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性质新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德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对于西汉时的石渠阁会议与东汉时的白虎观会议,学界大多认为是宣、章二帝为了统一经义、统一经学而召开的。然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宣、章二帝并没有统一经义的意愿,两次会议也绝非是为统一经义而召开,它们只是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而已。... 对于西汉时的石渠阁会议与东汉时的白虎观会议,学界大多认为是宣、章二帝为了统一经义、统一经学而召开的。然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宣、章二帝并没有统一经义的意愿,两次会议也绝非是为统一经义而召开,它们只是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而已。在会议上,学者各持己见、互相辩难,即使不敌,其学说也并不会被罢黜、被取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阁会议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
下载PDF
白虎观会议和《白虎议奏》、《白虎通义》之关系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雷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105-110,共6页
白虎观会议在东汉政治史、思想史、经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详加辨析,发现白虎观会议并非只有一次,而是在明帝永平元年和章帝建初四年各召开过一次;永平元年会议后诸儒据《谷梁传》著《白虎通义》,建初四年会议后则编... 白虎观会议在东汉政治史、思想史、经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详加辨析,发现白虎观会议并非只有一次,而是在明帝永平元年和章帝建初四年各召开过一次;永平元年会议后诸儒据《谷梁传》著《白虎通义》,建初四年会议后则编撰《白虎议奏》.后人误将二者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义》 《白虎议奏 》《东观汉记》 古文经学
下载PDF
白虎观会议次数及成果考
3
作者 李建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4-47,57,共5页
学术界对白虎观会议的次数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会议成果亦有《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白虎议奏》《白虎通义》诸多歧名。从传世史料及各家主要论断出发,详溯历代文献引证情况,不难发现白虎观会议成果本名为《白虎通》,《白虎通义》实为... 学术界对白虎观会议的次数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会议成果亦有《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白虎议奏》《白虎通义》诸多歧名。从传世史料及各家主要论断出发,详溯历代文献引证情况,不难发现白虎观会议成果本名为《白虎通》,《白虎通义》实为后世衍字所误书名,《白虎通德论》《白虎议奏》另有所指,会议次数仅有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观会议 次数 成果
下载PDF
白虎观会议与东汉政权苟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其领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5-39,共5页
白虎观会议与东汉政权苟延汤其领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在京都洛阳白虎观亲自主持召开的一次讨论五经同异的经学会议。这次会议不仅规模大,历时长,而且影响至深。它不仅解决了自西汉末年以来今古文经长期争斗的矛盾,而且对圣人之道、... 白虎观会议与东汉政权苟延汤其领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在京都洛阳白虎观亲自主持召开的一次讨论五经同异的经学会议。这次会议不仅规模大,历时长,而且影响至深。它不仅解决了自西汉末年以来今古文经长期争斗的矛盾,而且对圣人之道、五经大义进行了阐发和升华,在重大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义》 东汉政权 《后汉书》 今古文 古文经 三纲六纪 今文经 地主阶级 经学
下载PDF
白虎观会议和《白虎议奏》、《白虎通义》之关系考
5
作者 雷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以史料为佐证,对白虎观会议、《白虎议奏》及《白虎通义》之关系加以考证。认为白虎观会议是东汉时的儒家经学诸子组织召开的经学研讨会,《白虎议奏》是这次会议争论内容的整理编撰之集,《白虎通义》实质乃《白虎议奏》别称。
关键词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义 史料 古文经学 东观汉记 《后汉书》 儒家经学 《五经》 古文尚书 研讨会
下载PDF
白虎观会议与今古文经学之争
6
作者 潘兴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7-88,137,共3页
关键词 白虎观会议 古文经学 经学讨论会 中国 东汉 今文经学
全文增补中
从白虎观会议和《白虎通》看儒学的反动本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勤树 陈金祥 +1 位作者 李平 张家勇 《天津师院学报》 1974年第2期57-62,共6页
公元七十九年(东汉章帝建初四年),一群反动儒生麕集于洛阳白虎观地方,“讲论五经同异”,汉章帝“亲临称制”,“连月乃罢”(《后汉书·儒林传》),这就是所谓的“白虎观会议”。在这次清一色的儒家黑会上讨论的结果,由班固撰集成书,... 公元七十九年(东汉章帝建初四年),一群反动儒生麕集于洛阳白虎观地方,“讲论五经同异”,汉章帝“亲临称制”,“连月乃罢”(《后汉书·儒林传》),这就是所谓的“白虎观会议”。在这次清一色的儒家黑会上讨论的结果,由班固撰集成书,这就是所谓的《白虎通》(又名《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白虎观会议的召开和《白虎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观会议 思想统治 汉王朝 后汉书 大地主阶级 儒家思想 白虎通义 儒学 统治阶级 董仲舒
下载PDF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保顶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王保顶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为刘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循环不已的五德终始动性体系也为王莽代汉准备了逻辑基础。东汉建立之后,惩于前汉亡国的教训,对五德终始学说进行改造,使原本用于说明朝代更...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王保顶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为刘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循环不已的五德终始动性体系也为王莽代汉准备了逻辑基础。东汉建立之后,惩于前汉亡国的教训,对五德终始学说进行改造,使原本用于说明朝代更替、政权嬗变的动性体系变为规定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学说 《白虎通》 白虎观会议 王莽 封建统治秩序 朝代更替 天人感应 统治者
