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断山区贡卡湖记录的晚全新世区域水文变化及其与印度夏季风的联系
1
作者 邵帅 吴铎 +4 位作者 王涛 袁子杰 李友谟 冯小平 周爱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6-1138,共13页
印度夏季风(ISM)是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异常变化会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晚全新世是距离当下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段,了解晚全新世以来ISM变化及其对区域水文的影响历史与规律,对预测我国西南地区未... 印度夏季风(ISM)是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异常变化会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晚全新世是距离当下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段,了解晚全新世以来ISM变化及其对区域水文的影响历史与规律,对预测我国西南地区未来的季风降水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选择位于横断山区且对ISM变化响应敏感的高山湖泊贡卡湖(海拔3529 m)为研究对象,在湖泊中心获取204.5 cm的连续高质量沉积岩芯(GK20B钻孔),利用陆生植物残体AMS 14 C测年方法建立了过去3300年来可靠的地层年代序列。通过开展XRF元素扫描、烧失量、总有机碳氮(TOC、TN)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等气候与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测试,重建了贡卡湖距今3300年以来的水文变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贡卡湖泥炭与湖相沉积互层的沉积结构与对应的代用指标变化共同揭示了湖泊水位波动,贡卡湖的水位自晚全新世以来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响应了在北半球不断减弱的夏季太阳辐射驱动下ISM强度的衰退过程。同时湖泊水位指示的ISM强度存在着百年时间尺度的波动,这可能与地球气候系统内部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卡湖 水位 印度夏季风 气候变化 百年尺度 晚全新世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亚洲夏季风降水百年尺度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春凤 刘健 王志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2-746,共15页
摘要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1.0.3版本)进行的多个过去2000年瞬变积分试验模拟结果,初步探讨了亚洲夏季风及其子系统(东亚夏季风、印度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降水百年尺度时卒变化特征与成因。研究表明:1)亚洲季风区... 摘要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1.0.3版本)进行的多个过去2000年瞬变积分试验模拟结果,初步探讨了亚洲夏季风及其子系统(东亚夏季风、印度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降水百年尺度时卒变化特征与成因。研究表明:1)亚洲季风区及其子区降水与温度的时间变化均基本同位相。亚洲夏季风降水存在准100年、准150年和准200年周期,东亚夏季风降水存在准200年和准100年周期,印度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降水均存在准100年的显著周期;太阳辐射是影响各区域夏季风降水百年际周期的主要因素,东亚和亚洲夏季风降水百年际周期还与火山活动有关。2)亚洲夏季风降水标准化EOF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型为100。E以东由北向南早“正-负-正-负”的条带状分布和在100°E以西的印度季风区呈西南一东北向的“正-负-正”分布,该分布型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EOF第二模态呈现阿拉伯海东部、印度半岛南端和华北平原及其以东同纬地区与其他地方反相的分布型态,该分布型主要受温窀气体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共同影响;分析表明多因子问的非线性相瓦作用会放大对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3)亚洲夏季风3个子系统降水百年尺度第一模态空间分布与亚洲夏季风降水第一模态中对应区域的分布型态相似;东亚夏季风降水主模态主要受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的共同影响,印度夏季风降水主模态与太阳辐射有关,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降水主模态受除火山活动外的多因子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年 气候模拟 亚洲夏季风 百年尺度 归因分析
原文传递
石笋记录的百年尺度水文、土壤过程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3
作者 刘树双 方一帆 刘殿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6,共14页
基于黔西南雾露洞高分辨率石笋同位素记录,重建了62.0~58.2 ka BP和20.9~15.5 ka BP期间亚洲夏季风水文历史和洞穴岩溶环境变化过程。两支石笋(Wu58和Wu60)实测16个^(230)Th年龄和966组氧、碳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 基于黔西南雾露洞高分辨率石笋同位素记录,重建了62.0~58.2 ka BP和20.9~15.5 ka BP期间亚洲夏季风水文历史和洞穴岩溶环境变化过程。两支石笋(Wu58和Wu60)实测16个^(230)Th年龄和966组氧、碳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 3)早期和2阶段(MIS 2)期间,千年尺度δ^(18)O变化非常显著,而δ^(13)C则在稳定的背景值下,呈百年尺度波动。去趋势发现,δ^(18)O指示的百年尺度弱季风事件与δ^(13)C指示的土壤CO_2产率衰减过程变化一致。两组同位素变化呈相似的百年尺度波动,共同周期约300 a,说明本区域土壤CO_2产率变化与百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变化密切相关。在变化幅度上,δ^(13)C的振幅远大于δ^(18)O(约1.5~3.5倍),表明碳同位素变化对于气候响应具有放大效应,或者δ^(13)C与δ^(18)O变化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通过与大气^(14)C、冰芯^(10)Be记录对比,发现百年尺度季风强弱及岩溶过程变化与太阳活动指标具有相似性,说明太阳活动对百年尺度季风强弱和土壤CO_2产率起到主控作用。可能的途径是,太阳活动通过海-陆热力差,影响夏季风强度和当地土壤湿度水平,并经生态效应进一步放大。然而,在百年尺度上,δ^(18)O振幅仅为0.4‰,远小于千年尺度变化(1.5‰)。因此,千年尺度亚洲夏季风突变的诱发因子可能不直接受控于太阳活动,需要其他驱动因素或者气候系统内部放大机制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百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变化 土壤过程 太阳活动 雾露洞
下载PDF
印度季风与季风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Sulochana Gagil 曾晓梅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7-64,共8页
本文讨论对于印度夏季风结构以及季风的季节内与年际变化的了解.已经证明,大尺度季风降水与具有Charney(1969)所讨论的热带内辐合带(ITCZ)的动力特征的热带辐合带(TCZ)有联系.季风降水的季节内变化与年际变化起源于TCZ的时空变化.活跃... 本文讨论对于印度夏季风结构以及季风的季节内与年际变化的了解.已经证明,大尺度季风降水与具有Charney(1969)所讨论的热带内辐合带(ITCZ)的动力特征的热带辐合带(TCZ)有联系.季风降水的季节内变化与年际变化起源于TCZ的时空变化.活跃期与中断期之间的季节内变化的重要尺度是15天(与天气尺度的扰动向西传播有关)和40天(与TCZ的向北传播有关).详细分析卫星云图表明,印度地区季节内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TCZ从赤道印度洋向北朝受热大陆传播.迄今为止,还没有报道说世界上其它热带地区出现过这样的向极传播.现已有能够模拟季风的过渡及季节内变化的简单模式,但其中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年际尺度变化与季节内变化的结构非常类似,所以大陆TCZ与印度洋、太平洋TCZ在季节内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应该也能说明年际变化.在年际尺度上,就象厄尔尼诺现象与印度干旱有关系一样,亚洲季风与太平洋上的状况存在着联系.热带地区海面温度(SST)与云量的关系相当复杂,对于有组织对流,有一个28℃的临界值.随着对热带辐合带的动力学的深入了解,以后必将会重视季风的季节内变化与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环流 热带辐合带 年际变化 年际尺度 印度季风 赤道印度洋 海面温度 印度夏季风 天气尺度 亚洲季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