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仅用微皂化作用和与铜离子的新反应测定谷物及其制品和商品油中的生育酚总量
1
作者 EMILIO FREDERICKC. 王根风 《中国油脂》 CAS 1985年第6期53-59,共7页
本文论述了谷物、食用油和精炼油副产品中生育酚的提取、纯化和化学测定的一系列方法。结果表明,用KOH乙醇溶液以微皂化细心处理,能除去非生育酚的还原性物质。用与铜离子的新反应和与2,2′—联喹啉(亚铜试剂)的络合作用可测定生育酚总... 本文论述了谷物、食用油和精炼油副产品中生育酚的提取、纯化和化学测定的一系列方法。结果表明,用KOH乙醇溶液以微皂化细心处理,能除去非生育酚的还原性物质。用与铜离子的新反应和与2,2′—联喹啉(亚铜试剂)的络合作用可测定生育酚总量。反应在两相中进行;其中,上层液相(庚烷)中含有类脂物,下层液相(80%乙醇)含有Cu2+和亚铜试剂。当振荡2.5分钟以混和两相时,发生反应,络合物铜(亚铜试剂)2+在下层液相中形成。在该介质中,以α-生育酚表示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4490Lmol-1cm-1(545nm)。该两相体系可控制反应时间,以消除留在庚烷相中脂溶性色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摩尔吸光系数 亚铜试剂 还原性物质 皂化作用 醇溶液 类脂物 馏出物 化学测定 络合作用
下载PDF
XF0362切削液系统皂化控制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勇 彭荣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7,共2页
切削液的皂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切削液浓度与温度变化较大时其皂化现象就更加明显.而XF0362切削液为了解决温度与浓度对切削液皂化作用的影响,在添加抗皂化剂P-01后改变其性能,从而解决了皂化现象.
关键词 XF0362切削液 皂化作用 化剂P-01
下载PDF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pH值测量法
3
作者 李慎新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根据二级反应的速度理论提出用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在无需反应物有准确初始浓度的情况下,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值。
关键词 PH值 反应速度常数 乙酸乙酯 皂化作用
下载PDF
皂化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总结
4
作者 郭丰梁 田毅丹 杨子军 《氯碱工业》 CAS 2003年第7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化废水 环氧丙烷 皂化作用 余热利用
下载PDF
用反应共混法制造塑料合金
5
作者 徐炽焕 《广东塑料》 2005年第12期31-33,共3页
非相容的异种高分子A和B在熔融混炼时,在界面上A和B发生偶联的反应,生成AB嵌段或AB接枝共聚体。这样的操作常可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称此为反应共混法。在此反应共混法中生成的AB共聚体起到界面活性剂的皂化作用,使分散状态变得微... 非相容的异种高分子A和B在熔融混炼时,在界面上A和B发生偶联的反应,生成AB嵌段或AB接枝共聚体。这样的操作常可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称此为反应共混法。在此反应共混法中生成的AB共聚体起到界面活性剂的皂化作用,使分散状态变得微细化和稳定化,使界面的粘接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法 反应 塑料合金 界面活性剂 制造 双螺杆挤出机 熔融混炼 皂化作用 分散状态 共聚体
下载PDF
西夏丝织品文物损坏机理的研究及其保护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通过对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出土的一批西夏时的丝织品的保护处理 ,进一步探讨纺织品文物被损坏的原因。由于纺织品文物是由纤维素、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质组成 ,是微生物 (细菌、霉菌…… )和害虫的丰富养料 ,因而很容易受到细菌... 通过对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出土的一批西夏时的丝织品的保护处理 ,进一步探讨纺织品文物被损坏的原因。由于纺织品文物是由纤维素、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质组成 ,是微生物 (细菌、霉菌…… )和害虫的丰富养料 ,因而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的侵蚀和虫蛀 ,使织物发生霉烂和洞孔。纺织品文物对光和气候条件 (如温度、湿度、空气成份等 )也很敏感。诸多因素中 ,温度、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最普遍。同时也是造成丝织文物损坏的最严重的因素之一。最后谈了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丝绸文物进行保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相湿度 相对湿度 淌流 皂化作用
下载PDF
喷涂前处理工艺及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瀛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介绍了营口科龙公司喷涂前处理工艺流程和机理 。
关键词 涂装 皂化作用 化作用 表面调整 磷化
下载PDF
马来西亚棕榈油
8
作者 刘兴信 《中国油脂》 CAS 1981年第S1期100-111,共12页
序言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FAO1971)预计截止一九八○年世界人口将上升到45.75亿,每个人对油脂的消费量将增加到11.7公斤(1970年为11公斤)。根据这一点,世界油脂的总产量要求到那时达到5330万吨。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同时还对世界... 序言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FAO1971)预计截止一九八○年世界人口将上升到45.75亿,每个人对油脂的消费量将增加到11.7公斤(1970年为11公斤)。根据这一点,世界油脂的总产量要求到那时达到5330万吨。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同时还对世界油脂的生产量也作了估计,在一九八○年期间将达到5480万吨。根据推算,尚剩余150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联合国食品 农业组织 世界人口 类葫萝卜素 皂化作用 过氧化值 酯交换
下载PDF
泡沫在绚丽后的省思
9
作者 李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9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酸性 制造 界面活性剂 脂肪酸钠 亲水性 酸性肥 清洁作用 泡沫 皮肤医学 皂化作用
