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黎明 魏小梅 何仰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8-951,共4页
目的 :对白花牡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溶剂萃取 ,色谱分离化学成分 ,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花牡丹叶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β 谷甾醇 (1) ,桐甾醇 (2 ) ,β 胡萝卜苷 (3) ,咖啡酸 (4) ,山柰酚 (5 ) ,5 ,4′ 二羟基山柰... 目的 :对白花牡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溶剂萃取 ,色谱分离化学成分 ,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花牡丹叶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β 谷甾醇 (1) ,桐甾醇 (2 ) ,β 胡萝卜苷 (3) ,咖啡酸 (4) ,山柰酚 (5 ) ,5 ,4′ 二羟基山柰酚 7 O β 芸香苷 (6 ) ,acteoside(7) ,leucoseceptosideA(8)。结论 :化合物 7,8首次从白花牡丹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牡丹 化学成分 中药 Β-谷甾醇 桢桐甾醇 β-胡萝卜苷 咖啡酸
下载PDF
白花野牡丹的开花进程、花部形态特征及访花昆虫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红 焦根林 陈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9,共7页
为了解白花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f.albiflorum J.C.Ou)的开花进程、花部形态特征及访花昆虫的种类和访花行为,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对栽培于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的白花野牡丹花期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花野... 为了解白花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f.albiflorum J.C.Ou)的开花进程、花部形态特征及访花昆虫的种类和访花行为,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对栽培于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的白花野牡丹花期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花野牡丹的单花花期约12 h,7:00雌蕊柱头从即将开放的花蕾中伸出、8:00左右花朵半开放、8:30左右花瓣完全展开、16:00左右花瓣开始闭合、19:00左右花瓣完全闭合,翌日花瓣不再开放并逐渐萎蔫,至第4天花部完全脱落。白花野牡丹的花序为近头状的伞房花序,每个花序有3-8朵花;雌蕊1枚;雄蕊2轮(5+5,6+6),内轮雄蕊较短、而外轮雄蕊较长;不分泌花蜜。白花野牡丹花期的访花昆虫有2目5科13种,其中传粉昆虫有2科6种,包括领木蜂(Xylocopa collaris Lepeletier)、东亚无垫蜂〔Amegilla(Zonamegilla)parhypate Lieftinck〕、蓝彩带蜂(Nomia chalybeata Smith)、彩带蜂(Nomia sp.)、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和绿芦蜂(Pithitis smaragdula Smith)。这6种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访花规律及传粉效率各异,其中,领木蜂、东亚无垫蜂、中华蜜蜂和绿芦蜂的日活动规律为单峰型,访花高峰期均在10:00或11:00;而蓝彩带蜂和彩带蜂的日活动规律为双峰型,2个访花高峰期分别在10:00和15:00。花瓣开始松动时,小体型的中华蜜蜂和绿芦蜂开始传粉;随着花瓣继续开放,中等体型的蓝彩带蜂和彩带蜂成为主要传粉者;花瓣完全开放后,大体型的领木蜂和东亚无垫蜂成为主要传粉者。研究结果显示:白花野牡丹花粉是传粉昆虫的惟一报酬;各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白花野牡丹的开花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有效保证白花野牡丹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牡丹 开花进程 花部形态 访花昆虫 访花行为 传粉昆虫
下载PDF
白花野牡丹种子萌发因素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向娜 曹翠玲 +1 位作者 金红 陈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78,共6页
以白花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低温(4℃)预处理及不同体积分数硝酸盐类、赤霉素GA_3和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25℃)条件... 以白花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低温(4℃)预处理及不同体积分数硝酸盐类、赤霉素GA_3和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25℃)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较室温(日平均温度16℃)下的高。不同时间低温预处理均可以促进黄色种子萌发,其中12 h预处理萌发率最高。在室温下,不同体积分数硝酸盐类、PEG6000和GA_3处理都可以大幅增加黄色种子萌发率;而在恒温(25℃)下,0.1%、0.2%硝酸盐对种子萌发无影响,0.4%硝酸盐抑制种子萌发;0.1%、0.5%、1%PEG6000处理和50、100 mg·L^(-1)GA_3处理均对种子萌发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牡丹 萌发势 萌发率 硝酸盐 GA3 PEG6000
下载PDF
白花野牡丹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刚 王瑛华 金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以白花野牡丹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进行了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白花野牡丹的芽分化优化培养基为1/4MS+1.0mg·L^(-1) 6-BA;优化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以白花野牡丹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进行了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白花野牡丹的芽分化优化培养基为1/4MS+1.0mg·L^(-1) 6-BA;优化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1) IBA;经练苗后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1年后成活植株可以开花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牡丹 茎段 丛生芽 再生植株
下载PDF
白花野牡丹的繁育系统研究
5
作者 金红 焦根林 陈刚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白花野牡丹兼具观赏性和药用价值,极具开发潜力。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对白花野牡丹的开花进程、花部形态特征及访花昆虫进行观察,运用花粉萌发、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测定其繁育系统。结果显示:白花野牡丹... 白花野牡丹兼具观赏性和药用价值,极具开发潜力。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对白花野牡丹的开花进程、花部形态特征及访花昆虫进行观察,运用花粉萌发、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测定其繁育系统。结果显示:白花野牡丹的单花花期约为12 h;白花野牡丹为雌雄异熟,柱头先花药成熟;雄蕊异型,2类雄蕊产生的花粉粒极轴长有差别,萌发率也不同;领木蜂、东亚无垫蜂、蓝彩带蜂、彩带蜂是白花野牡丹的主要传粉者;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约为417.6~1035.2;在自然条件下白花野牡丹不能自花授粉,繁殖需要传粉者参与,没有无融合生殖,自交亲和与异交亲和;白花野牡丹的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的异花授粉植物,需要传粉者。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牡丹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下载PDF
傣药白花臭牡丹根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清 陆应彩 +1 位作者 周林 彭霞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建立傣药白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线性关系、准确度、精密度、不同产地以及试验条件的考察建立傣药白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3个不同产地10批傣药白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 目的:建立傣药白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线性关系、准确度、精密度、不同产地以及试验条件的考察建立傣药白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3个不同产地10批傣药白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检测波长为357 nm,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6%,回收率为94.907%~101.976%,标准品芦丁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5。10批样品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7.62%、7.08%、6.41%、5.93%、6.34%、6.61%、6.50%、6.54%、6.98%、6.27%。不同产地的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傣药白花臭牡丹根的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白花牡丹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花中之王话牡丹
7
作者 潘春华 《家庭中医药》 2012年第6期49-50,共2页
牡丹花,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花蕾,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墨紫、雪青、绿及复色,有单瓣、复瓣之分,花径10~20厘米,不仅观赏价值极高,被古人视为最名贵的花卉之一,而且其单瓣红花牡丹或白花牡丹常用于中药。
关键词 牡丹 芍药属植物 观赏价值 白花牡丹 毛茛科 单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