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鳞马勃发酵工艺优化及其菌丝对小鼠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李正龙 张术影 +1 位作者 王欢 王淑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9-257,共9页
目的 优化白鳞马勃发酵条件并探讨白鳞马勃菌丝对乙醇诱导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 考察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对白鳞马勃菌丝干重的影响,以菌丝干重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工艺。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 目的 优化白鳞马勃发酵条件并探讨白鳞马勃菌丝对乙醇诱导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 考察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对白鳞马勃菌丝干重的影响,以菌丝干重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工艺。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组(0.5 g/kg)、白鳞马勃菌丝高、中、低剂量组(1.0、0.75、0.5 g/kg),灌胃干预15 d,第15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无水乙醇(0.2 mL/只)建立酒精性胃溃疡模型,并检测小鼠血清和胃组织中各指标水平变化及血清中保护因子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胃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组织中核因子κBp65 (nuclear factor-κBp65, NF-κBp65)、磷酸化NF-κBp65 (phospho-NF-κBp65,p-NF-κBp65)、NF-κB抑制因子α (inhibitor of NF-κBα, IκBα)、磷酸化IκBα (phospho-IκBα, 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优选白鳞马勃最佳发酵工艺为:3%蔗糖、2%酵母粉、0.15%MgSO4+0.15%KH2PO4,菌丝干重可达0.7411 g/100 mL。白鳞马勃菌丝能显著降低胃溃疡小鼠血清及胃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P<0.05、P<0.01),显著降低氧自由基代谢(P<0.05、P<0.01),显著增加抗氧化能力(P<0.05、P<0.01);菌丝高剂量组显著减轻胃组织损伤;白鳞马勃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NF-κBp65、IκBα蛋白含量(P<0.01)、显著降低p-NF-κBp65、p-IκBα蛋白含量(P<0.01)。结论 白鳞马勃发酵工艺稳定可靠,培养基成本较低。白鳞马勃菌丝能较好的保护小鼠胃组织免受损伤,其机制推测是通过下调p-IκBα蛋白表达,上调IκBα蛋白表达,减少p-NF-κBp65表达,上调NF-κBp65表达增加,从而抑制炎症蛋白表达,达到对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马勃菌丝 发酵工艺 酒精性胃溃疡 核因子κB蛋
下载PDF
华美白鳞伞——口蘑科中国新记录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术荣 原渊 +1 位作者 刘洋 孟俊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9-603,共5页
在2017—2018年间对华北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物种分布的调查中,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个白鳞伞属(Leucopholiota)物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野外记录新鲜标本的形态、生长... 在2017—2018年间对华北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物种分布的调查中,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个白鳞伞属(Leucopholiota)物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野外记录新鲜标本的形态、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和测量发现,其主要特征为:菌盖直径3.0~5.5 cm,表面覆盖有大量锈褐色的内弯鳞片;菌褶白色,边缘锯齿状,弯生;菌柄长2.5~5.1 cm,直径0.5~1.0 cm,从底部到菌环处表面覆盖有与菌盖表面一样的锈褐色鳞片,菌环以上表面光滑;孢子大小(4.11~5.95)μm×(3.19~4.09)μm,淀粉质,透明,椭圆形;担子大小(15.38~20.89)μm×(5.21~6.08)μm;缘囊体大小(14.70~21.30)μm×(3.52~5.38)μm,近棒状或近纺锤形。通过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特异性扩增和序列比对,发现其与华美白鳞伞(Leucopholiota decorosa)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2%。综合形态学、分子鉴定以及系统进化等分析,将采自腐生于白桦树上的上述物种鉴定为华美白鳞伞,系中国白鳞伞属的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伞属 鉴定 内转录间隔区 新记录
下载PDF
白鳞伞的特性及栽培驯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常骥 曾宪录 何显 《食用菌》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白鳞 栽培驯化 食用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白鳞粗柄鹅膏菌丝的固态发酵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宗菊 强莉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5-627,共3页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of the mycelium of Amanita vittadinii were successfully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only the tissue pieces from the joint site of pileus and stipe of fruiting body can sprout mycelium on s...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of the mycelium of Amanita vittadinii were successfully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only the tissue pieces from the joint site of pileus and stipe of fruiting body can sprout mycelium on some special medium containing corn juice,bean sprouts juice,mushroom juice,etc;but to the forth times transfer of culture,the mycelium no longer need the special medium and only demand simple PDA medium;the mycelium grow better on the medium containing brown sugar、V(V B1、V B6、V PP) and organic nitrogen;but micro-minerals (Zn 2+,Fe 2+,Ca 2+,Na +) were not necessary to the mycelium;the mycelium could grow on the medium containing coarse-fibre such as various wooden pieces and wheat bran.This meant the mycelium can decompose and use coarse^fib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粗柄鹅膏 菌丝体 固态发酵
