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氟康唑联用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协同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张柳平 李灿 +1 位作者 李秀云 王菲菲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与氟康唑(fluconazole,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协同抗感染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株耐药CA,通过棋盘微量稀释试验,利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与氟康唑(fluconazole,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协同抗感染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株耐药CA,通过棋盘微量稀释试验,利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评价联合作用的抗耐药CA作用;及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两药联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通过FICI评价法,证实了EGCG与氟康唑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作用,且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抑制菌丝生长有关。结论EGCG与FLC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的作用,且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菌丝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协同作用 菌丝
下载PDF
查耳酮衍生物的合成及联合氟康唑抗耐药白色念珠菌活性
2
作者 沈云虹 陈红洁 +2 位作者 毛泽伟 黄正晓 虎春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4-568,共5页
查耳酮是活性天然产物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设计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香豆素片段的查耳酮衍生物5a~5h,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了体外联合氟康唑(fluconazole,FLC),抗耐药白色念珠菌作用... 查耳酮是活性天然产物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设计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香豆素片段的查耳酮衍生物5a~5h,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了体外联合氟康唑(fluconazole,FLC),抗耐药白色念珠菌作用评价。结果发现,该类化合物均具有协同FLC抗耐药白色念珠菌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g与FLC联合用药的抗耐药白色念珠菌活性(MIC50=5.60μg/mL)远优于FLC单独用药的活性(MIC_(50)=200μg/mL),可作为抗真菌药物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耳酮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52株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娟 吴伟元 +1 位作者 陈升汶 何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调查我院非白色念珠菌(non-Candidaalbicans)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E-test法测定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6%,MIC50/MIC90为... 目的调查我院非白色念珠菌(non-Candidaalbicans)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E-test法测定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6%,MIC50/MIC90为3/16μg/ml;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38.5%,MIC50/MIC90为0.5/2μg/ml。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2种药物抗菌活性总体一致性为34.6%(18/52),28株(53.8%)对伊曲康唑剂量依赖敏感,但仍对氟康唑敏感。结论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表现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对非白色念珠菌耐药性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伊曲康唑 氟康唑 分析 最低抑菌浓度(MIC) E-TEST法 MIC90 MIC50 特点 临床用 抗菌活性 剂量依赖 不同程度 一致性 ml 敏感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耐药株CYP51基因突变热点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先伟 冀朝辉 +1 位作者 万喆 李若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 探讨耐唑类药物白色念珠菌 CYP5 1基因突变发生热点。方法 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 NCCL 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 ( M- 2 7方... 目的 探讨耐唑类药物白色念珠菌 CYP5 1基因突变发生热点。方法 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 NCCL 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 ( M- 2 7方案 )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分离出氟康唑 ( FL C)及伊曲康唑 ( ITC)的耐药株 ;根据 PCR- SSCP分析结果确定 CYP5 1突变热点是 136 4~ 1774 bp之间 ,随机选择 12株耐 FCZ( MIC≥ 6 4μg/ m l)及 ICZ ( MIC≥ 16μg/ m l)的白色念珠菌用 D1~ D2、E1~ E2 2对特异引物进行 PCR扩增 ,将其产物测序 ,并与 NCBI网站提供的白色念珠菌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2株耐 FL C、ITC的白色念珠菌 ,扩增CYP5 1基因片段长度包括突变热点在内的 6 6 7对碱基 ,即从 110 8~ 1774 bp;在 12株菌当中 ,共发现 13个位点38个碱基突变 ,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是第 15 87位中腺嘌呤 ( A )被鸟嘌呤 ( G)取代 ;37个碱基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 ,为无意义突变 ,只有 16 0 9位的鸟嘌呤 ( G)被腺嘌呤 ( A)所取代 ,导致第 4 88位的缬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 ( V4 88I)。结论  CYP5 1基因突变是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之一 ;CYP5 1基因突变热点在136 4~ 1774 bp之间 ,但 92 .3%的碱基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机制 CYP51
下载PDF
