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切吸治疗腰5~骶_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朝贵 郭红 +1 位作者 郑瑞峰 方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9-300,共2页
L5S1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由于髂骨翼的阻挡,自侧方进针斜度大,操作困难,一般认为手术穿刺成功率低,切除髓核量少,有效率明显低下。因此,L5S1椎间盘突出已成为应用PLD治疗上的一大难题〔1〕。我院自1... L5S1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由于髂骨翼的阻挡,自侧方进针斜度大,操作困难,一般认为手术穿刺成功率低,切除髓核量少,有效率明显低下。因此,L5S1椎间盘突出已成为应用PLD治疗上的一大难题〔1〕。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6年12月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皮切吸治疗
下载PDF
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丹方 王庆生 彭燕燕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5期410-411,4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烧伤后行中厚皮切取术植皮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切取皮片后,取皮区用凡士林纱布、无菌纱布覆盖自然愈合,研究组切取皮片后,进行直接植皮修复。结果研究组... 目的探讨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烧伤后行中厚皮切取术植皮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切取皮片后,取皮区用凡士林纱布、无菌纱布覆盖自然愈合,研究组切取皮片后,进行直接植皮修复。结果研究组取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为(10.26±2.14)d,早于对照组的(16.68±2.09)d,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2.06±0.50)分,低于对照组的(6.91±0.43)分,SF-36评分为(74.69±6.08)分,高于对照组的(66.94±6.25)分(P均<0.05)。结论中厚皮切取后取皮区直接植皮修复,创面愈合快,瘢痕轻,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皮切取术 直接植修复 创面愈合时间 瘢痕
下载PDF
拉皮切接技术在油茶改良上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温伟文 张钦源 +4 位作者 林立 肖腊兴 李志良 丁文恩 谢金兰 《农技服务》 2012年第8期933-934,共2页
从嫁接适宜时间、方法和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茶改良拉皮快捷繁育切接技术。
关键词 油茶良种 皮切 管理
下载PDF
油茶拉皮切接法高枝换冠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袁中跃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72-73,共2页
根据舒城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际情况,对长势较旺盛,但劣种、劣质株占主导地位的油茶纯林进行嫁接改造。实践证明:采用拉皮切接法实施油茶林换冠,并结合调整密度,去劣留优,辅以适当的营林措施,其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同时具有嫁接成... 根据舒城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实际情况,对长势较旺盛,但劣种、劣质株占主导地位的油茶纯林进行嫁接改造。实践证明:采用拉皮切接法实施油茶林换冠,并结合调整密度,去劣留优,辅以适当的营林措施,其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同时具有嫁接成活后长势旺盛、除萌工作量少等优点。因此,油茶拉皮切接法高枝换冠技术具有较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皮切 换冠
下载PDF
桑树春季皮切芽接技术
5
作者 秦祥青 蒋元海 贾尔恒 《新疆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3-23,共1页
桑树春季皮切芽接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至4月中旬(芽苞未散开前)进行,不仅适合幼树、壮树,而且适合老树锯桩芽接.