下载PDF
我校实验农场发现白鳞菇
5
作者 朱炳根 《南京农专学报》 1996年第4期27-27,共1页
我校实验农场发现白鳞菇朱炳根(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园艺系,邮编210038)1993年4月21日,在我校实验农场蔬菜地地边发现有少量白色野蘑菇,呈丛生或散生状态,分布在土壤质地较肥沃(混有腐熟的草质纤维)的菜园土上。经鉴... 我校实验农场发现白鳞菇朱炳根(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园艺系,邮编210038)1993年4月21日,在我校实验农场蔬菜地地边发现有少量白色野蘑菇,呈丛生或散生状态,分布在土壤质地较肥沃(混有腐熟的草质纤维)的菜园土上。经鉴定为伞菌属白鳞菇(图1、图2)。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类 白鳞 品种资源
下载PDF
白鳞蘑菇的营养成分评价及其成熟度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莉梅 王晓冬 +4 位作者 孙国琴 王海燕 成培芳 张敏欢 董同力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5-121,127,共8页
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进行营养评价,并探讨生理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及常用方法对新品种(蒙白音1号和2号)子实体和不同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和开伞成熟度)的子实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分析.... 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进行营养评价,并探讨生理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及常用方法对新品种(蒙白音1号和2号)子实体和不同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和开伞成熟度)的子实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蒙白音1号和2号的粗蛋白、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铁、锌、磷较为丰富,均高于双孢菇;蒙白音1号未开伞成熟度子实体总糖、维生素、氨基酸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钠、铁、钙含量均较高于开伞成熟度子实体.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营养价值较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未开伞成熟度子实体相比开伞成熟度子实体体现出较高的营养品质,为驯化白鳞蘑菇品种后期研究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蘑菇子实体 成熟度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下载PDF
PBAT/PLLA薄膜对白鳞蘑菇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莉梅 陆浩 +3 位作者 张靳 胡健 梁乌日图白音 董同力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9-226,共8页
探讨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0%、20%、30%)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PBAT/PLLA)气调薄膜对白鳞蘑菇的保鲜效果。贮藏条件为4℃,相对湿度90%,贮藏期间... 探讨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0%、20%、30%)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PBAT/PLLA)气调薄膜对白鳞蘑菇的保鲜效果。贮藏条件为4℃,相对湿度90%,贮藏期间测定包装内气体组分和白鳞蘑菇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PBAT/PLLA 30%共混薄膜能够使包装内形成平衡状态低O_(2)(0.01%~0.02%)、高CO_(2)(4.85%~5.15%)环境,能较好地保持硬度(9.00 kg/cm^(2)),贮藏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35 mg/g、可溶性糖0.85%、总酚9.14 mg/g,延缓营养成分的下降速度,减缓失重率和丙二醛的上升速度,贮藏期15 d内能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综合各项指标表明,生物可降解PBAT/PLLA 30%气调包装处理可以维持白鳞蘑菇贮藏品质并延缓采后衰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蘑菇 保鲜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左旋聚乳酸
下载PDF
白鳞病与白点病的区别及防治
8
作者 薛勇 《河南农业》 2003年第1期25-25,共1页
白鳞病又叫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卵甲藻;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这两种病都流行于水温25℃左右,危害严重,病症相似,病鱼体表都是粘液增多,皮肤和鳍上都出现白点。但通过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两种病有明显不同:被嗜酸卵... 白鳞病又叫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卵甲藻;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这两种病都流行于水温25℃左右,危害严重,病症相似,病鱼体表都是粘液增多,皮肤和鳍上都出现白点。但通过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两种病有明显不同:被嗜酸卵甲藻感染产生了白鳞病的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 点病 防治 鱼类 症状
下载PDF
白鳞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冯涛 李慧丽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5期41-45,49,共6页
