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1
作者 朱树光 乔大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4期1890-1891,共2页
笔者自2007年3月-2012年7月用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38例40髋股骨颈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髋,男13髋,女27髋,年龄28~70岁,其中28岁1髋,34岁1髋,50~65岁30髋,66~70岁8髋。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5髋,Ⅱ... 笔者自2007年3月-2012年7月用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38例40髋股骨颈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髋,男13髋,女27髋,年龄28~70岁,其中28岁1髋,34岁1髋,50~65岁30髋,66~70岁8髋。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5髋,Ⅱ型7髋,Ⅲ型26髋,Ⅳ型2髋,按骨折部位分型:颈中(或头颈型)17髋,基底型20髋,头下型3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树茂 黄海玲 游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5期4916-4916,501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适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45,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和置换组(n=45,人工股骨头置换),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适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45,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和置换组(n=45,人工股骨头置换),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内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 效果对比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蒙永晖 马平 +1 位作者 莫贵康 黄国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79-1382,1395,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的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空心钉数量分为A组(n=47)和B组(n=63),A...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的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空心钉数量分为A组(n=47)和B组(n=63),A组植入2枚空心钉;B组植入3枚空心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骨折力学稳定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大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B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力学稳定性评分均高于A组(P<0.05);术后1、6、12个月,B组Harris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中植入3枚空心钉可改善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空心数量 股骨颈骨折 骨折力学稳定性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手法整复加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内侧楔骨骨折合并舟楔关节半脱位12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鹤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加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内侧楔骨骨折合并舟楔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手法整复、点状复位钳夹持、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足内侧楔骨骨折合并舟楔关节半脱位患者1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符合"微创...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加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内侧楔骨骨折合并舟楔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手法整复、点状复位钳夹持、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足内侧楔骨骨折合并舟楔关节半脱位患者1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符合"微创、精细化"的治疗方向。刀口愈合后给予中药熏洗等治疗手段,术后12周按照Maryland足踝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手法复位成功,优良率为100.00%。结论:手法整复加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内侧楔骨骨折合并舟楔关节脱位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楔骨骨折 舟楔关节脱位 手法整复 皮空心钉内固定 中药熏洗
下载PDF
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与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卫国 《系统医学》 2019年第7期87-89,共3页
目的在髌骨骨折治疗中分别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与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以此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与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髌骨骨折100例患者,诊治时间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分不同组别进行不同... 目的在髌骨骨折治疗中分别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与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以此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与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髌骨骨折100例患者,诊治时间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分不同组别进行不同治疗: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研究组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组间的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损失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VAS评分(0.77±0.22)分、术中出血量(150.77±20.21)mL、骨折愈合时间(9.22±1.51)周、损失角度(10.52±5.71)°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90.22±2.11)分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损失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2、28.74、17.34、15.04、8.94,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中作用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损失角度,实施可行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髌骨骨折治 膝关节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友海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对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克氏针组(40例)与空心钉组(40例)。为克氏针组患... 目的:分析对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克氏针组(40例)与空心钉组(40例)。为克氏针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空心钉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中的出血量和骨折愈合的时间。结果:1)治疗后,空心钉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克氏针组患者,其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克氏针组患者,P<0.05。2)空心钉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克氏针组患者,其骨折愈合的时间短于克氏针组患者,P<0.05。结论:对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促进其骨折处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谢浩 沈吉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比...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跟骨高度及跟骨结节关节角高于对照组(P<0.05),跟骨宽度及跟骨交叉角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经皮撬拨空心钉内固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提高AOFAS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经撬拨空心内固定 跟骨骨折 治疗效果 AOFA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恢复情况
下载PDF
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蒙蒙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658-660,共3页
目的:对后踝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 目的:对后踝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随访至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Kofoe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明显降低(6.25%VS 27.0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踝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卫伟 王广辉 陆道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0期169-170,共2页
目的评价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3年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 目的评价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3年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52例患者愈合45例,愈合率86%。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特别是合并症多、手术耐受差、经济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治疗 闭合复位经加压空心内固定
下载PDF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何荣富 梁羽 刘绍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复合加压系统(CCS)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CC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ES)评分]、成骨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35.67±4.13)mL,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10±5.23)min、(3.19±0.41)个月,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5.88±9.12)、(92.78±5.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FM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步行能力评分为(1.45±0.34)分,低于对照组,FMES评分为(25.78±3.5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RACP-5b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PINP、BGP、FGF、BAP、PICP水平分别为(1054.67±123.14)pg/L、(9.63±1.43)ng/mL、(11.24±1.56)ng/mL、(43.89±5.12)ng/mL、(18.98±2.88)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为(0.89±0.14)U/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5-HT、PGE2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5-HT、PGE2水平分别为(83.89±15.23)、(84.89±14.34)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S固定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成骨指标,降低疼痛介质水平,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压系统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符仲秋 丰景斌 +2 位作者 艾江平 罗贤红 陈南耀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2-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内固定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内固定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优良率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骨折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手术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期9-10,22,共3页
目的:讨论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观察组(40例,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 目的:讨论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观察组(40例,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2周与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双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能够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疼痛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双头加压空心内固定 髌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赞 刘亮洪 杨小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110例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L型切口或跗骨窦微创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110例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L型切口或跗骨窦微创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距下关节镜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1.9±0.5)cm、术后出血量(12.5±5.4)ml、手术时间(67.2±12.5)min均优于对照组的(9.8±1.1)cm、(70.0±12.3)ml、(72.1±11.4)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5 d、伤口皮缘坏死宽>0.5 cm、术后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分发生率分别为3.64%、1.82%、0,均低于对照组的14.55%、12.73%、7.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距下关节镜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应用到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术后伤口消肿快、伤口出现感染率、坏死率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镜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 闭合复位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兆阳 魏祥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4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骨科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经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病例,共94例。根据踝关节骨折手术固定方式的不同,将病例分成两组:B组和Q组,每组47例。B组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 目的探究两种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骨科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经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病例,共94例。根据踝关节骨折手术固定方式的不同,将病例分成两组:B组和Q组,每组47例。B组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Q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数据以及术后并发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治愈率来评定手术效果。结果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Q组,B组治愈率87.23%明显高于Q组70.21%,且AOFAS评分也高于Q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2%高于B组2.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术后康复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踝-后足评分 踝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的整体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少敏 王维平 王淮玲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压疮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未能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又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的整体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整体治疗的方法是根据股骨颈骨折不同阶段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压疮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未能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又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的整体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整体治疗的方法是根据股骨颈骨折不同阶段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固定骨折部位,结合波浪床、骑跨椅进行康复锻炼,创面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结果 37例患者中,34例患者压疮完全愈合且能坐骑跨椅离床外出活动,其中9例康复后行髋关节置换术,最终能站立并能扶拐杖行走;2例因家庭支持力度不够仍然卧床,压疮行负压引流治疗;1例因心肺功能衰竭骨折后2年死亡。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联合波浪床、骑跨椅以及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股骨颈骨折合并Ⅲ期以上压疮患者进行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 Ⅲ期以上压疮 整体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