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江经济带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滁州市为例
1
作者 潘光仕 郭梅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8,42,共6页
基于创造性劳动,创新人才可以促进和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通过大量创新人才的集聚,为皖江经济带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重要支撑。本文以皖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滁州市为例,分... 基于创造性劳动,创新人才可以促进和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通过大量创新人才的集聚,为皖江经济带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重要支撑。本文以皖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滁州市为例,分析了滁州市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现状,发现存在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队伍不稳定、高等教育规模不足以及人才队伍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平台建设和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产业转型 皖江经济 滁州市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皖江经济带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小华 王志强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共6页
制造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而迅速崛起的数字经济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基于2011—2020年皖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数字经济能够... 制造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而迅速崛起的数字经济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基于2011—2020年皖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优化是其影响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抓住数字经济赋予制造业的机遇,实现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走出具有皖江经济带特色的“数字经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皖江经济 人力资本 制造业 转型升级
下载PDF
推动皖江经济带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琼 代金宏 王小娜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9-23,共5页
从市场主体、保费收入、赔付支出、保险密度以及保险深度等方面分析皖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皖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存在风险保障水平偏低,减损效果不明显;农户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赔付率波动大,经营主体面... 从市场主体、保费收入、赔付支出、保险密度以及保险深度等方面分析皖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皖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存在风险保障水平偏低,减损效果不明显;农户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赔付率波动大,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高;极端天气增加、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皖江经济带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其他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农业保险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皖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基于经济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的考察
4
作者 徐培 周琦 程蔚然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基于皖江经济带9个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显著持续提高本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空间溢出视角揭示环... 基于皖江经济带9个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显著持续提高本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空间溢出视角揭示环境规制与相邻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表明环境规制的空间协同治理显著提升皖江经济带区域的绿色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动态调整环境规制的政策力度;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实现本地和邻近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探索构建跨市协同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皖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空间外溢效应 皖江经济 绿色发展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演化态势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英明 姚士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城市空间演化包括两个方面,即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分配比例及空间结构演变。本文首先提出了皖江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展的时序特征、类型特点、景观表现和效益特征, 并相应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然后就皖江经济带及各... 城市空间演化包括两个方面,即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分配比例及空间结构演变。本文首先提出了皖江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展的时序特征、类型特点、景观表现和效益特征, 并相应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然后就皖江经济带及各城市的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程度、变动方向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空间演化 皖江经济
下载PDF
基于地层结构组合的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研究——以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苏晶文 龚建师 +9 位作者 李运怀 李云峰 王毅 董长春 杨洋 叶永红 魏峰 朱春芳 王睿 蔡磊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地质单元 环境地质 地层结构 第四纪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趋势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甄巧莲 张慧 吴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以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背景为基础,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4个方面对皖江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动进行剖析,突出其趋势特征,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机... 以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背景为基础,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4个方面对皖江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动进行剖析,突出其趋势特征,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揭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体系,以期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土地利用趋势 驱动机制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学锋 魏永霞 李永军 《中国地质调查》 2018年第2期57-63,共7页
地热资源调查是皖江经济带地质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基于皖江经济带以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阐述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机理、种类及资源总量,分析总结研究区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调查是皖江经济带地质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基于皖江经济带以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阐述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机理、种类及资源总量,分析总结研究区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虽然丰富,但仅有部分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且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热型地热资源以温热水、温水为主,总体品位不高;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技术成熟,适宜大力开发利用,但大部分未开展调查评价工作。建议采取梯级或循环利用措施提高利用效率,综合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突破现有模式,寻找高品位地热资源;开展县级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建设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调查 开发利用 皖江经济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皖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新 徐静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1-56,共6页
文章利用皖江经济带八个地级市2008-2016年数据,基于地区异质性角度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考察皖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皖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技术与资本密集度越高的生产... 文章利用皖江经济带八个地级市2008-2016年数据,基于地区异质性角度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考察皖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皖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技术与资本密集度越高的生产性服务对皖江经济带制造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强;其次,从分地区样本来看,部分地级市制造业间存在过度竞争现象,且生产性服务发展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具体表现为池州市促进作用最强,而芜湖市促进作用最弱。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加对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投入、适度扩大生产性服务进口与重视地区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遥感地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燕 陈有明 杨娟 《安徽地质》 202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文章基于时相为2017年的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以ARCGIS、MAPGIS及ERDAS等软件为平台,在皖江经济带76000km^2区域范围内,全面、系统、精细、现势地提取了林地、草地、湿地、荒漠化自然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现状信息,建立了皖江区域自然生态... 文章基于时相为2017年的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以ARCGIS、MAPGIS及ERDAS等软件为平台,在皖江经济带76000km^2区域范围内,全面、系统、精细、现势地提取了林地、草地、湿地、荒漠化自然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现状信息,建立了皖江区域自然生态因子本底数据图库,统计分析了此4大类因子类型、面积、结构、分布特征等。研究表明,皖江经济带2017年林地总面积24078.09km^2,草地总面积572.79km^2,湿地总面积11452.32km^2,荒漠化总面积495.13km^2;区域内自然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局地存在问题,但总体态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生态环境 遥感地质调查 生态因子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晶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11,共5页
