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皮穿支皮瓣基础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苏薇洁 钱云良 章一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5-907,共3页
皮瓣移植是整复外科常用的组织修复方法,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皮瓣内的血供对于皮瓣移植的设计和成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Ian McGregor和Ian Jackson首次提出轴型皮瓣的概念,到1981年Mathes将皮瓣分为肌间隔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是整复外科常用的组织修复方法,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皮瓣内的血供对于皮瓣移植的设计和成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Ian McGregor和Ian Jackson首次提出轴型皮瓣的概念,到1981年Mathes将皮瓣分为肌间隔穿支皮瓣和肌皮穿支皮瓣,1989年"穿支皮瓣"概念首次在临床上被使用。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解剖学的发展,人们将人体表皮按照各知名血管分布划分为多个区域,从而创立了肌皮穿支皮瓣的新时代。文章通过对穿支皮瓣命名、分类、优缺点、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对肌皮穿支皮瓣的特点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穿支皮瓣 分类 命名法
下载PDF
应用胫后动脉皮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杜丽平 游晓波 傅荣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胫后动脉皮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2012年收治的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共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应用胫后动脉皮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应用小腿腓肠神经皮神经营养血... 目的研究应用胫后动脉皮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2012年收治的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共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应用胫后动脉皮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应用小腿腓肠神经皮神经营养血管等其他皮瓣进行修复。对两组缺损修复后皮瓣存活率、质量及外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4例皮瓣中80例存活良好,4例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皮瓣肿胀,远端发绀,少部分坏死,但经换药后均完全愈合。两组皮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皮瓣外观形态不满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后动脉皮穿支皮瓣因穿支位置较恒定,只需术前准确定位便可保证切取皮瓣安全可靠且不损伤主动脉干,对下肢形态和功能影响小,符合组织移植原则,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外科学 腿损伤/外科学 足损伤 外科 胫动脉 皮穿支皮瓣
下载PDF
胫前-足背动脉踝前皮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志刚 潘姿璇 +1 位作者 刘雪涛 王成琪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620-621,共2页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质及肌腱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缺损位手足部远端,应用小腿部的皮瓣,手术创伤大,且易出现血运障碍,采用胫前-足背动脉踝前足背动脉踝前皮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实用,近年来在临床上...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质及肌腱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缺损位手足部远端,应用小腿部的皮瓣,手术创伤大,且易出现血运障碍,采用胫前-足背动脉踝前足背动脉踝前皮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实用,近年来在临床上受到重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应用胫前-足背动脉踝前皮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7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足背动脉踝前 皮穿支皮瓣 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柳兆刚 王元银 陈旭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常出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需进行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外观及口腔功能。文中探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 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常出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需进行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外观及口腔功能。文中探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10例患者研究资料。分析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应用效果,随访记录术后1、3个月口腔功能恢复情况、供区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手术满意度。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皮瓣坏死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语音功能和吞咽功能均达到3级,瘢痕增生、供区瘙痒各1例,无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病例;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评分[(65.48±4.37)vs(78.64±4.78)]及身体功能评分[(43.80±3.04)vs(53.75±2.66)]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小腿外侧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术后口腔功能、供区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及手术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目鱼肌肌皮穿支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重建 口腔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小腿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5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卢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5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小腿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10例、腓肠神经... 