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月 季凤清 +2 位作者 李彦平 孙海梅 张乐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关系,以及皮损区早期应用抗免疫炎性治疗对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①基础研究部分:选取临床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3例,取疱疹下或疼痛区皮肤组织,HE染色及S-100染色下观察皮损区组织...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关系,以及皮损区早期应用抗免疫炎性治疗对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①基础研究部分:选取临床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3例,取疱疹下或疼痛区皮肤组织,HE染色及S-100染色下观察皮损区组织病理切片中淋巴细胞异常浸润及神经末梢损害情况。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18例(n=18),应用腺苷钴胺0.5 mg+甲强龙40 mg+0.3%利多卡因,总量约10~15 ml,于皮肤损伤最严重或感觉疼痛最明显的区域,自神经分布近端至远端进行皮下阻滞。药物治疗组18例(n=18),常规口服抗病毒药物+维生素B12+镇痛药物,并且在皮损区辅助应用外用药物。评价疗效。结果①基础研究部分:活体中带状疱疹受累处皮肤存在中重度免疫炎性反应。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的结痂时间较药物治疗组缩短,疼痛缓解程度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带状疱疹病毒受累皮肤区,周围神经周围有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神经轴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存在免疫炎性反应,这是带状疱疹产生疼痛的重要病理学因素。②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有效的抑制带状疱疹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更快的促进局部皮损结痂愈合且明显减低带状疱受累区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 皮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