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皖江经济带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安徽及中部的崛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对产业集群理论解析的角度,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现状,... 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皖江经济带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安徽及中部的崛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对产业集群理论解析的角度,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皖江经济 发展对策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绩效管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非 《普洱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6-18,共3页
2010年1月12日皖江经济带正式建立,而这一经济带具备的消费市场广阔、投资需求潜力巨大等优势,也使得这一经济带上存有大量上市公司。通过对皖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绩效管理展开研究,并收集49家皖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绩效管理信息,客观分析了... 2010年1月12日皖江经济带正式建立,而这一经济带具备的消费市场广阔、投资需求潜力巨大等优势,也使得这一经济带上存有大量上市公司。通过对皖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绩效管理展开研究,并收集49家皖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绩效管理信息,客观分析了皖江经济带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上市公司 绩效管理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湿地遥感现状调查及变化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杨娟 黄燕 陈有明 《华东地质》 2019年第4期273-279,共7页
利用MSS、ETM+、CBERS-2、BJ-2、02C和TH1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分别提取1975年、2000年、2007年和2016年皖江经济带湿地现状及变化的遥感信息,研究皖江经济带湿地遥感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湖泊... 利用MSS、ETM+、CBERS-2、BJ-2、02C和TH1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分别提取1975年、2000年、2007年和2016年皖江经济带湿地现状及变化的遥感信息,研究皖江经济带湿地遥感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市县级地域湿地分布不均、类型不全;1975—2016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增长率为55.32%;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减少率为69.97%;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面积较稳定,增长率分别为1.80%和2.06%。湿地变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5—2007年),湿地面积总体增加,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第二阶段(2007—2016年),湿地面积总体增加,但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面积增加,沼泽湿地面积继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继续增加,湿地面积增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湿地现状 湿地变化规律 遥感地质调查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产业结构SSM分析
14
作者 程广华 魏超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2-58,共7页
从产业结构视角探讨皖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特征,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并以中部六省作为参照区域,对皖江经济带2009-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与中部地区总体相比,皖江经济带尚存在农业缺乏竞争力优势,工业对区域增长贡... 从产业结构视角探讨皖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特征,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并以中部六省作为参照区域,对皖江经济带2009-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与中部地区总体相比,皖江经济带尚存在农业缺乏竞争力优势,工业对区域增长贡献偏弱,服务业极度缺乏竞争优势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提升农业竞争力水平、以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 SSM模型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湿地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柳丙全 沈华 宁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安徽湿地资源丰富,皖江地区尤其集中。湿地保护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压力。本文概述了皖江经济带湿地的自然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江经济 湿地 地质环境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产业转移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皖江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16
作者 刘伟庆 张玮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7-68,共2页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更新发展思路,遵循以他方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交流协作的机制,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把图书馆工作推向纵深。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皖江经济 高校图书馆 服务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及启示
17
作者 李修钰 马良 潘杨 《安徽地质》 2020年第4期280-283,310,共5页
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是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开展的;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皖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地质调查,取得了创新性的调查成果,为皖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通过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对... 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是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开展的;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皖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地质调查,取得了创新性的调查成果,为皖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通过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对新时代地质工作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 成果 思考
下载PDF
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养分丰缺地球化学评价及科学施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国强 陈富荣 +5 位作者 邢润华 梁红霞 陶春军 李明辉 史春鸿 严明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50-154,183,共6页
利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9632个耕地表层土壤(0~20 cm)数据,系统分析评价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丰缺状况及空间分布,探讨科学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21.0... 利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9632个耕地表层土壤(0~20 cm)数据,系统分析评价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丰缺状况及空间分布,探讨科学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21.07、1.21、0.59、16.47 g/kg;不同耕地类型养分含量差异明显,有机质、全氮含量为水田>旱地>水浇地,全磷、全钾含量为水浇地>旱地>水田;耕地有机质处于中等—较缺乏水平,全氮以中等水平为主,全磷处于较缺乏水平,全钾处于中等—较缺乏水平;耕地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中等等级(14632 km^(2)、占比51.52%)为主,较缺乏等级(11430 km^(2)、占比40.24%)次之,不同耕地类型土壤养分综合等级差异显著;建议根据养分评价结果结合农作物种植现状,在合肥、滁州西部、六安东部等养分缺乏区适当增加相应缺肥比例。该研究结果可为皖江经济带耕地科学管护及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耕地 土壤养分丰缺 地球化学评价 科学施肥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皖江经济区城市R&D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源 邹翔 《科技和产业》 2013年第7期21-25,42,共6页
选取能够反映R&D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R&D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芜湖这两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它七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R&D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提高皖江... 选取能够反映R&D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R&D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芜湖这两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它七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R&D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提高皖江经济区R&D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主成分分析 R&D能力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皖江经济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贝贝 邹翔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42-46,共5页
选取能够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判定各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果表明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这四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他五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的创新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 选取能够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判定各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果表明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这四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他五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的创新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提高皖江经济区的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 主成分分析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