123株白色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和CDR2表达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廖伟娇 郭晓婧 +1 位作者 江洁华 刘利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CDR1、CDR2的表达情况。方法常规方法分离123株临床菌株,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耐药株与随机选择的同等数量的敏感株(对照株...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CDR1、CDR2的表达情况。方法常规方法分离123株临床菌株,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耐药株与随机选择的同等数量的敏感株(对照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基因CDR1、CDR2,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23株白色念珠菌分布于呼吸道50.4%(62/123)、泌尿道28.5%(35/123)、生殖道14.6%(18/123)和其它6.5%(8/123)。通过药敏筛选,获得耐药菌株35株,其中有15株出现交叉耐药。受试菌对两性霉素、5-氟胞嘧啶、咪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9.2%、85.4%、87.0%、84.6%、和83.7%。35株耐药株和对照株均出现耐药基因CDR1、CDR2。结论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编码外排蛋白的耐药基因CDR1和CDR2可能同时存在于全部受试菌株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CDR1 CDR2
下载PDF
念珠菌尿路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6
作者 孙琦 程招敏 +3 位作者 蓝锴 袁娟娜 范瑞强 柯培锋 《大医生》 2023年第14期113-118,共6页
目的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检出的念珠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泌尿系统标本培养检出的念珠菌结果,结合菌株开展的五... 目的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检出的念珠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泌尿系统标本培养检出的念珠菌结果,结合菌株开展的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经培养及菌种鉴定,共从675位患者泌尿系统中分离得到念珠菌703株,其中男性271例,女性404例。平均年龄(70.7±17.0)岁,年龄中位数74岁。白色念珠菌检出比例最高,共355株,占检出总数的50.5%,光滑念珠菌检出163株(23.2%),热带念珠菌检出134株(19.1%),这三种念珠菌占总检出的92.8%。热带念珠菌检出比例从2019年的15.7%上升至2022年的20.8%。急诊病区检出163株、非急诊病区检出540株。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其他药物耐药率从低到高分别为5-氟胞嘧啶(1.6%)、伏立康唑(6.1%)、氟康唑(25.6%)、伊曲康唑(33.6%)。不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近年来上升,且其唑类药物交叉耐药情况也最严重。结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念珠菌尿路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上升;唑类药物耐药情况比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严重。临床应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念珠菌 分布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代洪 范学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9-250,F003,共3页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与敏感株的体外药敏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元杰 徐红 +1 位作者 潘纬华 温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特比萘芬 念珠菌 敏感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宇宁 吕时铭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 ,在免疫缺陷背景下大量使用氟康唑易导致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出现。多种分子机制参与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形成 :药物作用靶酶的生物合成途径变化、靶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和 /或过度表达、膜外排泵基...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 ,在免疫缺陷背景下大量使用氟康唑易导致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出现。多种分子机制参与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形成 :药物作用靶酶的生物合成途径变化、靶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和 /或过度表达、膜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增加及其他耐药基因的差异表达等。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体外诱导氟康唑耐药性的实验研究(简报)
10
作者 朱宇宁 吕时铭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8-422,共5页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普遍应用以及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机会性致病菌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深部念珠菌感染已经成为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是其中的主要致病菌.
关键词 治疗 氟康唑 白色念珠菌 念珠菌感染 致病菌 体外诱导 广谱 菌体
下载PDF
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转录对mdr1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晓云 彭国林 姜利群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转录对mdr1转录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真菌分离鉴定法分离鉴定46株白色念珠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5种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据氟康唑MIC值将白色念珠菌分为... 目的探讨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upc2基因转录对mdr1转录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真菌分离鉴定法分离鉴定46株白色念珠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5种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据氟康唑MIC值将白色念珠菌分为三组(氟康唑敏感株、剂量依赖敏感株、耐药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白色念珠菌mdr1基因转录水平和ups2基因转录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dr1基因转录水平和ups2基因转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耐药组白色念珠菌的upc2以及mdr1基因转录的相对倍数分别为(5.46±2.34)和(4.51±2.53),均高于敏感组白色念珠菌的(1.07±0.10)和(1.00±0.00),也高于剂量依赖敏感组白色念珠菌的(1.57±0.41)和(1.06±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白色念珠菌的mdr1基因转录水平与upc2基因转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白色念珠菌通过上调upc2基因转录水平而促进mdr1基因转录,进而导致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upc2基因 多重基因1
