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鲁石 袁玉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白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菌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5例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对照1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分别使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 目的分析与研究白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菌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5例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对照1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分别使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的WBC值和VCS参数,并按照WBC值的大小将观察者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结果观察组WBC、ANC、MNV、MNV-SD、MLV-SD和MLC值高于对照1组,且对照1组WBC、ANC、MNV、MNV-SD、MLV、MLV-SD、MLS和MLC值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1组MNV和MNV-SD值高于观察2组,且观察2组MNV和MLV-SD值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另外,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MNC、MLV-SD、MLC及MLS值均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白细胞VCS参数能反映出血液细菌感染时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可作为诊断血液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vcs参数 细菌感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外周白细胞VCS参数与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芳 周涛 盖业光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5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白细胞VCS参数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3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59)和非细菌性肺炎组(n=73)... 目的分析外周白细胞VCS参数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3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59)和非细菌性肺炎组(n=73),细菌性肺炎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9)、中度组(n=23)及重度组(n=17)。选取同一时期于本院体检的45名健康老年人(无任何肺部感染及其他急慢性炎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白细胞VCS参数及降钙素原(PCT);比较不同程度细菌性肺炎外周白细胞VCS参数及PCT;分析白细胞VCS参数及PCT诊断细菌性肺炎的ROC曲线。结果3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V)、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NC)、淋巴细胞平均体积(LV)、淋巴细胞平均传导率(LC)及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NV、NC、LV、LC及PCT均高于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NV、NC、LC及PCT均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细菌性肺炎患者NV、NC、LC及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NV、NC、LC及PCT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NV、NC、LC及PCT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V、NC、LC及PCT诊断细菌性肺炎曲线下面积(AUC)面积为0.751、0.688、0.690、0.791,诊断价值较好。结论VCS参数及PCT在不同程度细菌性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NV、NC、LC及PCT诊断细菌性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外周白细胞VCS参数及PCT水平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与鉴别疾病程度中具有显著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vcs参数 降钙素原 老年细菌性肺炎 严重程度评估
下载PDF
异型淋巴细胞与白细胞VCS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早期肝功能损害中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全悦 杜金明 任文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4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VCS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早期肝功能损害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40例IM伴早期肝功能损害患儿作为肝损害组,另选取... 目的探讨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VCS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早期肝功能损害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的40例IM伴早期肝功能损害患儿作为肝损害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3组均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检测、外周血涂片细胞学检查、白细胞VCS分析,比较3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及急性期、恢复期血清SAA水平、白细胞VCS相关参数[单核细胞平均激光散射(MMS)、单核细胞平均高频传导(MMC)、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淋巴细胞平均激光散射(MLS)、淋巴细胞平均高频传导(MLC)、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结果3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SAA水平及异型淋巴细胞>10%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凋亡淋巴细胞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异型淋巴细胞>10%占比高于肝损害组、对照组,肝损害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观察组与肝损害组SAA水平均低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恢复期,观察组SAA水平低于肝损害组,高于对照组,肝损害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急性期和恢复期MMV、MLV、MLC、M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急性期和恢复期MLS、M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观察组与肝损害组MMV、MLV均小于急性期,观察组MMC高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V、MLV均小于肝损害组,MMC高于肝损害组,肝损害组MMV大于对照组,MLC、MM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观察组MMV、MLV均小于肝损害组,MLC、MMC均低于对照组,肝损害组MMV、MLV均大于对照组,MLC、MM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各指标不同时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在IM和肝功能损害患儿中明显升高,当人体感染EB病毒后,单核细胞VCS参数会出现明显改变,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因此,异型淋巴细胞和白细胞VCS参数在对IM伴肝功能损害患儿早期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功能损害 白细胞vcs参数 异型淋巴细胞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患者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玉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8期186-186,共1页
