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体外高效诱导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生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湘新 陈学良 +2 位作者 马道新 何晓鹏 李颢 《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产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白血病反应。[方法]应用mGM鄄CSF及mIL鄄4细胞因子从小鼠骨髓细胞扩增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使其负载冻融法制备的白血病细胞相关抗原(TAA),通过观察DC诱导的白血病特异性CTL的免...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产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白血病反应。[方法]应用mGM鄄CSF及mIL鄄4细胞因子从小鼠骨髓细胞扩增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使其负载冻融法制备的白血病细胞相关抗原(TAA),通过观察DC诱导的白血病特异性CTL的免疫表型,MTT分析其对于L7212细胞的抑制率,利用ELISA评价IL鄄2和IL鄄4水平。[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经mGM鄄CSF、mIL鄄4的联合作用7天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大量成熟DC生成。经负载TAA的DC活化后T细胞中CD3+、CD8+、CD25+细胞明显增多。FCM显示CD3+、CD8+、CD25+T细胞显著增多,CD8+细胞多于CD4+细胞。活化后T细胞对L7212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50∶1培养72h后杀伤率达90.1%±2.7%。DC与T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L鄄2的分泌水平为4.656±0.62pg/ml,明显高于普通T细胞培养组的1.436±0.11pg/ml(P=0.011),IL鄄4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GM鄄CSF及mIL鄄4配伍诱导生成的DCs经L7212冻融抗原负载后可在体外高效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白血病 免疫疗法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T白血病细胞利用柔软性逃避穿孔素介导的杀伤
2
作者 周雅博 王殿恒 黄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1-291,共1页
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释放的穿孔素仅在肿瘤细胞膜表面打孔,而不在CTL表面形成孔洞,这种单向杀伤机制在免疫学角度尚未被阐明。穿孔素打孔既是一个化学过程,也是一个生物力学过程,细胞可利用其柔软性妨碍穿孔素打孔。方法实验室前... 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释放的穿孔素仅在肿瘤细胞膜表面打孔,而不在CTL表面形成孔洞,这种单向杀伤机制在免疫学角度尚未被阐明。穿孔素打孔既是一个化学过程,也是一个生物力学过程,细胞可利用其柔软性妨碍穿孔素打孔。方法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活化的CTL下调FLNA表达,通过柔软性逃避穿孔素介导的杀伤,这种柔软性同样被T白血病细胞用于免疫逃逸。结果和结论本研究在细胞、动物及病人3个水平结合多组学、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发现ZAP70介导的YAP Y357磷酸化和活化使filamin A下调来诱导柔软性的形成。并且在CTL中,耐药转运蛋白MDR1表达更高,因此CTL比恶性T细胞对YAP抑制剂更具耐药性。YAP的适度抑制使恶性T细胞变硬,但CTL仍然保持一定的柔软性,从而使CTL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时避免自溶。因此,本发现揭示了一种基于机械力的针对T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策略。本研究基于生物机械力学和肿瘤免疫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揭示了T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背后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开发基于生物机械力学的新型免疫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柔软性 穿孔素 生物力学机制 杀伤机制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下载PDF
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对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内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楼敬伟 杨建民 +3 位作者 陈莉 贾新颜 章卫平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对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内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6 Gy照射C57BL/6小鼠诱导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分别经尾静脉注射EGFP+C57BL/6小鼠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随后皮下接种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对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内增殖和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6 Gy照射C57BL/6小鼠诱导淋巴细胞缺乏状态,分别经尾静脉注射EGFP+C57BL/6小鼠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随后皮下接种1×106FBL3白血病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外周血EGFP+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同时观察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对随后接种的FBL3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在淋巴细胞缺乏状态下输入的脾T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特异性CTL均可得到有效扩增(第18天输注脾T淋巴细胞组和输注CTL组外周血中EGFP+细胞比例分别为28.81%和42.24%),但脾T淋巴细胞对随后接种的白血病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而白血病特异性CTL在淋巴细胞缺乏受体小鼠体内扩增速度更快,扩增的倍数更高,并具有显著增强的抗白血病作用。结论诱导受体淋巴细胞缺乏可显著增强外源性CTL输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缺乏 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白血病效应 治疗 白血病
原文传递
免疫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叶家利 李增政 +2 位作者 何逸凡 姚翔媚 王娅婕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这些预后不良亚组中进一步增加常规化疗强度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反应。此外,使用了多种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会导致在治愈患儿中出现多种长期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癌症、精神恶化以及社会和心理问题等。迄今为止,成人ALL患者的存活率仍然较差,复发率高且治愈率不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来改善ALL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十年中,免疫疗法和分子疗法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的基于抗体的治疗(Blinatumomab和Inotuzumab ozogamicin)和基于T细胞的治疗(Tisagenlecleucel)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反应率和预后。将这些免疫疗法纳入ALL治疗中,有望降低常规化疗的强度,减少相关毒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本综述讨论了新的治疗选择,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疗法,旨在为ALL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抗体偶联药物 异性抗体
下载PDF