目的观察小腿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1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8例、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3例。结果42例皮瓣中完全成活37例,部分坏死5例,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一般比较柔软,带蒂皮瓣一般比较薄,相对容易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面修复的皮瓣种类日渐增多,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来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神经及其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6
作者 李忠义 冀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6-167,170,共3页
目的对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局部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手指背部皮肤缺损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 目的对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局部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手指背部皮肤缺损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组)36例及对照组(腹壁皮瓣修复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二次手术率及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等。同时选择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纤维局部解剖观察。结果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血管为网状,在距离肱骨内上髁近端大约1em的位置有一逆行于臂内侧皮下组织内的恒定皮穿支,可以为臂内侧远2/3的范围提供血液供应。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二次手术率及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36例皮瓣全部成活,5例进行了二次手术,住院时间14—24(18.3±3.8)d,上述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肘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应用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可靠、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瘢痕少,具有较好的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内侧穿逆行岛状 局部解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欢 徐永清 范新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72-75,共4页
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是以起源于深部的穿支血管为蒂,沿皮神经长轴切取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的皮瓣,可以带蒂转移,也可以游离移植,具有血供丰富、皮瓣切取范围大、静脉淤血小、成活率高等特点。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皮瓣的发展... 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是以起源于深部的穿支血管为蒂,沿皮神经长轴切取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的皮瓣,可以带蒂转移,也可以游离移植,具有血供丰富、皮瓣切取范围大、静脉淤血小、成活率高等特点。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皮瓣的发展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的解剖学、优势、血管定位、切取要点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穿 游离移植 解剖学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定位辅助阔筋膜张肌皮瓣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变异时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
8
作者 姚凌峰 胡雨旋 奚斌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定位辅助阔筋膜张肌皮瓣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6例足踝部创伤患者,根据皮瓣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应用彩色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定位辅助阔筋膜张肌皮瓣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6例足踝部创伤患者,根据皮瓣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定位辅助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定位辅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下蒂部血管直径和血流参数,手术时间,皮瓣修复效果和足踝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直径、最大流速(V_(max))及平均流速(V_(mean))明显高于对照组(t=3.882,t=3.016,t=3.152;P<0.05),手术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P<0.05)。两组血管危象及总成活率及术后3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定位辅助阔筋膜张肌皮瓣可作为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变异时的替代皮瓣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患者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筋膜张肌 股前外侧穿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效果分析
