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主义与白话文学运动
1
作者 杨伟忠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7,共9页
实验主义是贯穿白话文学运动的思想脉络之一。正是得益于实验主义大胆假设的问题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践行策略,白话文学运动才收获了巨大成功。但是,实验主义虽长于问题的研究,却短于主义的总结,是没有主义的主义,未能对中国语言文学的... 实验主义是贯穿白话文学运动的思想脉络之一。正是得益于实验主义大胆假设的问题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践行策略,白话文学运动才收获了巨大成功。但是,实验主义虽长于问题的研究,却短于主义的总结,是没有主义的主义,未能对中国语言文学的本质在理论上给予真切观照。所行非所知,实验主义的成功带有一定侥幸成分。白话文学运动实际上拆解了文言与中国文学之间凝定的封闭结构,使白话文得以接收文言文的旧领地,与新文学平行相遇,白话文学最终才得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学 五四运动 实验主义 胡适
下载PDF
学衡派的白话文学观
2
作者 郭蕾 杨伟忠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看似壁垒森严的文言保卫战背后,学衡派蕴藏着具有鲜明调和色彩的白话文学观。文学变迁论是学衡派白话文学观的理论基础,意在消解文学进化论的线性革命叙事,从而达到文白兼容、新旧并蓄的目的。在学衡派建构的文学谱系中,白话文学作为一... 看似壁垒森严的文言保卫战背后,学衡派蕴藏着具有鲜明调和色彩的白话文学观。文学变迁论是学衡派白话文学观的理论基础,意在消解文学进化论的线性革命叙事,从而达到文白兼容、新旧并蓄的目的。在学衡派建构的文学谱系中,白话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之文字”,比文言更为平易、活泼和自由,特别适用于科学论文和小说写作。学衡派对白话文学运动的批评具有建设性意义:认为白话文学运动一味欧化的倾向有违白话的本质,应回归语言的纯粹性;强调白话文学的文学性,反对文学品味过分卑下;呼吁白话文学创作应保持理性和节制,防止负面情绪泛滥。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西学外表之下,学衡派本质上是传统儒家价值的拥护者,怀有强烈的道统意识。文言文学始终是学衡派尊奉的“文学的正宗”,在此前提之下,白话文学与文言文学得以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白话文学 新人文主义
下载PDF
对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语言学再认识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112,共16页
关键词 白话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现代白话 中国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语言 思想 古代 重新认识 地方
下载PDF
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胡适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复兴的“尝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经建 伍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3,共9页
"白话文"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话语表征,只有置放于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进程中,才能领会其价值意义。胡适对新文学的"建设性"贡献经历了一个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白话文"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话语表征,只有置放于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进程中,才能领会其价值意义。胡适对新文学的"建设性"贡献经历了一个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修订、演化和发展的历程。正是在这个过程或历程中,胡适的(文学)语言观乃至文学思想无形中指向以母语文学为底蕴的"文统",其本质是对(现代)母语文学的想象性构设。诚然,这种想象性构设仅停留在"尝试"阶段,体现在其话语阐发中则表现为一种"片面"的"真识",但却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启了一扇门。各种语言资源得以拥入,其中所昭示的正是文学母语融合与母语文学重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学革命” 白话文学 母语文学
下载PDF
文言话语霸权遮蔽下的中国古代白话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曾诣 曹顺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5,共6页
一切历史都是话语权斗争和掌控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演变便清楚地体现着文言话语霸权对于白话话语的压抑。正是在这种影响下,诸如"白话诗派"、白话小说等中国古代白话文学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样态。而从话语斗争的层面重新考... 一切历史都是话语权斗争和掌控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演变便清楚地体现着文言话语霸权对于白话话语的压抑。正是在这种影响下,诸如"白话诗派"、白话小说等中国古代白话文学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样态。而从话语斗争的层面重新考察中国古代白话文学的发展,不仅能够解释清楚文学史上的众多谜团,更能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出相应的反思,完善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 白话 话语霸权 白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胡适白话文学理论检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45-51,共7页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但胡适本人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他所提倡的白话与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文化思想革命之间的深刻关系。胡适的语言本质观基本上是工具论 ,因为这种工具论 ...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但胡适本人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他所提倡的白话与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文化思想革命之间的深刻关系。胡适的语言本质观基本上是工具论 ,因为这种工具论 ,他并没有把当时他所提倡的白话和传统的白话从本质上区别开来。语言即思想 ,语言革命即思想革命。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的白话即后来的“国语”是一种新的语言系统 ,一种口语、欧化词汇和部分古汉语词汇的混合物 ,一种具有强烈西方思想和思维特征的话语方式。胡适关于文言白话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文学理论 文言白话 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白话文学语言发展概观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3-77,共5页
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走过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 现在又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 因此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予以分析、总结是必要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从多方面切入。以文学语言的个人性为切入点, 可将20 世纪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分为以... 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走过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 现在又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 因此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予以分析、总结是必要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从多方面切入。以文学语言的个人性为切入点, 可将20 世纪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作家们自然地使用个人语言写作的时期; 作家们努力地使用近似语言写作的时期; 作家们被动地使用相同语言写作的时期; 作家们自觉地使用个人语言写作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学语言 语言的个人性 历史分期
