- 12 +h IL-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 目的 :研究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 IL- 12 )和人白细胞介素 2 (h IL- 2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构建携带 m IL- 12基因、h IL- 2基因及 m IL- 12 +h IL- 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 GCIL12 EXPN、PA317- GCXEIL2 PN和 PA317- GCIL12 EIL2 PN,分别与肝癌细胞 CBRH3以 1∶ 1混合接种于大鼠腹腔。观察其生存时间。 结果 :生理盐水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 (PA317- GCXEXPN)和 h IL - 2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5± 1.2 ) d、(8.3± 0 .9) d和 (16 .7± 1.7) d;m IL - 12治疗组和 m IL - 12 +h IL - 2治疗组均长期存活。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与CBRH3的比例为 1∶ 10 0混合时 ,m IL - 12 +h IL - 2治疗组仍能长期存活 ,而 m IL - 12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5 .7± 1.8) d。腹腔接种 CBRH3后 1、3、5、7d,采用 m IL- 12 +h IL- 2治疗后 35 d生存率分别为 10 0 %、10 0 %、30 %、15 %。 结论 :携带 m IL- 12和 h IL - 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介导 白细胞介素12 细胞 基因治疗 腹腔内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