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白细胞介素-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效果的Meta分析
1
作者 赵惠敏 李秀业 +3 位作者 刘领 杨霁 吴文杰 薛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36-38,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中心检索有关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截至2024年3月,对数据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 目的:系统评价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中心检索有关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截至2024年3月,对数据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共8717例患者,试验组4593例,对照组41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FEV1、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5 哮喘 单克隆抗体 META分析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肺部炎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尹志勤 曲书强 +1 位作者 张凤蕴 王亚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572-1573,共2页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雾化液与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肺部过敏性炎症抑制作用及其对血清IL-5的影响,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哮喘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的差异。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清蛋白致敏...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雾化液与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肺部过敏性炎症抑制作用及其对血清IL-5的影响,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哮喘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的差异。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法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布地奈德组每次激发前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组每次激发予地塞米松(0.2mg/kg)腹腔注射。用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IL-5水平。采血后取肺,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哮喘组大鼠肺及支气管的病理改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布地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哮喘组血清IL-5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布地奈德组及地塞米松组血清IL-5水平均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哮喘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局部吸入治疗可明显抑制哮喘大鼠肺部过敏性炎症反应,改善过敏性哮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炎症 过敏性 白细胞介素-5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5调节变应性鼻炎骨髓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向东 韩德民 +4 位作者 周兵 魏永祥 白文忠 刘仲燕 鞠淑英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8-450,I005,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5 (interleukin 5 ,IL 5 )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反应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 6~ 8周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实验组 10只和对照组 10只 ,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 ,瑞氏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5 (interleukin 5 ,IL 5 )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反应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 6~ 8周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实验组 10只和对照组 10只 ,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 ,瑞氏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比例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髓中IL 5的表达。结果 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涂片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变应性鼻炎模型外周血涂片中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涂片中IL 5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涂片中IL 5阳性细胞比例和嗜酸粒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R =0 85 ,P <0 0 1)。结论 骨髓IL 5的表达能促进嗜酸粒细胞增生和迁徙 ,抑制骨髓中IL 5介导的嗜酸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可能开辟治疗炎症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5 变应性鼻炎 骨髓反应 实验研究 常年性 嗜酸粒细胞增多
下载PDF
麻疹疫苗注射对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4、5的下调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檀卫平 麦贤弟 +5 位作者 黄绍良 赵莉 吴葆菁 黄花荣 朱昌国 吴燕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研究麻疹疫苗 (麻苗 )反复注射治疗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合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 (ABC ELISA)法测定麻苗反复注射治疗前后 13例哮喘患儿 (麻苗治疗组 )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 目的 研究麻疹疫苗 (麻苗 )反复注射治疗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合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 (ABC ELISA)法测定麻苗反复注射治疗前后 13例哮喘患儿 (麻苗治疗组 )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 (IL 4 )、IL 5与血清总IgE水平 ,荧光酶联免疫法在发玛西亚CAP系统中检测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水平 ,并与 12例对照治疗组哮喘患儿及 17例正常对照组小儿比较。结果 麻苗治疗后IL 4、IL 5、血清总IgE、血清ECP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显著降低 (P <0 .0 5 )。血浆及PBMC培养上清液IL 4与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 (r =0 .75 3,0 .737 P <0 .0 0 1) ;血浆及PBMC培养上清液IL 5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 (r=0 .6 87,0 .6 4 5  P<0 .0 1) ,同时与血清ECP水平呈正相关 (r=0 .6 36 ,0 .4 0 P <0 .0 1,P <0 .0 5 )。结论 麻苗反复注射是通过下调哮喘患儿IL 4、IL 5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注射 哮喘 白细胞介素4、5 白细胞介素5 儿童