9
作者 徐和松 徐友谊 +2 位作者 陈秋林 刘家书 童长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4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采用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的效果。结果:46例患者54个创面... 目的:探讨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采用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的效果。结果:46例患者54个创面,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块,其中,游离4块,穿支蒂6块,腓动脉主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4块,其中,游离11块,穿支蒂33块。修复手术成功,皮瓣均成活。给予患者为期15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上述两种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确切,一期修复手术灵活、能有效降低肉芽瘢痕及其他感染的几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神经营养血管 高能损伤 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修复肢体较大创面临床研究
10
作者 朱海锋 杨晓东 +1 位作者 王海涛 沈立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目的:对比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与传统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肢体较大创面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肢体较大创面缺损共38例患者(缺损面积达到11 cm×39 ... 目的:对比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与传统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肢体较大创面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肢体较大创面缺损共38例患者(缺损面积达到11 cm×39 cm~16 cm×65 cm)的临床资料。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跨区皮瓣修复组(18例)和传统皮瓣修复组(20例)。跨区皮瓣修复组采用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旋髂浅动脉皮瓣(ALTP-SCIAP)治疗,传统皮瓣修复组采用单侧或双侧股前外侧皮瓣,必要时联合植皮。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供区修复情况、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跨区皮瓣修复组中,切取移植皮瓣18例次,瓣宽(9.9±2.0)cm,瓣长(44.2±3.5)cm,存活面积(343.2±79.9)cm^(2)。传统皮瓣修复组中,切取移植皮瓣29例次,瓣宽(11.0±2.8)cm,瓣长(21.7±3.2)cm,存活面积(186.4±49.2)cm^(2)。瓣长和存活面积跨区皮瓣修复组显著大于传统皮瓣修复组(t=22.365和8.345,均P<0.05)。跨区皮瓣修复组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11例次,皮肤牵拉器辅助下缝合6例次,部分植皮修复1例次。传统皮瓣修复组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12例次,皮肤牵拉器辅助下缝合11例次,部分植皮修复6例次。两组皮瓣供区修复的植皮率分别为5.6%(1/18)和20.7%(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7,P>0.05)。跨区皮瓣修复组中出现并发症1例(5.6%),患者满意度达到94.4%;而传统皮瓣修复组中出现并发症7例35.0%,患者满意度为70.0%。相比传统皮瓣修复组,跨区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χ^(2)=4.942,P<0.05),患者满意度升高(χ^(2)=4.448,P<0.05)。结论:与传统股前外侧皮瓣比较,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切取面积更大,皮瓣供区大多可Ⅰ期直接缝合,不需要植皮修复,并发症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股前外侧穿联合旋髂浅动脉 内增压 疗效
下载PDF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术后的足部供区 被引量:30
11
作者 黄耀鹏 丁文全 +4 位作者 尹善青 潘佳栋 胡瑞斌 王胜伟 王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的足部供区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14例拇指缺损再造术后足部供区。根据顾玉东分型法.其中5例为Ⅰ度缺损.采用游离躅甲瓣再造拇指,...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的足部供区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14例拇指缺损再造术后足部供区。根据顾玉东分型法.其中5例为Ⅰ度缺损.采用游离躅甲瓣再造拇指,4例为Ⅱ度缺损,5例为Ⅲ度缺损,均应用游离同一血管蒂的躅趾甲皮瓣包裹第二足趾骨腱组织全形再造拇指。蹈趾供区皮肤缺损及足趾骨缺损均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骨皮复合组织瓣修复.腹部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4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1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经过手术探查后成活.1例第二足趾出现趾背部分皮肤发黑坏死。术后给予局部皮瓣转移后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供区躅趾皮瓣色泽、质地较满意,但略显臃肿,足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足部无疼痛等不适.不影响行走及跑步,有5例患者术后3个月对足部皮瓣进行修整,外观更加良好。腹部供区均只存留一线性瘢痕.无明显不适。结论应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术后的足部供区.能同时修复足部供区骨皮复合组织缺损,在再造拇、手指获得良好外观和功能的同时能恢复足部供区的解剖结构.保留其长度及其功能.是足部供区修复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嵌合穿 组织移植 拇指再造 供区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亦杨 沈立锋 +4 位作者 林炳远 黄凯 张展 郭峭峰 张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分析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术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运用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0例的临床资料,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2.0 cm^19... 