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鹇海南亚种的生态和现状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育仁 余德群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海南白鹇是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殊的白鹇海岛亚种。其结群个体少;雏鸟孵出后,每群雏数少;亲鸟损失严重,有极其罕见的纯雏群现象;种群繁殖力低,出生率仅77.5%;保护区核心区种群密度1978年20.2只/km~2,19... 海南白鹇是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殊的白鹇海岛亚种。其结群个体少;雏鸟孵出后,每群雏数少;亲鸟损失严重,有极其罕见的纯雏群现象;种群繁殖力低,出生率仅77.5%;保护区核心区种群密度1978年20.2只/km~2,1992年12只/km~2。天敌、人类危害是种群数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岛有白鹇分布的残存林区面积仅740km~2,乐观估计白鹇数量已不足8800只,白鹇海南亚种已处于渐危至濒危级别,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鸟纲 海南亚种 生态
下载PDF
白鹇海南亚种的行为时间分配及其活动节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佳灵 尹为治 +4 位作者 饶晓东 冯源 滕甜甜 刘辉 黄良鸿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7-1056,共10页
为掌握白鹇海南亚种(Lophura nycthemera whiteheadi)的生态习性,探讨有效保护策略,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内布设50台红外相机进行连续监测,共收集白鹇独立有效照片1472张,视频491个,对其行为时间分配... 为掌握白鹇海南亚种(Lophura nycthemera whiteheadi)的生态习性,探讨有效保护策略,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内布设50台红外相机进行连续监测,共收集白鹇独立有效照片1472张,视频491个,对其行为时间分配,活动节律(日、月、季节)与海拔迁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鹇的日活动时间从06:00开始到20:00结束,其中出现3个活动高峰,即07:00—09:00、13:00和16:00;雄性与雌性的日活动频率无显著差异(t=2.020,df=22,P=0.056);②观察到的主要行为包括觅食、移动、梳理、警戒和对抗,雄性警戒行为显著高于雌性(Z=-2.231,P=0.026),其余4种行为均无性别差异;③该物种月相对活动频率高峰出现在9月和10月。其中,旱季移动行为显著高于雨季(Z=-2.198,P=0.028),雨季觅食行为显著高于旱季(Z=-2.579,P=0.010),其余3种行为均无显著差异(警戒Z=-1.229,P=0.219;对抗Z=-1.528,P=0.127;梳理Z=-0.267,P=0.790);④高海拔地区白鹇的日活动高峰出现在09:00—11:00、13:00—14:00和16:00—17:00,中海拔地区出现在08:00—09:00、12:00—13:00和17:00—18:00,低海拔地区出现在07:00—10:00、18:00—19:00;20:00后仅拍摄到在中高海拔的活动迹象。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物种生活史对策的变化趋势,可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雉类(Phasianidae)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海南亚种 活动节律 行为节律 红外相机 五指山
下载PDF
贵州白鹇的一新亚种—白鹇榕江亚种 被引量:5
3
作者 谭耀匡 吴至康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1年第4期301-305,共5页
贵州的白鹇,过去未见有报导,贵州省博物馆于1976、1977和1980年在黔南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白鹇,经对比研究,认为是一个新亚种,现命名为。
关键词 亚种 白鹇 黔南地区 贵州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白鹇海南亚种的生态和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育仁 余德群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3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海南亚种 白鹇 生态 海南岛 种群数量 坝王岭 形态特征 种群繁殖力 生活习性 护区
下载PDF
生境因子对海南五指山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尹为治 李佳灵 +3 位作者 刘辉 王友强 方正 饶晓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4-553,共10页
为了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whiteheadi亚种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jabouillei亚种的生境选择。利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东北部获得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生境因子对同域分布的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 为了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whiteheadi亚种与红原鸡(Gallus gallus)jabouillei亚种的生境选择。利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东北部获得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生境因子对同域分布的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白鹇偏好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红原鸡偏好次生林和低地雨林;白鹇分布的海拔、坡向较均匀;红原鸡分布海拔呈单峰,旱季分布海拔峰值575.8 m,雨季分布海拔峰值497.7 m,偏好阳坡;白鹇坡度选择呈双峰型,旱季其选择坡度峰值为19.7°和34.5°,雨季峰值为20.1°和34.3°;红原鸡旱季选择坡度呈单峰,峰值35.7°,雨季呈双峰,峰值12.5°和35.1°;白鹇和红原鸡二者温度选择均呈单峰型,旱季二者峰值均为20.3℃,雨季白鹇峰值为22.2℃,红原鸡峰值为26.1℃。两物种海拔的生态位重叠度最低,旱季和雨季,二者海拔因子上的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0.3751和0.3532,温度和坡向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环境适应性优于红原鸡,二者主要通过对海拔的选择来实现生态位分化,其他环境因子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片区 白鹇whiteheadi亚种 红原鸡jabouillei亚种 生境因子
原文传递
白鹇的种下分类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董路 张雁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1-446,共16页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广布于我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的鸡形目鸟类,目前共记录有15个亚种。由于受河流、不适宜栖息地等环境的阻隔,白鹇现代分布区呈现部分连续、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且成年雄鸟的上体羽色在亚种间具有明显变化,呈现复杂...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广布于我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的鸡形目鸟类,目前共记录有15个亚种。由于受河流、不适宜栖息地等环境的阻隔,白鹇现代分布区呈现部分连续、间断分布的地理格局,且成年雄鸟的上体羽色在亚种间具有明显变化,呈现复杂的羽色多态性。本文通过测量15个亚种的262号标本,从羽色和量度特征上对各个亚种进行了分组和比较。发现部分邻域分布的亚种在羽色和量度特征上相近或重叠,不具有稳定的可区分的外形特征,难以达到亚种的分类标准。进而指出了目前依赖于模式概念建立的种下分类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需要结合分子系统地理学方法从进化历史角度厘定白鹇种下分类的必要性。同时,对白鹇的起源与扩散、羽色演化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亚种 羽色 尾羽 分类
原文传递
雉美影像(二)
7
《森林与人类》 2014年第3期50-61,共12页
白鹇(雄鸟) 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是中国文化中名贵的观赏鸟,清朝把白鹇作为五品宫服的图案。白鹇其分化为16个亚种,有9个亚种分布在中国境内。
关键词 影像 中国文化 中国境内 白鹇 观赏鸟 亚种 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