下载PDF
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5和13的表达 被引量:23
5
作者 姚娟 李冰 郑晓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背景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在过敏性结膜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作用是否一致尚有待证明.目的 探讨IL-4、IL-5和IL-13在不同类型过敏性... 背景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在过敏性结膜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作用是否一致尚有待证明.目的 探讨IL-4、IL-5和IL-13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20例40眼、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患者20例40眼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AC)患者20例40眼,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20人40眼作为正常对照.用消毒刮刀在上睑结膜刮取结膜上皮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中IL-4、IL-5和IL-1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1μl毛细玻璃管于受试者下睑颞侧睑缘处吸取泪液4μl,Luminex液相芯片测定受试者泪液中IL-4、IL-5和IL-1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表明,VKC组、SAC组和PAC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均可见到IL-4、IL-5和IL-13的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结膜上皮细胞中未发现IL-4、IL-5和IL-13的表达.以正常对照组IL-4、IL-5和IL-13 mRNA的表达量为对照,VKC组、SAC组和PAC组中IL-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11±1.24、2.71±0.71和2.00±0.80,IL-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2±0.43、2.07±0.45和1.47±0.50,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44±0.66、4.35±1.26和2.39±0.86,4个组间IL-4、IL-5和IL-13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32、220.18、162.49,均P<0.01);其中VKC组IL-4、IL-5和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AC组和PAC组,SAC组IL-4、IL-5、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P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受试者泪液中未检测到IL-4、IL-5和IL-13表达,VKC组泪液中IL-4、IL-5和IL-13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4.06±3.50)、(10.88±1.82)和(34.28±8.42) pg/ml,SAC组分别为(7.71±0.65)、(5.10±1.33)、(23.77±6.29) pg/ml,PAC组分别为(3.30±1.50)、(2.43±1.28)和(17.67±4.28)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0.29、260.49、128.23,均P<0.01);其中VKC组IL-4、IL-5、IL-13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SAC组和PAC组,SAC组IL-4、IL-5和IL-13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L-4、IL-5和IL-13参与多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但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眼表的表达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免疫 T淋巴细胞 眼部炎症/免疫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 介素-13 上皮细胞/眼 泪液
下载PDF
射干麻黄煎剂影响哮喘豚鼠外周血浆白细胞介素5,10的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洪慧 杨帆 +1 位作者 刘星辰 杨轶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豚鼠外周血浆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生理性平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2在广东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Hartley种雄性豚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哮喘豚鼠外周血浆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抑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生理性平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2在广东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Hartley种雄性豚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中药0.16g/mL浓度组、中药0.32g/mL浓度组、中药0.64g/mL浓度组,1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哮喘动物模型。建模第22天,于每次卵蛋白溶液激发后1h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给药量均为23.25mL/kg。①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②激素治疗组精确称取醋酸强的松片33.33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③氨茶碱治疗组精确称取氨茶碱片10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④中药配方:射干9g,麻黄12g,半夏12g,紫菀9g,款冬花9g,大枣12g,细辛9g,生姜12g,五味子12g。中药0.16g/mL浓度组生药用量为上述配方的1/2,中药0.32g/mL浓度组生药用量与上述配方相同,中药0.64g/mL浓度组生药用量为上述配方的1倍。各组生药分开煎制,按传统煎药方法制300mL中药煎剂,每毫升溶液含生药量分别为0.16g,0.32g,0.64g。⑤分别于建模第21,28天心脏穿刺取血,离心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结果:实验选取70只豚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后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浓度的变化:①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治疗前后均基本相似(P>0.05)。②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5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30.21±19.43),(507.14±56.17);(173.69±28.97),(507.60±51.29)ng/L;P均<0.05];但白细胞介素10浓度均与正常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③中药0.16,0.32,0.64g/mL浓度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5浓度均低于治疗前[(265.61±42.55),(505.83±33.62);(193.34±29.84),(506.66±51.29);(166.30±36.44),(505.91±66.16)ng/L;P均<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白细胞介素10浓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或0.01),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中药射干麻黄汤能改善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失衡,从而起到抑制炎症、缓解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麻黄汤/治疗应用 哮喘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0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白细胞介素5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路明 郭爱华 +3 位作者 武怡 徐春萍 朱萍 姚福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14-615,共2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白细胞介素-5(sIL-5)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sICAM-1和sIL-5浓度,并与20例正常婴儿对照比较。