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永济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阎玉忠 朱士兴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7-282,338-340,共16页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en.nov.,4新种是Shuiyousphaeridium membraniferum Yan sp.nov.,Dictyosphaera incrassate Yan sp.nov.,Foliomorpha stipuliferaYan sp.nov.,Manicosiphoninema shuiyouense Yan sp.nov.。本微化石群以球形疑源类为主体,以具刺疑源类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并伴生有推测是绿藻和褐藻的化石,其组合面貌与蓟县上前寒武系各组皆有明显区别,具有更高的进化程度,从生物地层标志推测白草坪组所在的汝阳群应归入震旦系。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可能是横裂甲藻的原始分子,它在地层对比和藻类进化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刺疑源类 白草坪组 山西
下载PDF
河南汝州罗圈村剖面汝阳群白草坪组的微体化石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猛 刘鹏举 +3 位作者 尹崇玉 唐烽 高林志 陈寿铭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7,共12页
河南汝州罗圈村白草坪组微体化石丰度大,但分异度低,仅包括具细网状纹饰的Dictyosphaera delica-ta和具刺饰的Shui yousphaeridium pilatumsp.nov.以及少量的带藻Taeniatum sp.。虽然化石组成单调,但总体上与山西永济水幽沟剖面和河南... 河南汝州罗圈村白草坪组微体化石丰度大,但分异度低,仅包括具细网状纹饰的Dictyosphaera delica-ta和具刺饰的Shui yousphaeridium pilatumsp.nov.以及少量的带藻Taeniatum sp.。虽然化石组成单调,但总体上与山西永济水幽沟剖面和河南渑池麦尽沟剖面白草坪组的疑源类组合面貌一致。目前,此套化石组合的地质时代有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早期两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化石形态特征分析以及与苏格兰西北部早新元古代Torri-don群中发现的一个微体化石组合的对比,文中暂将汝阳群地质时代置于新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源类 白草坪组 汝阳群 豫西
原文传递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汝阳群沉积时代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猛 王超 王钊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5-1139,共25页
汝阳群分布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地区,主要为一套未变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于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其上被洛峪群整合覆盖。长期以来,其地质时代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汝阳群下部白草坪组4个石... 汝阳群分布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地区,主要为一套未变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于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其上被洛峪群整合覆盖。长期以来,其地质时代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汝阳群下部白草坪组4个石英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年龄分布范围为3 000~1 800 Ma,主要集中在2 600~2 400 Ma之间(约占67%),年龄主峰值为2 550~2 500 Ma,说明其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新太古代末以及古元古代的地质体。其中,最年轻锆石的^(207)Pb/^(206)谐和年龄值分别为1 817±22 Ma、1 838±23Ma、1 924±17 Ma和1 829±28 Ma,说明汝阳群沉积时代不老于1 800 Ma,与其上覆洛峪群中近期获得1 611±8 Ma的年龄相吻合,因此其形成时代应为中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群 白草坪组 碎屑锆石 LA—ICP-MS U-PB年龄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140OΜα前的后生动物实体化石?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健民 孟庆任 李文厚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6,102,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豫西晚前寒武系白草坪组中发现的一种可能的蠕虫状后生动物实体化石:Ruyangia Cylindrica Hu et Meng,1989。化石产于砂岩表面浪成波痕之波谷中,圆筒状,已压扁,中空,可见长度4.5~9.5cm,直径4mm左右,虫体外壁具体环...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豫西晚前寒武系白草坪组中发现的一种可能的蠕虫状后生动物实体化石:Ruyangia Cylindrica Hu et Meng,1989。化石产于砂岩表面浪成波痕之波谷中,圆筒状,已压扁,中空,可见长度4.5~9.5cm,直径4mm左右,虫体外壁具体环,环背间距1.5~2mm,虫体一端较大,具平行纵向边缘的纵纹,可能为头部;另一端渐尖,可能为尾部。与该实体化石伴生的有大量遗迹化石。已知白草坪组的时代超过1400Ma,因此,该实体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上后生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等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化石 长城纪 白草坪组
下载PDF
河南省林州市盘龙山含钾岩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5
作者 路小丽 耿同升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盘龙山含钾岩石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的南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登封群、中元古界汝阳群、寒武系地层。含钾岩石矿赋存于中元古界汝阳群白草坪组地层中,分为上、下两个矿层,上矿层受剥蚀影响部分地段已缺失。... 盘龙山含钾岩石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的南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登封群、中元古界汝阳群、寒武系地层。含钾岩石矿赋存于中元古界汝阳群白草坪组地层中,分为上、下两个矿层,上矿层受剥蚀影响部分地段已缺失。通过对区内含矿地层、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研究,认为本区含钾岩石矿层位稳定、产状平缓、品位稳定,受后期构造影响较小。初步认为本区为形成于滨海、浅海相环境的沉积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同时指出了含钾岩石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山含钾岩石矿 地质特征 白草坪组 林州市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晚期汝阳群微体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来自微细构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猛 王钊飞 姚志亮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72-4083,共12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晚期汝阳群白草坪组页岩中产出大量的具刺和细网状纹饰的球形疑源类,其中以Shuiyou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与Dictyosphaera macroreticulata化石标本最具代表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光学生物显微镜对其...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晚期汝阳群白草坪组页岩中产出大量的具刺和细网状纹饰的球形疑源类,其中以Shuiyousphaeridium macroreticulatum与Dictyosphaera macroreticulata化石标本最具代表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光学生物显微镜对其膜壳微细构造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膜壳表面的刺饰形态具有多样性分叉;其膜壳壁可能是由多边形网脊及膜层构成,而不是由多角形板片及膜层构成.同时通过对比研究,认为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分子可能是同一生物不同阶段的产物.此外,通过对赋存微体化石页岩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检测到的姥鲛烷/植烷比(Pr/Ph)大于1、伽马蜡烷丰度中等及生物标志化合物(C_(30)藿烷、C_(27)甾烷和三环萜烷),结合前人关于汝阳群沉积环境的研究,不仅指示了汝阳群微体化石群沉积古环境应为正常的海洋环境——滨海-浅海相,也指示了元古代真核生物已经存在,为重建微体化石群和探讨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群 白草坪组 微体化石 生物标志化合物 古元古代 古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