下载PDF
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中药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瑜剑 周芳美 许爱娥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更高效价的中药抑制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的方案。方法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出临床耐氟康唑白色念殊菌株,同时统计其临床耐药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5种单味药及两两配伍药物的提取液,体外测定黄连等5种中草药单独及等比例两... 目的探讨更高效价的中药抑制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的方案。方法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出临床耐氟康唑白色念殊菌株,同时统计其临床耐药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5种单味药及两两配伍药物的提取液,体外测定黄连等5种中草药单独及等比例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的29株菌中耐药6株(20.7%),中介9株(31.03%),敏感14株(48.3%)。对耐药6株菌,黄芩单药提取液有较强抑菌效果,MIC为1.95~7.81mg/ml;黄连单药提取液的MIC为0.976-31.6mg/ml;五倍子单药提取液的MIC为15.6-62.5mg/ml;黄柏单药的MIC为31.28~125mg/ml;知母单药提取液的MIC为〉500mg/ml;复方药(黄连和黄柏、黄连和知母)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MIC分别为7.81-62.5mg/ml、15.6-62.5mg/ml。结论临床中白色念珠菌耐药率为20.7%,黄连、黄芩、黄柏和五倍子四种中草药具有直接的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其中尤以黄芩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复方药黄连加黄柏、黄连加知母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 白色念珠菌 最低抑浓度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性的诱导和回复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旭东 张永信 章强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能否以氟康唑诱导白色念珠菌产生耐药性 ,以及诱导耐药株的稳定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增菌后分别加入含氟康唑 4、8、16 μg/ ml的 YPD液体培养基中传代 ,测定诱导后各代菌株的 MIC,以观察达到耐药水... 目的 研究体外能否以氟康唑诱导白色念珠菌产生耐药性 ,以及诱导耐药株的稳定性。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增菌后分别加入含氟康唑 4、8、16 μg/ ml的 YPD液体培养基中传代 ,测定诱导后各代菌株的 MIC,以观察达到耐药水平所需的天数。以 16 μg/ ml氟康唑诱导形成的耐药株 ,在不含氟康唑的 YPD液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 ,测定各代的 MIC,观察其回复敏感性所需的天数。结果 三种不同浓度的氟康唑体外诱导敏感菌株后 ,分别经 30、36、5 2 d呈现耐药 ,耐药株在不含氟康唑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后MIC逐渐下降 ,至第 9代恢复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论 敏感白色念珠菌体外经氟康唑诱导后可呈现耐药 ,且同时对三唑类其他品种也耐药 ;但该耐药性不稳定 ,在无氟康唑的环境中会逐渐回复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MIC
下载PDF
白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CDR2、MDR1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邵俊国 魏媛媛 +4 位作者 张金艳 冯鑫 张洪涛 刘志广 李筱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分离的耐药基因CDR1、CDR2和MDR1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方法从送检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白念珠菌,选取其中115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白... 目的探讨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分离的耐药基因CDR1、CDR2和MDR1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方法从送检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白念珠菌,选取其中115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基因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情况。结果 115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半数抑菌范围为5μg/mL,90%抑菌范围为126μg/mL;其中76株敏感,39株耐药,敏感率为66.1%,耐药率为36.8%。CDR2基因△CT值敏感株组为9.33±3.21,耐药株组为7.49±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CDR1基因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耐药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与CDR2高表达有关,与CDR1和MDR1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基因 氟康唑 相关性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曹先伟 冀朝辉 +2 位作者 李若瑜 付颖媛 王端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采用NCCL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离出氟康唑(FLC)及伊曲康唑(...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采用NCCL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离出氟康唑(FLC)及伊曲康唑(ITC)的耐药株;随机选择4株耐FLC和ITC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分别用A1-A2、B1-B2、C1-C2、D1-D2、E1-E2、F1-F2 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产物测序,并与NCBI网站提供的白色念珠菌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株耐FLCI、TC白色念珠菌的CYP 51基因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有3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但引起氨基酸的突变只有5个,分别是:第116位遗传密码GAT变成GAA,导致该位置的天冬氨酸(D)突变为谷氨酸(E)(D116E 1株);第117位遗传密码GCT变成GGT,导致该位置的丙氨酸(A)突变为甘氨酸(G)(A117G 1株);第266位遗传密码GAA变成GAC,引起该位置的谷氨酸(E)突变为天冬氨酸(D)(E266D 2株);第488位的遗传密码GTT变成ATT,导致该位置的缬氨酸(V)突变为异亮氨酸(I)(V488I 1株);其中有1株菌分别在第266和488位同时发生了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5个有意义的碱基突变,引起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A117G的突变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它在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机制 CYP 51
