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皮样囊肿误诊为胸腔积液1例分析
1
作者 郎贤平 黄波 王晓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781-1782,共2页
关键词 皮样囊肿/诊断 胸部肿瘤/诊断 胸腔积液/诊断 误诊
下载PDF
颅面非中线皮样囊肿109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成 董晨彬 +2 位作者 李军 刘翔琪 张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总结颅面非中线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9例颅面非中线皮样囊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骨质改变情况分为骨质改变组与骨质未改变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发... 目的总结颅面非中线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9例颅面非中线皮样囊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骨质改变情况分为骨质改变组与骨质未改变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发现症状时年龄、手术年龄、囊肿位置、囊肿活动度及囊肿大小进行分析。结果骨质改变组发现症状时年龄为(0.64±0.21)岁,而骨质未改变组为(1.39±2.1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1,P=0.005);囊肿活动度差者合并骨质改变的发生率为43.6%(17/39),囊肿活动度好者合并骨质改变的发生率为10.0%(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8,P<0.001);骨质改变组与骨质未改变组在性别、囊肿位置、手术年龄以及囊肿大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面非中线皮样囊肿患儿体格检查囊肿活动度差,高度提示存在骨质改变,推荐术前行CT或MRI检查以了解肿物与骨质情况;术中注意探查囊肿底部,完整切除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样囊肿/诊断 皮样囊肿/治疗 面部/病理学 颅骨/病理学 骨/病理学
下载PDF
左颞叶巨大皮样囊肿1例
3
作者 张小林 邱华辉 +1 位作者 王汉盆 蒋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是少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起源于异位的胚胎残余细胞,又被称作为皮样瘤。颅内皮样囊肿,仅占颅内肿瘤的0.04%~0.7%,好发于中线及中线旁,颅内最常见于后颅窝(占2/3)、前颅窝及鞍区,亦可见于颅缝及脑室内,幕上...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是少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起源于异位的胚胎残余细胞,又被称作为皮样瘤。颅内皮样囊肿,仅占颅内肿瘤的0.04%~0.7%,好发于中线及中线旁,颅内最常见于后颅窝(占2/3)、前颅窝及鞍区,亦可见于颅缝及脑室内,幕上者较少。本院收治1例左颞叶巨大皮样囊肿,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样囊肿/诊断 皮样囊肿/治疗 诊断 鉴别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霆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90-590,共1页
骶尾部皮样囊肿临床较少见,易被忽视而导致误诊,现对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1岁。主因骶尾部肿痛,间断性溢脓1a,于2008-05-11入院。患者于1 a前骶尾部无明显诱因出现坠胀疼痛,于当地医院诊为肛周脓肿,行切开... 骶尾部皮样囊肿临床较少见,易被忽视而导致误诊,现对骶尾部皮样囊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1岁。主因骶尾部肿痛,间断性溢脓1a,于2008-05-11入院。患者于1 a前骶尾部无明显诱因出现坠胀疼痛,于当地医院诊为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皮样囊肿/诊断 脊椎肿瘤/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