目的分析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术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运用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0例的临床资料,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2.0 cm^19.0 cm×9.0 cm,均伴骨外露。外伤性组织缺损2例,胫骨远端慢性骨髓炎7例,踝关节骨折及Pilon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坏死13例,跟骨骨折术后单纯软组织坏死、感染10例,跟骨骨髓炎18例;足踝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伴感染1例;跟腱断裂术后软组织坏死6例,单纯软组织缺损伴感染3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18例,血管蒂距离内踝6.0~18.0 cm,皮瓣旋转135°~180°;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42例,血管蒂距离外踝5.0~18.0 cm,皮瓣旋转120°~180°;皮瓣切取面积9.0 cm×3.0 cm^34.0 cm×18.0 cm。供瓣区直接缝合32例,游离植皮28例。结果术后观察皮瓣颜色、肿胀、弹性、毛细血管反应及供瓣区愈合情况,60例患者术后无皮瓣缺血发生,发生静脉回流障碍14例,均出现II°以上肿胀,其中8例出现Ⅲ°肿胀并伴明显瘀紫,最终导致皮瓣部分坏死4例,全部坏死1例,其中另行游离植皮4例,皮瓣移植修复1例。供瓣区植皮后坏死3例,均为部分坏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后切缘坏死1例,拆线后皮肤崩裂1例,创面均予以换药以及血竭粉外用处理后愈合。出院后均获得12~30(平均24.5)个月随访,皮瓣成活及供区瘢痕愈合良好,踝关节活动度背伸-10°~10°(平均5.6°),跖屈20°~50°(平均37.8°)。其中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14例随访15~28(平均22.3)个月,皮瓣及植皮成活良好,踝关节背伸为-10°~10°(平均2.4°),跖屈为20°~45°(平均35.6°),均无明显跛行。结论小腿下段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虽总体效果满意,但仍存在各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以医源性居多。医者应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管理中从始至终严格遵循皮瓣外科基本原则,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穿血管 螺旋桨 穿 足踝部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应用腓动脉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跟腱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远飞 钟声 +4 位作者 尚耀华 杨文峰 徐连春 张铁慧 杨茂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9-310,共2页
跟腱区皮肤较薄,外伤后常常造成跟腱外露。跟腱区宽度超过6 cm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较棘手的问题,往往需要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修复时大多牺牲1条主干血管和大隐静脉的属支。本例采用腓动脉双蒂穿支,分别从近、远两端旋转修复... 跟腱区皮肤较薄,外伤后常常造成跟腱外露。跟腱区宽度超过6 cm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较棘手的问题,往往需要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修复时大多牺牲1条主干血管和大隐静脉的属支。本例采用腓动脉双蒂穿支,分别从近、远两端旋转修复,旋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灵活方便,结合VSD和植皮处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螺旋桨 穿 跟腱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72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涧 吴立志 +3 位作者 刘蔡钺 张天浩 王之江 张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9年10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17~83岁,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22.0 cm×13.0 cm。根据大... 目的探讨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9年10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17~83岁,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22.0 cm×13.0 cm。根据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的穿支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血管网吻合的解剖学依据,结合膝关节周围创面缺损部位、大小、形状等特点,设计穿支皮瓣并进行修复,其中应用股外侧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LDF)9例,膝降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DGF)53例,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DPF)10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3.5 cm^24.0 cm×14.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全厚皮片覆盖。术后采取门诊随访(78%)、电话随访(15%)和微信随访(7%),评估患者创面修复的术后疗效和皮瓣早期、后期肿胀程度。结果本组72例皮瓣,其中65例术后全部成活,7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LDF 2例、DGF 4例、DPF 1例),给予换药处理,术后供、受区创面完全愈合。经3~72个月随访,修复后的膝关节不臃肿畸形,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TPD为7~10 mm,创面愈合瘢痕较小。根据疗效评价:满意48例(其中LDF 4例、DGF 39例、DPF 5例)、一般24例(其中LDF 5例、DGF 14例、DPF 5例)。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Ⅰ度40例(其中LDF 4例、DGF 31例、DPF 5例)、Ⅱ度20例(其中LDF 3例、DGF 14例、DPF 3例)、Ⅲ度10例(其中LDF 2例、DGF 7例、DPF 1例)、IV度2例(其中DGF 1例、DPF 1例);后期:I度55例(其中LDF 6例、DGF 41例、DPF 8例)、Ⅱ度15例(其中LDF 2例、DGF 12例、DPF 1例)、Ⅲ度2例(其中LDF 1例、DPF 1例)。根据膝关节损害的功能评定:优17例(其中LDF 2例、DGF 12例、DPF 3例)、良35例(其中LDF 4例、DGF 27例、DPF 4例)、中20例(其中LDF 3例、DGF 14例、DPF 3例),总体优良率为73%,膝关节活动和稳定性基本正常,未发现膝部疼痛影响学习和生活。结论大腿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穿 膝降动脉 腘窝直接动脉 修复
原文传递
