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早期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王琼 张笑玮 刘志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95-802,共8页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了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因胸痛、胸闷首次诊断为ACS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91例患者数据。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4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14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30例。进一步按照是否出现院内MACE分为MACE组106例和无MACE组285例。依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6例和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WMR、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WMR、PLR及其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WMR和PLR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336,P<0.001;r=0.374,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WMR和PLR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WMR、PLR及两者联合预测院内MACE的AUC分别为0.748、0.722和0.792;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AUC分别为0.694、0.716和0.770。结论 ACS患者入院早期WMR和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具有预测院内MACE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其联合使用在诊断效果上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乳酸/白蛋白比值、白细胞介素-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苗芝育 张磊 +3 位作者 李晓燕 张瑞霞 赵梦姣 高延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R)、白细胞介素-6(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为...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R)、白细胞介素-6(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28 d生存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43)和死亡组(n=30)。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情况,入住RICU治疗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RICU后第1、3、7天,抽取患者动脉血,应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计算2组患者第1、3、7天的LAR。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第1、3、7天的LAR、IL-6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影响因素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CHD占比、RICU住院时间以及入住RICU时的Tbil、MAP、PLT、Scr、WBC、PCT、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URB-65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1、3、7天,死亡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生存组,SOFA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的LAR、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死亡组患者的LAR及IL-6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生存组患者第3、7天的LAR、IL-6、SOFA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第7天的LAR、IL-6、SOFA显著低于第3天(P<0.05);生存组患者第3、7天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第1天(P<0.05);生存组患者第7天与第3天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7天的IL-6水平显著低于第1、3天(P<0.05),第1天的IL-6水平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CD4^(+)T淋巴细胞计数、SOFA评分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第3天,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LAR、IL-6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5、0.394,P<0.05);第7天,LAR、IL-6与SOFA评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0.418、0.402,P<0.05);第3、7天,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SOF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1、-0.4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三者联合,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二者联合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的28 d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第3天的LAR、IL-6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APACHEⅡ评分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值为0.769,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95、0.757、0.770,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二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43、0.802、0.888。结论入院3 d LAR、3 d IL-6、3 d 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7 d IL-6、7 d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影响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联合检测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脓毒症 乳酸/白蛋白比值 白细胞介素-6 CD4^(+)T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用于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顾笑泓 吴晓立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2例作为细菌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2例作为细菌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共24例)、重症组(共8例);选择同期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35例作为病毒组;选择同期来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NLR、WBC、CRP及ESR指标情况,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价值。结果:细菌组NLR、WBC、CRP、ES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病毒组(P<0.05);病毒组WBC、ESR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NLR、WBC、CRP、ESR指标均高于轻症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NLR、WBC、CRP及ESR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0.985,特异度为0.967,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NLR、WBC、CRP、ESR指标存在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NLR、WBC、CRP、ESR联合检测还可有效诊断细菌性肺炎,并进一步判断细菌性肺炎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细胞沉降率 检测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程金玲 罗影 吴瑞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0-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胃癌组;另选同期就诊的12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胃癌组;另选同期就诊的12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不同病理学参数的WBC、RDW、PLR水平,分析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胃癌组患者的WBC、RDW、PL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胃癌病理学参数的WBC、RDW、PLR水平比较:Ⅰ+Ⅱ期显著低于Ⅲ+Ⅳ期,高+中分化显著低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WBC、PLR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DW、PLR水平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821,明显高于各单一指标诊断0.642、0.668、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RDW、PLR与胃癌进展具有显著相关性,高水平WBC、RDW、PLR可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细胞计数 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佳 卢玉容 +1 位作者 刘玉雄 蔡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AA)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57例AA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单纯AA组(n=35)、化脓性AA组(n=...