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归化非异化:胡适白话诗翻译中的双重偏离 被引量:2
1
作者 席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22-127,148,共7页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从翻译理论出发,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路线是否非此即彼存在争议。以胡适的白话诗翻译为例,从翻译实践出发进行分析,发现胡适的白话诗翻译是既非归化也非异化的。由于胡适的白话译诗以推动文学改良为目标,其翻译均不是...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从翻译理论出发,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路线是否非此即彼存在争议。以胡适的白话诗翻译为例,从翻译实践出发进行分析,发现胡适的白话诗翻译是既非归化也非异化的。由于胡适的白话译诗以推动文学改良为目标,其翻译均不是归化的,偏离了中国传统诗歌。同时,它们也不是异化的,同样偏离了原语诗歌。在方法层面,其白话译诗以“白话”为中心;在策略层面,其以“诗体的解放”为中心;在伦理层面,胡适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文言一致”为中心。最终,胡适的白话诗翻译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原诗的双重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诗翻译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论郭沫若白话诗歌翻译的转折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玲 《铜陵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8-99,123,共3页
郭沫若《女神》新诗集的出版标志着他跨入自由白话诗创作的新领域,随后,郭的译诗却出现了与之创作相悖的反复和转折,即半文半白的半格律体。研究这一转折能够反映了郭沫若作为译者的个人选择和创新探索,社会接受力的客观制约,同时也揭... 郭沫若《女神》新诗集的出版标志着他跨入自由白话诗创作的新领域,随后,郭的译诗却出现了与之创作相悖的反复和转折,即半文半白的半格律体。研究这一转折能够反映了郭沫若作为译者的个人选择和创新探索,社会接受力的客观制约,同时也揭示在五四前后特定历史时期下中国主体文化对翻译的操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白话诗翻译 转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