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芳丽 华清泉 +5 位作者 许昱 章薇 陈霄 刘蒙 陈瑾 雷薇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观察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治... 目的观察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治疗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依托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移动管理平台进行免疫治疗管理。应用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脱落率、注射完成率等指标,分别于干预实施后6个月和1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脱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注射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两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注射完成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提升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移动管理平台 有效性 依从性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的咽鼓管功能变化分析
2
作者 肖芝 吴美娟 +1 位作者 时晨 于亚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咽鼓管测压(TMM)、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调查和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VAS评分。其中24例合并ETD的AR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测试。结果观察组TMM评分低于对照组,ETDQ-7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R患者鼻塞症状与TMM呈负相关(r=-0.283,P=0.004),与ETDQ-7评分呈正相关(r=0.395,P=0.005)。合并ETD的AR患者,在SCIT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M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ETDQ-7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AR患者常伴有ETD,鼻塞症状与ETD存在相关性。SCIT治疗随时间的增加,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咽鼓管功能 咽鼓管测压 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尘螨过敏哮喘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吴瑶 吕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分析以尘螨过敏为主的哮喘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专科门诊接受标准化SCIT≥1年、以尘螨过敏为主的42例过敏性哮... 目的分析以尘螨过敏为主的哮喘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专科门诊接受标准化SCIT≥1年、以尘螨过敏为主的42例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12个月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的每日使用剂量分为ICS停用组[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FP)=0µg]与ICS维持组(FP>0µg)。ICS停用组中男14例,女1例,年龄(8.7±2.9)岁;ICS维持组中男20例,女7例,年龄(9.7±2.2)岁。于治疗初始、治疗6个月以及12个月时比较两组标准化SCIT前后ICS每日使用剂量的变化、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SCIT疗效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Z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12个月后,42例患儿中共15例(35.7%)患儿可退出ICS的使用(ICS停用组),剩余27例(64.3%)患儿仅需低剂量的FP来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ICS维持组)。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ICS停用组、ICS维持组的FP每日使用剂量均较治疗初始下降(均P<0.05),同治疗时间点ICS停用组与ICS维持组比较[50(0,100)µg比100(75,100)µg,0(0,0)µg比50(50,100)µ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4、-5.51,均P<0.001)。ICS维持组的超重、合并变应性鼻炎、同居室有吸烟成员及多重过敏患儿比例均高于ICS停用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居室有吸烟成员(OR=6.179,95%CI 1.029~37.118,P=0.047)、多重过敏(OR=7.772,95%CI 1.077~56.085,P=0.042)均是治疗12个月后ICS无法完全退出使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CIT在保证哮喘症状控制的同时,可显著减少过敏性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的每日使用剂量,同居室有吸烟成员、多重过敏患儿的糖皮质激素维持使用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尘螨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刘晓东 柳双双 牛永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特布他...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oll样受体4(TLR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改善炎症、免疫等相关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特布他林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单一与多重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杨瑾禹 丁圣刚 +4 位作者 张素丽 朱玉林 丁俊丽 霍绍虎 邹延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变应原与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评估SCIT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过敏性哮喘且接受标准化变应原SCIT患儿,根据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单一组(仅尘螨...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变应原与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评估SCIT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过敏性哮喘且接受标准化变应原SCIT患儿,根据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单一组(仅尘螨结果≥+++)和多重组(尘螨结果≥+++合并其他阳性过敏原),经过标准化变应原SCIT 3年,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用药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记录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SCIT安全性。结果标准化变应原SCIT治疗能够改善单一组和多重组肺功能指标、用药评分及VAS评分、C-ACT评分、ACQ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后单一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药评分及C-ACT评分、ACQ评分与多重组相比改善明显(P<0.001)。62例患者SCIT治疗注射期间总计接受注射2606次,6例患儿出现共10针次局部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8%;3例患儿出现3针次轻、中度全身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结论单一组和多重组哮喘患儿在标准化变应原SCIT下均能获得显著且安全的临床疗效;标准化变应原SCIT下单一组疗效优于多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尘螨 儿童哮喘 单一过敏 多重过敏
下载PDF
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
6