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AA)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57例AA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单纯AA组(n=35)、化脓性AA组(n=75)、穿孔坏疽性AA组(n=47),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就诊的102例非AA腹痛患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NLR、PCT和WBC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CT和WBC对小儿AA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改良Alvarado评分比较,对照组<单纯AA组<化脓性AA组<穿孔坏疽性AA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NLR、PCT和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单纯AA组、化脓性AA组和穿孔坏疽性AA组患儿NLR、PCT和WBC水平比较,单纯AA组<化脓性AA组<穿孔坏疽性AA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PCT、WBC及其联合检测诊断AA的AUC分别为0.808、0.763、0.729和0.84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AA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NLR、PCT和WBC水平升高与小儿AA的发生相关,对于小儿AA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儿童 诊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宣辰 李庆节 聂耳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15例健康人群为...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1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收集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等临床数据。比较不同急性脑梗死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情况,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因素,分析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比较不同预后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共有16例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3.79%,记为溶栓后出血转化组;其余100例未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记为无溶栓后出血转化组。溶栓后出血转化组及无溶栓后出血转化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收缩压、发病至介入治疗时长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出血转化组的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水平均高于无溶栓后出血转化组(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PLR水平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两者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灵敏度分别为72.73%,特异度为97.70%,AUC为0.884,联合特异度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有关,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急性脑梗死患者 溶栓后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1 位作者 刘云 费甄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9/L将患者分为WBC升高组和WBC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死亡率。多因素回归分析WBC、NLR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结果 374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94例,女性80例。与WBC正常组(182例)比较,WBC升高组(19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低[(60. 4±12. 3)岁比(64. 8±11. 8)岁,P=0. 001],入院时收缩压较低[(130±24) mm Hg比(136±21) mm Hg,P=0. 014],而住院死亡率显著升高(8. 0%比1. 1%,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升高(OR=1. 106,95%CI:1. 015~1. 204,P=0. 021)和WBC升高(OR=1. 289,95%CI:1. 055~1. 576,P=0. 013)是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WBC或NLR升高的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死亡 预后
下载PDF
基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凯 胡广全 +2 位作者 盛建龙 方玉 吴继雄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 该文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水平(WBC)及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能否作为评价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及发生心脏终点事件(MACE)的预测指标,并判断其有无统计学意义,论证WBC及NLR究竟有无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37例ACS的患者,对所有患... 目的 该文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水平(WBC)及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能否作为评价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及发生心脏终点事件(MACE)的预测指标,并判断其有无统计学意义,论证WBC及NLR究竟有无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37例ACS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术(CAG)明确血管病变并植入支架1-3枚,患者出院后均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调脂类等药物,平均随访(6.32±1.21)个月,根据临床资料,比较心肌梗死(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之间WBC、NLR有无差异,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彩超提示室壁运动异常组与无室壁运动异常组之间WBC、NLR有无差异;分析WBC、NLR与MI标记物如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管造影结果有无相关性;再根据出院半年内发生MACE的有无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WBC、NLR与MACE的发生有无相关性,且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MI组的WBC、NLR明显高于UAP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WBC、NLR与cTnT、CK-MB、血管造影结果的相关性,证实WBC与cTnT、CK-MB、血管造影结果呈明显的正相关,而NLR与cTnT、CK-MB正相关,与血管造影结果无显著相关;而去除其他因素干扰,出院后半年内MACE阳性组的WBC、NLR亦明显高于阴性组,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BC、NLR作为容易检测且价格便宜的炎性指标,对于ACS患者的危险分层有着重要的提示价值,为临床医生对于高危患者的识别提供依据;而其亦可作为判断ACS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为临床医生针对高危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础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肌钙蛋白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付亚磊 丁振江 +2 位作者 赵媛媛 孟兵兵 樊华 《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52例。分析WMR和NL...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52例。分析WMR和NLR与患者ACS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R和NLR升高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2、1.550,P<0.01);WMR、总胆固醇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99、1.553,P<0.05)。WMR和NLR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754;WMR和NLR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AUC分别为0.767、0.717。结论:WMR和NLR与ACS及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对ACS诊断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冬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房颤患者(观察组)和60例同期于我院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房颤患者(观察组)和60例同期于我院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纳入研究者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分析WBC、CRP和NLR水平与患者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RP、NLR、心脏结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WBC与心脏结构指标呈正相关,CRP与心脏结构指标呈负相关;NLR与心脏指标中的LVPWT、LVD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心脏结构指标呈负相关。结论 WBC、CRP及NLR与房颤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呈相关性,为房颤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上评估患者发生房颤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房颤患者 心脏结构变化
