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出土陶器的成分与岩相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娜妮 刘思然 +4 位作者 陈坤龙 孙周勇 邵晶 邸楠 邵安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本文对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出土陶器进行了成分和岩相分析。结果显示,陶器原料主要为低铝易熔黏土,钙含量较低者可能使用古土壤制成;少量钙含量较高者则使用第三纪红黏土。个别样品黏土中粉砂含量很低,可能与河流冲积土或原料反复... 本文对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出土陶器进行了成分和岩相分析。结果显示,陶器原料主要为低铝易熔黏土,钙含量较低者可能使用古土壤制成;少量钙含量较高者则使用第三纪红黏土。个别样品黏土中粉砂含量很低,可能与河流冲积土或原料反复淘洗有关。罐和豆多为泥质陶,鬲和盆则多夹砂,羼合料类型包括砂质、沉积岩、铁镁质岩屑和熟料等。本次分析样品出土地点相对集中,但其羼合料和粘土种类均较为多样,显示其可能来源于多个制陶作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陶器 成分 岩相
下载PDF
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2016~2019年度考古新发现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邸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F0002,共10页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本文介绍了2016~2019年度皇城台门址、东护墙北段上部及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等重要遗迹考古新发现。结构复杂的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门、规模宏大...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本文介绍了2016~2019年度皇城台门址、东护墙北段上部及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等重要遗迹考古新发现。结构复杂的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门、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以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暗示着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当已经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2016~2019年度 新发现
下载PDF
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出土石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8,63,共10页
皇城台大台基出土石雕是近年来石峁遗址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数量丰富、造型精美、类型多样,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出土背景及年代、分类、使用功能与性质、传统渊源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出发,对皇城台大台基出土石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基石雕
下载PDF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蛇纹鬲”遗存石砌院落发掘简报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周勇 邸楠 +3 位作者 邵晶 夏楠 康宁武 刘海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7,共14页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2019年,在发掘皇城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蛇纹鬲”遗存时期的下沉式石砌院落,结构基本完整,出土遗物丰富,当为皇城台废弃后... 石峁遗址是一处经过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超大型中心聚落。2019年,在发掘皇城台顶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蛇纹鬲”遗存时期的下沉式石砌院落,结构基本完整,出土遗物丰富,当为皇城台废弃后新的族群在此活动的孓遗,为确定皇城台大台基的废弃年代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蛇纹鬲”遗存 石砌院落
下载PDF
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遗迹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4 位作者 邸楠 邵安定 夏楠 刘海利 康宁武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4-36,I0001,I0002,37-46,共15页
2011年,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的考古工作全面启动,先后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及外城东门址[1]、内城韩家圪旦居址和大型墓地[2]、城外樊庄子“哨所”[3]等地点的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近期开展的考古调查显示,石峁遗址以石峁城址为中心,... 2011年,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的考古工作全面启动,先后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及外城东门址[1]、内城韩家圪旦居址和大型墓地[2]、城外樊庄子“哨所”[3]等地点的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近期开展的考古调查显示,石峁遗址以石峁城址为中心,面积逾400万平方米,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构成,各部分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内、外城共同拱卫着核心区域皇城台[4]。城址外围还分布着一些重要的附属遗迹,如城外东南方向的樊庄子“哨所”、东北方向的女王坟、恓惶梁等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神木市 石峁遗址 皇城台
原文传递
石峁:文化坐标与文明维度 被引量:7
6
作者 韩建业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153,共7页
石峁遗存主体属于龙山时代的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其文化植根于中原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又深受中原乃至于东方地区的影响,并与欧亚草原地带存在文化联系。石峁类型应当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或邦国文明阶段,属于中华文明主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峁遗存主体属于龙山时代的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其文化植根于中原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又深受中原乃至于东方地区的影响,并与欧亚草原地带存在文化联系。石峁类型应当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或邦国文明阶段,属于中华文明主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明特征和东方沿海、长江流域有一定区别,属于“北方模式”范畴。包括石峁类型在内的老虎山文化人群在龙山后期强势南进,造成晋南地区发达的陶寺文化的衰亡,以及中原文化格局的重组,对早期中国向成熟的王国文明的迈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老虎山文化 欧亚草原 阿尔泰地区 皇城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