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霍乱沙门菌SC500运载TGEVS与猪IL-15融合基因疫苗的稳定性及免疫安全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国全 郭万柱 +3 位作者 孙志勇 王印 王小玉 林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1-877,共7页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SC500作为TGEV S与IL-15融合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运载体的稳定性与免疫安全性,将外源表达质粒pCC-S-IL-15、pCI-S-IL-15及空载体质粒pCC-neo、pCI-neo转化SC500,采用体外增殖试验研究不同质粒在SC500中...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SC500作为TGEV S与IL-15融合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运载体的稳定性与免疫安全性,将外源表达质粒pCC-S-IL-15、pCI-S-IL-15及空载体质粒pCC-neo、pCI-neo转化SC500,采用体外增殖试验研究不同质粒在SC500中的稳定性,携带质粒的SC500对ST细胞的黏附率、侵袭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BALB/c小鼠口服免疫试验研究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及SC500对小鼠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外源目的基因影响表达载体在运载体内的稳定性,就载体类型而言,对pCI-neo的影响大于对pCC-neo的影响;携带目的基因的外源质粒影响SC500对ST细胞的黏附率和侵袭率,pCC-neo影响大于pCI-neo;外源质粒影响SC500在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pCC-neo影响大于pCI-neo;SC500在体内的增殖中,其所运载的质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SC500运载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免疫小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免疫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菌 TGEV—S基因 白细胞介素15基因 稳定性 免疫安全性
下载PDF
内江猪IL-15基因的表达与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国全 郭万柱 +5 位作者 王印 徐志文 朱玲 林华 张博 王小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参照GenBank中猪IL-15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经由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的内江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猪IL-15基因;构建其成熟肽原核表达载体pMAL-pIL-15,在Rosetta(DE3)pLysS中表达;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I-pIL-15,与pCI-gD(PRV... 参照GenBank中猪IL-15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经由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的内江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猪IL-15基因;构建其成熟肽原核表达载体pMAL-pIL-15,在Rosetta(DE3)pLysS中表达;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I-pIL-15,与pCI-gD(PRV)联合免疫雌性BALB/c小鼠以研究其免疫增强作用。测序结果显示,内江猪IL-15基因与发表的猪IL-1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含48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约为52.5 ku,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7%。Western-blot检测显示,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为麦芽糖结合蛋白的融合蛋白。MTT法试验证实,该融合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透析复性后,可明显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小鼠免疫试验显示,pCI-pIL-15能够促进小鼠脾CD4+、CD8+T细胞增殖,加强PRV-gD基因疫苗特异性中和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江猪 白细胞介素15基因 分子克隆 表达 免疫增强作用
下载PDF
IL-15转染人CIK细胞对HT-29的杀瘤效果探究
3
作者 王柏涛 梁宇堃 +2 位作者 王丙萍 杨超旗 高艳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IL-15)转染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HT-29[人结肠癌(CRC)细胞株]的杀瘤效应。方法从血液样本制备CIK细胞后,用含IL-15的慢病毒感染CIK细胞,制备转基因CIK细胞(IL-15-CIK细胞)。将IL-15-CIK细胞、...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IL-15)转染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HT-29[人结肠癌(CRC)细胞株]的杀瘤效应。方法从血液样本制备CIK细胞后,用含IL-15的慢病毒感染CIK细胞,制备转基因CIK细胞(IL-15-CIK细胞)。将IL-15-CIK细胞、CIK细胞分别与HT-29细胞共培养,按效靶比5︰1、10︰1、20︰1、25∶1培养14 d。分别评估IL-15-CIK细胞、CIK细胞对HT-29细胞的IL-15、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和杀瘤效应。结果成功制备CIK细胞及IL-15-CIK细胞。效靶比25∶1,IL-15-CIK细胞与CIK细胞对CRC细胞的杀伤最高(72.56%±5.66%、52.33%±3.46%),且两种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IL-15-CIK细胞对HT-29细胞的杀伤能力强于CIK细胞。在IL-15-CIK细胞及CIK细胞培养7 d、11 d、14 d中,两种细胞上清液中IL-15、IFN-γ及TNF-α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杀瘤后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L-15-CIK细胞中观察到,TNF-α含量在11 d与14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CIK细胞及CIK细胞以E∶T=25∶1对HT-29细胞株作用后,检测到两种细胞上清液中IL-15、TNF-α、IFN-γ含量较作用前含量增加[IL-15-CIK细胞:IL-15(45.37±2.15)pg/mL vs(35.49±1.09)pg/mL,TNF-α(34.83±1.63)pg/mL vs(28.04±0.41)pg/mL,IFN-γ(42.34±1.50)pg/mL vs(26.08±0.57)pg/mL。CIK细胞:IL-15(21.18±0.76)pg/mL vs(20.34±1.07)pg/mL,TNF-α(20.04±3.03)pg/mL vs(18.04±0.27)pg/mL,IFN-γ(23.90±1.33)pg/mL vs(19.06±0.34)pg/mL]。结论IL-15-CIK细胞对CRC细胞株的杀伤能力较CIK细胞强,应用IL-15转染人CIK细胞可增强CIK细胞杀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IL-15) 白细胞介素15(IL-15)基因 CIK细胞 杀瘤效应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基因敲除小鼠的类精神疾病行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毅 杨健 +3 位作者 贾立娜 马超 刘鑫垚 孙作厘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IL-15Rα)基因敲除对小鼠类精神疾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的基因敲除小鼠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组,并以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小鼠基因型鉴定,通过筑巢实验、社会交互实验及糖水偏...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IL-15Rα)基因敲除对小鼠类精神疾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的基因敲除小鼠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组,并以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小鼠基因型鉴定,通过筑巢实验、社会交互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分析IL15Rα基因敲除小鼠的类精神疾病行为。结果PCR实验显示,野生型条带为171 bp,纯合子条带为280 bp,杂合子条带为171 bp和280 bp。本研究共纳入8只野生型、14只杂合子和12只纯合子进行行为学检测。(1)筑巢评分:与野生型相比,纯合子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筑巢功能障碍,筑巢评分[(1.58±0.79)分]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2.71±0.95)分,P<0.05],杂合子小鼠的筑巢评分[(2.21±1.05)分]介于野生型和纯合子小鼠之间,与野生型及纯合子型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三箱社交实验:纯合子小鼠在陌生小鼠所在箱中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与空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距离:(22395±8664)mm比(18057±3438)mm;运动时间:(178.5±49.05)s比(161.1±49.84)s;t值分别为1.612、0.865,均P>0.05];杂合子小鼠在陌生小鼠所在箱中运动距离明显长于空笼[(25454±12106)mm比(16618±7542)mm,t=2.295,P=0.030];野生型小鼠在陌生小鼠箱中的运动距离及运动时间均显著长于空笼[(21358±5278)mm比(14800±4726)mm、(190.4±70.36)s比(102.0±32.64)s;t值分别为2.267、2.573,均P<0.05]。(3)糖水偏好实验:结果显示,IL-15Rα基因敲除小鼠未表现出明显的快感缺失,与野生型小鼠糖水偏好率[(87.97±5.18)%]比较,纯合子和杂合子小鼠糖水偏好率[分别为(80.02±16.59)%、(84.84±6.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5Rα敲除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类精神疾病行为,包括筑巢及社交功能障碍,但未表现出抑郁相关快感缺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基因 基因敲除 精神疾病 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