下载PDF
白细胞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彩玲 李利军 赵林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6期922-925,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心血管类疾病,血常规是临床常用检测方法,本文就血常规常用指标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自发性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万增 赵旺淼 +2 位作者 葛春燕 孙昭胜 李晓卫 《中国医药》 2019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ICH患者130例,其中1周内发生ND 37例(观察组),未发生ND 93例(...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ICH患者130例,其中1周内发生ND 37例(观察组),未发生ND 93例(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就诊时的一般资料、头颅CT成像数据和入院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和NLR]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ND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脑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入院时WBC、ANC和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1±4)×10~9/L比(9±4)×10~9/L,(10±5)×10~9/L比(6±3)×10~9/L,(9.7±5.6)比(4.1±2.6)],ALC水平低于对照组[(1.8±0.8)×10~9/L比(2.1±1.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1、<0.001、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脑出血量、脑出血部位、是否存在脑室出血、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变异系数等因素后,WBC(比值比=1.27,95%置信区间:1.10~1.48,P=0.032)、ANC(比值比=1.59,95%置信区间:1.28~1.98,P=0.034)、ALC(比值比=0.19,95%置信区间:0.07~0.51,P=0.033)和NLR(比值比=1.55,95%置信区间:1.29~2.02,P=0.012)仍为ND的影响因素。NLR预测ICH患者1周内N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WBC、ANC和ALC(0.878比0.699、0.754、0.819),最佳临界值为5.66。结论 NLR可预测ICH后ND,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胸痛患者中高危胸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洁香 胡蛟龙 +2 位作者 李素颀 刘宝骅 严俊儒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等高危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等高危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危胸痛组病例116例,包括AD亚组3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亚组4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亚组34例,及最终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AD、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等高危胸痛可能的低危胸痛组病例50例。对比各组病例基本情况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NLR等,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WBC、NEUT和NLR对高危胸痛的诊断作用。结果高危胸痛组及3个亚组在WBC、NEUT、NLR等方面均明显高于低危胸痛对照组(P<0.0001),WBC、NEUT、NLR对高危胸痛的诊断均有提示作用(P<0.0001),并且3个指标的AUC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BC与NEUT比较:Z=-0.47,P=0.681;WBC与NLR比较:Z=-2.33,P=0.990;NEUT与NLR比较:Z=-1.63,P=0.948)。结论WBC、NEUT、NLR等指标可能是具备筛查包括AMI和AD等在内的高危胸痛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高危胸痛 诊断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利国 张涛 +4 位作者 王家宁 简斌 王娟 车军 余丹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年11月30日。按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最终纳入的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评价。结果纳入6篇文献,共有851例研究对象,其中CSF组426例,对照组42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白细胞(WBC)水平在CSF组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59,95%CI:0.35~0.83,P<0.001,I2=0%);CSF组中性粒细胞(Neu)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65,95%CI:0.28~1.01,P<0.001,I2=64%);CSF组患者中其淋巴细胞(Lym)数值低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1,95%CI:-0.4097^-0.0023,P=0.05,I2=71%);NLR水平在CSF组水平更高(MD=0.57,95%CI:0.41~0.73,P<0.001,I2=4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BC、Neu、Lym及NLR水平在CSF组中较高,提示炎症反应为CSF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冠状动脉慢血流 白细胞计数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德平 苏建友 《交通医学》 2014年第5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8例脑梗死患者以及32例健康体检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s%,N%)、淋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8例脑梗死患者以及32例健康体检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s%,N%)、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s%,L%)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含量,计算NLR,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WBC、N%、NLR、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梗死患者WBC、N%、NLR、CRP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P<0.05);而L%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降低(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NLR与WBC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676,P<0.05);NLR与CRP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533,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NLR明显增加,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梗死病情评估及预后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荟杰 王美红 +1 位作者 王俊平 栗凤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胰腺炎(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0 月—2018 年2 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93 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胰腺炎(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0 月—2018 年2 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93 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 年ARDS 柏林标准,按是否发生ARDS 分为ARDS阳性组和ARDS 阴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及NLR。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NLR、白细胞计数(WBC)对AP 并发ARDS 的预测价值。结果 93 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其中ARDS 阳性组18 例,ARDS 阴性组75 例。两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淋巴细胞计数(ALC)、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及心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下最佳临界值为:NLR 15.43、WBC 17.05×10^9/L,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NLR 0.948、WBC 0.869,联合检测为0.955。NLR 和WBC 串联检测时预测AP 发生ARDS 的特异性最高,为100%;NLR 和WBC 并联检测时预测AP 发生ARDS 的敏感性最高为是88.9%(误诊率11.1%)。结论 NLR、WBC 与AP 并发ARDS 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AP 并发ARDS 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青年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苏广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379-1384,共6页