下载PDF
俗语与白话:全球化中的语言突围——但丁《论俗语》与中国、印度白话文学观之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世永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但丁提倡用俗语写作,打破了拉丁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与中国白话文学打破文言统治、印度虔诚派打破梵文统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论俗语》与白话文学观不仅维护了民族语言的独立生存权,而且提倡作家的世俗体验与人文关怀,富有人间情怀... 但丁提倡用俗语写作,打破了拉丁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与中国白话文学打破文言统治、印度虔诚派打破梵文统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论俗语》与白话文学观不仅维护了民族语言的独立生存权,而且提倡作家的世俗体验与人文关怀,富有人间情怀,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指出了作家摒弃"独白"、与阅读者对话的重要意义,对今天的文学与美学理论也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 俗语写作 中国白话文学 印度虔诚文学时期
下载PDF
作为学科的中国民间文学——兼及对胡适白话文学的新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8,共8页
本文以二十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建构时期的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结合史实判断,对民间文学学科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和研讨。通过对胡适白话文学运动的解析,首先明确民间文学学科的文学定位,其次揭示学科形成背后的思想主导,最后对白话和... 本文以二十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建构时期的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结合史实判断,对民间文学学科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和研讨。通过对胡适白话文学运动的解析,首先明确民间文学学科的文学定位,其次揭示学科形成背后的思想主导,最后对白话和白话文学作出新的阐释,从而在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维度下,对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民间文学作更全面和客观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学科 胡适 白话文学
下载PDF
胡适白话文学理论与白话文学实践的错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泓峻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通过变革文学语言形成一套新的书面语言体系,实现文化转型,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时的一种极具策略性的选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导白话文学的巨大意义,而是试图就文学本身论证文学语言变革的必然性。白话文学... 通过变革文学语言形成一套新的书面语言体系,实现文化转型,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时的一种极具策略性的选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倡导白话文学的巨大意义,而是试图就文学本身论证文学语言变革的必然性。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性等问题就是这样提出来的。由于所提出的许多命题是伪命题,胡适不仅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常常出现逻辑上的漏洞,而且在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也有问题。然而“文学革命”的迅速推进,使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不仅轻易战胜了论争对手,而且被作为绝对正确的东西继承下来,成为左右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限制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文学理论 误区 影响
下载PDF
胡适白话文学观再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新来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10-113,共4页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无论是其哲学思想基础,还是方法论,都源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胡适对文学内容并非没有足够的重视,但实用主义哲学效果至上的原则,使他选择了语言形式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这恰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将胡适斥为形式主义...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无论是其哲学思想基础,还是方法论,都源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胡适对文学内容并非没有足够的重视,但实用主义哲学效果至上的原则,使他选择了语言形式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这恰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将胡适斥为形式主义、改良主义,实际上是把胡适文学观的优长和特色当作缺点来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与其说是建构一种文学体系,不如说是为文学革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实用主义使胡适文学理论的缺陷与它的优长显得同样醒目和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文学 实用主义
下载PDF
评《为大中华 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26-127,共2页
对于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创造性贡献评述不足,朱德发先生费数年之功,完成著述《为大中华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以下简称《胡适与现代文化》),探究胡适的现代文化思想与白话文学观... 对于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创造性贡献评述不足,朱德发先生费数年之功,完成著述《为大中华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以下简称《胡适与现代文化》),探究胡适的现代文化思想与白话文学观念,重估其思想观念的当代价值。这本著作的出现,既开拓出五四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也为当代中国的新文艺复兴再造了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化史 白话文学 文学 大中华 胡适 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 创造性贡献
下载PDF
实用主义哲学、进化论思想与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的生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勇生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3期45-52,共8页
学界对实用主义哲学对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的影响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其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和真理观、科学的方法论、实用主义的进化观等方面。事实上,实用主义哲学的其他方面,比如皮尔士的哲学思想和杜威哲学的政治观、教育观、语言观、美学观... 学界对实用主义哲学对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的影响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其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和真理观、科学的方法论、实用主义的进化观等方面。事实上,实用主义哲学的其他方面,比如皮尔士的哲学思想和杜威哲学的政治观、教育观、语言观、美学观等,对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生成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哲学 进化论思想 白话文学理论.