下载PDF
白色假丝酵母氟康唑耐药株的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文莉 王晓红 +2 位作者 王端礼 张博润 刘玉方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从保藏的50多株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均分离自临床病人)中挑选出两株氟康唑(FCZ)敏感株:编号为BMU8945(MIC值为0.125μg/ml)和BMU8977(MIC值为0.25...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从保藏的50多株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均分离自临床病人)中挑选出两株氟康唑(FCZ)敏感株:编号为BMU8945(MIC值为0.125μg/ml)和BMU8977(MIC值为0.25μg/ml)。同时选择一株白色假丝酵母ATCC14053(MIC值为0.5μg/ml)作为实验原始菌株。经紫外线(UV)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后,获得近千个FCZ耐药突变菌落(MIC值在64μg/ml以上)。经传代培养,突变茵落的耐药特性能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 氟康唑 筛选
下载PDF
呼吸道白色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CaMDR1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乌娜 程金妹 +2 位作者 陈贻锴 赵德安 林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1-955,共5页
目的分析白色念珠菌菌株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表达规律。提供念珠菌临床用药及预后监测的参考。分析白色念珠菌致病性与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抽提白色念珠菌总RNA,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耐药基因CDR1与CaMDR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比较白... 目的分析白色念珠菌菌株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表达规律。提供念珠菌临床用药及预后监测的参考。分析白色念珠菌致病性与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抽提白色念珠菌总RNA,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耐药基因CDR1与CaMDR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比较白色念珠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关系。结果耐药性高的菌株其耐药基因CaMDR1的表达量增加;唑类药物诱导耐药菌株后未见耐药基因CDR1及CaMDR1表达增加。结论白色念珠菌的耐药基因CaMDR1的表达与耐药性有关,即耐药性高的菌株其耐药基因CaMDR1的表达量增加;白色念珠菌耐药菌株经唑类抗真菌药诱导后,其耐药基因CDR1及CaMDR1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基因 氟康唑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莉 苏天璐 +1 位作者 苗翠 张文卿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敏感试验指南,对临床分离的494株白色念珠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494株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敏感试验指南,对临床分离的494株白色念珠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494株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6.1%和93.9%,对咪康唑的敏感性最低为51.9%;念珠菌常见临床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存在较大的耐药性。结论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其耐药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 机制
下载PDF
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模型体外诱导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柳 苏明权 +2 位作者 岳乔红 马越云 郝晓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耐药模型体外诱导方式,从而获得最佳耐药模型,为研究念珠菌耐药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氟康唑为诱导药物,选取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敏感株,分别采用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耐药模型体外诱导方式,从而获得最佳耐药模型,为研究念珠菌耐药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氟康唑为诱导药物,选取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敏感株,分别采用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对其进行人工体外诱导。结果上述三种诱导方式均能使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只是在药物的浓度和传代的次数所形成的耐药性时间不同。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4种氟康唑浓度分别于第8代(34d),12代(40d),16代(42d),20代(48d)呈耐药性;在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当氟康唑浓度递增至32μg/ml时,均能使白念珠菌产生耐药;对经三种不同方式诱导的终耐药株进行诱导耐药株的稳定性实验,当诱导耐药株传至16代时,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和药物浓度递增法MIC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强的松龙干预药物浓度递增法,将诱导株传至20代时,MIC值无明显变化。结论三种诱导方式均可获得耐氟康唑耐药模型,浓度递增法比相同浓度传代法,操作步骤少,耐药形成快,加上强的松龙干预,所形成的耐药株耐药性较稳定,为探讨念珠菌感染与预防及其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氟康唑 体外诱导 模型
下载PDF
白念珠菌CDR1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志彬 廖万清 +2 位作者 熊爱君 徐红 温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了解在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或敏感菌株中CDR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抽提氟康唑耐药 /敏感菌株的RNA ,采用Northernblot技术观察CDR1基因的表达。结果 白念珠菌耐药菌株CDR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敏感菌株。结论 白念珠菌C... 目的 了解在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或敏感菌株中CDR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抽提氟康唑耐药 /敏感菌株的RNA ,采用Northernblot技术观察CDR1基因的表达。结果 白念珠菌耐药菌株CDR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敏感菌株。结论 白念珠菌CDR1基因的高表达与氟康唑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CDR1基因 表达 氟康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