关键词 桑树 春季 皮切芽接枝术 幼树 壮树 衰老树
下载PDF
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2种不同切皮方法临床效果比较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小凤 吴雪梅 龚正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比较观察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2种不同切皮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0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据切皮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纵切组338例和横切组482例。比较2组出血量及皮肤淤血、手指肿胀、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目的比较观察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2种不同切皮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0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据切皮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纵切组338例和横切组482例。比较2组出血量及皮肤淤血、手指肿胀、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纵切组置管时和置管后4、24h及1周时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24h、1周皮肤淤血发生率低于横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切法可有效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出血量及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发生,能更快地促进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塞丁格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 出血量
下载PDF
用脑电互信息及复杂度预测异氟醚麻醉时患者对切皮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力宇 王伟勋 +1 位作者 鞠烽炽 程敬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3,共7页
自从麻醉应用于临床以来 ,麻醉深度的可靠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但到目前 ,尚没有一个公认可靠准确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麻醉深度监测的新方法 ,即用脑电的互信息序列及其复杂度分析来反应异氟醚麻醉条件下患者的麻醉情况。首先计算出四导... 自从麻醉应用于临床以来 ,麻醉深度的可靠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但到目前 ,尚没有一个公认可靠准确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麻醉深度监测的新方法 ,即用脑电的互信息序列及其复杂度分析来反应异氟醚麻醉条件下患者的麻醉情况。首先计算出四导脑电的互信息时间序列 ,然后计算该序列的复杂性测度 ,借助于神经网络可实现用脑电来监测麻醉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入是复杂度值和对应的MAC水平 ,输出即是麻醉深度状况的结果。从 98个自愿患者进行的实验中得到 98个不同程度异氟醚麻醉时切皮前脑电片断 ,同时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和患者的呼吸模式。切皮后 ,仔细观察每个患者两分钟 ,以检查患者对切皮的反应 ,把有反应时的脑电标上 0 .0 ,无反应时的脑电标上 1.0。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用“去掉一个”方法。从患者对切皮的反应和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可检测系统的预测情况。实验表明 ,系统对切皮后患者反应的平均正确判断率为 91.84 % ,该方法比传统脑电分析方法如边缘频率法、中心频率法、双谱分析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另外 ,该方法计算时间短 ,适合临床实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复杂度 预测 异氟醚 麻醉 刺激 反应 脑电固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血浆靶浓度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圣贤 张志刚 +1 位作者 李斌飞 陈勇 《当代医学》 2012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血浆靶浓度。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72例选择在全麻下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ASA分级分为R1~5五组,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小儿的切皮反应。结果 R1...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血浆靶浓度。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72例选择在全麻下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ASA分级分为R1~5五组,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小儿的切皮反应。结果 R1、R2、R3患儿在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躯体反应构成比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五组患儿在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心血管反应构成比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躯体反应CP50为2.28ng/ml,95%的可信区间在1.91~2.58ng/ml;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心血管反应CP50为2.88ng/ml,95%的可信区间在1.93~2.59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麻醉 瑞芬太尼 反应 血浆靶浓度
下载PDF
BIS预测切皮心血管反应的可靠性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布为 彭章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581-584,共4页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 (BIS)能否预测切皮时心血管反应以及芬太尼对其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普外和妇科腹部手术病人 4 8例 ,随机分对照和芬太尼两组。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顺序麻醉诱导。插管后吸入异氟醚维...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 (BIS)能否预测切皮时心血管反应以及芬太尼对其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普外和妇科腹部手术病人 4 8例 ,随机分对照和芬太尼两组。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顺序麻醉诱导。插管后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切皮前 5分钟 ,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 2 μg/kg ,对照组静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切皮前后BIS、心率、收缩压 (SBP)变化及呼气末异氟醚浓度 (ISOET)。结果  (1)麻醉诱导后BIS明显下降 (P <0 0 1) ,静注芬太尼后 ,BIS由4 7 4降至 4 4 3(P <0 0 5 ) ,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 ,BIS则无明显变化。切皮前至切皮后 15分钟 ,ISOET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BIS值高于对照组。 (2 )BIS值与ISOET呈显著负相关 ,r =- 0 3395 8(P =0 0 0 1) ,而与SBP无相关性。 (3)切皮后 ,对照组心率明显增加 ,而芬太尼组无明显变化 ;SBP两组均较切皮前明显增加 ,但对照组增加幅度更明显。结论 BIS不能预测切皮时的心血管反应 ,芬太尼可显著减轻切皮时的心血管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刺激 心血管反应 麻醉管理