手和足部创面修复时四种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的选择 被引量:21
15
作者 徐永清 何晓清 +8 位作者 陈雪松 范新宇 梅良斌 董凯旋 崔轶 朱跃良 李军 蔡兴博 李霞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目的比较4种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手、足创面患者共112例,其中手指78例,虎口11例,手掌5例,手背6例,足部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21.0 cm×12... 目的比较4种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手、足创面患者共112例,其中手指78例,虎口11例,手掌5例,手背6例,足部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21.0 cm×12.0 cm;均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修复。应用皮瓣种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带前臂后侧皮神经)30例,皮瓣面积5.0 cm×2.0 cm^13.0 cm×6.0 cm;吻合血管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未带腓浅神经)15例,皮瓣面积2.5 cm×2.0 cm^9.0 cm×6.0 cm,修复手背、虎口、手掌及手指创面;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带腓肠外侧皮神经上段)26例,皮瓣面积2.5 cm×1.8 cm^7.0 cm×5.0 cm,修复手背、虎口、手掌及手指创面;腓动脉穿支皮瓣(带腓肠神经中下段)41例,皮瓣面积2.5 cm×1.8 cm^23.0 cm×14.0 cm,修复足部、手背、虎口、手掌及手指创面。其中40例做CTA的观察,分别测量桡侧副动脉、腓浅动脉、腓肠外侧浅动脉、腓动脉的出现率和起始处血管口径。缝接皮神经97例,未缝接皮神经15例(均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41例)、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30例),两种皮瓣穿支出现率是100%;腓肠外侧浅动脉出现率为80.0%,穿支利用率为80.8%(21/26),有19.2%(5/26)因血管太细改为腓肠内侧浅动脉;腓浅动脉穿支出现率为90.0%,可利用率为60.0%(9/15),其中40.0%(6/15)改为腓动脉穿支皮瓣。除1例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有101例获得随访,其中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90例,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1例,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36.6个月。修复手部者功能优40例,良45例,可5例。缝接手部皮瓣皮神经者78例,感觉功能均达到S3级以上;未缝接手部皮瓣皮神经者12例,感觉功能达到S3级3例、S2级9例;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1例均缝接了皮神经,感觉功能均达到S3级以上。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比较臃肿,需要去脂、修薄处理,其他3种皮瓣不臃肿。结论腓动脉穿支和桡侧副动脉穿支血管口径较粗,容易切取成活;腓浅动脉和腓肠外侧浅动脉因血管口径比较细,且腓浅动脉变异很大。4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较臃肿。腓肠外侧皮神经上段、前臂后侧皮神经及腓肠神经中下段均有感觉神经支配皮瓣,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伴行腓浅神经没有发出皮支到皮瓣内,腓浅神经上段仅仅是过路神经,可以修复神经缺损,皮瓣本身没有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穿 腓浅动脉穿 桡侧副动脉穿 腓肠外侧浅动脉穿 腓动脉穿 血管吻合 修复
原文传递
数字医学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莫勇军(综述) 谭海涛(审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相比传统皮瓣而言,穿支皮瓣有着诸多优点,备受临床医生青睐.目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已成为临床修复重建的主力皮瓣,但因穿支血管存在变异,使得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医学技术引入皮瓣外科领域,在“精准医疗”... 相比传统皮瓣而言,穿支皮瓣有着诸多优点,备受临床医生青睐.目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已成为临床修复重建的主力皮瓣,但因穿支血管存在变异,使得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医学技术引入皮瓣外科领域,在“精准医疗”的理念指导下,也使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朝着小型化、精细化、微创化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医学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着重介绍数字医学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总结数字医学技术在该皮瓣的形态解剖、术前设计、虚拟手术等方面应用的优势,以及数字医学技术在皮瓣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技术 股前外侧 穿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穿支血管蒂裸化促进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成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蓝益南 蔡晓斌 +1 位作者 李健 沈立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穿支血管蒂裸化与否对穿支螺旋桨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了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4例,均采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根据穿支血管蒂裸化情况分为裸化组(n=14例)与未裸化组(n=30例)... 目的比较研究穿支血管蒂裸化与否对穿支螺旋桨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了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4例,均采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根据穿支血管蒂裸化情况分为裸化组(n=14例)与未裸化组(n=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创面位置、皮瓣大小、皮瓣穿支源动脉、供区闭合方式、术后3 d皮瓣肿胀程度、术后7 d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以及术后并发症。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创面位置、皮瓣大小、皮瓣穿支源动脉、供区闭合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裸化组术后3 d皮瓣肿胀程度分别为(+)94.00%、(++)6.00%、(+++)0.00%、(++++)0.00%,较未裸化组[分别为(+)47.00%、(++)29.00%、(+++)13.00%、(++++)11.00%)]肿胀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化组术后7 d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100.00±0.00)%]较未裸化组[(88.23±21.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较未裸化组(39.0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血管蒂裸化能促进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更好的成活,降低皮瓣术后肿胀程度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穿 裸化 小腿 修复 成活
