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苞猩猩草鉴定及其检疫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瑛 张建成 +1 位作者 陈先锋 张慧丽 《植物检疫》 2006年第4期223-2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白苞猩猩草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及与主要近似种锯齿大戟的形态区别,分析了其对农作物的危害性,认为该植物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检疫意义。
关键词 白苞猩猩草 锯齿大戟 形态特征 巴西大豆 检疫
下载PDF
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苏银玲 杨子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 ylla Linn.)对川滇两省干热河谷区的旱坡地果园水果生产和栽培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光、温、水等环境因子对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苞猩猩草种子... 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 ylla Linn.)对川滇两省干热河谷区的旱坡地果园水果生产和栽培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光、温、水等环境因子对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苞猩猩草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在高温45℃或低温5℃时不能萌发;白苞猩猩草种子在土壤相对含水量≥10%时即可萌发,并在20%时萌发率达到最大值71.3%;种子破土能力弱,种子位于土壤表层0 cm时,出苗率高达80.7%,覆盖6 cm以上土层能有效遏制其出苗;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种子萌发;中性或偏酸性、低盐度(0.02 mol/L NaCl)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本研究将为白苞猩猩草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苞猩猩草 种子萌发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浙江省2种归化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锋 谢文远 +3 位作者 陈征海 张宏伟 张芬耀 李根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0-482,共3页
报道了笔者在野外调查时发现的2种浙江省归化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Linn.)Gürcke和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inn.,其中赛葵属Malvastrum A.Gray是浙江新记录属。赛葵发现于温州洞头,白苞猩... 报道了笔者在野外调查时发现的2种浙江省归化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Linn.)Gürcke和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inn.,其中赛葵属Malvastrum A.Gray是浙江新记录属。赛葵发现于温州洞头,白苞猩猩草发现于舟山。引证标本存放于浙江林学院植物标本馆(Z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赛葵 白苞猩猩草 归化植物 新记录 浙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