作者 苏芳 刘赛珠 林燕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5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遴选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经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45例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2)与研究组(n=73)两组。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遴选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经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45例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2)与研究组(n=73)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研究组则给予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有效率、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量表(PRQLQ)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PRQLQ相关维度及总评分等比较,无差异(均P>0.05);而护理干预后,两组PRQLQ相关维度及总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明显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慢性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对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霞 张飞 舒俊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特应性免疫治疗儿童慢性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过敏门诊确诊的慢性鼻-鼻窦炎且皮肤点刺试验螨阳性(++及以上)患儿60例,年龄5~1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皮下特应性免疫治疗儿童慢性变态反应性鼻-鼻窦炎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过敏门诊确诊的慢性鼻-鼻窦炎且皮肤点刺试验螨阳性(++及以上)患儿60例,年龄5~1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如局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必要的抗菌药物及鼻腔冲洗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标准化螨变应原制剂进行皮下免疫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2年和3年时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年、2年和3年的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2年和3年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均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1)。结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减轻鼻腔局部的炎症反应,阻止儿童变态反应性慢性鼻-鼻窦炎复发,改善预后,长期疗效稳定,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儿童 螨过敏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清单管理法在变应性鼻炎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蒙 雷薇薇 +3 位作者 李芳丽 陈霄 余梦成 王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3期3599-3603,共5页
目的探讨清单管理法在变应性鼻炎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医院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变应性鼻炎(AR)患儿32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讨清单管理法在变应性鼻炎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医院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变应性鼻炎(AR)患儿32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通过发放清单管理法对其实施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及儿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PRQLQ)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管理法可提高AR儿童自我效能及AIT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管理法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治疗依从性 自我效能 生活治疗
下载PDF
局部变应性鼻炎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青青 唐隽 +2 位作者 王跃建 刘美华 王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LAR)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耳鼻喉科门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sIgE)均为阴性、屋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NAPT)阳... 目的探讨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LAR)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耳鼻喉科门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sIgE)均为阴性、屋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NAPT)阳性的26例LAR患者给予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12、18、24、36个月时进行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生活质量评分、NAPT检查,对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完成了3年的免疫治疗,脱落了4例,SCIT治疗6、12、18、24、36个月时的症状总评分、用药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100%(22/22)的观察组患者耐受了基线浓度的激发液、77%(17/22)的患者耐受了比基线浓度高10倍或以上浓度的激发液。使用同等浓度激发液,治疗结束时LAR患者激发试验鼻阻力、症状评分平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LAR患者3年共注射946次,其中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4/946),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12/946)。结论具有典型AR病史和症状,但SPT和血清sIgE阴性的患者,结合变应原NAPT检查阳性,可确诊为LAR。局部变应性鼻炎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屋尘螨 临床效果 鼻黏膜激发试验
下载PDF
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志斌 李添应 陈彦球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德国默克,阿罗格)对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8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按照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不... 目的分析应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德国默克,阿罗格)对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8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按照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进行评定,记录首次不良反应并输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2例(29.29%),其中局部不良反应74例(26.43%,速发60例,迟发14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硬结、皮丘、红晕、红肿,其阳性率分别为10.00%、6.07%、5.71%和4.64%。患者过敏程度/注射与局部不良反应的频度分析:(1)皮肤点刺试验反应强度(从++++至+)/不良反应频度,阳性率分别为46.67%(14/30)、30.00%(33/110)、27.28%(25/90)、4.00%(2/50);(2)血清IgE等级(超重度、重度、中度、轻度)/不良反应频度,阳性率分别为48.89%(22/45)、30.36%(34/112)、17.89(17/95)、3.57%(1/28);(3)特异性免疫治疗注射浓度(从5000TU至5TU)/不良反应频度分析,阳性率分别为16.26%(40/246)、7.52%(20/266)、4.66%(13/279)、0.36%(1/280);(4)特异性免疫治疗注射部位浅深/不良反应频度分析,阳性率分别为23.07%(18/78)、3.47%(7/202)。