研究白鳞伞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及其在不同碳氮比、pH梯度、温度梯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佳碳氮比为50∶1,在添加VB1的完全培养基中生长较快,最佳pH值为6.5... 研究白鳞伞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及其在不同碳氮比、pH梯度、温度梯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佳碳氮比为50∶1,在添加VB1的完全培养基中生长较快,最佳pH值为6.5,最适培养温度为20℃,致死温度为50℃,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 生物学特性 试验
下载PDF
白鳞伞的栽培技术
10
作者 冯涛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9期100-101,共2页
白鳞伞的栽培首先进行母种扩繁,然后进行栽培种培养料筛选和制备,将扩繁后的菌种接种,并进行适当的出菇管理。综合对白鳞伞的栽培技术进行的试验与研究,得出各级菌种培养所需时间:母种菌丝经扩繁在木屑培养料中100~120d长满培养料袋,... 白鳞伞的栽培首先进行母种扩繁,然后进行栽培种培养料筛选和制备,将扩繁后的菌种接种,并进行适当的出菇管理。综合对白鳞伞的栽培技术进行的试验与研究,得出各级菌种培养所需时间:母种菌丝经扩繁在木屑培养料中100~120d长满培养料袋,在移入诱菇条件下15~20d后出现子实体原基,再经过10~15d,子实体即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 栽培技术 出菇管理
下载PDF
鱼类白鳞病及白点病的防治
11
作者 何京 《新农村》 2004年第10期20-20,共1页
1.病原及症状白鳞病又称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卵甲藻;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两病都发生流行于水温25℃左右的条件下,危害严重。两病病征相似,病鱼体表粘液增多。
关键词 鱼类 白鳞 点病 防治
原文传递
鳞柄白毒伞和白毒伞的鹅膏多肽毒素测定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晓元 梁宋平 +1 位作者 张志光 陈作红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8-420,共3页
报道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不同地区的鳞柄白毒伞和白毒伞的鹅膏多肽毒素。
关键词 鹅膏毒肽 高效液相色谱 毒伞 毒伞
下载PDF
鳞柄白鹅膏培养特性及其菌株的rDNA ITS序列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冀瑞卿 李玉 宋瑞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115,共4页
鳞柄白鹅膏为外生菌根菌。为了确定试验菌株是否为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对其菌丝体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和GenBank基因库比对,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室内培养条件。结果显示,试验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16bp,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 鳞柄白鹅膏为外生菌根菌。为了确定试验菌株是否为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对其菌丝体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和GenBank基因库比对,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室内培养条件。结果显示,试验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16bp,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比对,试验菌株与鳞柄白鹅膏的相似率为95%,可以确定此菌株为鳞柄白鹅膏,GenBank登录号为EF493032。pH值对鳞柄白鹅膏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培养基而不同,其中在含马铃薯的培养基中,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小,pH值在5~10时均生长良好,可以作为后续试验的主要培养基。供试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膏 培养特性 ITS序列
下载PDF
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明芳 《安徽医学》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的临床特点、毒理学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 2 6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肝炎型 ,其临床特点为潜伏期长 ,先有胃肠炎症状 ,假愈期实为肝脏损害开始 ,重症患...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的临床特点、毒理学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 2 6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肝炎型 ,其临床特点为潜伏期长 ,先有胃肠炎症状 ,假愈期实为肝脏损害开始 ,重症患者中精神症状与内脏损害并存 ,恢复期一般在 2~ 3周后。重症患者呈烦躁、尖叫、抽搐、去皮质等状态。结论 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病死率高 ,此型中毒因无特效解毒剂 ,及早洗胃彻底清除毒物是救治关键 ,重视假愈期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蕈中毒 治疗 毒伞 毒伞 临床表现 诊断
下载PDF
神农架鳞柄白毒伞的多肽毒素测定
15
作者 张晓元 张志光 梁宋平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7-97,共1页
鹅膏菌多肽毒素包括鹅膏毒肽(amatoxins)、鬼笔毒肽(phallotoxins)和毒伞素(viro-toxins)3类.每一类中已纯化鉴定出多种天然毒素.鹅膏菌多肽毒素是引起人和动物误食鹅膏属中毒甚至死亡的主要因子.但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如分子生物学和... 鹅膏菌多肽毒素包括鹅膏毒肽(amatoxins)、鬼笔毒肽(phallotoxins)和毒伞素(viro-toxins)3类.每一类中已纯化鉴定出多种天然毒素.鹅膏菌多肽毒素是引起人和动物误食鹅膏属中毒甚至死亡的主要因子.但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如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有重要作用.应用最多的为α-amanitin(α-AMA)、β-amAnitin(β-AMA)和Phalloidn(PHD).我们对采自湖北省神农架保护区的鳞柄白毒伞(Amanita virosa)的3种主要鹅育菌多肽毒素进行测定分析.取干子实体,用50%的甲醇提取3次,弃残渣.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Waters 2690系统)分离柱为300mm×3.9mm的C_(18)流动相为:A液,0.02mol/L.醋酸锭-乙腈(90:10),B液,0.02mol/L醋酸按-乙腈(70:30).洗脱梯度:10%A液5min→每分钟3%梯度20min→100%B液5min,流速1mL/min.结果表明:在成熟的子实体中.α-AMA、β-AMA和PHD的含量分别为2698μg/g、1668μg/g、2186μg/g.子实体个体之间的毒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子实体不同部位的毒素含量差异很大,在菌托和基部膨突中含有2111μg/g的PHD.而α、β-AMA极少;在菌柄中,α-AMA、β-AMA和PHD的含量分别为2056.1234.2609μg/g,而在菌盖中分别为4135,2186,2340μg/g.因而在子实体不同组织部位所含毒素的相对比例也相差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毒伞 鹅膏菌多肽毒素