下载PDF
论“冰心体”与现代白话文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震龙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78-85,共8页
运用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从文学风格、语言风格两个层面和“文言化”、“西文化”、“融会”三个角度,描述分析“冰心体”的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对建设现代白话文学文体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冰心体” “文言化” “西文化” “融会” 白话文学 贡献
下载PDF
白话文学观反思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丕智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
白话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及理论产生重大转折的标志。白话文学观是中国现代的新文学攻向封建旧文学壁垒的一个突破口 ,其理论内蕴应从语言形式的革命、白话文学与内容之关联。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理论史 白话文学 文学革命
下载PDF
实证精神、进化观念与历史眼光——论胡适白话文学史观的科学主义向度
16
作者 朱首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9-114,147,共7页
白话文学史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核心形态之一,真正架构这种文学史观并使之产生重要影响的非胡适莫属。正是他的筚路蓝缕之功,以实证、进化和历史眼光为核心的科学主义真正成为白话文学史观的内在义理,进而促成中国传统的以"... 白话文学史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核心形态之一,真正架构这种文学史观并使之产生重要影响的非胡适莫属。正是他的筚路蓝缕之功,以实证、进化和历史眼光为核心的科学主义真正成为白话文学史观的内在义理,进而促成中国传统的以"文章辨体"、"历代诗综"为主体的文史之学顺利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之学。因此,考察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观及其背后的科学主义向度,对于我们全面理解20世纪早期的白话文学史观及其深层的复杂机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文学史观 科学主义 向度
下载PDF
白话作为媒介——胡适白话文学观及其意义
17
作者 阮艳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6-47,共2页
胡适白话文学观的核心观点有二:一是白话文学是正宗,二是白话文学是为国语的文学.胡氏从讨论、研究和实践上对白话文学观进行了论证,贯穿于其中的是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原则。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了胡氏的白话文学观,无论是作为传播... 胡适白话文学观的核心观点有二:一是白话文学是正宗,二是白话文学是为国语的文学.胡氏从讨论、研究和实践上对白话文学观进行了论证,贯穿于其中的是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原则。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了胡氏的白话文学观,无论是作为传播环节之一,或是仅从媒介性质而言,其社会历史的意义都会更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文学 媒介 文学研究
下载PDF
白话文学传统与历史进化的文学观的寻根意味——浅论五四文学的白话文学理论
18
作者 李延江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6-80,共5页
古代白话文学对载道的古文文学的反叛姿态及其大众化的特色,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反对僵死的古文文学提供了历史的镜鉴,还影响了新文学的价值立场和审美取向;历史进化的文学观中的“正统情结”,不仅证明着白话文学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且从... 古代白话文学对载道的古文文学的反叛姿态及其大众化的特色,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反对僵死的古文文学提供了历史的镜鉴,还影响了新文学的价值立场和审美取向;历史进化的文学观中的“正统情结”,不仅证明着白话文学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且从中国文学的历史传统中梳理出“言文合一”的历史脉络,为白话文学提供了成为文学“正宗”的历史依据,带有浓郁的寻根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白话文学 转型 寻根意味
下载PDF
大众传播与“白话文学运动”
19
作者 丁燕燕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4-27,共4页
《新青年》是“白话文学运动”的主要阵地。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新青年》对现代文学特别是“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无论是编读互动性栏目的设置,陈独秀等人对现代传媒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还是基于“新青年”同... 《新青年》是“白话文学运动”的主要阵地。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新青年》对现代文学特别是“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无论是编读互动性栏目的设置,陈独秀等人对现代传媒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还是基于“新青年”同人崇高品性的杂志可信度的提升,都为白话文的成功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白话文学运动” 大众传播
下载PDF
浅论在白话文学建构中的冰心
20
作者 彭建华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5-60,79,共7页
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着白话文学的铸型努力,冰心对现代文学的转型和白话文学建设作出了先期的贡献。本文采取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考察冰心文本中的白话现象,集中论述冰心所谓的文言化、西文化、融合等三个核心观念,以期分析冰心的风格... 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着白话文学的铸型努力,冰心对现代文学的转型和白话文学建设作出了先期的贡献。本文采取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考察冰心文本中的白话现象,集中论述冰心所谓的文言化、西文化、融合等三个核心观念,以期分析冰心的风格演变和连贯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化 西文化 冰心体 白话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