除点刺试验(+++~++,P>0.05)外,其他等级之间不良反应的频度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出现局部皮肤不良反应以硬结为主要表现,且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频度与患者过敏强度、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注射浓度及注射部位的深浅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重度过敏患者从高浓度疫苗初次注射时就应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局部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聂敏 倪茂美 +1 位作者 任娟娟 袁媛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64-465,共2页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患者常伴眼痒、结膜充血和/或流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患者常伴眼痒、结膜充血和/或流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呼吸障碍、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鼻阻力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气候因素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致全身不良反应中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晓芳 张鹰 +1 位作者 胡芳芳 柴鸣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世界过敏组织认证的唯一有效干预过敏进程的一种治疗方式[1]。其中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3],但临床上发生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依然存在[4]。未控制的哮...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世界过敏组织认证的唯一有效干预过敏进程的一种治疗方式[1]。其中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3],但临床上发生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依然存在[4]。未控制的哮喘、小年龄儿童、维持剂量等均为特异性免疫治疗致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更有较多研究提示尘螨生长和繁殖适宜的季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本文回顾分析66例SCIT患儿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期间环境气候、温湿度变化规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湿度 温度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变应性鼻炎和/或支气管哮喘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育蔺 王心悦 +5 位作者 唐隽 鲍燕敏 王桂兰 白珺 廖振鹏 黎雅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了解珠三角地区变应性鼻炎(AR)和/或支气管哮喘患者(BA)中止皮下变应原免疫治疗(SCIT)的原因,为提高患者SCIT的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收集和分析2015年1月到2020年12... 【目的】了解珠三角地区变应性鼻炎(AR)和/或支气管哮喘患者(BA)中止皮下变应原免疫治疗(SCIT)的原因,为提高患者SCIT的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收集和分析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珠三角地区6家三甲医院接受SCIT的AR和/或B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中止治疗患者的进行电话随访。【结果】纳入1244例接受SCIT的患者,中止治疗427例(脱落率为34.3%);儿童、已婚、过敏家族史阳性、总IgE(tIgE)>200 U/mL的患者表现出相对良好的SCIT依从性(P值均<0.05),而单纯AR患者依从性较AR合并BA组低(P<0.05),治疗前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高的患者脱落率低(P值均<0.001)。对279例(65.3%)脱落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中止治疗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治疗未达预期效果(115例,41.2%)、学习生活因素(74例,26.5%)、不良反应(29例,10.4%)。脱落患者人数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在治疗第1年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较第2、3年高(P<0.05)。【结论】治疗未达预期效果是SCIT患者依从性不佳的首要原因,患者中止治疗集中在开始治疗的早期,家庭成员监管有助于提高SCIT的依从性,提示需要采取个体化措施减少SCIT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依从性 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经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支气管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患儿全身不良反应观察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廖旺 陈亮 白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分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的全身不良反应(SR)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儿SCIT过程中SR和局部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的全身不良反应(SR)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儿SCIT过程中SR和局部不良反应(LR)的发生情况,分为SR组(n=31)及对照组(未发生SR及LR的患儿,n=142),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发生S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对198例患儿的8157次SCIT注射中,共有25(12.6%)例患儿发生31例次(0.38%)SR,其中Ⅰ级SR 18例次(58%),Ⅱ级SR 10例次(32%),Ⅲ级SR 3例次(10%),无Ⅳ级S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时合并食物及吸入过敏原的多重过敏、尘螨sIgE 6级、总IgE 6级、既往LR发生史是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CIT治疗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的SR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对同时合并食物及吸入过敏原的多重过敏、高敏状态(尘螨sIgE 6级、总IgE 6级)、既往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史者需警惕SR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11):1204-1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裴莹莹 徐博怀 +2 位作者 胡德强 张彬 何勇 《新医学》 2017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成为变应性鼻炎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新的疫苗的研发,SIT更多的用于...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成为变应性鼻炎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新的疫苗的研发,SIT更多的用于临床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现就变应性鼻炎概况、皮下SIT机制、疗效评判、安全性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新进展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冯仙 刘琢扶 +5 位作者 顾泓 刘娟 宋小乐 顾瑜蓉 李厚勇 李华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分析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变应性鼻炎(AR)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对尘螨过敏的AR和AR伴哮喘患者在SCIT过程中发生的全身不良反应,并分析全身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变应性鼻炎(AR)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对尘螨过敏的AR和AR伴哮喘患者在SCIT过程中发生的全身不良反应,并分析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结果在对205例AR患者的4679针次SCIT过程中,共有36例患者107针次(2.29%)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其中1级全身反应(EAACI标准)发生99针次(2.12%),2级全身反应8针次(0.17%),未发生严重全身不良反应。