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诱导猪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检测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4 位作者 秦晓冰 田明尧 费东亮 李萍 何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价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诱导猪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能力。方法:用PCR方法亚克隆O型FMDVVP1基因C末端部分片段(第1 30~2 1 3A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中,构建质粒pDisplay- mVP1。将pDis... 目的:评价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诱导猪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能力。方法:用PCR方法亚克隆O型FMDVVP1基因C末端部分片段(第1 30~2 1 3A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中,构建质粒pDisplay- mVP1。将pDisplay -mVP1转染PK 1 5细胞,经3次G41 8加压筛选,并用RT- PCR和IFA鉴定,证明获得表达目的基因的PK 1 5 /pDisplay- mVP1细胞。最后,利用该细胞作为靶细胞,用LDH法检测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免疫猪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vUTAL3CP1免疫组在效靶比2 5∶1和5 0∶1时,CTL裂解活性分别达到42 . 84%±3 2. 1 %和61 . 94%±4 2. 8% ,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与其它对照组(p <0 . 0 1 )。结论:vUTAL3CP1可以诱导猪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为进一步的FM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重组鸡痘病毒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杀伤活性 检测 活疫苗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测定与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欢 徐学聚 +6 位作者 张园 郭力 王颖超 方营旗 邹湘 刘玉峰 盛光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2-218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免疫射散法、...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免疫射散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和生化法测定8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group)化疗前、缓解后以及同期的46例健康儿童(CONgroup)血液中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时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后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ALL患儿化疗前后p-Hcy与TSGF成正相关(r=0.723,P<0.05),p-Hcy与LDH成正相关(r=0.818,P<0.01),p-Hcy与hs-CRP成正相关(r=0.822,P<0.01)。结论:p-Hcy、LDH、hs-CRP及TSGF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情监测、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有望成为ALL诊断及治疗的联合应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肿瘤异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白血病瘤苗对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万红 张王刚 +4 位作者 何爱丽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疫苗对C57BL/ 6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疫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CTL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随着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 ,小鼠的CTL杀伤功能受到严重抑制。②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在提高小鼠CTL的杀伤功能方面 ,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 ,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的肿瘤疫苗可以激活以CTL为代表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白血病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 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璐 高艳锋 祁元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鉴定来自食管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PSG9)的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首先运用RT-PCR方法检测PSG9mRNA在食管癌细胞EC9706、EC-1及EC-109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Bimas和Syfpeithi... 目的:鉴定来自食管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妊娠期特异性beta1糖蛋白9(PSG9)的HLA-A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首先运用RT-PCR方法检测PSG9mRNA在食管癌细胞EC9706、EC-1及EC-109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Bimas和Syfpeithi预测,再结合NetCTL1.2选取4条来源于PSG9的HLA-A3限制性的表位。候选表位P336的2位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替换为亮氨酸,9位的氨基酸由酪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候选表位P378的9位氨基酸由精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候选表位通过标准的Fmoc化学法合成,通过结合力实验检测表位与T2A3细胞表面HLA-A3分子的结合力水平,通过细胞毒实验检测对EC-1细胞毒活性。结果:PSG9在肿瘤细胞EC9706、EC-1以及EC-109中都有表达。候选表位P107、P201和P336-2L9K与HLA-A3分子有弱结合力,P336、P378和P378-9K与HLA-A3分子有中等结合力。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P336-2L9K、P378和P378-9K对EC-1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多肽P336-2L9K、P378和P378-9K能诱导体外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可能成为PSG9阳性肿瘤细胞的共同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异性betal糖蛋白9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HLA-A3 表位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胡德飞 钟晓燕 冯绪芬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化脓...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名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于入组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观察组治疗后10 d再次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外周血NK、NSE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NK、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K、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K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CD3^(+)、CD4^(+)/CD8^(+)、NSE、CD4^(+)和CD8^(+)。