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MRI表现及其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驰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MRI表现及其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患者和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照疾病种类,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MRI表现及其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患者和6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按照疾病种类,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为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患者,对照组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MR表现及临床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灶发生于分水岭区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情进展速度以及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灶直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MR表现和病理机制显著不同,前者预后差,病情进展较快,应尽早给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 腔隙性脑 MRI
下载PDF
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MRI特征及血管相关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大文 高玲 +3 位作者 沈广澍 赵杨 黄迟 胡春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7-1831,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MRI特征及其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DWI病灶符合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42例(A组)和腔隙性脑梗死64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和MRI特征及MRA或DSA表现,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A... 目的研究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MRI特征及其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DWI病灶符合急性皮层下分水岭梗死42例(A组)和腔隙性脑梗死64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和MRI特征及MRA或DSA表现,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A组病灶位于深浅穿动脉之间分水岭区,呈"雪茄"状、"串珠"状或卵圆形,病灶体积大;B组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及皮层下,呈圆点状,病灶体积小;A组患者32例(76.2%)有颈动脉系统中重度狭窄或闭塞;B组患者14例(21.9%)存在颈动脉系统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5)。A组患者多表现为非腔隙综合征;B组患者多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P<0.05)。A组患者较B组患者7天内多见病程进展,预后差(χ2=5.19,P<0.05)。结论皮层下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有着不同的MRI特点和病理生理机制,前者多伴有颈动脉系统严重病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分水岭梗死 腔隙性脑 颈动脉系统病变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