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神经血管营养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1
作者 杨贞海 宋莱殷 +1 位作者 韩永江 林智敏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8期284-285,共2页
目的:总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的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或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23例。结果:23例皮瓣均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小腿... 目的:总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的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或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23例。结果:23例皮瓣均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修复小腿远端和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 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与设计应用
2
作者 吴富章 张鹏礼 +3 位作者 章振华 何永兵 郭涛 孙和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0,418,共6页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的长度等数据;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应用于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结果第4腰动脉后支穿出深筋膜处外径:(1.16±0.43)mm,30侧中19侧为单干,占63.3%。11例穿出深筋膜前分为2~3支后再穿出深筋膜,占27.7%。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长度(147.82±16.37)mm。皮瓣可切取范围:上界在旋转点上方2~4 cm,内侧达后正中线,外侧至腋后线,下界至臀中部。皮瓣切取面积17.4cm×12.5cm~25.4cm×18.3cm,皮瓣长宽比:(3~5):1。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主要来自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支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此皮瓣设计容易,解剖恒定、清晰,覆盖面积大,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神经营养血管 第4腰动脉 解剖观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带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汉霖 康毅 +5 位作者 李亚岚 吴建科 李晓亮 马国续 高剑 黄永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缺损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0.40±6.59)岁,创面均为足背缺损,缺损面积3 cm×5...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创面缺损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0.40±6.59)岁,创面均为足背缺损,缺损面积3 cm×5 cm~6 cm×7 cm,所有患者均一期行清创VSD覆盖创面,二期行皮瓣覆盖创面的方法治疗,皮瓣的供区缝合张力小的选择直接缝合,对于缝合张力过高可能出现皮肤坏死的选取同侧大腿皮肤游离植皮修复。所有患者均采取上门、电话、微信拍照或者视频随访。定期随访患者患肢皮瓣外形、功能、供区及受区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例皮瓣出现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对创面加强换药后局部瘢痕愈合。随访13~22个月,平均(16.55±2.60)个月,在随访期间,患者的皮瓣呈现出正常的色泽、温度和毛细血管反应,未发现任何异常,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柔软,患足行走功能不受限。随访患者满意度评分在80分以上的为12例,评分在60~80分为2例,评分在60分以下为1例。结论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应用腓动脉在外踝后肌间隙穿出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吻合成网的优势,使皮瓣成活更可靠,血运更加理想,是修复足背侧创面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2
4
作者 陈瑞光 叶伟雄 +2 位作者 吴劲风 温仕奇 李锋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经验。方法  1997年 1月~ 1999年 4月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 ,修复足跟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6例 ,足跟部慢性溃疡 2例 ,慢性骨髓炎 2例 ,骨缺损瘢痕挛缩伴瘘管... 目的 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经验。方法  1997年 1月~ 1999年 4月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 ,修复足跟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6例 ,足跟部慢性溃疡 2例 ,慢性骨髓炎 2例 ,骨缺损瘢痕挛缩伴瘘管形成 1例。皮瓣切取范围 5 cm× 8cm~ 8cm× 12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 期愈合。随访 3~ 12个月 ,溃疡、骨髓炎及瘘管无复发 ,皮瓣感觉轻度恢复。结论 此皮瓣不损害重要血管神经 ,供区比较隐蔽。手术方法操作简便。皮瓣血运丰富 ,可有效地修复足跟和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 皮神经血管 修复 足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带皮神经血管丛的小腿筋膜皮下组织瓣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世民 张连生 刘大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4-285,共2页
带皮神经血管丛的小腿筋膜皮下组织瓣张世民,张连生,刘大雄足部复杂创面的修复困难,常需用皮瓣覆盖。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带皮神经血管丛的小腿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足部创面,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性,年龄... 带皮神经血管丛的小腿筋膜皮下组织瓣张世民,张连生,刘大雄足部复杂创面的修复困难,常需用皮瓣覆盖。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带皮神经血管丛的小腿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足部创面,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性,年龄14~7J岁。均为足背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筋膜 下组织瓣 皮神经血管
原文传递
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6
作者 廖进民 王绥江 +5 位作者 魏建华 黄群武 陈海芳 陈应佳 孔禄生 欧阳向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 :为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2侧经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对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 :臂外侧下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分别来源于桡侧副动脉肌间隔... 目的 :为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2侧经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对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 :臂外侧下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分别来源于桡侧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皮支或肌间隔皮支 ,起点外径分别为 0 .7± 0 .2 mm、0 .6± 0 .3mm。除与周围的皮动脉存在丰富的吻合外 :下端还分别与肱动脉末端的肌皮支、直接肌皮支和桡侧返动脉的肌皮支构成吻合。结论 :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可视受区需要设计成游离瓣或旋转瓣 ,用于修复邻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外侧下神经 皮神经血管 筋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龚俊武 闫纪涛 刘东博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腕关节Cooney评分)、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疗效满意度、术后6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oney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腕关节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 腓动脉 穿支神经营养血管 瓣修复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8