下载PDF
汉代经学教育述评 被引量:3
9
作者 俞启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7-65,共9页
汉代经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儒家经学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儒家经籍最初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统称六经,其中《乐》经早佚,也有人《乐》本无经。所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古... 汉代经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儒家经学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儒家经籍最初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统称六经,其中《乐》经早佚,也有人《乐》本无经。所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古代的今文经学家认为五经全出于孔子之手,古文经学家则认为五经古已有之,孔子只不过是'述而不作'罢了,这两种观点都带有片面性。但孔子确实进行了大量的编纂、修订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儒家经学 古代教育 历史进程 《书》 经说 白虎观会议 《礼》
下载PDF
儒学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卫平 《华夏文化》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深厚土壤的。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中国传统社会在汉代以后的2000多年里,尽管改朝换代的悲喜剧一幕又一幕,但是儒学作为核心价值却一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深厚土壤的。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中国传统社会在汉代以后的2000多年里,尽管改朝换代的悲喜剧一幕又一幕,但是儒学作为核心价值却一直没有变,儒学始终指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和个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借用理学家的话来说,就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启示 天地之间 话语体系 宦学事师 白虎观会议 《仪礼》 中国哲学史 仁义礼智 三纲 冯友兰
下载PDF
汉代对经书的整理成绩及其原因
11
作者 李笔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尚书》 今文经学 今古文经学 后汉书 《公羊春秋》 白虎观会议 《春秋》 《周官》 《古文尚书》 京氏《易》
下载PDF
“泰皇最贵”书证
12
作者 韩玉德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3-41,共9页
泰皇应是伏羲。秦始皇帝君臣廷议判定"泰皇最贵"的依据应可有三:首画八卦,为《周易古经》的原创者,上古诸多发明均取意于《周易古经》,与伏羲直接相关;教民结绳织网,捕鱼猎兽,成为渔祖猎宗;始画八卦,造书契,用刻画记事取代结... 泰皇应是伏羲。秦始皇帝君臣廷议判定"泰皇最贵"的依据应可有三:首画八卦,为《周易古经》的原创者,上古诸多发明均取意于《周易古经》,与伏羲直接相关;教民结绳织网,捕鱼猎兽,成为渔祖猎宗;始画八卦,造书契,用刻画记事取代结绳之政,由此产生上古帝王文籍。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东方苍龙。以伏羲居首位的三皇五帝上古史体系,始决于公元前221年秦咸阳宫廷议,定谳于公元78年东汉白虎观会议。唐代司马贞增补《三皇本纪》,使《史记》"三皇五帝"上古史体系臻于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皇 咸阳宫廷议 白虎观会议 《周易》 《白虎通》
下载PDF
《白虎通义》成书及其性质考论
13
作者 马国栋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观会议及由此而结集的《白虎通义》,在中国经学史、政治思想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学术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其成书过程、撰著者存在不少争议,而《白虎通义》的传本,历来希见。对于《白虎通义》思想性质的研究,目前主...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观会议及由此而结集的《白虎通义》,在中国经学史、政治思想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学术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其成书过程、撰著者存在不少争议,而《白虎通义》的传本,历来希见。对于《白虎通义》思想性质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个观点:封建法典;宗教神学;礼典。《白虎通义》作为封建法典的性质是侧重于规定其政治意义,作为宗教神学的性质是侧重于规定其理论渊源,而作为礼典的性质是侧重于剖判其内容体系。《白虎通义》作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宪章性文献,其本质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义》 白虎观会议 经学
下载PDF
知识形态的王权规划——论东汉前期的意识形态策略
14
作者 黄立田 吉新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0,共4页
东汉前期意识形态"大一统"局面得以空前增强,是通过王权对知识形态的规划来实现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儒学的提倡,为士人确立正面榜样,以达到对他们的引诱与规划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宣布图谶于天下",... 东汉前期意识形态"大一统"局面得以空前增强,是通过王权对知识形态的规划来实现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儒学的提倡,为士人确立正面榜样,以达到对他们的引诱与规划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宣布图谶于天下",对思想进行强制性规划,为知识者提供一套不可逾越的参照系;再者,通过白虎观会议,议定意识形态标准,以国家法典的形式对各种知识形态进行重新界定,使之服务于帝王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前期 知识 意识形态 儒学 图谶 白虎观会议
下载PDF
秦汉史学和秦汉政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其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7-122,共6页