结果 RSV毛支患...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白细胞介素-5(sIL-5)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sICAM-1和sIL-5浓度,并与20例正常婴儿对照比较。结果 RSV毛支患儿sICAM-1、sIL-5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sICAM-1、sIL-5参与婴儿RSV毛支的免疫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5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5与干扰素-γ介导的Th2/Th1失衡在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爱英 史雅楠 +3 位作者 宋英鸾 张勋 崔莉 王亚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IL-5与INF-γ在患儿的腺样体组织、中耳积液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我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单纯腺样体肥大组及腺... 目的通过检测IL-5与INF-γ在患儿的腺样体组织、中耳积液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我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单纯腺样体肥大组及腺样体肥大伴OME组患儿各20例,检测OME患儿腺样体组织、中耳积液及血清中IL-5与INF-γ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腺样体肥大组与OME组两组间比较腺样体组织中IL-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P<0.05)。两组间比较血清中IL-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OME组内比较IL-5的表达:腺样体组织与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5,P<0.05)。腺样体组织与中耳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6,P<0.05)。血清与中耳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样体肥大组与OME组两组间比较腺样体组织中INF-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8,P>0.05)。两组间比较血清中INF-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9,P>0.05)。伴发OME组内比较INF-γ的表达:腺样体组织与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0,P<0.05)。腺样体组织与中耳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5,P<0.05)。血清与中耳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05)。结论 Th2型细胞因子活化亢进,Th2/Th1失衡,导致腺样体局部免疫异常,可能是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发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 白细胞介素-5 T辅助细胞 干扰素-Γ
下载PDF
加味六安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5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霍婧伟 魏丽娜 +3 位作者 苟旭蕾 张媛 王东升 吴力群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六安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加味六安煎低、中、高剂量组。以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复制咳嗽变异... 目的探讨加味六安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加味六安煎低、中、高剂量组。以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咳嗽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含量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EOS)计数。结果 (1)咳嗽次数:CVA模型组较其余各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加(P<0.001);与CVA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2)EOS计数: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计数明显升高(P<0.05);(3)TNF-α值:CVA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NF-α值明显增高(P<0.05),高剂量组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IL-5值:CVA模型组血清IL-5值较其余各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清IL-5值较其余各治疗组比较降低最明显(P<0.05)。结论加味六安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VA大鼠血清TNF-α、IL-5水平,改善CVA大鼠咳嗽症状、降低EOS数量,从而达到治疗CV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六安煎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5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领 赵淑敏 +4 位作者 卢青 薛兵 李秀业 杨霁 吴文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对43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同期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观察IL-5/IL-10与FEV1%、... 目的探讨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对43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同期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观察IL-5/IL-10与FEV1%、PEE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增高而IL-10浓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比缓解期增高,而IL-10浓度低于缓解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IL-5/IL-10与FEV1%、PE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25和-0.5147(P值均<0.05)。结论IL-5、IL-10水平变化参与了哮喘发病,其检测有助于哮喘气道炎症状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转录因子GATA-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华斌 韩德民 +1 位作者 周兵 刘仲燕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9-482,共4页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转录因子GATA-3和白细胞介素4(IL-4)、IL-5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1例对照鼻黏膜组织中GATA-3和IL4、IL-5的表达。结果 23...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转录因子GATA-3和白细胞介素4(IL-4)、IL-5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1例对照鼻黏膜组织中GATA-3和IL4、IL-5的表达。结果 2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20例GATA-3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占86.9%;PCR反应后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对照鼻黏膜组织中GATA-3相对密度分别为0.602±0.117和0.134±0.025;IL-4和IL-5的含量分别为(135.5±66.4)pg/mg和(77.5±29.4)pg/mg。GATA-3与IL-4、IL-5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5和0.62,P均<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GATA-3表达增高与IL-4、IL-5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GATA-3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5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梅俊杰 高杰英 +3 位作者 丁广治 孔祥英 彭虹 刘学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9,共4页