目的研究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NLR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 目的研究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NLR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的134例存在冠脉病变的青年患者和51例无冠脉病变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其病程记录及相关检查。根据Gensini积分(GS)将冠脉病变组患者分为2个亚组(轻中度冠脉粥样硬化组,GS 1~49,n=80和严重冠脉粥样硬化组,GS>49,n=5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严重冠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及NLR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效能,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NLR预测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切点及诊断价值。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年龄、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小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钙蛋白I均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P均<0.05);严重冠脉粥样硬化组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肌钙蛋白I均高于轻中度冠脉粥样硬化组(P<0.05)。NLR是预测高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证实NLR预测高Gensini积分的最佳切点是3.02,特异性81.3%,敏感性63%。结论 NLR与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NLR升高是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存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NLR水平越高,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尤其当NLR>3.02时表明存在严重冠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血清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可溶性CD163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向利 任向杰 +2 位作者 马雪静 刘肇玮 白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可溶性CD163(sCD163)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12月9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可溶性CD163(sCD163)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12月9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58)与预后不良组(n=32)。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估sCD163、NLR与肺炎严重指数(PSI)分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部感染严重程度(CURB-65)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的相关性。比较2组血清sCD163水平及NLR,评估sCD163、NLR单独预测及联合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年龄、PSI评分分级、NIHSS评分、CPIS评分、CURB-65评分、CRP、WB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I评分分级为Ⅳ~Ⅴ级、NIHSS评分≥20分、CPIS评分≥6分、CURB-65评分≥3分及CRP、WBC高表达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sCD163、NLR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63、NLR与PSI评分分级、NIHSS评分、CPIS评分、CURB-65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63、NLR与CRP、WBC呈显著正相关(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CD163、NLR单独预测及联合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67、0.915,P均<0.05。结论SAP患者血清sCD163、NLR显著升高,尤其在预后不良患者中升高更为显著,sCD163与NLR联合检测预测SAP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可溶性CD163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卒中相关性肺炎 预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秀兰 《大医生》 2019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京东中美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1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京东中美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1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绝对值,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NLR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NLR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史以及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LR(OR=2.976,P <0.05)。结论 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计数 密切相关性 白细胞计数 高血压病程 Logistic回归法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下载PDF
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玲玲 陈响亮 +6 位作者 徐骁盟 李施展 石瑞峰 俞书红 杨昉 熊云云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炎症反应易出现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但炎症反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早期临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635例急... 目的炎症反应易出现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但炎症反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早期临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6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开始到入院3d以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ore,NIHSS)进行评分及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情况采用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mRS〉2分时为预后较差。分析入院NIHSS、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及出院mRS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性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出院mRS(mRS〉2)的影响因素为白细胞总数(OR=1.147,95%CI:1.038-1.268)、中性粒细胞计数(OR=1.227,95%CI:1.100-1.369)、淋巴细胞计数(OR=0.508,95%CI:0.342-0.753)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OR=1.150,95%CI:1.008-1.314)。入院时NIHSS评分与早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相关(r=0.078,P=0.024;r=0.083,P=0.019;r=-0.010,P=0.004);同时,入院第3天NIHSS评分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NLR相关(r=0.238、0.335、-0.269、0.423,P均〈0.001)。在ROC曲线中,NLR预测出院较差的功能预后(出院mRS〉2)的最佳诊断值为2.59(曲线下面积0.709,特异度为70.81%,敏感度为62.84%,P〈0.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早期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