结论新生儿一旦罹患化脓性脑膜炎,会导致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紊乱失调,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促使脑神经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而通过观察NK细胞、NSE及CD3^(+)、CD4^(+)、CD8^(+)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改善其免疫功能,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神经原异性烯醇化酶 t淋巴细胞亚群 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丽杰 于建武 +1 位作者 李树臣 李明荣 《肝脏》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及其与临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ore通过Lipofecta-mineTM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epG...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及其与临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ore通过Lipofecta-mineTM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epG2细胞(Hep-core),经Western blot证实有HCV核心蛋白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扩增获得HCV特异性CTL(HCV-CTL),以Hep-Core细胞和HepG2细胞作靶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CV-CTL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HCV-CTL活性值为(23.9±4.8)%,明显低于对照组(42.6±6.5)%(t=7.22,P=0.011)。高病毒载量组HCV-CTL活性值(18.9±4.8)%,明显低于低病毒载量组的(33.7±3.2)%(t=8.22,P=0.003);基因1型患者HCV-CTL活性值(20.8±2.1)%明显低于基因2或3型的(32.4±2.5)%(t=11.7,P=0.001);ALT升高患者HCV-CTL活性值(29.3±3.1)%与ALT正常患者(25.7±3.4)%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93,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量(957±24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7±673)pg/ml(t=8.87,P=0.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活性降低,CTL的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水平和基因型相关而与ALT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下载PDF
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杀伤效果鉴定
11
作者 陈广华 顾斌 +7 位作者 陈峰 王荧 乔曼 刘慧文 冯宇锋 戴丽君 朱子玲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7-160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EBV-CTL)体外诱导和扩增培养的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杀伤的效果。采集EBV血清抗体阳性的6例正常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EBV-CTL)体外诱导和扩增培养的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杀伤的效果。采集EBV血清抗体阳性的6例正常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经辐照灭活后不断刺激培养自体PBMNC,诱导产生EBV-CTL,并将其扩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免疫表型,然后检测不同效靶细胞比例条件下EBV-CTL对自体BLCL(autoBLCL)、自体植物血凝素培养的B淋巴母细胞(PHA-blast)、HLA不合供体的BLCL(alloBLCL)、K562细胞株的杀伤效果。结果表明,6例EBV血清抗体阳性正常供体来源的PBMNC在体外成功筛选并扩增培养了EBV-CTL,扩增效率为PBMNC数的18.6-55.0倍。刺激10次培养后的EBV-CTL对autoBLCL在20∶1、10∶1、5∶1三种效靶细胞比例条件下特异性杀伤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9.4%、43.2%、29.0%;对PHA-blast、alloBLCL、K562的非特异性杀伤率在上述三种效靶细胞比例下平均值依次为7.1%、9.4%、10.3%(P<0.05),6.6%、8.3%、8.1%(P<0.05),5.4%、7.3%、6.3%(P<0.05)。结论:EBV-CTL能有效在体外筛选培养并扩增,并能有效杀伤HLA相合的BLCL,可望成为EBV相关性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过继免疫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bcr-abl基因免疫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
12
作者 刘楠 孙秉中 +4 位作者 冯琦 高杰英 罗振革 彭虹 刘永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 研究 bcr- abl融合基因免疫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 ia CML )中的作用以及探讨CML 基因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设计两条引物扩增 bcr-abl融合位点两侧约 490 bp大小的 c DN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 ,将其克隆... 目的 研究 bcr- abl融合基因免疫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 ia CML )中的作用以及探讨CML 基因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设计两条引物扩增 bcr-abl融合位点两侧约 490 bp大小的 c DN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 ,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通过电穿孔法转染至 p815细胞 ,应用 G418筛选建立稳定的靶细胞 ,同时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肌肉免疫 BAL B/ c小鼠以获取特异的效应细胞 ,乳酸脱氢酶 (L DH)法检测特异性杀伤率 .结果  1PCR扩增出可用于基因免疫的位于 bcr- abl融合基因位点两侧的490 bp大小的 c DNA,序列测定除第 45 2位碱基 C突变为 T外其余序列均正确 ;2构建了重组真核高效表达载体 ,命名为pc DNA/ bcr- abl;3G418梯度筛选建立了稳定表达该融合基因的细胞系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到该细胞系有 bcr- abl m RNA水平的表达 ;4bcr- abl基因免疫后的小鼠能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细胞毒 T细胞 (cytotoxic T lymph-cyte,CTL) .结论 位于融合位点两侧的 bcr- abl基因肌肉免疫小鼠能够诱导特异性 CTL ,杀伤 b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ABL 电穿孔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肿瘤 白血病 BCR-ABL
下载PDF
强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HI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13
作者 张宏伟 李太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HIV 异性 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影响
下载PDF
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特异性
14
作者 张权一 潘荆华 +5 位作者 李秀芝 王丽叶 艾元洪 郝秀智 张贻林 易永林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49-54,共6页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1、M_3、M_4、M_5型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正常人白细胞也呈阴性反应,说明建立的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抗体 M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 异性 免疫分型诊断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HLA-A2的变化研究
15
