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孟球 胡景云 夏剑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互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健康对照者20名。所有...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互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健康对照者20名。所有试验对象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ml。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40mg治疗组(26例)和80mg治疗组(25例),30d时再次采血5ml,测定IL-6、IL-10和MMP-1浓度。结果治疗前AMI、UAP组IL-6和MMP-1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IL-6和MMP-1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80mg组下降更甚(P<0.01)。血清IL-6水平与血清MM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7,P<0.01)。IL-10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L-6、MMP-1在ACS患者中血清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斑块不稳定相关,从而促进了冠心病患者发展为临床上的ACS;IL-10在冠心病患者血清水平中无明显变化;IL-6、MMP-1和IL-1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关;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IL-6、MMP-1的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其效用与药物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互-6 白细胞-10 基质金属蛋白酶-1 氟伐他汀
下载PDF
推拿对一次性力竭运动DOMS大鼠模型血清IL-6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云川 马荣连 +6 位作者 王家祥 顾一煌 李怡 孙永 蒋晓玲 孙飙 金宏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62-2564,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DOMS大鼠模型血清IL-6的影响。方法将130只6周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安静组(A)、运动对照组(B)、运动前推拿组(C)、运动后推拿组(D)。实验中B1、C48、D48组因大鼠死亡各脱落1例,共计脱落3例,完成实验大鼠共计127只... 目的观察推拿对DOMS大鼠模型血清IL-6的影响。方法将130只6周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安静组(A)、运动对照组(B)、运动前推拿组(C)、运动后推拿组(D)。实验中B1、C48、D48组因大鼠死亡各脱落1例,共计脱落3例,完成实验大鼠共计127只。除空白安静组外,大鼠均进行力竭游泳训练,负重为大鼠体重的3%。由专人运用捏法和捻法施于大鼠的两侧下肢,观察血清IL-6的变化。结果运动后1 h大鼠血清IL-6处于较高水平(P<0.01),然后下降至安静组水平,24 h逐渐上升至48 h出现显著升高的变化(P<0.01)。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前推拿组在1 h组有显著差异,血清IL-6数值降低(P<0.01);运动后推拿组在1,48 h组有差异性,血清IL-6数值降低(P<0.01)。运动后推拿组在48 h血清IL-6显著低于运动前推拿组(P<0.01)。结论推拿对DOMS大鼠模型血清IL-6异常有干预效应,运动后推拿对血清IL-6干预优于运动前推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大鼠 白细胞-6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的关系及其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褚以德 郗爱旗 +5 位作者 李国峰 赵文蕊 钟欣 廖宝霞 尚玲 李英兰 《青海医药杂志》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CHF时Hb水平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室重构的影...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CHF时Hb水平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Hb、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P<0.01);随着Hb水平的降低,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一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呈负相关,与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变化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F患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CHF贫血和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心室重构加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1β(IL-1β) 白细胞-6(IL-6)血管紧张 心室重构
下载PDF
普通外科危重患者床旁连续血滤应用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涂永久 梁萌 +3 位作者 陈战 刘冬 黄军利 李锐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滤治疗普通外科危重症的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普通外科危重症患者24例,通过床旁连续性血滤治疗,观察血滤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石(IL-6)含量的变化。结果全组成活21... 目的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滤治疗普通外科危重症的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普通外科危重症患者24例,通过床旁连续性血滤治疗,观察血滤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石(IL-6)含量的变化。结果全组成活21例,血滤前血清TNF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血滤后血TNF和IL-6含量(P〈0.01)。结论床旁连续性血滤治疗普通外科危重症,能改善危重患者的内环境,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继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血滤 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素-6
下载PDF
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SOD、MDA及TNF-a、IL-6的影响
5
作者 刘志国 张蕾 +5 位作者 邹德威 李建忠 徐冰心 谢京波 化楠 陈阿鑫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影响与染毒剂量的关系。方法设置硝酸羟胺50、75、100 mg/kg 3个不同剂量组和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后24 ... 目的观察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影响与染毒剂量的关系。方法设置硝酸羟胺50、75、100 mg/kg 3个不同剂量组和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后24 h取血,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及MDA、TNF-a、IL-6含量。结果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随硝酸羟胺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50、75和100 mg/kg剂量组MD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OD活力随硝酸羟胺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75、100 mg/kg剂量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mg/kg剂量组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100 mg/kg剂量组TNF-a含量增加,与溶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含量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可引发大鼠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含量降低,但对细胞因子影响不明显,考虑氧化损伤可能在硝酸羟胺对机体的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羟胺 氧化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导-6 大鼠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病原体感染负荷及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静华 王鹏 +1 位作者 王沐 石秋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病原体感染负荷及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15例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病原体感染负荷及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15例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n=37)、双支病变组(n=38)及多支病变组(n=40),检测三组患者的病原体感染负荷和炎症因子水平,探究两者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HP抗体(HP-Ig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HP-IgG、CR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IgG、血清IL-6、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78、0.512、0.610,P<0.001);血清IL-6、CRP水平与HP-IgG水平呈正相关(r=0.493、0.519,P<0.001)。结论血清HP-IgG水平以及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炎症反应参与了冠脉病变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幽门螺旋杆菌 冠脉病变程度 白细胞-6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