下载PDF
鳞柄白鹅膏纯培养分离物对金黄壳囊孢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
16
作者 冀瑞卿 李玉 +2 位作者 孟黎鹏 王月杰 宋瑞清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8,共5页
通过葡聚糖凝胶-75柱层析对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AV培养液粗提液进行初分离得到分离物Ⅲ,分离物Ⅲ通过葡聚糖凝胶-25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组分(A、B、C、D、E),对其抑制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菌活性进... 通过葡聚糖凝胶-75柱层析对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AV培养液粗提液进行初分离得到分离物Ⅲ,分离物Ⅲ通过葡聚糖凝胶-25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组分(A、B、C、D、E),对其抑制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菌活性进行分析;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5个组分进行主要官能团分析。各组分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6.49,8.90,8.40,11.05,10.43μg/mL。FT-IR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物Ⅲ为酰胺类物质的混合物;组分A为酰胺类物质,主要官能团为-OH,C=O,-CH2-C=O-,-NH-,-CH-和-NH2;组分B为仲酰胺,存在不饱和的-C=C-键和非共轭烯烃,主要官能团为-OH,-RC=CH-和-NH2。组分C、D和E表现为伯酰胺或伯胺的特征图谱,主要官能团有:-R-CH2-C=O-和-N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膏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抑菌活性成分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担孢子形成的细胞核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豫 张志光 李东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双苯并咪唑 (Hoechst332 58)染色法对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观察 ,并且通过对减裂各期的反复观察 ,认为鳞柄白毒鹅膏的染色体数目 (n =5)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核 ,对应形成四个单核担孢子 ,然后核在担孢子... 利用双苯并咪唑 (Hoechst332 58)染色法对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观察 ,并且通过对减裂各期的反复观察 ,认为鳞柄白毒鹅膏的染色体数目 (n =5)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核 ,对应形成四个单核担孢子 ,然后核在担孢子中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鹅膏 减数分裂 染色体 真菌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鹅膏的纯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Chen.Yu Li.D.P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45-348,共4页
鳞柄白鹅膏(毒伞)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鹅膏科、鹅膏属,是一种有毒蘑菇,能与山毛榉形成外生菌根,作者开展了鳞柄白鹅膏的纯培养研究,考察并首次报道了不同培养基种类,C、N源、pH值及温度条件对人工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 鹅膏 纯培养 外生菌根 人工培养
下载PDF
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复合毒素粗提物对杨干象的毒效
19
作者 任怡桐 杨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150-151,269,共3页
[目的]探讨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堵孔法测定不同浓度鳞柄白毒鹅膏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结果]鳞柄白... [目的]探讨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堵孔法测定不同浓度鳞柄白毒鹅膏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结果]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均对杨干象具有毒杀作用。施药24 h后,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对杨干象都有显著毒杀效果,最高浓度时杀虫率分别达81.10%和84.43%,后者的毒杀效果明显优于前者。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在48 h内可达到100%的杀虫率,该复合物对杨干象在12、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74.669、56.123、45.343、39.115mg/m L。[结论]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作为一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杨干象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干象 毒鹅膏菌 毒芹 微生物杀虫剂 半数致死浓度 毒效
下载PDF
鳞柄白毒鹅膏纯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陈豫 张志光 《食用菌》 2000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毒鹅膏 毒菌 纯培养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