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公文的白话化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吉永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民国时期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公文领域却依然故我地使用文言,白话化(真挚平易)虽然一直是公文语体的实践方向,但进程却相当缓慢,成绩也乏善可陈。官方公文坚守文言的背后,既有语言因素,公文的程式结构与文言长期契合,白话一时难以取... 民国时期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公文领域却依然故我地使用文言,白话化(真挚平易)虽然一直是公文语体的实践方向,但进程却相当缓慢,成绩也乏善可陈。官方公文坚守文言的背后,既有语言因素,公文的程式结构与文言长期契合,白话一时难以取代;也有社会政治因素,标举文言在于维持精英主义的知识体制和特权阶层的文化霸权,文白的分野标示着阶级的对抗与话语权力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文 白话化 文言
下载PDF
高职数学教学“白话化”案例两则
2
作者 徐春香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7-88,共2页
文章结合两个案例,阐述了把"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白话化"的思想.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白话化 职业教育
下载PDF
民国学人的公文白话化思想钩沉
3
作者 侯吉永 《档案》 2014年第3期51-56,共6页
在民国学人看来,公文白话化的渊源在于《尚书》,其前奏与背景则是白话文运动,进程则滞缓于文学。个中原因,既有语言因素,公文的程式结构与文言长期契合,白话一时难以取代;也有社会政治因素,标举文言在于维持精英主义的知识体制和特权阶... 在民国学人看来,公文白话化的渊源在于《尚书》,其前奏与背景则是白话文运动,进程则滞缓于文学。个中原因,既有语言因素,公文的程式结构与文言长期契合,白话一时难以取代;也有社会政治因素,标举文言在于维持精英主义的知识体制和特权阶层的文化霸权。其文白的分野标示着阶级的对抗与话语权力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学人 公文 白话化 文言
原文传递
论新诗成长期的诗体探求
4
作者 骆寒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9-26,共8页
本文立足于诗性语言决定诗歌外在体式的理论见解,考察了成长期新诗白话用语的三种类型:口语化白话、国语化白话和杂凑式白话,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证了以文学研究会诗群为首、采用口语化白话的诗人,坚持自由诗体写作;以新月诗派为首、采... 本文立足于诗性语言决定诗歌外在体式的理论见解,考察了成长期新诗白话用语的三种类型:口语化白话、国语化白话和杂凑式白话,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证了以文学研究会诗群为首、采用口语化白话的诗人,坚持自由诗体写作;以新月诗派为首、采用国语化白话的诗人,探求格律诗体写作;以象征诗派为首、采用杂凑式白话的诗人,则在自发地作节奏自由诗体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白话 国语白话 杂凑式白话 自由诗体 格律诗体 节奏自由诗体
下载PDF
蔡志忠先生五经系列漫画
5
作者 蔡志忠 《山东画报》 2021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内容简介】蔡志忠50多年来笔耕不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将经典漫画化、白话化并加以现代诠释,开中国古籍漫画先河。从诸子百家到四书五经,从唐诗宋词到民间传说,蔡志忠笔下那些线条圆润的漫画人物,为正襟危坐的传统文化换了一... 【内容简介】蔡志忠50多年来笔耕不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将经典漫画化、白话化并加以现代诠释,开中国古籍漫画先河。从诸子百家到四书五经,从唐诗宋词到民间传说,蔡志忠笔下那些线条圆润的漫画人物,为正襟危坐的传统文化换了一副随和的面孔。他的漫画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45个国家,发挥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创造了总销量4000万册的传奇,阅读人口上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志忠 中国古籍 唐诗宋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 漫画 现代诠释 诸子百家 白话化
原文传递
The New Spiritual Elements and Artistic Exploration of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6
作者 Tan Guil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年第2期114-127,共14页
Modern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s a unique literary phenomenon written in a unique era.Thematically,it combines the modern Buddhist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hip... Modern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s a unique literary phenomenon written in a unique era.Thematically,it combines the modern Buddhist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hip and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In terms of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it responds 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conscious and innovative use of Buddhist conceptions introduced in a modern manner;in terms of identifying a social role,its artistic practice consciously and actively answers the call of China’s wartime cultural strategy;and in terms of artistic production,it vigorously promotes modernization of expression and popular participation.These new elements and tendencies offer a perspective that cannot be overlooked if we are to gain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wartime Buddhist literature in China’s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hism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citizenship consciousness life experience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writing vernacular sty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