将质粒pBV-mIL-5的小鼠白细胞介素5(mIL-5)的cDNA插入表达载体pEX31b,转化大肠杆菌RRI,经热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该融合蛋白由大肠杆菌MS2聚合酶的99个氨基酸... 将质粒pBV-mIL-5的小鼠白细胞介素5(mIL-5)的cDNA插入表达载体pEX31b,转化大肠杆菌RRI,经热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该融合蛋白由大肠杆菌MS2聚合酶的99个氨基酸和mIL-5的113个氨基酸组成,在菌体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TritonX-100、尿素洗涤包涵体,初步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已用于制备抗mIL-5的单克隆抗体。Western-blot和ELISA证实mIL-5重组蛋白能与抗mIL-5多克隆IgG特异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5 蛋白 纯化 大肠杆菌
下载PDF
鼻用皮质类固醇对鼻息肉中白细胞介素5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2 位作者 周兵 范尔钟 刘仲燕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2-675,共4页
目的 探讨短期 (6~ 8周 )应用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对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5(interleukin 5 ,IL 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合成地高辛标记的互补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观察经鼻用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治疗 6~ 8周和未经治... 目的 探讨短期 (6~ 8周 )应用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对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5(interleukin 5 ,IL 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合成地高辛标记的互补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观察经鼻用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治疗 6~ 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 (各 2 0例 )中 ,IL 5mRNA阳性细胞浸润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鼻息肉组织中IL 5mRNA阳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 ,且变应性 [(12 6± 4 6 ) / 0 2 5mm2 ]和非变应性患者 [(14 3± 4 1) / 0 2 5mm2 ]IL 5mRNA阳性细胞的密度差异无显著性 (t=- 0 775 ,P >0 0 5 ) ;②经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鼻息肉组织 [(10 2± 3 1) / 0 2 5mm2 ]的IL 5mRNA阳性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的鼻息肉组织 [(13 9±4 2 ) / 0 2 5mm2 ](t=3 114 ,P <0 0 1)。结论 短期 (6~ 8周 )应用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抑制鼻息肉组织中IL 5mRN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组织 治疗 皮质类固醇 IL-5 阳性细胞 白细胞介素5 MRNA表达 地高辛标记 RNA探针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5和白细胞介素-16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阳阳 赵明 +5 位作者 文连姬 徐艳萍 汤翠华 黄芳林 何晓 孟粹达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4例持续性AR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5、IL-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4例持续性AR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5、IL-16水平,并分析与A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IL-5、IL-16均明显升高(P<0.05)。持续性中重度组患者血清中IL-5、IL-16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的IL-5与IL-16水平呈正相关(r=0.566,P<0.05)。结论 IL-5、IL-16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二者在AR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IL-16具有较高特异性,对AR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和5-羟色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宸 李强 +2 位作者 吴小涛 齐新生 刘松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1琢(PGF1琢)和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白兔椎间盘髓核,制成匀浆后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IL-1Ra和同一浓度IL-1Ra不...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1琢(PGF1琢)和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白兔椎间盘髓核,制成匀浆后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IL-1Ra和同一浓度IL-1Ra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液中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结果:IL-1Ra(100、200、400ng/ml)实验组较对照组培养液中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L-1琢(2.0ng/ml)组和IL-1Ra(200ng/ml)组随培养时间延长,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增加,每个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浓度之差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IL-1Ra可以拮抗IL-1琢对椎间盘髓核细胞PGE2、PGF1琢和5-HT合成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L-1Ra可以较长时间拮抗IL-1琢生物学作用,但本实验未能证明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椎间盘髓核 前列腺素 5-羟色胺 代谢
下载PDF