作者 王战磊 沈卫军 +2 位作者 胡洪良 闫纪涛 龚俊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B组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比较两组皮瓣肿胀程度、手术前后足部血流动力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舒张期低值流速(EDV)]水平、手术前后足部功能、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A组皮瓣肿胀、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术后3个月,A组PSV、内径、EDV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3、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可改善术后血流流速和足部功能,患者外观满意度较高,皮瓣肿胀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瓣移植术 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术 血流动力学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灌注指数、经皮氧分压(TcPO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VSD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减轻炎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足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瓣修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软组织缺损 瓣感觉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莉 舒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应用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修复的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应用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修复的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的修复皮瓣均成活,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精心周到的医疗和护理是促进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 皮神经血管 修复 足踝部 护理
下载PDF
吻合浅静脉的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柴益民 林崇正 +2 位作者 陈汉东 张燕翔 陈彦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 探讨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1996年 6月起对19例肢体远端皮肤缺损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 ,其中皮肤创伤性缺损 10例 ,慢性溃疡 3例 ,瘢痕挛缩 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9... 目的 探讨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1996年 6月起对19例肢体远端皮肤缺损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 ,其中皮肤创伤性缺损 10例 ,慢性溃疡 3例 ,瘢痕挛缩 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9例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例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5例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例。术中将皮瓣远端的浅静脉与受区皮下静脉作端端吻合以改善静脉回流。皮瓣范围15 cm× 2 4cm~ 4cm× 6 cm ,血管蒂长 6~ 15 cm。结果  17例皮瓣完全成活 ,1例前臂内侧皮神经皮瓣修复手掌创面及 1例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足内侧瘢痕创面 ,术后因吻合的静脉栓塞致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16例获得 6~ 2 4个月随访 ,皮瓣质地优良 ,恢复保护性感觉 ,外形及功能改善满意。结论 吻合浅静脉可以明显改善该类皮瓣的静脉回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 逆行 神经营养血管 吻合浅静脉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世民 张凯 +2 位作者 李海丰 袁锋 俞光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6个小腿灌注标本,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筋膜下段),腓肠神经血管轴与两侧...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6个小腿灌注标本,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筋膜下段),腓肠神经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在穿出深筋膜后(筋膜上段),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约为小腿中点)的近侧2~4cm内,恒定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临床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供血的腓肠神经筋膜蒂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1/3段和足踝创面,筋膜皮瓣面积10~12cm×5~6cm,其深层的肌肉6~8cm×4~6cm,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伴有死腔或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血管 腓肠肌 神经黄养血管 筋膜 外科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 被引量:22
13
作者 潘振宇 喻爱喜 +1 位作者 余国荣 陶圣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3-634,共2页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治12例手掌皮肤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7~45岁。挤伤3例,电锯伤2例,绞伤4例,电烧伤1例...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治12例手掌皮肤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7~45岁。挤伤3例,电锯伤2例,绞伤4例,电烧伤1例,爆炸伤2例。缺损范围5cm×4cm~7cm×7cm。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皮瓣范围6cm×5cm~8cm×8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因血肿压迫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皮瓣Ⅰ期愈合。供区成活良好。患者获随访4~1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腕关节、掌指关节功能均为优;1例肌腱功能评分为良,其余为优;感觉评定S11例,S22例,S35例,S3+2例,S42例。结论VSD能减少创面感染机会,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组织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手掌部组织缺损,具有耐磨、无挛缩、重建感觉以及色泽与原皮肤相近等优点,是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前臂神经营养血管 手掌 肤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启旭 乔群 +5 位作者 陈宗基 严义坪 刘志飞 赵振河 王亚荣 殷凤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解剖恒定,有内外两套血管系统,与皮下诸层次血管网互相沟通,构成股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结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设计不同形式的岛状皮瓣对会阴部组织器官缺损进行感觉性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神经营养血管 神经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 被引量:38