原文传递
CTA联合手持彩色多普勒超声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崔轶 李国栋 +4 位作者 杨曦 徐月仙 许育健 何晓清 徐永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通过CTA联合手持彩色多普勒超声(HHD)进行精准定位穿支血管,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并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4月-2017年6月,通过CTA联合HHD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36例.首先采用CTA检查测定穿支血管定位的相关参数,结... 目的通过CTA联合手持彩色多普勒超声(HHD)进行精准定位穿支血管,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并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4月-2017年6月,通过CTA联合HHD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36例.首先采用CTA检查测定穿支血管定位的相关参数,结合HHD确认穿支血管的位置,再通过形态相似的原则,精准的设计穿支螺旋桨皮瓣.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3~24个月,36例穿支螺旋桨皮瓣均成活,3例皮瓣出现部分表皮坏死,后期植皮后愈合.24例供区直接缝合关闭伤口,12例需要取皮植皮,植皮区均成活,无1例坏死,平均皮瓣切取时间45min.结论通过CTA联合HHD设计穿支螺旋桨皮瓣,可以更加精准快速的定位穿支血管,缩短手术时间,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穿 CT血管造影 手持多普勒超声 小腿
原文传递
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严重损伤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新宏 郑晓菊 +2 位作者 王保山 李海军 代创国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前臂Gustilo Ⅲ B和Ⅲ C损伤及离断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21年5月,急诊一期行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移植治疗前臂Gustilo Ⅲ B~Ⅲ C及离断伤63例。其中Gustilo Ⅲ C 25... 目的探讨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前臂Gustilo Ⅲ B和Ⅲ C损伤及离断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21年5月,急诊一期行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移植治疗前臂Gustilo Ⅲ B~Ⅲ C及离断伤63例。其中Gustilo Ⅲ C 25例,Gustilo Ⅲ B 29例,前臂离断伤9例。尺、桡骨远端骨折28例,尺、桡骨中段骨折20例,近端骨折15例,骨缺损8例。所有病例均伴有软组织缺损或大面积皮肤撕脱,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9 cm×13 cm~6 cm×5 cm;肌肉缺损8例,其中掌侧所有肌肉缺损2例,背侧所有肌肉缺损2例,指深屈肌缺损2例,指总伸肌缺损1例,掌、背侧肌肉都缺损1例。采用皮瓣、肌瓣、筋膜各种组合嵌合修复,其中联合Flow-through吻合技术桥接肢体血管41例,同时一期肌肉动力重建3例,一期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2例。术后通过患者来院复诊、医生上门、微信及电话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游离嵌合组织瓣4例术后发生血管危像,手术探查后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0例,残留肌肉创面植皮28例,一期愈合率47.62%,保肢率93.65%,感染率4.76%。术后随访5~42个月,平均16.41个月,骨愈合时间3~18(平均6.61)个月。根据Anderson等前臂骨折评价标准:优7例,良31例,可15例,差5例,优良率为65.52%。结论急诊一期旋股外侧动脉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是治疗前臂严重Gustilo Ⅲ B、Ⅲ C损伤和离断伤的有效方法,可一次修复多种组织,一期闭合伤口,减少手术次数,并能恢复良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 旋股外侧动脉穿 前臂严重损伤 GustiloⅢ型 修复 血流桥接吻合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辅助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展昭均 廖圣恺 +5 位作者 陈永锋 高廷益 都晓英 刘亮 杨东昆 余松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DCIAPF)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对6例肿瘤术后下颌骨半侧以内缺损的患者,术前利用CTA行旋髂深动脉血管评估,应用数字化软件及3D...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DCIAPF)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对6例肿瘤术后下颌骨半侧以内缺损的患者,术前利用CTA行旋髂深动脉血管评估,应用数字化软件及3D打印技术模拟血管化髂骨瓣切取,设计制作截骨导板,并模拟重建修复后效果;缺损的下颌骨行DCIAPF的修复,供区直接美容缝合。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评价患者面部外形、颌骨高度、咬合功能和供区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病理检测结果示:成釉细胞瘤2例,牙龈癌4例。切取髂骨长度为6.0~13.0 cm,携带皮瓣面积为3.0 cm×1.0 cm^6.0 cm×5.0 cm。6例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以及髂骨瓣均成活,供、受区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面部外形、下颌骨高度及咬合功能的恢复均满意,供区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DCIAPF血供丰富,骨量充足,有足够骨高度,终末皮穿支较恒定,且供区并发症少;结合数字化技术可实现下颌骨缺损的精准修复和创面的立体修复,为行种植牙修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嵌合 穿 数字化技术 下颌骨缺损 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