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对白细胞介素-10和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园园 郭大东 +4 位作者 陈美清 李少玉 刘滨 唐凯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rnomiR-30b-5p模拟物(mimic)与构建好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相对荧光值的表达改变检测rno-miR-30b-5p对IL-10、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模型,通过注射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乳糜液,在造模后12 d分离EAU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o-miR-30b-5p和IL-10、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0和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rno-miR-30b-5p mimic干预后IL-10、TLR4野生型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其预测靶位点进行突变后,突变型载体中的报告荧光也存在明显的下调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IL-10 mRNA、TL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ELISA检测发现IL-10、TLR4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no-miR-30b-5p对带有IL-10、TLR4基因片段3’UT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不是通过预测到的位点起作用而是通过其他的调控结合位点发挥作用;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的下调表达导致IL-10和TLR4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调控葡萄膜炎的发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cro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治疗葡萄膜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荧光素酶质粒载体 白细胞介素-10 TOLL样受体4 葡萄膜炎
下载PDF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白细胞介素5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进 李雪盛 +2 位作者 李厚恩 刘亮 孙建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5-31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浸润程度以及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探讨IL-5与ACP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4例ACP及6例鼻息肉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 目的通过观察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浸润程度以及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探讨IL-5与ACP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4例ACP及6例鼻息肉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其Eos的浸润程度和IL-5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与鼻息肉相比,ACP中嗜Eos浸润程度与IL-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ACP中,每高倍镜视野Eos计数为(7.786±0.935)个,而鼻息肉为(62.5±21.517)个;病理图像扫描分析发现,ACP中IL-5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为0.394±0.118,而鼻息肉的AOD为0.679±0.172,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5可能并未在ACP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提示ACP的形成机制与鼻息肉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嗜酸细胞 白细胞介素5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5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西华 张祖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 (TⅡ)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选择中、重度哮喘发作期患者 30例 ,随机分成 3组。A组 :TⅡ 治疗组 ,B组 :泼尼松龙治疗组 ,C组 :哮喘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外周血CD4 +、CD8+T淋...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 (TⅡ)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选择中、重度哮喘发作期患者 30例 ,随机分成 3组。A组 :TⅡ 治疗组 ,B组 :泼尼松龙治疗组 ,C组 :哮喘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外周血CD4 +、CD8+T淋巴细胞数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5(IL 5)的浓度。结果 :A组CD4 +T淋巴细胞由治疗前的 0 4 62± 0 0 35降至 0 4 36± 0 0 39(P <0 0 1) ,CD8+T淋巴细胞由治疗前的 0 2 0 1± 0 0 4 5升至 0 2 53± 0 0 4 3(P <0 0 1) ,血清IL 5中位浓度由 65 3ng/L降至10 9ng/L(P <0 0 1)。B组各指标治疗后变化与A组相似 ,而C组各指标治疗后均无明显改变。患者血清IL 5浓度与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数成正相关 (r =0 61,P <0 0 1)。结论 :TⅡ 通过调节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 ,抑制IL 5的生成而对哮喘炎症产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雷公藤多甙 白细胞介素-5 药物疗法 T细胞亚群 治疗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5和核因子κB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德民 王向东 +4 位作者 周兵 张罗 刘仲燕 鞠淑英 范尔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免疫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髓中IL-5和NF-κB的表达。结果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涂片中IL-5阳性细胞和NF-κB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形态上判断IL-5阳性细胞和NF-κB阳性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IL-5阳性细胞比例和NF-κB阳性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大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原位嗜酸性粒细胞能产生IL-5和NF-κB,可能调节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骨髓 NF-κB IL-5 动物模型 白细胞介素5 核因子ΚB 表达 嗜酸性粒细胞 阳性细胞
下载PDF
鼻息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艾君 彭炜 周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鼻息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鼻息肉患者32例作为鼻息肉组,... 目的探讨鼻息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鼻息肉患者32例作为鼻息肉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5、IL-8和GM-CSF水平,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鼻息肉组患者血清IL-5、IL-8和GM-C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鼻息肉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患者血清GM-CSF水平与IL-5水平呈正相关(r=0.658,P<0.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409,P<0.05)。结论 IL-5、IL-8和GM-CSF可能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8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