15
作者 宋一平 张发惠 +4 位作者 刘宏滨 雷会宁 童讯 张传开 刘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伤6例,砸伤6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有骨与肌腱外露或在足跟负重区,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创面3例,前足背4例,胫前创面2例,小腿远段创面伴胫骨缺损1例。皮瓣修复方式:低旋转点远端蒂皮瓣13例,远端蒂腓骨皮瓣1例,远端蒂腓肠肌皮瓣1例。结果:临床15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2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最大占皮瓣总面积的1/10,脱痂后自行愈合。经1月至8月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颜色一致,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神经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下载PDF
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16
作者 黄群武 廖进民 +4 位作者 谢华 吕端远 魏建华 陈应佳 孔禄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8mm、1.1mm;第1支肌间隔动脉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8cm。远侧则为腓动脉穿支之升支、降支的皮支和足背动脉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9mm、0.7mm和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1.2cm、0.7cm和0.8cm。其神经支在神经干内或旁彼此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皮肤、皮下及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筋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忠华 廖进民 +4 位作者 刘桂淑 张振伟 林冷 刘畅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为带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的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及其与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 :尺神经手背支的血供近侧端来自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 ,起始处外径为 ( 0 .9± 0 .3 ... 目的 :为带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的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及其与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 :尺神经手背支的血供近侧端来自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 ,起始处外径为 ( 0 .9± 0 .3 )mm ;远端为第 4或第 3掌背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 ( 0 .6± 0 .2 )mm和 ( 0 .7± 0 .2 )m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和神经旁相互吻合成纵行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构成丰富的皮下筋膜血管网。结论 :以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形成手背尺侧筋膜皮瓣 ,可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解剖研究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农欣 徐永清 +2 位作者 李军 覃励明 朱跃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外径。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6月-2005年10月设计足... 目的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外径。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6月-2005年10月设计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共4例5个皮瓣。结果足背中间皮神经续于腓浅神经,行于踝间线时位于其中点外侧1.3±0.6cm,直径2.05±0.56mm。神经主干于踝间线远端2.8±1.3cm处发出分支,分布于2、3、4跖背及足趾皮肤。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5.1支。最为恒定的营养血管近端来自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皮支,远端来自跖背动脉,分别位于踝间线近端4.3±0.4cm,直径0.82±0.13mm;第3趾蹼尖近端1.6±0.3cm,直径0.42±0.07mm;第4趾蹼尖近端1.5±0.3cm,直径0.49±0.09mm。临床应用4例5个皮瓣,术后均完全成活,随访4-10个月。外形美观,质地良好。结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血供可靠,是一种理想的修复足部创面的皮瓣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神经营养血管 足部修复
下载PDF
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玉兵 徐永清 +1 位作者 吕凤 陆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4 年 1 月- 2007 年 7 月,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 11 例。男 8 例,女 3 例;年...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4 年 1 月- 2007 年 7 月,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 11 例。男 8 例,女 3 例;年龄 18 ~ 55 岁。重物砸伤 9 例,交通伤 2 例。其中单纯足背远端皮肤缺损、肌腱外露 4 例;第 1 跖骨头及其邻近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 6 例;第 3、4 足趾毁损、足背远端皮肤缺损并骨外露 1 例。缺损范围为 3 cm × 3 cm ~ 7 cm × 5 cm。术中切取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 4 cm × 4 cm ~ 8 cm × 6 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 11 例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 10 例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 例植皮部分坏死,经外踝上皮瓣修复后愈合。1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 12 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 软组织损伤 修复
下载PDF
尺动脉近段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超勇 岳素琴 +3 位作者 魏在荣 林加福 郑和平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 目的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①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较粗长,与贵要静脉伴行,在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内侧缘或尺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的浅筋膜中下行,分布于前臂掌面尺侧,远侧可达腕横纹;②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尺动脉近段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自尺动脉起始后,先经指浅、深屈肌之间,后沿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下8.7 cm处穿过深筋膜浅出至皮下组织中,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穿支蒂干长(2.0±0.2)cm,外径(0.9±0.2)mm。结论可形成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损伤 穿支 神经营养血管 移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