AR伴哮喘患者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AR(χ^2=34.268,P<0.05)。未成年(年龄<18周岁)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人患者(χ^2=7.955,P<0.05)。全身不良反应集中在注射变应原剂量较大时(10000~100000SQU)。结论对尘螨过敏的AR患者进行SCIT过程中,较少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且以轻度1级反应为主,在对合并有哮喘、未成年的AR患者进行大剂量变应原注射时应警惕发生全身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断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仙 刘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患者中断治疗的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鼻科共有249例对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结束了SCIT,通过总结病史资料分析患者结束SCIT的原因。结果162例患...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患者中断治疗的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鼻科共有249例对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结束了SCIT,通过总结病史资料分析患者结束SCIT的原因。结果162例患者中断治疗,未成年组中断率显著低于成年组(55.56%vs 72.34%;χ^(2)=7.580,P<0.01);起始治疗阶段中断治疗54例(33.33%),维持治疗阶段中断治疗108例(66.67%)。中断治疗的原因主要与疗效相关,其中患者自认为过敏症状好转而自行终止治疗占比最高,为29.63%(48例),其次为因治疗效果不明显而结束治疗,占24.07%(39例)。结论SCIT的中断率较高,成年人中断率高于未成年人,维持治疗阶段是中断的高发阶段。对有中断倾向的患者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SCIT的中断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哮喘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璐 许翀 +1 位作者 黄荷花 柴若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2010年期间,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过敏反应科,诊断为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患者,并接受标准化SCIT治疗≥36个... 目的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2010年期间,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过敏反应科,诊断为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患者,并接受标准化SCIT治疗≥36个月,并在治疗结束第5年(T1期)和第10年(T2期)接受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T0期)、第5年(T1期)和第10年(T2期)已建立档案,分别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鼻炎症状评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评分(TNNSS)、总用药评分(TM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并比较性别、过敏原种类对SCIT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SCIT治疗后T1期、T2期的ACT、TNSS、TNNSS、TMS、VAS评分较T0期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T治疗后T1期、T2期的ACT、TNSS、TNNSS、TM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SCIT治疗后T1期、T2期的ACT、TNSS、TNNSS、TM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过敏原种类对反映病情评估指标的ACT、TNSS和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一尘螨过敏原组哮喘和鼻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合并花粉过敏多重过敏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T能显著改善儿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对症药物的使用,在停止治疗后的5~10年仍能维持长期疗效且安全性好,单一过敏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多重过敏原组,提示过敏原数量(单一或多重过敏原)会影响SCIT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屋尘螨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哮喘
下载PDF
不同温度局部冷敷在减少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儿童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
19
作者 刘玲玲 林秀贤 +2 位作者 林结冰 吴丽茜 王思颖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2552-255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局部冷敷在减少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儿童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进行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3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局部冷敷在减少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儿童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进行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3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冷敷组、冰敷组,每组120例。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温度局部冷敷以及安慰剂局部冷敷的方法,观察三组在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不良反应分级及局部不良反应分类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安慰剂组、冷敷组、冰敷组患者在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不良反应分级严重程度、局部不良反应中的速发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迟发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敷疗法并不能降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变异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安全性 护理干预 冷敷
下载PDF
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管理--复旦EENT医院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娟 冯仙 +4 位作者 顾瑜蓉 李厚勇 余洪猛 王德辉 李华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总结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并提出具体的临床操作建议。方法回顾分析421例在我科接受SCIT AR患者的临床资料,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最早开始治疗的时间... 目的总结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并提出具体的临床操作建议。方法回顾分析421例在我科接受SCIT AR患者的临床资料,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最早开始治疗的时间是2017年4月7日。统计这些患者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以及接种后对SCIT的影响。结果244例患者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后,7例鼻炎加重,23例出现不良反应,29例需要调整免疫治疗剂量。免疫治疗阶段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患者需要调整免疫治疗剂量的比例高于免疫治疗前;免疫治疗起始阶段接种新冠疫苗的患者需要调整免疫治疗剂量的比例高于免疫治疗维持阶段。结论接受SCIT的AR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反应与普通人群类似,对鼻炎的影响也很小。建议AR患者在过敏症状控制良好的健康状态下选择SCIT前或SCIT维持阶段接种新冠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