急性细菌性感染是引起白细胞(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NE)增多最常见的原因,而且WBC增高的程度与细菌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白细胞:vcs参数
下载PDF
白细胞VCS参数在细菌及病毒感染的鉴别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志雄 彭政 陈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27-4329,共3页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细菌组,117例病毒感染患者为病毒组,另以5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3组白细胞VCS参数变...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细菌组,117例病毒感染患者为病毒组,另以5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3组白细胞VCS参数变化特征,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EV)、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值(NEC)、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值(NES)、淋巴细胞平均体积(LYV)、淋巴细胞平均传导值(LYC)、淋巴细胞平均散射值(LYS)、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OV)、单核细胞平均传导值(MOC)及单核细胞平均散射值(MOS)。结果细菌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EV)为149.1±9.9、淋巴细胞平均传导值(LYC)为109.4±4.1、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OV)为169.9±9、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值(NEC)为147.7±4.5升高,单核细胞平均传导值(MOC)为123.4±4.2,均有所降低,其他变化不明显,病毒组LYC 103.5±3.8、MOV 167.2±4.3升高,LYC 103.5±3.8、MOC124.3±2.7降低,其他变化不明显;细菌组中白细胞>15×109/L组别NEV、NEC、LYV、MOV升高程度高于白细胞<15×109/L组。结论白细胞VCS参数能较好地反应感染状态白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对细菌及病毒感染的鉴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细菌 病毒 白细胞vcs参数
原文传递
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改玲 张玉春 李兰霞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6期24-25,4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A组),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72例(B组)、72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组研究对象的WBC(白细胞)... 目的探讨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A组),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72例(B组)、72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组研究对象的WBC(白细胞)值及VCS参数进行检测,观察比较3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与B、C两组的WBC值与NE(中性粒细胞)、LY(淋巴细胞)、MO(单核细胞)的VCS参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血液细菌感染后检测白细胞VCS参数可作为鉴别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白细胞vcs参数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细胞群落参数在监测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沈甜 朱易华 +2 位作者 顾德林 陈俊林 曹兴建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群落参数(VCS)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监测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33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用药前、强化期以及500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分析白细胞群落参数(VCS)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监测抗结核药物致粒细胞下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33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用药前、强化期以及5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常规,记录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率(MNC)、中性粒细胞平均光散射值(MNS)及其相应标准差(SD值),计算用药前、后VCS参数的变化幅度(△VCS)。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病例对照组(489例,血常规指标均正常)和粒细胞下降组(65例,ANC<2.0×10~9/L),以上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病例对照组患者强化期MNV和MNV-SD较用药前显著升高(t=-2.207、P=0.030,t=-2.030、P=0.043),而MNS显著下降(t=-2.104、P=0.045)。粒细胞下降前1周MNV、MNV-SD、MNS与患者用药前相比,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t=-27.953、9.627、7.724,P均<0.001),而ANC、NE%均无显著性变化(t=2.032、P=0.051,t=1.977、P=0.052)。ANC下降至2.0×10~9/L以下时,△MNV与△ANC水平呈负相关(r=0.868,P<0.001),△MNS则与之呈正相关(r=0.847、P=0.000)。发生粒细胞下降前1周患者MNV、MNV-SD、MN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778和0.804,均高于ANC(AUC=0.633)和NE%(AUC=0.589),且当MNV的Cut-off值取≥150.05时,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分别达82.3%和72.5%,诊断性能均优于其他指标。ANC+NE%+MNV+MNV-SD+MNS联合诊断时,其灵敏性和特异度分别高达88.5%和84.2%。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参数MNV、MNV-SD变大,MNS下降,当药物致粒细胞下降时,MNV、MNV-SD、MNS变化更为显著,且发生在粒细胞下降前,与ANC、NE%联合诊断时灵敏度及特异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群落参数(vcs) 中性粒细胞 抗结核药物 细胞下降
原文传递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在疟疾诊断初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大干 徐晶 鄢翠林 《浙江检验医学》 2012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疟疾诊断的初筛方法,提高疟疾的检出率。方法用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对疟疾患者组(20例)及体检组(20例),发热组(20例),乙肝组(23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统计分析各项结果。结果疟疾患者组的白... 目的建立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疟疾诊断的初筛方法,提高疟疾的检出率。方法用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对疟疾患者组(20例)及体检组(20例),发热组(20例),乙肝组(23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统计分析各项结果。结果疟疾患者组的白细胞计数结果5.39±1.23×10<sup>9</sup>/L,与发热组(9.31±3.83×10<sup>9</sup>/L)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疟疾患者组中有17例的白细胞直方图35fl处有部分抬高现象疟疾患者组的红细胞计数(2.857±0.772×10<sup>12</sup>/L)、血红蛋白(90.2±24.5 g/L)、红细胞比容(0.2597±0.0 763)、血小板计数(90.8±64.3×10<sup>9</sup>/L)的结果显著降低,与体检组、乙肝组、发热组比较差别部有显著性意义(P【0.001)。疟疾患者组的VCS参数如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25.98±5.02)和VCS因子(4.89±1.19)显著增高,与体检组、乙肝组、发热组比较差别都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有助于疟疾诊断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vcs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