下载PDF
首台择期手术切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颜艳 翟永华 满亚男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手术室首台择期手术切皮时间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关对策,为提高手术间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7月851例首台择期手术患者及2017年7月896例首台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延迟原因,并总结相关对策。结果:2... 目的:分析医院手术室首台择期手术切皮时间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关对策,为提高手术间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7月851例首台择期手术患者及2017年7月896例首台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延迟原因,并总结相关对策。结果:2016年7月首台择期手术切皮时间延迟率为57.93%,2017年7月首台择期手术切皮时间延迟率为48.55%。结论:针对择期手术切皮时间延迟原因,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能降低手术切皮延迟率,提高手术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首台择期手术 时间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异丙酚和舒芬太尼靶控麻醉诱导和切皮时BIS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黄伟 谭文斐 王俊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异丙酚和舒芬太尼靶控麻醉诱导和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50例,年龄22~61岁,体重57~80kg,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26例),艾司洛尔组(E组,24例)。设定异丙酚和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异丙酚和舒芬太尼靶控麻醉诱导和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50例,年龄22~61岁,体重57~80kg,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26例),艾司洛尔组(E组,24例)。设定异丙酚和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分别为3.0μg/mL和0.2ng/mL。E组给予艾司洛尔,单次0.5mg/kg,然后以50μg.kg-1.min-1持续静注。记录入室时,给与舒芬太尼和异丙酚达到Cp浓度时,插管前,插管后l,3,5min和切皮前,切皮后3min收缩压(SBP),心率(HR)和BIS值。结果E组在输注舒芬太尼和艾司洛尔后SBP,HR,BIS无明显变化,与S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在插管后1,3min和5min,SBP,HR,BIS较插管前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与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切皮后SBP,HR,BIS较切皮前变化不明显,和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司洛尔本身并不影响BIS的变化,但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和BIS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靶控 异丙酚 舒芬太尼 麻醉诱导 脑双频指数
下载PDF
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修复手外伤皮瓣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湘君 刘鸣江 +3 位作者 刘昌雄 黄新锋 黄雄杰 王郑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索手外伤患者采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手外伤的40例患者,确诊后均采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及疗效,且... 目的探索手外伤患者采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手外伤的40例患者,确诊后均采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及疗效,且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的皮瓣均成活,成活率为100.0%,其中优26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更高(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采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取法 疗效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气管插管及切皮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艳 邓少剑 +1 位作者 陈亮 王焱林 《广州医药》 2012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全麻开腹术中气管内插管及切皮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4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T组于...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全麻开腹术中气管内插管及切皮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4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T组于麻醉开始前30 min单次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于同一时刻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切皮前(T0’)、切皮后即刻(T1’)、切皮后1 min(T2’)、切皮后3 min(T3’)、切皮后5 min(T4’)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C两组气管内插管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C组显著高于T组(P<0.05)。切皮后,C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切皮前均有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麻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引起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应激 气管内插管
下载PDF
人工皮膜在趾甲皮瓣切取后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亚高 洪光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91-,共1页
关键词 趾甲 创面
下载PDF
