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国居士作家的白话佛教文学——以夏丏尊、丰子恺、废名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任传印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6-93,共8页
在民国社会转型与意义重构的背景下,佛教居士作家住世而又力求超世,以其兼有佛教精神和审美价值的白话佛教文学参与意义创构,其最重要特点可谓融合性,主要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对话融合、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话融合以及意义创构之融合... 在民国社会转型与意义重构的背景下,佛教居士作家住世而又力求超世,以其兼有佛教精神和审美价值的白话佛教文学参与意义创构,其最重要特点可谓融合性,主要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对话融合、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话融合以及意义创构之融合性的艺术表现。这种融合性可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居士佛教文学的影响,也体现了民国佛教的革新意识与新文学的特点,不仅在民国佛教文学史上有特定价值,对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的发展亦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居士作家 白话佛教文学 意义创构 融合性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民国高僧大德与白话佛教文学
2
作者 任传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0-96,共7页
在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倓虚大师等高僧大德积极探索与引领传统佛教的现代转型,对白话佛教文学的发生发展亦有多方面影响。其佛教文艺思想推进了白话佛教文学的理论建构;其佛教文学创作有充实引领之功与借鉴意... 在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倓虚大师等高僧大德积极探索与引领传统佛教的现代转型,对白话佛教文学的发生发展亦有多方面影响。其佛教文艺思想推进了白话佛教文学的理论建构;其佛教文学创作有充实引领之功与借鉴意义;高僧为白话佛教传记文学、怀人散文提供了切实、独特与重要的题材和内容,诸多僧信作者塑造了具有佛教精神、时代况味与审美价值的高僧形象。民国高僧大德与白话佛教文学的多层面关联可谓承前启后,总体推动了白话佛教文学发展,丰富了民国文学理论与创作,对当代中国佛教亦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高僧大德 白话佛教文学 佛教文艺思想 佛教文学创作 高僧形象
下载PDF
论民国白话佛教文学的意义创构——以民国佛教期刊为中心
3
作者 任传印 《武陵学刊》 2016年第4期98-104,共7页
在民国时期社会转型以及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背景下,佛教志士积极探索革新之路,创办诸多佛教期刊,推出白话佛教文学创作,参与时代社会的意义创构。民国白话佛教文学的意义创构主要表现为入世与出世两种导向、苦惑与超越两个层面,... 在民国时期社会转型以及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背景下,佛教志士积极探索革新之路,创办诸多佛教期刊,推出白话佛教文学创作,参与时代社会的意义创构。民国白话佛教文学的意义创构主要表现为入世与出世两种导向、苦惑与超越两个层面,其中入世特点比较明显;意义创构的传达以"知识的文学"与"力的文学"为主要方式,"知识的文学"之特征相对明显。民国白话佛教文学的意义创构在佛教文学史上有继承、转化与拓新之功,对民国新文学亦有特定的支持与丰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佛教期刊 白话佛教文学 意义创构 入世与出世 苦惑与超越 “知识的文学 “力的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