秦汉时期史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应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秦皇朝因害怕人们“非今”,焚烧六国史书,而秦刻石大力宣扬封建统治秩序的永恒,这种以封建政治控制史学的政策对以后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君臣极其重视总结秦亡教训,中国历史上... 秦汉时期史学与政治关系密切,应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秦皇朝因害怕人们“非今”,焚烧六国史书,而秦刻石大力宣扬封建统治秩序的永恒,这种以封建政治控制史学的政策对以后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君臣极其重视总结秦亡教训,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强盛的朝代,实与重视反思历史的智慧有关。汉武帝独尊儒术,表明儒学与封建统治紧密结合。至宣帝石渠阁会议、章帝白虎观会议,皇帝亲临决定经义异同,更标志封建主义对史学的统制达到强化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史 董仲舒 阴阳五行说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艺文志》 司马迁 《新语》 白虎观会议 儒学 《汉书》
下载PDF
汉代儒学的神学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凤 《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1期6-7,51,共3页
为适应汉代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学在汉代与王权政治紧密结合,逐渐扩张其政治影响。儒学的神学化理论宣扬君权至上,神化三纲五常,通过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等学说建立起来,在东汉谶纬神学盛行的土壤上,迅速被统治者重视,使之不断上升为国家意... 为适应汉代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学在汉代与王权政治紧密结合,逐渐扩张其政治影响。儒学的神学化理论宣扬君权至上,神化三纲五常,通过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等学说建立起来,在东汉谶纬神学盛行的土壤上,迅速被统治者重视,使之不断上升为国家意识,最终在东汉章帝时的白虎观会议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神权与王权、宗教预言与政治预言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值得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儒学 神学化 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谶纬神学 白虎观会议
下载PDF
班固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8-76,共9页
班固(公元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著名史家及文学家。著《汉书》及诗赋文章数十篇,后人辑有《班兰台集》。曾参加讨论与整理儒经的白虎观会议,奉诏记录、整理了《白虎通义》。据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及《... 班固(公元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著名史家及文学家。著《汉书》及诗赋文章数十篇,后人辑有《班兰台集》。曾参加讨论与整理儒经的白虎观会议,奉诏记录、整理了《白虎通义》。据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及《汉书·叙传》载,他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刻苦学习,“九岁能属文,诵诗赋”;长大后,学无常师,博览典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融会贯通,成一家言。其父彪曾续《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未成而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汉书·艺文志 司马迁 史记 后汉书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义 儒家思想 地理志 社会作用
下载PDF
两汉博士家法株生原因论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义俊 《史林》 CSSCI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前汉宣帝甘露年间的石渠阁会议及后汉章帝建初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汇集当时各主要经学派别代表人物参加的白虎观会议,都是朝廷鉴于经说异歧日众而召集的,用意是制定官方统一的标准经学教案,使之永垂定制,下不得越限,再生歧说。但是,“... 前汉宣帝甘露年间的石渠阁会议及后汉章帝建初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汇集当时各主要经学派别代表人物参加的白虎观会议,都是朝廷鉴于经说异歧日众而召集的,用意是制定官方统一的标准经学教案,使之永垂定制,下不得越限,再生歧说。但是,“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家法学者日盛”,家法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地蕃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论 白虎观会议 代表人物 独立人格 董仲舒 创造性 文化学术 道德人格 今文经学 派别
下载PDF
试论汉代儒学的复兴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光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56-60,共5页
汉初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制度疏阔导致中央政治权力削弱,思想混乱引起社会道德水平偏低。面对这种政治形势,汉武帝表示要重新思考一种新的政治策略。董仲舒连上三策,系统地论述了儒学和儒术可以根治汉代政治难题。汉代儒学从... 汉初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制度疏阔导致中央政治权力削弱,思想混乱引起社会道德水平偏低。面对这种政治形势,汉武帝表示要重新思考一种新的政治策略。董仲舒连上三策,系统地论述了儒学和儒术可以根治汉代政治难题。汉代儒学从此得到复兴。但儒学的复兴是一个政治化过程。从天人三策到白虎观会议,儒学不断改变并被国教化。它表明像儒学这样的思想学说,即使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一定作用,只要与政治相结合,就不能不发生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儒学 汉武帝 董仲舒 天人三策 白虎观会议
下载PDF
今本《白虎通义》真伪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2期36-43,共8页
今本《白虎通义》真伪考雷戈在整个经学史上,《白虎通义》可以说是一部颇不为人所怀疑的经学著作。从古代到近代,除了周广业、庄述祖和近人孙冶让三人对《白虎通义》作过一些形式的考辨(诸如篇卷的多寡、名称的异同、版本的流传)之... 今本《白虎通义》真伪考雷戈在整个经学史上,《白虎通义》可以说是一部颇不为人所怀疑的经学著作。从古代到近代,除了周广业、庄述祖和近人孙冶让三人对《白虎通义》作过一些形式的考辨(诸如篇卷的多寡、名称的异同、版本的流传)之外,只有宋代的朱翌("政和中登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义》 《白虎通》 今古文经学 今本 今文经学 《汉书》 《左传》 白虎观会议 《后汉书》 《公羊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