下载PDF
钢铁清洗剂的配方设计
10
作者 风雷 《清洗世界》 CAS 1989年第4期17-18,共2页
我厂是生产洗衣机的专业厂,随着我国表面涂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消费者对洗衣机外观装饰的要求更高了,因而如何改进涂装工艺,提高涂装质量已受到充分的重视。涂装质量与钢铁件表面的预处理有关。其中清洗(或除油)又是关键工序,它直... 我厂是生产洗衣机的专业厂,随着我国表面涂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消费者对洗衣机外观装饰的要求更高了,因而如何改进涂装工艺,提高涂装质量已受到充分的重视。涂装质量与钢铁件表面的预处理有关。其中清洗(或除油)又是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下步的磷化和喷涂工序。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将钢铁件清洗剂配方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涂装前的清洗方法大致分为:有机溶剂溶解法、化学碱洗法、电化学法、超声波法等。目前许多厂家较普遍采用化学清洗法。下面是我们的配方组成及此法的乳化去油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乳化去油(清洗)采用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与碱液不能起皂化作用的矿物性油在乳化作用下进行除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油 碱液 钢铁件 去油 皂化作用 外观装饰 涂装质量 超声波法 涂装工艺 专业厂
下载PDF
Reaction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to the Allelopathic Triterpene Sapogenin from Nerium Indicum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peng Tang Xinyi Hu +5 位作者 Mingyu Wu Wanxian Wang Qixiang Sun Xudong Zhang Zheng Long Jun Wu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llelopathic effects ofNerium indicum on Oncomelania hupensis through triterpene sapogenins, a potential molluscicide. The snails were treated under six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 20, 40, 60, ...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llelopathic effects ofNerium indicum on Oncomelania hupensis through triterpene sapogenins, a potential molluscicide. The snails were treated under six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 20, 40, 60, 80, 100 mg/L) of triterpene sapogenins and five periods (1, 2, 3, 4, 5 days). The mortality of snail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riterpene sapogenins and exposure time. The results ofprobi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D50 (Lethal Dose, 50%) of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N. indicum by immersion for 2, 3, 4, 5 days were 78.31, 30.26, 20.50, 14.19 mg/L,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were 63.60-108.19, 9.49-44.42, 2.86-30.90, 0.23-22.79 mg/L, respectively. The observations of bo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proved that 40 mg/L triterpene sapogenins could cause apparent damage to the structure of soft tissue, liver and intestine of O. hupensis. The esterase (EST) isozyme electrophoresis in liver of O. hupensis treated by 40 mg/L of the concentrations lixivium of the triterpene sapogenins from N. indicum was analyzed for 24, 48, 72, 96, 120 h,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of enzyme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water group after been treated up to 24-48 h, and then lowered and disappeared after 72 h. It was implicated that the extracted triterpene sapogenin from N. indicum were promising for controlling the snail, which were also providing the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plant community of oleander to control O. hup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lopathy mechanism control schistosomiasis molluscicidal activity Nerium indicum Oncomelania hupensis triterpene sapogenin.
下载PDF
使用有机废物负载多价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吸附去除氟化物
12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通过对有机废物进行皂化作用接着负载金属离子制各F-的吸附凝胶。有机废物中所含的胶质化合物产生配体交换点位,
关键词 多价金属离子 有机废物 吸附去除 负载 氟化物 水溶液 皂化作用 配体交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