作者 吴玉兰 黄书明 +1 位作者 陈琳 邵建国 《交通医学》 2013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及人类白细胞抗原-A2(human leucocyte antigen-A2,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病毒载...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及人类白细胞抗原-A2(human leucocyte antigen-A2,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以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方法: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MHC Pentamers)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CHB组慢性乙型肝炎46例、LC组乙型肝炎肝硬化29例和NC组23例正常对照健康体检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及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ALT水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CHB组、LC组HLA-A2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C组;ALT水平和病毒载量与HBV特异性的CTL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MHC Pentamers)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可以检测到低水平的HBV特异性CTL;HLA-A2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之一;ALT水平和病毒载量与HBV特异性CTL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技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A2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16
作者 蒋卫民 潘孝彰 康来仪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2年第6期16-18,23,共4页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度变异及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CtL 免疫反应
下载PDF
转基因表达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受体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静 王琳 +4 位作者 刘妍 叶海燕 丁宁 刘永明 徐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P PCR等方法获取TCR的α和β链编码基因;构建TCR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特异性TCR分别在人Jurkat T细胞和HLA-A2阳性健康人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结果从1例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样本中分别获得了2组TCR Vα、Vβ配对,分别命名为α21β13、α15β13,包装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为(1.5~5.0)×105IU/mL,用针对目标TCR的特异性Vβ链抗体(抗Vβ13 TCR-PE)和HLA-A2限制性表位特异性五聚体(pentamer)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重组TCR在T细胞表面获得表达:其中在Jurkat细胞上转入的Vβ13链表达细胞占1.06%~2.25%,在HLA-A2阳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分别占到1.03%~2.06%和1.05%~1.12%,在HLA-A2阴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均低于0.05%。结论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可以使HBV特异性CTL TCR获得转基因表达,具有结合HLA-A2限制性表位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表位异性 表达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毒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忱 王晓玲 李晓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6年8月1日关于AL...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6年8月1日关于ALL患儿M THFR 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M TX毒副反应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并提取基因型、MTX毒性相关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 eta分析,结果显示,M THFR C677T多态性与肝毒性(如:CC vs.CT/TT,RR:0.81,95%CI:0.65~1.00,P=0.05)、血液毒性、黏膜毒性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单个研究显示,非洲人群在肝毒性、血液毒性、黏膜毒性(如:CC/CT vs.TT,RR:0.10,95%CI:0.03~0.39,P=0.000 9)方面,677C等位基因相对于其他人种而言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在ALL患儿中,MTHFR C677T不是一个好的预测MTX毒性的指标,两者的关系尚需要大样本量、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 多态性 甲氨蝶呤 毒性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和T淋巴细胞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宏丽 孙晓慧 +1 位作者 李孟娟 赵俊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8-559,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血清特异性IgE,采用流式细胞仪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3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109例患者至少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阳...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血清特异性IgE,采用流式细胞仪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3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109例患者至少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35.74%,57例健康献血员的特异性IgE检测全部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95,P<0.05)。在18种常见变应原的检测中发现,户尘螨的阳性率最高,达13.77%,而且中重度过敏者(Ⅲ级以上)达4.92%。结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部分患者是由于接触变应原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同时伴有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清 异性IGE t淋巴细胞 Ⅰ型变态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ITP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冯建军 杨林花 +5 位作者 陈剑芳 来晓炜 马艳萍 马梁明 侯丽虹 申秀敏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7-29,32,共4页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流式...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2例ITP和24例正常对照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ITP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GPⅡb/Ⅲa及GPIb/Ⅸ抗体A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中,ITP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较好地反映ITP这一病理过程,对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血小板异性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