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上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黔宁 应大君 +1 位作者 戴光明 郑健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组织因子基因、Sp1和Egr 1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切应力作用采用平行板流动腔系统给予。结果发现 ,在静置培养内皮细胞中 ,组织因子基因mRNA及蛋... 研究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组织因子基因、Sp1和Egr 1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切应力作用采用平行板流动腔系统给予。结果发现 ,在静置培养内皮细胞中 ,组织因子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极低 ,促凝活性也低。Sp1蛋白表达在胞核较高 ,Sp1mRNA表达在胞浆较高。Egr 1在胞核和胞浆均无表达或表达极低。在切应力 (1.2、2 .4及 4 .8Pa)作用后 ,内皮细胞胞浆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及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p1和Egr 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均有增加 (P <0 .0 5 ) ,但以Egr 1增加更显著 (P <0 .0 5 ) ,其变化趋势与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组织因子基因蛋白合成、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果提示 ,切应力是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上调的触发因素之一 ,其触发机制与转录因子Egr 1和Sp1介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应力对内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原位杂交 应力 细胞 组织因子 转录因子
下载PDF
食指背侧动脉皮瓣切取的改进
16
作者 贾学军 朱涛 +1 位作者 韩学敢 王振宇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944-944,共1页
关键词 食指背侧 动脉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瓣局部转移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尼卡地平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手术切皮刺激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最适剂量
17
作者 金珏 金善良 +1 位作者 陆益斌 于布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尼卡地平以维持气管插管和切开皮肤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最适剂量。方法  6 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体验标准评估为Ⅰ~Ⅱ级的成年患者 ,随机均分为 4组 :生理盐水组 (Ⅰ组 ) ,尼卡地平 0 .5mg组 (Ⅱ组 ...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尼卡地平以维持气管插管和切开皮肤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最适剂量。方法  6 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体验标准评估为Ⅰ~Ⅱ级的成年患者 ,随机均分为 4组 :生理盐水组 (Ⅰ组 ) ,尼卡地平 0 .5mg组 (Ⅱ组 ) ,尼卡地平 1.0mg组 (Ⅲ组 ) ,尼卡地平 2mg组 (Ⅳ组 )。不同剂量的尼卡地平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5ml,在实施气管插管前 2min ,于 30s内静脉推注 ;气管插管后 15min和切皮后 5min内 ,定时记录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结果 气管插管后 ,Ⅰ、Ⅱ组的MAP峰值较诱导前的基础值升高18.95 %和 10 .10 % ;Ⅲ组的MAP峰值与基础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Ⅳ组的MAP较基础值显著降低 10 .6 4 % (P<0 .0 5 )。气管插管后Ⅲ组的心率最高 ,与其他 3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Ⅳ组皮肤切开后MAP的增加最少。结论 尼卡地平预防气管插管和皮肤切开所致高血压反应的最适剂量为 1.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全麻 气管插管 手术刺激 血流动力学 最适剂量
下载PDF
抑制切皮和切肋骨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18
作者 韩文斌 李桐英 宋运琴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反应 应激 肋骨 抑制 麻醉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19
作者 赫冠男 吕黄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7-818,共2页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组即对照组(S组,20例),采用面罩吸入6%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组(F组,20例),2μ...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组即对照组(S组,20例),采用面罩吸入6%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组(F组,20例),2μg/kg;艾司洛尔组(E组),先1mg/kg,并以50μg.kg-1.min-(1E1,20例)或100μg.kg-1.min-(1E2,20例)速度维持。观察诱导前、后,插管前及后1、3、5min,切皮前及后3min收缩压(SBP),心率(HR)和BIS值变化。结果插管后1minS组,F组和E1组SBP,HR明显升高,E2组没有明显变化。插管后1,3minF组,E1组,E2组SBP均低于S组(P<0.01)。插管后1,3minE1和E2组HR和BIS明显低于S组(P<0.01)。切皮后各组SBP、HR和BIS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艾司洛尔1mg/kg后给予100μg.kg-.1min-1维持输注可稳定七氟烷吸入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BIS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七氟烷 全麻诱导 脑电双频指数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介绍一种桡动脉皮瓣切取新技术
20
作者 殷莹 葛宝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22-322,共1页
前臂桡动脉皮瓣自杨果凡等首次报道以来,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该皮瓣具有较薄、柔软、血运丰富、血管蒂长以及口径粗等优点。然而其最大的缺点是供区裸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ajikawa等报道一种新的桡动脉皮瓣切取方法(见Plast Reconst... 前臂桡动脉皮瓣自杨果凡等首次报道以来,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该皮瓣具有较薄、柔软、血运丰富、血管蒂长以及口径粗等优点。然而其最大的缺点是供区裸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ajikawa等报道一种新的桡动脉皮瓣切取方法(见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1):284-287),使供区的外形明显改善,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方法 桡动脉 动脉 临床应用 血管蒂 供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